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莱仪_葛莱仪-中国应正面陈述自己

发布时间:2020-02-17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葛莱仪(Bonnie S.Glaser),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员,弗里曼中国研究客座教授。她从波士顿大学取得政治学学士学位后,获得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国际经济学和中国学硕士学位。2003年开始加入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国际安全项目,为美国政府就东亚问题提供咨询建议。在此之前,她有丰富的政治经历,曾担任美国国防部和美国国务院亚洲事务的顾问。目前她还是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美国委员会董事会成员,也是美国外交关系协会成员。
  她多年来一直从事有关中国的研究,是现代美国最为活跃的“中国通”之一。她撰写了大量有关中国外交和安全政策等方面的著作,涉及“中国威胁论”和战略环境、中国的外交政策、中美关系、美中军事关系、两岸关系、中国对朝鲜半岛的评估、中国的导弹防御和亚洲多边安全观等议题。她的作品发表在《华盛顿季刊》、《中国季刊》、《亚洲调查》、《国际安全》、《共产主义问题研究》,《当代东南亚》、《美国外交政策和利益》、《远东经济评论》、韩国《国防分析》等专业期刊,以及《纽约时报》、《国际先驱论坛报》等大众媒体上。她还多次接受新华社、中新社、中央电视台和凤凰卫视等中国媒体的采访。
  葛莱议认为,普通美国人并不了解中国,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大多依靠美国媒体,而美国媒体如福克斯新闻等电视频道历来是对中国持批评态度的。这样的媒体很难让美国大众从中得到对中国客观公正的看法。因此她经常就中国问题接受美国报纸的采访,试图通过她的工作让西方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她认为,现在世界其他国家已经认为中国是主要强国了,他们对中国的一举一动都很关注。但中国仍然认为自己在世界舞台上是个发展中国家。在某种意义上,中国一只脚仍在第三世界,另一只脚已经跨入了第一世界。中国或许还未意识到这些,所以中国在某些方面并未来得及表现出自己的世界大国姿态,或者说心理上还未做好充分准备。中国正应该借此机会吸引媒体的注意,正面陈述自己。
  葛莱仪认为,中美在未来十年仍将是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其间难免有摩擦,但不会上升为军事对抗,因为中美绝对有太多利害关系。现在中美各自的精英和公众迫切需要了解双边关系的价值所在。她还撰文批评美国等西方媒体有关对华政策的报道:“《华盛顿时报》在2010年10月21日发表题为《对华政策之争》的报道说,在对华关系中采取什么战略目前有激烈的两条路线的斗争:磕头派支持对中国和解让步,而另一派则对北京在过去两年拒绝与美国合作感到悲伤和失望。几天之后(2010年10月25日)的《纽约时报》报道,奥巴马政府正在对北京采取强硬措施并寻求途径结成联盟,以便对中国施压,使其改变那些让人难以接受的政策。随后,日本《产经新闻》在2010年11月14日宣称,奥巴马总统亚洲之行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给中国发出一次警告。这些媒体的报道可能会导致一系列错误决定的产生。”她认为,美国不会阻碍中国崛起,中国也不会成为美国全球战略的障碍。因此胡锦涛主席今年1月对美国进行访问是一次重新调整美中关系的大好机会,有利于缓解两国间对彼此意图日益增长的猜疑,寻求消除误会和误解,将推动双边关系走上一条更加稳定和合作的道路。
  
  责编:吴奇志

相关热词搜索:陈述 中国 葛莱仪 葛莱仪-中国应正面陈述自己 中国应正面陈述自己 葛莱仪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