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还能喝吗?

发布时间:2019-08-30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zgbd/zgbd201206/zgbd20120631-1-l.jpg
  这段时间,“老北京”王大爷从广播和报纸上,得知茶叶里含有残留农药,心生担忧。王大爷喝了几十年的茶,每天泡两壶,比什么都滋润,但现在,他不知道这茶还能不能喝了。
  4月11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Green Peace)在其官网发布了《2012茶叶农药调查报告》。报告称,该机构于2011年12月和2012年1月先后在北京、成都和海口对9个知名茶叶品牌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并递送第三方实验室进行农药残留检测,调查涉及9个品牌的18种茶叶,共检测出含有农药种类29种,每种茶叶均含有残留农药3种以上。其中,11种茶叶被检出含有农业部明确规定不得在茶叶上使用的农药“灭多威”。吴裕泰、张一元、天福茗茶、御茶园、中茶、日春等品牌都在其中。
  我国茶叶农药残留量究竟是否过高?相关标准是否科学?茶叶质量还安全吗?
   
  农药残留VS农药超标
  中国茶产业流通协会秘书长吴锡端表示:“农药残留”和“农药超标”是两个概念,不能说茶叶检测出含有农药残留,就是不安全的,关键要看是否在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
  针对“绿色和平”报告中所称检测到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残留,我国确实于2011年6月起禁止在茶树上使用灭多威、硫丹,但这些农药有可能通过其他途径留在茶树上。对此,从2011年4月起正式实施的国家强制性标准《食品中百草枯等54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对这些农药的最大残留量作了明确规定:灭多威3mg/kg,硫丹20mg/kg。有茶企表示:“目前茶叶原产地已停止使用灭多威等农药,但禁用这些农药,并不代表茶叶中就会‘零含有’,残留量只要在国标范围内,就是合格的。”
  实际上,自2009年《食品安全法》颁布之后,卫生部、农业部共同发布了315项限量标准,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总数达到了2319项。针对普通茶叶的农药残留,我国共发布了四个国家标准(GB2763-2005、GB25193-2010、GB26130-2010、GB28260-2011)和三个行业标准(NY660-2003、NY661-2003、NY1500-2007),共制定了27项限量标准。“绿色和平”的报告中检出的29种残留农药中,10种农药残留量符合中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种不符合中国行业标准,其余18项无相关标准。而其中有21种符合日本标准,13种符合欧盟标准。
  茶叶农药残留报告的主要调查者王婧对记者表示,“绿色和平”走访了几大茶叶采摘地,发现茶企收购茶叶时,并没有对茶农进行农药技术方面的指导和用量多少的要求。当地农药店向茶农兜售国家禁用农药的现象也仍然存在。绿色和平揭露茶药残留物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改进整个茶叶供应链,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到农药的使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的危害及影响,进而提高公众对农药危害的意识,最终严格控制并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
   
  国内标准VS国外标准
  专家介绍,我国茶叶标准的制定,主要依据科学的实验数据。首先将农药作用在不同的植物上,在南北方等至少3~4个地区进行动态跟踪观察2~3年(分析不同的阳光、雨水、土壤等情况),观察其分解的不同产物。对于实验取得的数据,一般取其极端最大值再进行风险评估。在进行风险评估时,要考虑中国人的食谱,根据不同食品摄入比重进行综合测算,保证农药残余物总体摄入量不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所公布的安全标准上限。在评估时,对于茶叶的每日摄入量采用了世界范围的最大值,也就是每日13克(英国和科威特的平均使用量),而中国人的茶叶平均使用量为每日4~5克。专家表示,我国的一些农药残留标准严于其他国家,如硫丹,我国标准是20毫克/千克,日本和欧盟是30毫克/千克。
  而王婧认为,中国现行茶叶农药残留的国标标准,较欧盟制定的要低,这是事实;许多农药残留尚未被纳入国标限制范围,也是事实。相关行业协会和主管部门应该正视此问题,努力弥补漏洞。
  王婧说,我国现在对农药的规制,采取非允许即违法的原则,每一种农药的使用都要经过相应的登记、审批,同时对一些农药的使用适时进行撤销。常用的农药标准有最大残留限量和每日允许摄入量,但该标准不是严格按照毒理学实验得出的,因此并不完全可靠。正是标准没有细化,因此每日摄入量标准不能完全保证农药是无害的。同时,由于生物累积效应和鸡尾酒效应,更让既定安全的标准会变得不安全。
   
  如何保证茶叶产销过程的安全性
  针对农药残留问题的解决办法,王婧认为,政府、茶企建立相应的追溯体系,是解决问题的最终途径。所谓追溯体系,是指茶企应清楚在茶叶的种植过程中使用了哪些农药及施用剂量,各方要积极配合检测,形成整个环节监测链。“麦德龙”超市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其快速发展的原因一是产品统一购买,统一给予指导;二是通过条形码完成全追溯,记录每个生产环节。长期坚持,积累了丰富的产品追溯经验。这些成功的经验,对于茶叶这样的单一品种也是比较容易操作而且是切实可行的。
  但根本的问题是,政府缺乏有效的监管与指导。决策者们还没有意识到,农药的大量使用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应实施相应的政策来推动茶企进行追溯,进行实质性的改变。政府和消费者没有对茶企造成压力,使之花费精力、财力,去主动建立和完善这些检测标准体系。
  欧盟各国制定最严格的茶叶农药残留量标准,无疑是站在消费者立场来看待问题的,第一看重的还是安全。只有让茶企意识到大量使用农药早晚会阻碍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才会发生根本改变——而这则需要政府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和持续施压。

相关热词搜索:还能 茶叶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