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中国行街头诈骗【美式慈善尴尬中国行】

发布时间:2020-02-22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在美国一般在NGO工作需要有很丰富的经验,我们中的很多人都是非常成功的商人。”      2008年6月27日,比尔?盖茨退休,一时间,世界将目光聚焦在这位富可敌国的传奇人物身上。盖茨敢谈笑间让个人财富灰飞烟灭,中国为什么出不来“盖茨”?
  中国公众现在也越来越认可一个美式理念,“财富应为社会所有,把财富带进坟墓是可耻的”。但中国人似乎还没达到小沈阳所说的“人生最痛苦的是,人死了,钱没花了”的阶段。
  我国现在人均GDP虽然已突破3000美元。但“我国人口多、底子薄,不能建立福利国家”仍是主流论调。虽说裸捐不是连身上衣服都捐出去,但没有整个社会撑腰,你敢裸捐?只要你头脑一发热,就可能要承担人生最最痛苦的事――人没死,钱却花没了。
  盖茨的敢做,正是因为美国社会的敢当。美国在人均GDP到1000美元水平之前的1935年就制定了《社会保障法》。是美国比较健全的社会福利体系,给了盖茨裸捐的底气。
  尽管中国没有建立起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但中国仍不乏为慈善“狂”的人。
  2009年,中国福建商界名人陈发树很赶时髦地裸捐了一把,不想立刻惨遭“避税门”。至于一向高调做公益营销的老牛,早已成为昨日的回忆,三鹿毒奶粉事件,使他的慈善形象被严重质疑。企业家们虽前仆后继,但不免战战兢兢,“我们害怕成为慈善的道德符号。”
  为什么中国的富人捐了几十万就不敢出门,盖茨捐了几十亿也没有陷入群众参与的广泛争论中?是主观文化传统对慈善的零容忍,使得美式全民慈善在中国举步维艰;是美国各类团队对盖茨裸捐的专业策划:新闻怎么发布、税收手续怎么办理,怎么向公众解释……使得所有的工作办得井井有条,赞声一片。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在做客深圳文化大讲堂时表示,中国慈善事业面临的问题已不是“不愿做”,而是“不会做”。
  政府要到灾区建房屋,公益组织也要建,政府行动什么,公益组织也行动什么,恨不得变成二政府。我们看一看美国的公益组织在做什么?一个叫半边天基金会的美国NGO,工作是发展大量的人员到儿童福利院抱一抱孤残的孩子,陪孩子玩。工作很简单,它所从事的工作政府根本无暇去做。
  “在美国一般在NGO工作需要有很丰富的经验,我们中的很多人都是非常成功的商人。”赠与亚洲理事曾宪章说,美国120万专业工作人员的庞大队伍撑起了美国现代慈善的今天,他们在用经营企业的方法经营慈善。
  我国现在的专业慈善工作者有多少?不到两万。在中国,公众更认同公益组织用无私的奉献来经营慈善。如果有一个慈善组织说,“我们不提一分钱!”马上会获得掌声。
  于是,我们希望中国的公益组织再多些,但维护这个市场的法律还没出台;我们希望这些公益组织再能干些,但维护这个组织运转的人还没有生存保障。
  结果?曾经,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作为一个公募基金会,率先迈出向公益组织购买服务的一大步,却不得不在第三次招标后鸣金收兵,“真正有实际行动能力、有项目创意的公益组织数量太少了。”秘书长王汝鹏多少有些失望。
  全中国人都很认可美式慈善的理论,美国现代慈善着实有大书特书之处,美式慈善被中国慈善界标榜为现代慈善,可是理论是纯美式的,行动是模糊式的,结论是略显尴尬式的。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慈善 尴尬 美式慈善尴尬中国行 华威濂的美式慈善中国行 美式慈善遭遇中式尴尬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