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市场扭曲、资本深化与制造业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19-08-21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jkx/jjkx201802/jjkx20180213-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jkx/jjkx201802/jjkx20180213-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jkx/jjkx201802/jjkx20180213-3-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jkx/jjkx201802/jjkx20180213-4-l.jpg
  摘要: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是推动实体经济由大变强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举措。要素市场扭曲和资本深化是影响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要素市场扭曲、资本深化与制造业转型升级之间的作用机理,使用可行性广义非线性最小二乘法(FGNLS)估计了生产函数并测算了要素市场扭曲状况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程度,实证检验了要素市场扭曲、资本深化与制造业转型升级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要素市场扭曲状况长期存在,资本价格负向扭曲程度更为严重,低廉的要素成本导致资本深化加快,对制造业内部结构合理化产生了抑制作用;在要素市场扭曲情况下,资本深化和资本过量投入导致了产能过剩和创新惰性,在长期内不利于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要素市场改革、推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本使用效率,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要素市场扭曲;资本深化;制造业转型升级;可行性广义非线性最小二乘法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18(02)-0114-10
  一、 引 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增强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支撑,实现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求转变制造业发展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凭借着充裕的要素供给、低廉的生产成本、广阔的消费市场和引进的先进技术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和制成品出口大国。“中国制造”成为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重要标签。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制造业总体上仍然是大而不强、多而不精,并且面临着国内外多重因素的制约。从国内看,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实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要素价格不断攀升,环境规制日趋严格。从国际看,发达国家为了应对新工业革命挑战,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吸引制造业中高端环节回流;发展中国家以要素低成本优势和“环境污染天堂”吸引中低端制造业落地,“中国制造”面临双重挤压。我国制造业亟需通过转型升级走出粗放型发展模式,进入高端、高效、绿色、创新的发展新阶段。
  转型升级是我国制造业保持活力、变革动力、激发潜力的重要途径,但是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产品市场改革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产品价格全部放开,价格机制较为成熟,市场化程度较高。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要素市场改革相对滞后,要素配给的市场化程度仍然偏低,要素价格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扭曲,企业在要素获取方面的“寻租”行为较为普遍,极大地影响了要素配给效率。同时,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将投资作为经济增长重要驱动力,导致投资增长速度过快,这种过度投资行为是造成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长期高强度的投资过程中,资本深化推动了经济粗放式发展,但是由于要素市场扭曲导致资本错配,资本深化并不能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转型时期,要素市场扭曲和特定条件下资本深化可能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基于此,本文对要素市场扭曲、资本深化与制造业转型升级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和研究,使用可行性广义非线性最小二乘法(FGNLS)估计生产函数并测度要素市场扭曲程度,然后通过构建实证模型验证三者之间的作用關系,在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增强国际竞争力提供决策参考。
  二、 文献综述
  要素市场扭曲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扭曲的影响和扭曲的原因两个方面。在要素市场扭曲可能产生的影响方面,学术界主要关注了要素市场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创新投入与绩效、企业出口和技术溢出等产生的影响[1]。Hsieh等[2]认为要素市场的扭曲给中国企业的生产造成了较高的效率损失,如果中国按照边际收益对劳动及资本进行配置,则可以将全要素生产率(TFP)提升25%~40%。Brandt等[3]对中国省内和省间的要素市场扭曲进行了研究,发现要素错配将非农业TFP降低了20%。Dollar等[4]则认为通过对资本进行重新配置,降低价格扭曲程度,可以在投入不变的前提下使GDP上升5%。Khwaja等[5]研究发现,除了造成效率损失,要素市场扭曲还会抑制研发的增长和创新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最终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踪家峰等[6]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要素市场扭曲对产业升级具有抑制作用并具有地区差异,政府补贴短期内可以促进行业发展,但最终会导致产业结构失衡。在要素市场扭曲形成原因方面,Claessens等[7-8]从土地、劳动和资本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认为地方政府的“寻租”行为和对GDP的追求导致了扭曲。林伯强等[9-10]学者认为,政策扭曲导致了要素市场扭曲,政府为了得到更多的税收和推行相关产业政策对某些企业和产业进行扶植,对经济发展产生了锁定效应。
  学术界关于资本深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本深化对就业、农业生产、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的影响等问题上[11]。傅晓霞等[12]利用随机前沿模型探讨了1978—2004年影响中国不同地区劳动产出的因素,发现资本深化仍然是造成地区差距的主要原因。张军[13]认为,过度的资本深化所引起的投资收益率下降最终对中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Kumar等[14]研究发现,非中性的技术进步更有利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资本深化在国际经济的发展和两极分化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王丹枫[15]认为,中国在过去几年的发展过程中,资本长期处于强势地位,极大地挤压了其他要素的收入份额,导致了收入不平等现象。Acemoglu等[16]构建了一个两部门模型,证明了具有不同要素比例的部门在资本深化的作用下会导致经济不平衡增长,这种要素比例的改变会对产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黄健柏和刘维臻[17]研究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发展对工业部门资本深化具有明显促进作用,有助于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深化 扭曲 转型 要素 制造业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