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现阶段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19-08-11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摘要: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可以概括为:高等教育新旧稳定转型“混沌时期”的高等教育观念模糊状态需要明确;高等教育规模的不平衡有待修复;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已重启,传统经验的发展和经验的管理模式需要实现现代化,科学化;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地位,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需要进一步合理化。
  关键词:高等教育;核心价值;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6-0221-02
  前言:在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不仅要总结现实,诊断问题,纠正实践,还要重新思考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论基础,完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在2016年第12期《高等教育研究》中,李胜兵教授发表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现阶段特征》一文。基于美国社会学家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和日本学者关于高等教育后大众特征的论述,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现阶段的发展特征进行了理论探讨。受该文的启发,本文对我国高等教育现阶段的发展特征进行了分析概括,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1.高等教育新旧稳定转型“混沌时期”的高等教育观念模糊状态需要明确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观念问题不是先进或落后的问题,而是忽视观念和现实的恰当性和适当性的问题,也是核心价值观念和多样的价值选择,即“一个和多个”之间的关系导致了混乱和模糊的问题。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观念的模糊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忽视了对大学古今变迁的认识,经常将传统大学之道视为现代大学之道;二是经常使用“拿来主义”,对各大学之道的特殊性认识不够;三是对西方现代大学的观念的不当借鉴,导致无法发挥最佳效果;四是高等教育的多元化概念它模糊了中国教育核心价值的方向。
  首先,大学之道具有一定的历史性。西方现代大学的观念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而我们往往只是感受到其传统的大学观念,沉湎其中,缺乏对传统大学与现代大学之间差异的理解。其次,大学之道也具有民族性、国别性。自西方近现代的民族国家形成以来,各国大学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种“大学之道”。我们在复杂的世界高等教育历史经验中选择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道路时,不能简单地采用“拿来主义”,而是需要对各种“大学之道”的特殊性进行辨识。再次,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对欧美高校观念的学习、研究和讨论一直非常积极和热烈。在这个过程中,在理解和消化某些概念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纽曼的大学理想并不是工业时代大学发展的主流。例如,美国高等教育绩效管理理念有许多优点,但是,如果我们不考虑自身的情况,只是简单的照搬,是否适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呢。所以对于西方的教育观念如果只是不加思考,进行“囫囵吞枣”式的借鉴和学习,是有害无益的。最后,中国的高校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高校,民主、大众、等的教育始终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核心价值观念。然而,过去20年对高等教育概念的讨论已经弱化甚至模糊了我们对自己核心教育观念的理解和坚守。因此,需要澄清中国高等教育转型发展过程的概念。其中一个主要任务是澄清概念中“一个和多个”之间的关系。针对各级各类高校,只有从价值层面牢固树立自己的“一个”“灵魂”,才能使高等教育的发展“形散神不散,统一与多样并进”,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2.高等教育规模的不平衡有待修复
  1999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在短期内迅速扩大,引发了一系列的矛盾,导致了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包括数量和质量不平衡,供给和需求不平衡,结构和功能不平衡。
  首先,人们常把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的数量和质量之间的不平衡说成是“大而不强”,这确实有一些道理。中国高等教育“大而不强”的现象主要是:大多数高校的办学条件仍然不足,办学能力仍有待提高,许多高校的人才培养除了科学研究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之外,高等教育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生活方面还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在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核心应该是不言而喻的。其次,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供给和需求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一是高校毕业生人数超过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使得大学生毕业后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在当前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这个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二是高等教育质量的供给不能满足社会和人的发展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上述两个问题都不能在短期内得到有效解决。只有深化社会就业制度和社会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使其更加公平合理,才能使年轻人对未来有相对稳定的心理预期,从而缓解就业难问题。最后,现阶段中國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的不平衡主要是由于过去十几年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过程中对规模发展的过度关注,忽视了对高等教育宏观和微观结构等的调整,导致了各种结构性矛盾,影响了高等教育的整体效能。这就需要我们以“高校分类发展分类管理改革”作为突破口,找到一种不但有利于高校自主发展、多元化发展、特色发展,同时有利于高校规范发展的管理新技术。在这一方面,欧盟自2仪)4年开展的高校分类发展项目(U-Map项目)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灵感,我们可以通过借鉴和学习、改进并建立中国版的U-Map,使其成为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有效工具。
  3.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已重启,传统经验的发展和经验的管理模式需要实现现代化,科学化
  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落后于实践发展。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入体制改革初步完成以后,由于高等教育发展任务重心突然转向高校扩招和基础设施建设,使本来需要继续细化推进的各项体制改革有所停滞,遗留下很多没来得及完善处理的问题。2010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迎来了全面重启,2010年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备受关注,本科教学评估的体系改革,高校内外治理的结构建设,高校教学与科研制度的改革取得显著进展。但仍存在如下两个主要间题:第一,各种改革以“点”的形式分散式推进,在协调统一和联动机制方面,缺乏系统的设计和整体的逻辑顺序,以评估决定投入,投入推动高校办学行为的良性循环机制还没形成。第二,需要更新传统的经验发展和经验管理模型,原有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主要依靠政府的政策引导,主要依靠各种工程和项目驱动,我们要打破旧的责权利关系,建立新的责权利关系以及改进高等教育的管理技术和方法,来实现传统经验的发展和经验的管理模式的现代化、科学化。
  4.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地位,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需要进一步合理化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高校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课题。近十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内外各种影响因素的逐步完善,高校教学评估体系的建立和“本科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和“示范性高职”等政策的实施,使得我国高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目前,我国的大学教育改革已逐步从原来的单一和分散转变为系统、科学、全面。影响大学教学改革的因素也开始从大学外部转移到大学内部。核心问题是如何在教师绩效评估和职称提升等方面为从事教学的教师提供平等合理的待遇,从而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传统的高等教育原则告诉我们,教学与科研的统一不仅是高校的教学基本原则,也是高校的办学和管理基本原则。但是目前的现状是,“教学与科研的统一”已经在我国高校的教学和管理中显示出失败的迹象。所以,我们有必要从调动高校教师积极性的角度出发,研究了高校绩效评估一投资与分配一教师行为的关系,重塑了高校教学与科研管理模式。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树立高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地位,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推进,保证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5.结语
  通过前面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特征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过程还存在很多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个过程需要学习和模仿,但最终我们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是我国的高等教育走上独立、独特的自我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李盛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阶段特征巨[J].高等教育研究,2016,(12):1-6.
  [2]邬大光,李国强.《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五年进展与高等教育未来方向的基本判断—《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报告》前言[J].中国高教研究,2016(1):4-11.

相关热词搜索:高等教育 现阶段 特征 分析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