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青年对外交流_对外交流

发布时间:2020-02-17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在国际交流的舞台上,活跃着一支生机勃勃的力量,这就是中国青年与世界各国青年之间的对话与往来。党和政府领导人历来都十分重视中国青年的对外交往,充分肯定青年交流在推动国家关系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毛泽东同志1957年在莫斯科大学演讲时就指出:“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胡锦涛主席2003年5月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说:“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希望。世界人民友好合作要从青年人做起。”温家宝总理在法国访问时邀请400名法国青年到中国访问,并认为此次访问将比购买150架“空客”还要有意义。
  
  在中国对外交往中,青年交流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那么,中国青年在国际交流中沉淀下哪些动人的故事?新一年将有什么样的“大手笔”?两会召开之际,本刊采访了团中央国际联络部部长倪健。
  《对外传播》:近年来,中外青年交流活动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但是人们对具体的青年对外交流工作却不太熟悉。请谈谈团中央在对外交流方面承担着哪些工作?
  倪健:作为团中央具体承担青年对外交流工作的部门,国际联络部按照“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外交指导方针和“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外交格局的要求,充分发挥青年外事在政府青年事务部门、政党青年组织和民间社会组织中的职能,广泛开展与世界各国政府青年机构、政党青年组织、涉及青年事务的各类民间团体以及有关全球性和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为增进中国人民和青年与世界各国人民和青年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推动国家关系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国与国关系未来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民间交往,而青年人之间的交往是各国人民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青年人增进对彼此的了解,消除误解,国民之间才会更加相互了解,世界未来发展的前景才会乐观,才有可能落实和谐世界的理念。
  《对外传播》:相对于政府外交和其他组织的对外交流活动,青年对外交流有什么独特的个性和特征?
  倪健:前面讲到中国青年对外交往具有政府青年事务部门对外交往、政党青年组织对外交往和民间社会组织对外交往三项职能,因而青年对外交往也就呈现出广泛性、群众性和灵活性三个特点。
  具体而言,广泛性是指青年对外交往的交往对象、交往内容的多样性。目前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作为中国青年对外交往的窗口,已经同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政府青年机构、政党青年组织和涉及青年事务的社会团体以及有关国际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交往关系,形成了“官民并举”的良好态势。
  群众性是指青年对外交往参与群体的普遍性,即不同于仅限于少数职业外交官参与的官方外交,由于青年群体自身涵盖的领域十分宽泛,因而青年外交参与主体的也非常宽泛,涉及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如青年政治家、青年学生、青年科技工作者、青年企业家、青年艺术家、青年社会工作者等。
  灵活性是指青年对外交往的实施主体以及交往方式的多样性。与党政外交所经常使用的谈判、斡旋、会谈等方式不同,青年外交通常以更为灵活、更易为交往双方所接受的方式进行。可以开展双边友好互访,也可以实施国际合作项目;可以举办会见、座谈会、研讨会,可以进行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等,灵活多样,不一而足。
  《对外传播》:本刊自2004年以来,曾采访、报道过全国青联组织的“首届中非青年联欢节”和中非百名青年访华活动,感到活动组织得很成功。除此之外,近两年,国际联络部还组织了哪些影响比较大的中外青年交流活动?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
  倪健:应该说,这几年中国青年对外交流内容丰富务实、形式灵活多样,为推动国家关系的发展奠定了稳固的群众基础。
  比如,2006年为了配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召开,全国青联举办了以经贸合作为主题的第二届“中非青年联欢节”,签署了《第二届中非青年联欢节谅解备忘录》,并就成立中非青年企业家友好小组的框架性事宜达成了共识,有效地推动了中非青年交流向更为务实的方向发展;为配合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举行,全国青联举办了上海合作组织青年友好会见活动,为推动在上合组织框架内设立青年交流常设机制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为配合在中国举办的“俄罗斯年”活动,中俄双方成功举办了以“友谊•合作•发展――青年与中俄睦邻友好”为主题的中俄青年友好论坛活动,活动以其鲜明的主题、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多样化的形式深深吸引了两国青年,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深入发展培养了强大的后续力量。
  特别是近两年来,我与美、日、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的青年交流活动呈现出新的亮点。在美国有着广泛影响力的,由美国参、众两院的青年议员组成的美国青年政治领袖理事会与我保持了固定的友好交流关系。在对美交流中,我在活动安排上进行了精心设计,内容丰富多彩,通过考察农村、观摩基层选举、拜访国家环保局、参观学校等活动,让美国青年认识了一个客观真实的中国。对日本交流,规模大、层次高、活动深入,如邀请日本民主党大型代表团暨第15次“长城计划”友好交流使节团来访,还有针对普通青年的日本代表团互访活动;既有小规模的访问团组,也有大规模的百人代表团;既有双边的常规交流,还有多边框架内的青少年交流如中日韩青少年友好会见活动等;既有“温故知新、传承友好”的“中日青年世代友好中国行”的专题活动,也有长期固定的双边交流项目;等等,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在活动形式上,我们还有针对性地安排了民宿活动,并采取公开招募的方式等。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的开展,增强了日本青年对中国的了解,增进了中日青年之间的感情。在对东盟的交流中,通过举办东盟青年领袖会议、中国―东盟青年营、澜沧江―湄公河青年友好交流项目等活动,加强了中国与东盟青年之间的联系,加快了中国―东盟青年的友好合作步伐,推动了青年对地区合作与开发的参与。
  
  《对外传播》:在中外青年交流活动中,一定有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场景。请讲几个中外青年交流故事,以和读者共享这些快乐的记忆。
  倪健:就讲讲去年中外青年交流活动中的几件事情吧。2007年11月中下旬,中国青年代表团一行100人赴印度进行友好访问。尼赫鲁大学的学生们在他们美丽的校园热情地接待了远道来访的中国青年代表团,礼堂内的那首旋律优美的歌曲――“我们只有一个世界,世界只有一个亚洲。我们都生活在世界的东方,最先看到太阳的升起。”打动了每一位代表团成员的心。
  2007年3月16日,中国青年代表团一行100人访问了巴基斯坦。记得在拉合尔市举行的中巴友谊大会上,几个团员围住年过半百的萨瓦特•纳瓦兹女士,她用流利的汉语同团员们交流。这位197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女律师,回忆起当年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的场景,一脸幸福,非常感人。有位20岁的拉合尔青年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自我介绍说:“我的中文名字叫李空,木子李,空天的空。”由于紧张,他将“天空”的“空”说成“空天”的“空”,引得现场一片笑声。李空没来过中国,是利用《学习中文》这本书在家自学的,效果还不错,他现在已开始帮助更多的巴基斯坦青年学习中文。
  应温家宝总理的邀请,400名德国青年分批访华。去年7月是第一批,100个德国青年来到中国,也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事情。记得德国青年代表团团长卡琳•莱瑟尔说过一句话:“第一批是100个名额,可我们收到的正式申请就有300多份。看来,温总理的邀请真正打动了年轻人的心。”一个叫奥利弗•雷纳的小伙子更是掩饰不住他对中国的喜爱,“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短短几天时间,我已经爱上了这里。”他让中国朋友把他名字的中文发音念了很多遍,并让人帮他写下来留作纪念。一个名叫席尔瓦那•乌尔里希的姑娘也说:“长城、故宫、京剧......省略)
  责编:于淼

相关热词搜索:对外交流 对话 青年 对话青年对外交流 对话交流 交流对话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