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会是“传媒的终结”吗_终结的炽天使号角排名

发布时间:2020-02-16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与其说他们是这个社会的“微博公民”,不如说他们是这个时代的“独语者”。“有权懦弱”是对生命的尊重,是对“保全生命价值最大化”的宣言。      微博在当下席卷中国大陆,根本原因在于它的自媒体特性。每个人终于可以拥有自己的发声平台,于此实现与世界的无缝链接,“我向世界发言”,似乎有了言论平等的舞台。你是谁?别人并不知道,也未必有兴趣知道。所以,在这个看似平等自由的舞台上,不平等才是真理。
  那些暴得大名的各路人物,才是最大的利益获得者。借助博客扬名的房地产商人潘石屹,把微博做成了个人和公司广告平台,他专注于饲养粉丝,已经达到了痴迷的程度,随拍随写,弄得人人紧张,跟他吃饭都得预先警告:这句话可别写,写了我也不认账啊。煽情导演冯小刚称,每发一条消息就有数千人转发评论,直接读者高达上千万人。他半撒娇地说:现在写微博可累,得写了删,删了再写,因为影响在那儿呢。愤怒博主李承鹏组建自己的粉丝团,两万人的名额迅疾爆满……只有在他们手里,微博才真正成为自媒体,他们貌似独立地对世界发言,好像谁也无法篡改。
  微博图书《有权懦弱》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出的。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微博的真理:“害怕假想敌的做矜持状,遮遮掩掩说着半神半人的哲语,率性地交出了更多的自己。”而这部汇聚熊培云、于建嵘、陈志武、刘苏里、徐文兵、吴晓波、姚晨、蒋方舟、封新城、北村、冯唐等15位各路微博英雄的语录,属于后者。在坦诚之外,他们睿智的思想让人如沐春风,这也是他们阅世阅己的阶段性总结。妙语连珠,智慧可人。其人其语,其言其行,构成了这个时代“微博公民”的微缩景观。
  但却没有人想过,你可以选择做“微博公民”,但微博却日渐成为“生活公敌”。
  书名《有权懦弱》出自学者熊培云:“铡刀永远是在别人脖子上最轻,在自己脖子上最重。当政府、学校号召孩子‘见义勇为’,不过是以道德说教拉别人孩子的夫,让他们上战场、做童子军。而且我认为,即使是成年人也有保持懦弱的权利的。”
  这仅是中国微博英雄榜的第一本,有人置疑他们是否配得上“英雄”这个称号,与其说他们是这个社会的“微博公民”,不如说他们是这个时代的“独语者”。
  微博是面对假想听众的独语,看起来热闹非凡,实则自说自话。一开始还有游泳和冲浪的兴趣,后来随着“海水”的“增发”,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疲于应付之感。
  这是现代科技带来的弊病,人们的生活方式被彻底改写了。“生活”(LIFE)变成了“直播”(LIVE)。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和哲学家伯林都对“现实”与“现实感”做过深刻地阐释,但是这挽救不了什么,人们通过手机上的微博客户端自动接入“楚门的世界”,窥伺和暴露结成同盟,八卦和正义互相交织。在这里,生活退场了,而“拟态生活”却登场了,生活的轴心从日常性中抽离出来,变成了一场围着微博旋转的盛大的围观。
  假如没有微博的刷新,这一天会不会必然过得恐慌呢?科技的革命性成果带来了科技的恐惧体验。而对于职业人而言,商人看到了微博营销、媒体人看到了信息源、改革家看到了信息民主、行动派看到了网络与现实的互动。
  这真是一个让人致幻而沉溺的世界。
  《有权懦弱》是微博引导图书潮流的一个风向标。有人说,谁掌握了微博,谁就掌握了话语权。在身边,涌动着一股由微博主导和推动的阅读潮流。
  “有权懦弱”是对生命的尊重,是对“保全生命价值最大化”的宣言,也是对“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反对。“人命大如天”,健康、生命是最宝贵的。一切以丧失生命为代价、凌驾于生命之上的煽动都是有目的性的。这是一种很深刻的生存智慧。早年,易中天去支疆,抱着“牺牲我一个,解放全人类”的壮志。面壁十年,想通了,“我连自己还没解放,怎么解放全人类?”于是,回到武汉读研究生、留校。都骂周作人当汉奸,我要在民国,说不定也是汉奸,保全自我、保全生命,并非罪过。有权懦弱者,更懂生存唯艰,故不避忍辱偷生。
  作为书名,《有权懦弱》和《不曾苟且》(中国文字英雄榜)对仗,个中深意,一望便知。清醒者的存在,是这个时代未让人绝望的慰籍。
  也许,“中国微博英雄”,首先是“真心英雄”,他必须是“真诚而真知”的,也就是“说真话、说人话”;其次,他或许可以是“体态英雄”,是“有趣而有益”的,你能体会到“活生生、活泼泼”的生命的自由态、丰富态,这就是“生趣”。没有生趣,人生该多无趣啊。而姚晨正是“生趣”的代表。这本书中圈定的15位微博英雄,正是“真心英雄”和“体态英雄”的“趣味共同体”、“思想共同体”。不以名气、粉丝数量论成败,而你能收获真话和趣味。
  微博是个宇宙,在日夜膨胀;微博是个黑洞,在不停吞噬你的能量;微博是个理念世界,交流想法,交流情绪;微博是个现实世界,关照现实、改写现实。微博是小趋势,140个字,微小循环;微博是大趋势,1亿以上用户,宏大合唱。而我的忠告是:善用微博、善待微博,千万别成了“微博控”。培养自控力,微博是个试金石。
  “要控制微博而不能让微博控制你”,假如你驾驶一辆汽车,你会让汽车漫无目的地乱跑吗?还有,你会让汽车控制你,整天疯跑吗?这种情况是很少的。所以,你驾驶微博也是这样。或说,在微博上冲浪也是这样。是你冲浪而不是浪冲你。它应该是垃圾时间的应用,而不是工作时间的应用。若整天在微博上,不停刷新,以致于影响工作和休息,那肯定是“微博控”了。“微博控”就“微博控”,反正不影响别人,这是你的自我选择。要是“微博控”加“微博控诉”,不停向别人抱怨,反而不好。
  目前微博是最理想的自媒体。机会平等的自媒体。几乎成为传统媒体的消息源了。但微博风潮能持续多久,并不容乐观。因为互联网的应用日新月异:论坛、博客、MSN、SNS社区、微博客……一路走来,人还是那些人,工具则随用随扔,并不留恋。
  人像一条被科技逼疯的狗。
  我很担心,大家一窝蜂地去弄微博。得不偿失。
  一哄而上,送上云端,一哄而散,跌下尘埃。个人还好,拍拍手当作游戏。而运营微博的公司,则花费巨大的人力财力,可谓绞尽脑汁、调整策略,务求争先保优。他们沉浸在“每天都在创造历史”的快慰与纷扰中。
  海德格尔提出“历史的终结”,丹托提出“艺术的终结”――难道,微博这个新鲜事物,也将是“传媒的终结”吗?140个字,电报体、论语调、信息流,蔚为大观,自成宇宙。裂变,膨胀,日以继夜。众音也嘈嘈,众生也杂杂。喧哗与骚动之间,“微博控”控上瘾了,粉丝与转发量、评论数挑动微博主的神经与心火。
  从全民博客到全民微博,似乎让人回想起过去运动的时代,只不过,信息化运动是由现代社会的技术革新催生的。有句话值得铭记:“技术即思想,工具即理性”。旧石器、新石器、冷兵器、火药、坚船利炮、蒸汽机、汽车、飞机、电脑、互联网都深刻地改变着历史,改变着时代。工具和技术一旦被发明出来,便具有自己的运行规律、逻辑方法乃至于独立意识。佛教称之为“形皆有识”。我们的老祖宗庄子先生警告说:“物物而不物于物”。那意思是讲,你要控制微博而不能让微博控制你啊,此谓“人役于物”。现代人可怜,大多“人为物役、心为形役”。媒介社会、消费社会、集体社会控制了思想,奴役了大脑。
  “碎片化”的媒介社会已经“碎无可碎”了,难道140个字不是媒体的终结吗?难道还有14个字的传媒交互形态出现?答案是:碎片化还会“漂移”。LBS(定位社交媒体)的即将兴起即是一例。而且,新媒体的开端一旦掀起,便不可遏制。如今,只是起步,它的前景将会是“人工智能”、“虚拟人”。正如波德里亚所预言的:“我是我自己的拟真物”。当人可以通过“复制”、“剪切”、“粘贴”、“打印”在时间之轴上穿梭时,波德里亚的预言便会实现。这并非玩笑。你是你的自媒体,身体是思想的媒介物。我们终于“心物一元”了。
  

相关热词搜索:博会 终结 传媒 微博会是“传媒的终结”吗 传媒剧透君的微博 传媒桃花源微博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