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让城市更摩登:798艺术区必去景点推荐

发布时间:2020-02-14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摩登”曾是上海的唯一象征,而到目前,还是没有一个词能比“摩登”更好地概括上海精神。现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著名策展人许江认为:这个词揭示了这座城市精神的多个侧面,其中既有它的创造和活力,它的开放和适应,对时尚和新鲜事物的推崇,以及精打细算和敢于冒险。二三十年代的摩登上海,除却今天继承下来的商业文化,还有值得骄傲的城市文化、艺术氛围。如今,用寸土寸金来形容上海的地价已经不够,经济利益是否允许城市拥有一片容纳艺术和思想发生的公共空间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来到上海。
  隆冬,一阵寒潮过后,上海的气温降至零度。苏州河缓缓流动,时间的流逝仿佛已变缓了。在河流的又袋角有一片曾经辉煌过的厂房――莫干山路50号,如今这里被称为上海的“精神绿洲”,不断上演着国际化的艺术和文化碰撞,力求再现上海独一无二的摩登气质。
  
  生产创意的工厂
  
  有人说:艺术家的活动常常激活那些城市的死角,或者被城市发展的潮流遗弃的地方。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不管是纽约的苏荷区,还是北京的798,由废弃厂房改造的艺术空间逐渐成为潮流。在上海的母亲河―一苏州河旁也有这样的一个区域,她在中国近现代工业历史上,曾经有着辉煌的过去。
  沪上时尚青年常说的M50并非最新的手机型号,正是这片创意园区――莫干山路50号,这里曾是上海春明粗纺厂,占地面积35.45亩,厂内拥有20世纪30~90年代的各类工业建筑。它的历史就是大上海的缩影。春明粗纺厂的前身是青岛华新纱厂,创建于1917年。1937年“七?七事件”爆发,徽商周志俊先生迁至上海,同年12月以股本250万元,用英商注册,开设“英商信和纱厂”。1941年12月,日军进入租界,接管该厂。1943年3月,周先生通过关系、巨款将“信和纱厂”从日本人手里赎回。1966年1月变更为全民所有制企业――“上海第十二毛纺织厂”。工厂主要生产“孔雀牌”呢绒和“金羊牌”毛毯,产品多次荣获国家奖项。1994年8月变更为“上海春明粗纺厂”,并于1999年底停产,转制。
  机器不再运转,厂房闲置无用。除了在这里工作了半辈子的老人恋旧,常过来转转,这里很久没有人来访。
  直到2000年,艺术家薛松成为厂房的第一位新房客,厂房空间大、租金便宜、地处市区却闹中取静,是理想的工作环境。他带动了更多的艺术家来到这里。丁乙、陈墙、周铁海等等也陆续将自己的工作室搬到厂房里,这么多艺术家同时出现就已经很吸引人了,他们的小圈子更是不断激发的创造灵感。有艺术家的地方往往也会出现画廊,香格纳、比翼等画廊逐渐入驻。
  艺术家所带来的社会效益让工厂暂时免于被拆除的危险,同时也引发了厂房业主的一番思考,如果可以走创意产业的道路,将莫干山路50号发展成为一片“文化绿洲”,也是不错的选择。在长期与专家、艺术家和建筑师的协商规划下,2002年获得上海市经委批准,命名为“上海春明都市型工业园区”。
  此后几年间莫干山路50号吸引了来自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以色列、加拿大、挪威在内17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香港等十多个省市的130余位艺术家或艺术机构,涉足的艺术领域除了绘画和装置艺术、还有平面设计、建筑设计、影视制作、环境艺术设计、艺术品设计与制作等等。城市需要公共空间
  他们分散在不同时代的建筑里,却又聚居在同一片厂区,就像是他们的作品彼此风格迥异,却又共同展现了如今的海派艺术态势。MSO的艺术工作者们与半个世纪前的纺织工人在同样的空间里工作着,只不过,现在的人们生产和贩卖着创意。
  从工厂变为艺术区,从生产商品变为生产创意。对于这样的转化,关注中国现当代艺术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诗人肖开愚认为这对艺术家来说也很危险,当观众和游客越来越多时,艺术家们应该如何区分表演和创作。而城建、环保方面的专家杨东平教授则表示:“上海的艺术空间亟待发育,认为M50只是又一次的房地产开发。”
  2004年夏天,旅德建筑师陈旭东回到上海,拜访朋友来到莫干山路50号,他被这里打动了。这里与北京798占地巨大、井井有条的军工厂风格完全不同,上海建筑的密度和商业化程度都很高,纺织厂经历不同的历史时期一次次地扩大规模,各种风格的建筑有机地混杂在一起。“感觉像是钻进了欧洲中世纪的小巷子,整个厂区就像是+迷宫,吸引人们不由自主地融入其中”,陈旭东回忆对于莫干山路50号的第一印象:“这里真实、有活力。”于是他选择将个人工作室德默营造开在了这里。
  在他看来,相比完全敞开的厂房,隐藏在小楼各个角落的工作室更有利于艺术家的创作,而艺术家也需要有个公共区域进行展示和交流,MSO完全有潜力发展成为具有一定文化气氛的社区。在业主的支持下,陈旭东开始了他的维护和改造尝试。
  废弃的空间如何再次被利用,这比设计新房子更难。每个细节的改动都要与业主和已经入住的使用者们进行细致的沟通,如何能在保持厂房整体风格不变的基础上,使内部更舒适、外部更美观,说来简单,实际上动了许多心思。
  陈旭东的优势在于他也生活在这里,能够更直接的体会到M50的缺陷和需要,从而设计并实施更适合的方案。比如当初选择体现工厂特质的材料,市面上的红砖又贵又少,他就建议选用色调稍冷,更有工业感官的青砖,效果确实更出彩。为了安全和整体风格的统一,他与同事们去旧货市场淘宝,拉回来一车旧时的钢窗,安装之后,实用又显气质,已经成为许多艺术家创作时爱用的背景之一。
  在M50的实践中,他始终坚持:建筑师对待公共项目应该保持中立态度,避免大批量的复制城市。他也希望,能够通过空间改造来给艺术、思想更多激发。艺术全球化还是本土化
  2002年12月,蒙特卡洛国际展览局宣布:上海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整体理念取得了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这是使新上海在世界城市舞台上尽情展现自己的绝佳机遇。自此,上海开始了长期、细致的准备工作,这也为M50等艺术区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2008年,成功举办过多次的上海双年展再次成为这座城市的艺术大事件。这一次的主题是“快城快客”,力求展现当代城市化的速度与矛盾。策展小组选择将展览聚焦在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广场,这里是标志性公共空间,也是百年上海社会、文化、经济以及各种力量流转、交汇的首要场所,例如象征着老上海文化的跑马厅、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等建筑,它们见证了上海的历史和变迁;象征着今日上海的超级现代建筑从天而降;既有上海大剧院、上海美术馆所提供的高消费、高层次文化盛宴,也有人潮汹涌的市民、游客,以及由外来人口经营的摊点上所传达的草根文化。在人民广场这样的公共空间,市民可以介入展出和公共媒体的互动,体验一把平时无处可觅的“当代艺术”。关注者不再仅仅是业内人士,而是与公众的生活发生了紧密的联系,这使得展览取得与以往不同的成功。
  在文化与艺术方面,上海自我定位为“国际交流中心”,她开放、自信地欢迎来自世界各国的多样文明,却成为了文化的“漂流地”,难以生长出属于自己的文化根基,也很难成为文化的生产和消费中心。与商品市场一样,上海的艺术市场也充斥着众多的国际名牌,却没有传承下来的经典文化品牌。展览成为没有原创的作品,仅凭全球化的艺术浪潮,上海很难再现辉煌。在一定程度上,是二三十年代的艺术作品让后代了解到上海旧日的摩登风韵。
  事实上,上海文化古老又绵泽,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的崧泽文化。如何让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延续下去,在国际化的环境里焕发本土化的韵味,似乎才是众多艺术区兴起的深层意义。套用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口号就是:艺术,让城市更摩登。

相关热词搜索:摩登 艺术 城市 艺术,让城市更摩登 摩登艺术 摩登大师艺术涂料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