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博救童”到更有作为 地童地藏菩萨救了我

发布时间:2020-02-22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微博一出生,就在一系列公共事务中显示出强大的力量。在反对乱征农民土地、强制拆迁和公务员招考舞弊等一系列与弱势群体相关的能够引起社会共鸣的事件中,微博的影响力必将持续下去。不过,如何从影响个案到助力制度改进,对于年轻的微博而言任重而道远。
  2011年春天最让人感到温暖的新闻,莫过于“微博救童”大行动。由学者于建嵘开通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开始,在《凤凰周刊》记者邓飞持续关注与追踪之下,在广大网友踊跃参与、各路明星助力转发、公安机关积极配合之下,一位苦苦寻子三年的父亲终于借助微博的力量找到了自己的孩子,此情此景,令人动容。陆续有家长通过微博寻子成功的消息见诸媒体。
  2月10日,公安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肯定了“群众的参与对于拓宽线索来源、打击震慑犯罪、解救未成年人及提供社会救助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呼吁广大群众发现有虐待、组织、强迫、利用未成年人街头乞讨嫌疑的,及时拨打110报警,公安机关将认真核查,依法严厉打击”。
  此次“微博救童”行动让人想起之前一度流行的一个MSN签名:“最牵挂的是袁学字,最怀念的是唐福珍”――一个是15岁被劫往山西至今下落不明的孩子,一个是以自焚来对抗强拆的悲壮女性。在类似的事件中,朴素的情感力量通过微博持续发酵,并感染着亿万网民,引发众人围观――“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1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指出:“微博客正在改变着中国互联网舆论载体的格局,微博已逐渐发展成为介入公共事务的新媒体,成为网络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种。”微博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对议程设置理论提出了挑战。在微博传播中,能够设置议程的不再是媒体,很多时候,公众正在成为真正的“议程设置”者。
  “微博救童”行动可以说是草根阶层、知识精英与政府联合,借助微博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和社会治理的一次尝试。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微博的影响力主要在个案问题上的解决,因为微博本身的碎片化的限制,还难以对公共政策发挥持续性的影响,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将影响着微博如何继续改变中国。
  此前的“宜黄事件”则是另一次有益尝试。2010年9月10日,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钟如翠的母亲罗志凤、妹妹钟如琴以及大伯叶忠诚因抵制江西省宜黄县政府的拆迁工作,在自家屋顶引火自焚。钟家拆迁自焚事件的消息来自钟如翠给《新世纪周刊》记者刘长的电话,应该说,公众和媒体人的微博直播和转发共同促成了这一公共议题。
  一个月后,在北京香山召开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废旧立新学术研讨会上,有记者微博直播会议,又引发网友围观、转发、讨论,会议线上线下互动,参与度与及时性超出此前会议,微博调动公共资源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展现。
  香山会议两天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回复人大代表提出的制定集体土地房屋拆迁法、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法的方案,称正在制定《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现已公布――编者注),集体土地征收中房屋拆迁立法问题将在《土地管理法》修改叶,做统筹考虑。
  但愿2011年的微博能够更有作为。

相关热词搜索:更有 微博救童 从“微博救童”到更有作为 新浪微博林什么童美女 赖曾裕童的微博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