地缘文化背景下中俄高等教育合作新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10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摘要:在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背景下,提高中俄两国在文化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成效,进而提升两国的文化及科技实力越来越迫切和重要。从整体上把握中俄高等教育合作的历史和内容,在尊重中俄文化差异的前提下,寻找两国文化上的契合点,促进双方文化合作的发展。新形势下抓住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机遇,充分挖掘中俄高等教育合作的巨大潜力,实现其稳定、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地缘文化;中俄高等教育合作;人才培养质量;新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012-03
  近些年,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大势所趋,在东北亚区域的双边合作中,中国和俄罗斯互为最大邻国,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两国关系已上升到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经济、政治、社会领域的联系日益密切,在地缘文化背景下,提高中俄两国在文化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成效,提升两国的文化及科技实力便越来越迫切和重要。中俄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源远流长。自前苏联时期开始,中俄两国便开始了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签署了许多相关的文件,其中包括教育体系、教育实践、学历互认、教学内容等层面。2000年中俄两国还成立了教文卫体合作委员会,进一步加强两国在文化、教育、卫生以及体育运动等方面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两国在科教文卫方面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项目在不断发展,而与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相关的研究却未能与之同步前进,无论在俄罗斯还是在我国都罕见全面、系统的研究成果。
  一、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动态
  在西方,不同国家高校之间的合作办学相关成果已经很多了,比如近几年有:Kevin Kester的文章《就高等教育发展合作展开的欧亚大学间的对话》(2013)、Jennifer Job的文章《高等教育合作国际化质量保证框架:展望未来》(2013)、Betina Lopes的文章《当我们在国外任教时我们学到了什么?关于国际合作的思考》(2014)等,对当前已有的不同国家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现状和未来进行了分析、思考和瞻望。
  在俄罗斯,近年相关的研究成果不多,典型的有А.Л.Пастухов在《中俄教育体系的发展》(2011)一文中以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和中国的徐州大学为例,分析了中俄两国本科教育体系发展的趋势,探讨了徐州大学的培养方案对俄罗斯高等职业教育的借鉴意义。Н.В.Карнаух在文章《中俄高等教育合作领域的历史观》(2011)中指出,由于地缘优势,中俄两国在包括教育等多领域有密切合作,从历史上看,俄罗斯的教育体系一度对中国的教育体系影响颇深。目前,两国高等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比较相似的问题。
  国内学者原来主要研究苏联解体前的教育情况,而几乎很少系统地研究解体后的俄罗斯教育状况。关于中俄教育合作办学的研究偏少,研究成果中关于中俄教育合作的专著很少见,而以文章居多,且一些文章有内容重复的现象。第一,有研究中俄高校交流与合作的历史和现状方面的,具有代表性的比如:王志海在《利用地缘优势,加速中俄教育合作》(2007)中指出中俄两国在教育资源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有着独特的地缘优势,发展中俄教育合作、培养国际型人才意义深远;杨俊东在《中俄教育合作的历史及现状》(2012)中也认为加强中俄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是发展两国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条件;刘昱洁在文章《中俄高校交流与合作的历史及现状》中强调了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地缘优势,已经有了广泛的合作领域,发展历程相似的高等教育则给中俄双方高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带来了很多的机遇。第二,有研究关于中俄合作办学的问题、对策和前景的,具备代表性的比如:杜岩岩等在《博洛尼亚进程与中俄教育交流合作的空间》(2009)中认为,互补性和相似性是中俄高等教育的特点,我们已经在人才交流、合作办学、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其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留学生培养质量、相互认知等,而追踪俄罗斯的博洛尼亚进程,针对性地解决相关问题,提高中俄教育合作与交流的成效;李敏在文章《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发展战略研究》(2011)中认为中俄高等教育合作中存在诸如合作办学层次偏低,缺少有效的管理和监控,缺乏必要的相互认知等问题;胡政明在《中俄高等教育的考核评分比较》(2011)一文中介绍了俄罗斯高校考评制度和评分制度;王慧在《中俄高等教育对比研究》(2013)一文中,分析了中国高校和俄罗斯高校的优劣势,进而提出了提高两国教育水平的对策建议;刘兵在《中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比较概述》(2013)中分析了中俄两国高等教育保障体系的现状,并进行了对比,提出我国应该向俄羅斯启示和借鉴的地方。第三,有研究不同文化背景对中俄合作办学影响的,有代表性的比如:苏晓棠在《中俄合作办学模式中跨文化教育问题研究》(2010)中指出,在中俄联合办学中若想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便一定要重视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问题,这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目标;孟中媛在《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文化冲突与超越》(2008)中指出我国传统大学文化与市场文化的冲突是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剖析这两类文化冲突的具体表现、形成原因、融合趋势,将促进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黄桂芳在《跨文化管理能力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影响》(2010)中则认为中外合作办学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跨文化交际与管理水平的好坏。
  由上可见,关于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相关研究在国内外已取得了一些成果,这为我们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然而我们也发现,在中俄的教育学术界对该问题的相关研究多停留在局部的、现象的描述和介绍层面,对转型过程中各自所秉持的教育理念缺乏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对俄罗斯后期的重大教育改革实践在理论上认识不足,使中俄教育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持续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至于从地缘文化角度全面研究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成果还不多见。

相关热词搜索:地缘 高等教育 中俄 合作 新策略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