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镜头传递美丽,,用影像推介形象】导航仪倒车影像价格

发布时间:2020-02-12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主 持 人:杨骏(当代贵州杂志社总编辑)   特邀嘉宾:陈卫中(中国著名摄影家)    徐伟明(日本高明公司中国首席代表)    常 海(丹寨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话题背景】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位无名记者从贵州带走一组少数民族村寨群采风图片,旋即在梭戛催生了“中国第一个原生态博物馆”。随后,郎德、西江、天龙屯堡、思南、石桥……像梭戛这样以摄影福荫旅游进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例子逐渐让人耳热起来。
  2009年9月,第二届“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使贵州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国内影响,再次大快朵颐于摄影的甜美滋味。
  如何以镜头创造、传递美丽,用影像传递感情、推介形象?贵州正在,且将继续用行动作一个生动的注脚。
  
  主持人:陈卫中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摄影家,也是对贵州情有独钟的摄影家,到过贵州30多次,出版了专门推介贵州的画册。先请陈先生从摄影艺术的角度,谈谈你为什么要把镜头对准贵州?
  陈卫中:1986年,第一次到贵州的时候,去的是梵净山,那天正好下了一场暴雨。雨过天晴后,下午四五点钟的太阳穿过云层直射过来,前面就出现了一道非常壮观的佛光。一道七彩的、圆弧形的佛光,我渺小的身影投在佛光的中间,现在回想起来都记忆犹新啊。
  从那时开始,我就无数次地走进贵州,用脚丈量贵州的山山川川、村村寨寨。有一年,我们在从江过年,大家围着火塘,喝最好的米酒。我们感到了侗家的淳朴、少数民族待客的真诚。后来,施洞四月份的姊妹节,大方五月份的杜鹃花,贞丰三月份的油菜花,还有喀斯特地貌、坝陵河大峡谷、赤水河十丈洞大瀑布、丹寨石桥,整个贵州我几乎都走遍了。
  主持人:对于贵州的景点,陈先生如数家珍啊。拍摄的这些图片在向外界推介贵州的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陈卫中:2007年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的时候,受日本外务省的邀请,我策划了一个“原生态的秘境――中国贵州”的摄影展览会。贵州省委常委、副省长黄康生带队,省旅游局局长傅迎春、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周晓云等都去了,那次展览在日本搞得非常轰动。“用影像传递美丽”,“用大爱表现人生”,这就是我们摄影家的职责。
  主持人:这个展览会一共展出了多少张图片?
  陈卫中:120多张。在去日本之前,2007年7月,我先把这个展览在上海办了一次,也叫“原生态的秘境――中国贵州”。当时有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黄康生,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谌贻琴等领导参加,基本上办成了贵州省在上海的旅游推介会。从日本展览回来后,我们又在天津办了一次。通过我们的图片、影像展示贵州,同时也通过推介宣传,让大家了解贵州。
  其中有一个主题是,丹寨石桥的古法造纸。当时日本人看了很激动,因为石桥苗族的服饰,就跟他们以前的完全一样。他们就觉得日本民族是不是从贵州过去的?所以期待着到这里来“寻根游”。
  主持人:从摄影的角度来讲,这算不算贵州比较早的,或是比较有规模、在境外举办、高层次的摄影展?
  陈卫中:高层次的,这应该是第一次。我觉得,一个摄影师真正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某张图片,更大程度上在于用图片给社会带来公益性效益。比如这次去丹寨,我是带着香港神州国际投资集团总裁周康一去摄影、创作的。到了丹寨以后,县里给我们看了一个关于石桥的规划方案,我们建议:丹寨最好的资源就是原生态,你若把这块资源破坏了,这里急功近利地去盖一个厂,那里急功近利地去搞个什么高耗能项目,把这里都污染了,你的资源优势就没有了。
  主持人:据我所知,那一次陈先生、周先生去了丹寨之后,还促成了一个大项目?
  常海:通过摄影,不仅可以发现美、传递美,更重要是它能创造美。丹寨有淳朴的民风、秀丽的风光,摄影为我们汇聚四面八方的摄影家、投资人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从1986年到现在,20多年来,陈老师的一支镜头,带来了很多支发现贵州的镜头。丹寨是通过摄影直接得到实惠的一个县。
  自从陈老师、周总来过以后,更多的人来到丹寨,我们也和香港神州国际投资集团达成了共识,就是我们拿资源,他们拿资金、拿思路、出人才,一起来建设生态经济。就在2009年8月,丹寨与香港神州国际投资集团签订了生命健康科学产业园的协议。到目前,签约还不到半年,该集团即已投资3000多万元,下一步,2010年要完成1个亿的投资。同时,现在参与丹寨规划的,不仅有国内的知名团队,而且有来自美国、意大利、德国的团队。
  主持人:“一支镜头带来了很多支镜头”,这些镜头又带来更多人关注的目光。从去年到今年,陈先生陆续邀请了几批强势媒体的记者走进贵州、宣传贵州。
  陈卫中:2009年4月,王富玉副书记去上海的时候,我们就说好组织100名摄影家走进贵州。后来,在会上、网上一发布,报名的就有五六百个。经过再三筛选,最终促成了260名摄影家走进贵州。圈内人士说,这在贵州尚属首次。
  主持人:这么多摄影家走出去,对于上海应该也是第一次吧?
  陈卫中:这是有史以来的创举,此前最多的一次也只有150多人。回去以后,我们在上海举办了一次大型的汇报展,地点就在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的展览大厅里。之后,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缪国琴说,我们一定要走进贵州看一看。所以在2009年10月,我们又组织了30多名资深记者来到贵州,走进丹寨。
  尽管有美景,但是当地人民还是很贫穷。怎样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我们提出了一个口号:“摄影扶贫”。这不光靠几张照片,还要靠摄影师的脑子。丹寨高要有1000亩梯田,很壮观,于是我就想创造一张大地艺术作品――“五彩梯田”。但同时,“五彩梯田”又要给农民回报,在与农业专家商量之后,我们准备黄颜色的种油菜花,绿颜色的种麦苗,白颜色的种萝卜花,红颜色的种红花继木,紫颜色种莲花白。你想,云南哈尼梯田每年的游客多少人?这个“五彩梯田”在网上一发,丹寨马上就会红火起来,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摄影扶贫”。
  主持人:说到扶贫,听说陈先生捐了不少钱为当地老百姓谋发展。
  陈卫中:前年我在王家村捐款修了一条路。当地的发展根本上还是要靠项目投资来拉动,我们的财力有限,只能救点急。包括徐先生也是,来贵阳的前几天还为王家村修路捐了款。
  主持人:徐先生,您这是第一次来到贵州丹寨,而且还成了第一个落户丹寨的日本人?
  徐伟明:是的。之前,我也是通过陈卫中先生的照片、DVD无数次地看到、听到丹寨。无论是古法造纸,还是民俗民风,都是无价之宝。有一种“天米”(即丹寨硒米),亩产700斤,而且要隔年才生产。我是有鼻炎的,煮这个米的时候,十几米远的地方我就能闻到香味。但是,它们偏偏被遗忘了。这里的美让我感动,以至于后来常海副县长带我去看房子的时候,一次性付款买了3套,还被丹寨县授予“荣誉县民”、被王家村授予“荣誉村主任”称号。
  主持人:用影像推介贵州形象,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下一步怎么做,各位有什么建议?
  陈卫中:摄影已经带来了一些人气,但远远不够。我们要通过我们的镜头,通过我们的媒体,让更多的人走进原生态的贵州。走进来之后,又能向外宣传,这样就会形成良性的循环。接下来,又将会有40多位资深记者到贵州来,还有上海电视台记者频道也要来跟踪报道丹寨高要的“五彩梯田”。
  徐伟明:我们不要一般的宣传,一定要有跟人家不一样的口号。口号一打出来,就要有从来没看到过的震撼。在丹寨将建的高速公路服务区有这样一句话:“不出高速公路,照样可以来旅游。”这种广告语恐怕是很难在其他地方见到的。
  常海:贵州之美浑然天成,比如“丹寨”,就是“丹凤栖息的山寨”。有这么好的环境,就特别需要我们的主流媒体、摄影爱好者、投资人来到这里,与我们一起发现、创造、传递贵州的美,分享贵州的美。(策划:杨骏;执行:彭奇伟)

相关热词搜索:推介 影像 传递 以镜头传递美丽 用影像推介形象 以镜头传递美丽 用影像推介形象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