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法治栏目《草原金盾》的实践与思考】呼伦贝尔大草原歌曲

发布时间:2020-02-21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2009年,呼伦贝尔电视台和呼伦贝尔市公安局联合办起的《草原金盾》诞生了。纪录呼伦贝尔重大刑事案件和其他典型事件,反映公安系统打击犯罪的强有力行动,弘扬法治精神,服务科学发展,让百姓生活在一个放心、平安、稳定、舒适的生活环境成为我们办专栏的宗旨。
  目前,《草原金盾》专栏已成功运作一年多,实践证明要想做好法治节目,就要在把握好选题、讲述好故事、突出“第一现场”等方面下工夫。
  
  突出定位,把握好选题
  
  呼伦贝尔市是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媒体的普法宣传作用不可忽视,这对电视节目的创新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每周一期的专题栏目,选题的把握至关重要。选题是节目成功的基础,从选题的广度来讲地市电视台跟上级媒体是无法比拟的,但是地方台占有地域的优势,身边百姓最关心什么,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是我们最了解的,因此,解决地方百姓实际问题是我们首选选题。
  具体实践中,专栏依托呼伦贝尔市公安局所拥有的各类案件资源,播出了一些较有影响的大案要案,《一部手机引发的命案》、《惊天劫案》等节目的播出,极大地震慑了犯罪。不断挖掘各类选题,精心挑选社会最为关注的事件是专栏的首选,鄂温克公安局巴彦镇为推进阳光执法,实行了“点警制”,于是《你点哪位警察办案?》从点警制的利与弊,百姓对这一警务机制改革的看法、实行点警制后民警的工作是否有了改进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展现,不仅让百姓充分了解了点警制,而且推动了点警制的顺利开展,目前点警制已在鄂温克公安局全面实施。青少年犯罪是每一个家庭最关注的问题,从呼伦贝尔市每年发生的重大案件来看,青少年犯罪的比例也是很高,于是《冲动是魔鬼》、《一枚血指纹》、《心灵的忏悔》等选题,通过对案例的讲述,让社会、家庭,关注、关心青少年的成长。每当一个案件发生,特别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案件,百姓都急于了解案件的来龙去脉,这样的选题更是我们优先考虑的选题,因为通过对这类选题的拍摄播出,可及时的消除百姓心里的恐慌。
  
  注重细节,讲述好故事
  
  保证专栏的整体水平,讲好故事是每一个编导首先考虑的问题。悬疑的设置、细节的挖掘、采访的手段、叙述的方式、画面的张力等等直接影响着故事能否生动。每当一个案件进入编导的视野,虽然对它有了初步了解,但这只是表象,要把案件的社会、政治、经济、道德、文化、现实联系起来分析,以冷静的理性思考,去寻找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而这根本原因往往是通过细节来展现的。细节是作品的细胞,是故事作品中刻画人物和描写事物的重要手段。
  《一部手机引发的命案》在确定犯罪嫌疑人程柱时,片子围绕工友反映:程柱早晨走的时候穿的是一件迷彩服,而现场却挂了一件迷彩服,这件衣服经过辨认就是程柱的衣服,这就说明程柱在当时有作案的可能性,到过现场,同时程柱所抽的香烟和现场遗留的烟蒂牌子都是红山茶牌香烟,通过对细节的分析描述,揭开了重重谜团,增加了片子的感染力。
  
  第一现场,永恒的追求
  
  对于公安案件的报道,通常情况下节目的摄制是滞后的,由于呼伦贝尔地域博大,一个地方发生案件后,记者不可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而公安工作的性质也不便记者先期介入,作为电视专栏,获取到第一现场的画面成为一个瓶颈,为打破这一瓶颈,专栏采取“情景再现”的手法,利用当事人补拍或业余演员扮演的方式有效弥补了画面缺失的不足,填补了叙事断点,增强了故事性。然而“情景再现”虽然能够解决画面的单调问题,但和“第一现场”相比,还是显得不够丰满,因为只有第一现场的画面才最真实,最有张力。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发挥公安队伍的积极性,让办案人员成为栏目的第一介入现场的摄像师不失为一个良策。经过对公安通讯员队伍的摄像业务培训,使基层公安队伍的摄像人员不仅仅局限在获取证据上,也能够用画面展现案件的全过程,从而解决了获取第一现场画面难的问题。
  2009年,呼伦贝尔遇到历史上罕见的暴风雪,面对漆黑的夜晚、肆虐的白毛风,新巴尔虎右旗公安干警全体出动,分兵协作,成功解救当地牧民6人,蒙古国公民35人,不仅让当地牧民折服,也让蒙古国公民钦佩。在编辑这期《风雪营救》节目中编导们大量采用了第一现场的画面、同期声,虽然画面摇晃很大,但真实的镜头,呼啸的风声足以打动观众的心。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电视台)

相关热词搜索:金盾 办好 法治 办好法治栏目《草原金盾》的实践与思考 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性 中国社会更需要法治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