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问题探究

发布时间:2019-08-19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农村信用社面临的市场环境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经济结构的升级调整,传统行业增速放缓,而一些新兴的行业发展速度不断提高。作为服务农村地区经济的主要金融力量,农村信用社要认清当前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的趋势,找准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着力点,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率,为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农村信用社 经营管理 绿色农业 农业经济 普惠金融
  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传导至金融业就是存贷业务增速放缓。作为农村地区主要的金融服务机构,农村信用社急需不断进行经营管理变革创新,以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高效的业务运转效率,为农村市场和新兴的农业经济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基于此,本文在研究中在简要分析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着重对如何创新和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做了一些建议探讨。
  一、新常态经济形势下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出现的问题
  1.审慎经营规则落实不严格。农村信用社在开展各项业务过程中,尤其是贷款业务,在审慎经营规则方面,容易出现一些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对贷款资金的审批、支付管理、控制等方面,还存受到一些人为操作的影响。
  2.新业务创新力度不足。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也处在转型之中,一些传统的行业发展趋缓,对资金的需求降低,而一些新兴的农业,如绿色观光农业、特色农业种植项目、天然牧场等,这类新兴的农业急需资金的支持,而实际情况是农村信用社在针对新兴产业方面的业务创新还不足,开发的信贷产品不能满足当前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的资金需求。
  3.专业优秀人才不足。农村信用社一般都是在农村地区,这种区位上的不利因素,使得一些专业优秀的金融财会人才不愿意去,这就导致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地区相关业务的布局创新,缺乏高水平的投研力量支持,优秀人才的不足,使得应对经济新常态的反应能力不够敏捷。
  二、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应对经济新常态的策略措施探讨
  1.严格落实审慎合规经营。金融机构的发展,一定要把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保证不发生较大风险。农村信用社要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堵塞管理漏洞,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类风险事件发生,定期开展覆盖所有业务和全部流程的内部控制缺陷和漏洞梳理排查工作。内部控制缺陷和漏洞梳理排查工作主要目标是识别风险、堵塞漏洞、提升管理。通过全面梳理各项业务流程和管理活动,掌握存在于本机构各业务、环节和部门的风险状况,查找内控管理和案防方面的薄弱环节,有效识别和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进一步明确各流程环节岗位职责、风险要点、操作规范、合规要求,确保业务及管理流程、各环节的内部控制不留盲区和死角,堵塞管理漏洞。促进农村信用社审慎经营,内部管理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各类风险事件得到有效遏制,各项业务及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全面系统规范,各项业务记录、会计信息、财务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真实、准确、完整,经营效益稳步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
  2.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农村信用社存在的一大问题是产权制度不合理,因此,在经济新常态下,要把握机会抓紧时间,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努力打造合格的市场主体。一方面,要借助系统内农商行帮扶力量,借助市场和地方党政力量,借助民营资本和金融资本等战略投资者力量,借助国家货币政策、监管政策、改革试验政策和财税政策支持,积极稳妥推进县联社改制重组,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农商行转型发展。推动农商行不断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创新运营管理机制,强化资本约束,优化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打造合规经营、稳建发展的现代农村商业银行,支持符合条件的农商行上市发展。
  3.认清农村经济转型发展趋势,开发符合农村需求的金融产品。农村信用社要加快农村金融产品服务创新,深耕“三农”、做强县域、服务实体经济,有效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升级。完善以土地金融、产业链金融、城镇化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为主体的运营模式,结合新疆资源禀赋和区域优势,支持和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发“三权”抵押贷款等适合“三农”需求的金融产品,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重点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拓展农村财产权融资服务,围绕各级政府公共项目投资,创新推广PPP投融资模式,提供地方经济发展新动能。
  4.大力发展小微金融,促进农村信用社转型发展。农村信用社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要明确自身定位,提高认识,把握发展实体经济、服务小微企业与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关系。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是“服务县域,支农支小”,服务小微企业是与生俱来的职能。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可以看到的是做“大”的冲动,服务大企业、大项目、大社团,收益可观、成本低;对做“小”的忽视,小微企业、额度低、成本高,关键是做的好坏,社会认可度低,导致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疏于总结推广。目前,经济发展正经历农业产业化、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期间必然伴随大量小微企业的成长,正是农村信用社大有作为、大有可为的时机。应该看到,农村信用社的长期稳健发展,必需致力于推动县域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基石之上。小微企业是县域实体经济中最具基础的细胞、最具活力的部分,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必须通过改善小微企业金融供给,来实现县域经济与农村信用社的共赢。
  5.加强员工专业知识学习培训,做好管理考核。农村信用社要重视员工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的培训,新的经济形式下,需要更多高素质、专业优秀的骨干员工来支撑转型发展,加强学习、提升素质,增强班子决策和领导能力。农村信用社领导层和各岗位员工要坚持学习各类业务知识,提高经营管理能力。根据宏观金融形势的变化,结合各自工作实际,主动地不间断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接受新理念,了解新动态,学习新业务,掌握新知识。制定常态化的学习制度,加强员工培训,充分利用“周六学校”,重点开展了规范化服务、前台业务操作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了农信社的社会形象和金融服务水平。另外,还要做好日常管理考核,不断激励员工努力工作。严肃劳动纪律,强化签到制度,有效约束员工的行为。完善考核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优劳优得,多劳多得,有效提高基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6.提高“金融互联网”建设水平,服务端口向农村纵深“触底”。农村信用社要加强科技建设,提升金融服务信息化水平,推动服务点综合化、智能化、便捷化转型升级,结合“互联网+”、农村电子商务等推广应用,拓宽服务渠道。积极参与农村大数据建设和应用,支持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现代农业,共同推进新疆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大力拓展银行卡业务,加快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的推广应用,提高卡存款率和电子银行替代率。农村信用社要完善信息网络,尽快实现整个系统大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可视化。用创新的理念、扎实的工作、变革的步伐,努力提高“金融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覆盖率。
  三、结语
  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已经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机构,面对新常态的经济形势以及自身存在的一些挑战和问题,农村信用社在经营管理方面要继续不断创新和完善,牢固树立服务“三农”理念,将服务端口向边远农村纵深“触底”,用更加畅通的渠道、更加便捷的服务,在提高经营管理质量和水平的同时,做值得信任的百姓银行,推动农信社改革和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蓝虹,穆争社.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评价——基于三阶段DEA模型Malmquist指数分析法[J].金融研究. 2016(06).
  [2]卢燕.社会安全理论视域下新疆城镇化建设思考[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3:1-5.
  [3]张建宁.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路径研究——基于国际经验借鑒视角[J].陕西农业科学. 2016(07).

相关热词搜索:常态 探究 农村信用社 经营管理 经济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