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彩色辩证说】 什么是辩证的关系 举例

发布时间:2020-02-23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话题由来      彩色胶卷、数码相机的普及,新闻摄影、新闻照片逐渐由“黑白世界”迈进“彩色世界”。与此相适应,报纸、杂志使用彩色照片越来越多;而目前,报纸、杂志刊出的黑白照片,绝大部分是数码相机拍摄的彩色影像转换成黑白效果的;这些照片的影调层次不够丰富,传播效果也不太理想。
  现在,用黑白胶卷采访的摄影记者凤毛麟角,相当多的报社撤销了冲洗黑白胶卷、制作黑白照片的暗房。
  有人断言:黑白照片已经完成历史使命,快要寿终正寝了。
  也有人提出:黑白照片有强大的生命力,千万不要冷落它!
  
  两种魅力
  
  到目前为止,即使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报纸,黑白新闻照片仍占主导地位。这不仅涉及经营成本问题,也存在黑白魅力和价值问题。将黑白照片看作行将消亡的“历史必然”,放弃对其深层次研究、认知,对提高摄影记者、图片编辑乃至其他相关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都是有害的。
  黑白照片与彩色照片代表感光材料发展的不同阶段与时代。作为视觉文化产品,从审美层面看,二者的个性、魅力、韵味不可能互相替代。
  触类旁通。中国水墨画,自古就有用颜料(彩色)和墨(黑白)创作的两种技法。齐白石既画黑白效果的鱼和虾,也画彩色的花卉,诸多山水画家亦然,不存在相互取代的问题。
  照相机是“生产工具”,先进必然淘汰落后。黑白新闻照片、彩色新闻照片虽然也有先来后到,却不能套用“先进”和“落后”的概念;它们属于“精神产品”,都是形象新闻的载体,不存在优胜劣汰。
  黑白新闻照片、彩色新闻照片各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彩色照片的优势,一是更接近自然、生活、新闻现场环境;二是比较准确地反映客观世界的质感;三是能从生理到心理满足读者本能的视觉追求。总而言之,能比黑白照片更真实地再现客观世界。
  黑白照片虽然在上述三个方面逊于彩色照片,但它抽象的形式韵味已经被许多优秀新闻照片所佐证;它的潜在魅力,更有待摄影记者、图片编辑以及决定照片命运的报纸总编们认知、挖掘。
  从技术层面讲,黑白照片把五颜六色的客观世界抽象、浓缩为黑、白、灰及其过渡影调。对于这种抽象概括,人们并不认为它“不真实”。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黑、白、灰及其过渡影调形成的黑白照片,在通常情况下非但不会影响新闻照片的真实性、真实感;还能排除新闻现场、自然环境、日常生活中一些和作品主题、意境不谐调色彩对读者视觉的干扰。这种精减和抽象是一切视觉文化产品的普遍要求和规律。
  可以想象,齐白石大师如果把虾和水画成彩色、写真的,其视觉感染力未必能超越写意的、黑白水墨效果。同样,解海龙的摄影作品《渴望读书》如果用彩色胶片拍摄,未必有如此感人肺腑的冲击力。
  从审美的角度品评,彩色照片的优势和魅力,基本上属于再现自然美,是再现客观真实的形态;而黑白照片的魅力、韵味,属于抽象表现的美,优秀的黑白照片,往往更能激发人们丰富的想象力。
  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对待彩色照片和黑白照片都应一分为二,认知它们的优势与不足,切勿偏爱一方,冷落一方。要从造美和审美的角度,对二者“知人善任”,挖掘、发挥它们的优势
  
  审美修养
  
  彩色与黑白,是视觉文化产品的形式。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形式对内容又有反作用。
  彩色、黑白这两种形式,不仅是技术、技巧、手法营造的视觉效果问题;对它们的“知人善任”,自觉地扬其长、避其短,涉及摄影记者、图片编辑的综合素质。
  从降低生产成本和节约资源的宏观角度出发,用数码相机采访是社会进步、历史潮流。虽然这些照片的影调不及黑白胶卷拍摄制作的照片层次丰富,但症结不完全在技术层面,很大程度上来自轻视黑白照片的思想观念。如果图片编辑、调图人员,从审美层面认知黑白照片的韵味与魅力,并通过电脑某些功能,加强彩色图像转换成黑白图像的影调反差,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把上述审美理念转化为职业化的操作,需强化以下几个意识。
  一是简洁意识。美是简洁,新闻现场色彩过于凌乱,往往形成杂乱无章、色调混沌的视觉效果。把这种近似“污秽”的彩色影像转换成黑白图像,排除、抽象某些与新闻内容无关的色块干扰,突出新闻主体,让读者从视觉上充分感受新闻的主导形象,不仅净化了照片本身,对整个版面的简洁、和谐也将产生建设性的连锁反应。
  二是题材意识。在彩色、黑白共存的今天,并非一切新闻都适于彩色表现,亦非所有新闻均宜于黑白图像传播。相比较而言,黑白图片更适合表现、反映某些艰难、苦涩、深邃、抗争以及荒芜、古色古香之类偏“冷”的题材。获2004年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社会生活组照类”金奖的黑白照片《中国慰安妇》(陈庆港摄),那凝重的黑白影调与报道主题水乳交融,生动、典型地表现了被侵华日军当作性奴隶摧残的老妪们的悲惨形象和愤恨的内心世界,是黑白影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的佳作。
  三是情感意识。新闻受众读图片新闻如身临其境,情感色彩是不能回避的。图片编辑要有人文关怀的导向意识,应人性化考虑受众情感和精神的承受能力,尽量减弱战争、灾难某些血淋淋的场面对受众视觉官感的刺激;把那些虽然真实但过于残酷、令人不堪入目的彩色影像,转换成抽象的黑白图像见报,既报道了新闻,又体现了人性,不失为两全齐美的妥善之举。

相关热词搜索:黑白 彩色 黑白彩色辩证说 黑白照片变彩色软件 黑白照片一键变彩色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