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楼洞:渐行渐远的茶叶之路

发布时间:2019-09-01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曾经主要用于出口的青砖茶,由于其特有的保健功效,如今越来越多的当地居民也开始饮用。
  
  1 巧克力块形状的青砖茶,更方便饮用时拿取。
  2 羊楼洞附近的万亩茶园。
  3 火车头牌青砖茶是羊楼洞青砖茶代表品牌之一。

石板街上的国际名牌


  夏天的乡村格外美,道路一边是接天的荷叶,一边是无垠的稻田,微风拂过,荷花的清香夹杂着稻花的香甜,让人沉醉。路过赵李桥镇青砖茶厂时我们没有停下,而是继续向深山挺进。1953年,身为鄂南南大门的赵李桥开通了铁路,为了便于运输茶叶,国家决定将羊楼洞的青砖茶茶厂迁至赵李桥。又走了大约三四公里,路过一个“老知青青茶厂”的牌子,老乡告诉我们这里已是羊楼洞地界,很快,我们在岔路口发现了新的标志:羊楼洞石板街。
  如今的羊楼洞由石板街一分为二:街外是新农村,二层小洋楼随处可见,门前罗马柱,门外贴瓷砖,村民们有的打麻将,有的闲聊天,和我想象中的羊楼洞大相径庭;穿过石板街,便如同穿越到晚清民国时候,刚才略感失望的情绪一挥而散。
  石板街很窄,只有约两米宽,街两边是典型的鄂南建筑,格局都差不多,第一层用青砖砌起,第二层用木头搭起阁楼,门窗均由一排长木板拼成。我们走进石板街时正值清晨,居民们纷纷打开门窗。打开木板门窗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屋内先有一阵徐缓的脚步声,随后门板“吱嘎”一声,门上出现一条宽20公分左右的缝隙,第一块门板被卸下来了;一位老太太从门内伸出脑袋左右看看,接着响起一连串吱吱嘎嘎的声音,整个过程足有一分多钟。开窗也是一样。那位老太太这才搬出一把竹椅,慢慢躺下,摇着蒲扇,眯起双眼。
  清晨的微风吹过,老太太头顶上的茶幌子一阵摇曳。我透过大门往里看,发现墙壁上挂着一幅字,写的是“三玉川”,原来这儿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川”字牌青砖茶作坊。“川”字招牌鲜有国人听说,但是在中亚、东欧各国却是赫赫有名的国际品牌。“那时俄国人不识汉字,只认这‘川’字招牌,他们用三只手指在茶砖表面的‘川’字上一划,如果手感正好,那这砖茶就是正宗。”老太太边说边比划,就好像她亲自到俄国贩卖过茶叶一般。
  太阳越升越高,石板街上的“茶庄”陆续开门迎客,大德通、长裕川、天顺长、聚兴顺、德巨生……长仅一公里的石板街,大小茶庄竟有48家,这还仅仅是经过历史考证能查到名字的,未能留下名字的茶庄更是不计其数。石板路上老板车来来往往,我一瞬间竟以为是当年运茶的车队。“羊楼洞的茶不是用板车拉的,是用线车运的。”茶庄的老伯感叹道,“像这样的石板街羊楼洞原来有五条,这些年,人走了,房子拆了,老街就只剩下这一条了。那车上拉的全是老茶号快要烂掉的木头。”

Tips

欧亚万里茶路


  欧亚万里茶路是一条存在了两百多年的茶驼古道,以赤壁羊楼洞为起点,顺长江至汉口,逆汗水经襄阳后改水运为畜驮,过黄河后分为两路:一路走东口(今张家口),往北至归化(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再向北入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最后抵达俄罗斯重镇恰克图,再由这里转销欧洲各国;一路走西口(今内蒙古包头)经河西走廊到新疆,再到中亚各国。

“川”牌老字号


  羊楼洞有观音泉、石人泉、凉阴泉,三条泉水组成“川”字穿镇而过,当地茶庄字号多带有“川”字。在清朝道光、咸丰年间, 规模最大的茶庄“三玉川”和“巨盛川”与内蒙古最大商号“大盛魁”建立了贸易往来。“三玉川”、“巨盛川”在压制砖茶时印有“川”字标记,在蒙古牧民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小汉口”的36本老家谱


  出发前往羊楼洞时,父亲特意交给我一本雷氏宗谱,说我们和羊楼洞当年开茶坊的雷姓商人是同一宗,后来因为迁徙、动乱等各种原因,渐渐失去了联系,现在当地的雷氏后人正准备重新修订宗谱。在老街喝够了茶、聊够了天,我们便起身前往“雷氏宗祠”。
  这座祠堂共有三进,进入铁门,是一片长满杂草的空地,沿着台阶穿过二层楼间的过道,出现一个别致的小院,正对着过道的,是一座有着飞檐和马头墙的仿古建筑,上面写了“雷氏宗祠”几个大字。见有人闯入,看门的大黄狗狂吠起来,一位老人匆匆赶到,我赶紧拿出雷氏宗谱说明来意,老人冲大黄狗喊了一声:“叫什么叫,家里人!”
  
  氏族人收藏的民国年间的“雷氏宗谱”,其中就有对羊楼洞砖茶发源及制作的描写。
  老人名叫雷祖爱,是守祠人。这座雷氏宗祠是三年前全羊楼洞的雷氏后人以及走出羊楼洞的雷氏后人共同捐资200多万元建成的。“雷家是羊楼洞最大的宗族,哪有不建祠堂的道理?羊楼洞这地方,就是我们的老祖宗在明朝时开发的。清朝时羊楼洞成为‘小汉口’,我们雷家人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老人说罢,带我来到二楼的“宗族议事厅”,搬出一个斑驳的黑色木箱,上面用红漆写着篆书“雷氏宗谱”。另有一位老人拿出钥匙打开古锁,搬出36本线装宗谱,惊得我说不出话来。我曾经寻访过宣纸发源地——安徽小岭村的曹氏后人,整个小岭仅留有一本残缺的老“曹氏宗谱”,没想到羊楼洞这修订于民国十三年的老家谱竟然全套36本一本不缺。
  取宗谱的老者名为雷祖新,此次羊楼洞雷氏宗谱的修订就是由他主持。我向他询问羊楼洞雷氏和青砖茶的关系,他翻出一本宗谱:“羊楼洞是青砖茶的原产地,而羊楼洞制青砖茶就是从我们雷家开始的。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雷家先祖就在这儿开办了‘羊楼洞茶庄’,后改名为‘洞庄茶号’。羊楼洞青砖茶被称为‘洞茶’,就是从这儿开始的。”言语中有掩饰不住的自豪。

相关热词搜索:之路 渐远 茶叶 渐行 羊楼洞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