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易传》德育思想在高等教育中的传承

发布时间:2019-08-10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摘要】《易传》是先秦诸子时代德育理论的经典之作,同时也为当代的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随着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道德教育问题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高校道德教育如何摆脱困境是教育界长期面临的严峻挑战,而《易传》德育思想在高等教育中的传承将为此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易传》;德育思想;高等教育;传承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一、《易传》德育思想概述
  (一)德育目标——三才之道
  《系辭》道,“《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地道焉,人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易·说卦》言,“昔者,圣人所作《易》也,以顺性命之理。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三才”即天才、地才、人才的统称,着眼于天地人三道合一,而上升为天人合德的层面。
  (二)“元亨利贞”与“自昭明德”
  《文言·乾》道,“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元亨利贞”不仅仅作为君子的四个基本品德,而且被提升为宇宙天地具有人文价值与意义的四种基本品德。[1]
  (三)中正与仁义
  中正思想的核心内涵意指君子“刚健中正”(《杂卦传》)。于个人而言,“中正”指公正不阿、严于律己、爱人助人、诚而有信等美好品质。《同人·彖传》有言,“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能通天下之志。”
  《周易》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仁”与“义”。“仁义”为《易传》道德规范的核心要求,是个人立足社会、为人处事的基础。高亨先生曾表示,“仁以爱人,主于柔。义以制事,主于刚。”《系辞传》说道,“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此处点明了人性之善成于天道之正。
  (四)君子人格
  《周易》把人分为五种:大人、圣人、贤人、君子、小人。重点在于阐述君子应如何趋吉避凶、惩恶扬善、与时偕行、崇德广业。“君子”一词在《周易》卦、爻辞中可见二十处,《彖辞》中十二处,《大象》中五十四处,《小象辞》十处,《文言》十处,《系辞》十九处。[2] 不难看出其在《周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君子所具备的品质主要包括谦豫损益、进德修业、诚信团结、自强不息以及“民说无疆”的民本思想。
  二、当代高校德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包括:产生新知识(研究功能);培养高度合格的人材(教育功能);为社会提供服务;以及伦理、道德功能,包含对社会问题的批评、质疑。[3] 高等教育的伦理、道德功能,与《易传》的德育思想高度契合。
  然而,当前的高校德育工作在目标、方法和实践上普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其一,目标上的问题:目标不够明确,认识存在偏差。首先,高校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在“人”的问题上的回归。然而,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在目标制定上,忽略了对“人”的终极关怀,而片面追求目标形式上的统一,导致出现了在目标制定上笼统、单一等现象,忽略了学生个体心理需求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其次,当前人们对高校的德育工作在认识上存在两种截然不同认知偏差。部分人认为当前信息时代瞬息万变,传统德育观念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反之,部分人认为德育高于一切、无所不能,将德育孤立于教育活动之外,片面夸大德育的功能。
  其二,方法上的问题:方法简单教条,忽视客体主体性。传统的高校德育工作主要采用课堂讲授、讲座开设、单独交流等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少高校注意到了方法上的与时俱进,开始采用包括多媒体教学在内的新型教学方式,但是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导致出现重灌输而轻启迪,重“如何教”而轻“如何学”,重“被动接受”而轻“自主探索”,重整体教育而轻个体教育,看重外部管理而轻视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法等现象,忽略了教育对象的主体作用。
  其三,实践上的问题:重知识传授,轻道德实践。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中心和根基,当前国内高校主要以“两课”作为高校德育的重点。然而,在“两课”的教学实践中,大部分高校无法收获预期的教学效果。部分教师绞尽脑汁思考“如何在课题中引入新素材/新案例”“如何创新多媒体模式”,以期博得学生的青睐,而同样收效甚微。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于,一方面,大部分教师高度注重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把握,而鲜少涉及道德实践,学生对此持“冷眼旁观”之态;另一方面,德育工作的考评机制存在问题,依旧主要采取基于理论知识的书面考核形式,并将测试结果当作权衡与评估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关键标准。这一考评机制同时对教师和学生产生了误导作用,前者觉得学生“懂答题”就实现了教学目标,后者认为“不挂科”就功德圆满。在这样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了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巨大问题。
  三、《易传》德育思想在高等教育中的传承
  (一)目标上:具化德育目标
  当前高等教育应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人格道德的塑造,从《易传》德育思想出发,要使个体行为端正,首先必须“务本”,本立而道生。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有刚健的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坚强的品质和乐观的性格面对生活的挑战,锤炼自身的人格,培养高尚的品行。
  在具体的德育工作中,应该阶段化、多元化、具体化德育目标。以“大学生道德品质与实践精神建设”为例,既要重视道德养成,也要重视道德履践,并通过道德履践实现个体对道德信念的体认,进而达到道德内化,实现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的统一。
  其一,应重视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建设,为道德履践打好根基。《易传》从根本上讲是关于道德的哲学。在高等教育的道德品质与人文精神培养方面,可参考《易传》将孔子与老子对“君子”和“圣人”的概念做出的统合与创新的理解,提出要做到“仁”“道”。孔子是以“君子”作为“仁”的思想的载体表现,而老子则以“圣人”表达终极意义上人生价值的探索和自然终极规律的思考。二者共同交汇在《易传》中,既展现了对当下现实的人文关怀,又有对整体终极意义的思考;同时两者之间又有共同点,即深刻的责任和忧患意识。在“仁”“道”的道德指引下,在具体的德育工作中,要逐步阐发《易传》所传递的积极意义的道德精神,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的忧患意识,“以立不易方”的持之以恒精神等。

相关热词搜索:高等教育 德育 传承 思想 易传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