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现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措施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9-08-14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摘要:我国传统的人事管理是在新中国诞生后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对于国家工作人员队伍建设,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完成各个历史时期的建设任务,起了积极作用。但是我国的人事管理工作历来都带有“长官意志”,带有形式化与僵化倾向,缺乏自觉开发人力资源和使用优秀人才并在竞争中不断涌现的机制。虽然近年来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对于经济改革的要求而言,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对於以知识为主要竞争优势来源的企业而言,如何促进知识的吸收、创造、蓄积以及维持,无疑是最重要的管理活动。然而知识本身具有无形性,故知识管理活动应着重在人力资源,因为人力为组织核心的策略性资源,其本身所具有的内隐性知识,不若外显性知识可透过资讯系统加以储存与管理,故人力资源管理者在知识管理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人事管理 问题 特点 措施
  
  0 引言
   人力资源管理,在过去被称做人事管理,现在由於企业对组织中的人力资源愈来愈重视,而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工作亦不再局限於传统的人事行政工作,处於被动的、听命行事的地位,如今随着企业人力资本的倍受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者,更应提升自己的角色定位於策略提供者的服务角色,主动配合组织的策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与活动。
  1 传统人事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人事的重大决策权集中在政府行政部门,企业在机构设置、干部任免、职工进出、工资标准等方面自主权不够。
  1.2 传统的人事管理基本上是一种业务管理。它仅在企业“需要”时发挥作用,如人手不够时招聘员工,平时发放工资和管理劳保福利等。
  1.3 传统的人事管理主要着眼于当前,如补充人员,培训职工掌握操作技术,解决当前劳资纠纷等等。因此,人事管理部门是一个“纯消费”的部门,人事支出属于尽可能减少的成本费用。
  为此,人事部根据国家的两个转变,制订了《人事工作1996-2000年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在本世纪最后的5年当中,人事工作要实现两个调整,即把适应计划经济的人事管理体制调整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上来;把传统的人事管理调整到整体性的人才(力)资源开发上来。
  2 现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管理是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广泛应用的术语,与传统的人事管理相比,有以下特点:
  2.1 人力资源管理更具有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它是经营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经营战略的实质就是在特定环境下为实现组织预期目标而运用资源的策略。人力资源是国际竞争、企业竞争的最主要的资源。人力投资是谋求企业发展的最有前途的投资。这样人力资源管理自然一跃成为企业管理方面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内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地位也就上升为战略部门。在当代美国公司,人事副总裁已成为决策班子中举足轻重的成员。
  2.2 人力资源管理更着眼于未来。人力资源管理,它更多地考虑如何开发人的潜在能力,以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率。它更多地以投资的目光看待在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及激励士气方面的投入。因此,在预算方面不以“最省”为主要目标,而是谋求在可以预见的计划期内投入产出的最佳值及最佳方式。
  2.3 人力资源管理更具有系统性。人力资源管理要求将企业现有的全部人员,甚至包括有可能利用的企业外的人力资源作为统一的系统加以规划,制订恰当的选拔、培养、任用、调配、激励等政策,以达到尽可能利用人的创造力增加企业及社会财富的目的。
  3 现行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3.1 从宏观上,主要采取以下步骤:①对人力资源总量和结构现状分析。②调查研究,确定全国或全球的人力资源发展的主要问题。③确定人力资源发展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④调整人力资源结构,包括专业结构、层次结构、数量结构、年龄结构等。⑤加大培养力度,全面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⑥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的制度的建设。⑦积极推进人力资源管理配套改革,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以及住房、就业、户籍制度、身份界限等的配套改革。⑧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快完善市场体系,特别是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人才中介机构,实施对人力资源的培训、评价、流动、就业指导、人才交流、劳动监察、劳动仲裁等的管理。
  3.2 从微观上,主要做好以下工作:①在组织机构上大胆改革,提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地位与作用。成立人力资源部,使它有更大的职能,把人力作为一个可以开发的资源进行全方位开发;改变传统的人事管理缺乏独立性的附庸地位,取得直属主管(如第一副手)的领导,参与组织的总战略的制定等,提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地位,发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作用。②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的建设。注意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素质,充实完善成员结构,明确人力资源管理不只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事,也是各级管理人员的事,形成群体开发人力资源的优势。③组织设计。没有组织就没有管理。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做好企业的经营问题和组织问题,所以要选择恰当的经营体制、领导体制及业务管理体制,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等。④制订人力资源计划及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根据企业目标、任务及组织设计,确定企业对各类人员的需求及人员来源,制订开发人力资源的各项政策、制度,如劳动用工制度、干部政策、分配政策等。⑤人员补充或更新,包括招聘、考试、选拔新职工,安排年老或不适合组织任务需要的员工离退休及辞职辞退等。⑥员工的教育、培训、发展,包括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文化教育、职前业务培训、在职发展培训等。⑦薪资、奖惩管理。确定每一职位的工资标准,并根据制定的政策及员工的表现确定分配额,给予奖励或处分,以达到激励的目的。⑧工作与生活质量管理,包括劳动保护、工业卫生、员工关系、集体福利等。⑨员工的考核评价,包括对各类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绩效、工作态度及思想觉悟等方面的考核和评价。
  3.3 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监控 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风险管理机制更是企业管理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然而,这些却是目前中国企业在项目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如何切实地进行风险管理,建立风险管理机制,是企业项目管理走向成熟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3.3.1 风险识别主要是确定何种风险可能会对项目产生影响,并以明确的文档描述这些风险及其特性。一般来讲,风险识别是一个反复进行的过程,由项目主要成员、企业风险管理小组分头进行,尽可能地识别出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对风险进行分类和归纳是风险识别中常用的方法。风险分类应该是经过综合考虑而定义的,应当反映出项目所属行业或应用领域内的常见风险来源。
  3.3.2 风险分析是评估已识别出风险的影响和可能性的过程。风险分析可以选择定性分析或定量分析方法,进一步确定已识别的风险对项目目标的影响,并根据其影响对风险进行排序,确定项目的关键风险项,并指导接下来的风险应对计划的制定。项目的风险指数是一个有效的指标,代表整个项目的风险程度,同时该指标也可以用于横向比较不同项目之间的风险程度。
  3.3.3 风险应对主要是针对项目的风险开发来制定一个风险应对的方案,提高实现项目目标的机会。风险应对计划包括项目主要风险,针对该风险的主要应对措施,每个措施必须有明确的人员来负责,要求完成的时间以及进行的状态。
  3.3.4 风险监控主要是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跟踪已识别的风险,监视残余风险和识别新的风险,确保项目风险应对计划的执行,评估风险应对措施对减少风险的有效性。风险监控是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的一种持续过程,随着项目逐渐的推进,风险会不断变化,可能会有新的风险出现,也可能有预期的风险消失。
  根据十四届五中全会,从现在起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将进入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所以,人事工作也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务于经济建设,从而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成为未来人事管理的趋势。

相关热词搜索:管理工作 我国现行 探讨 措施 人力资源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