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灾难新闻报道看如何满足受众需要|新闻报道告知受众真相重要

发布时间:2020-02-23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摘要】本文以四川汶川“5?12”大地震中我国的传媒报道为分析重点,从满足受众合理的知情权需要、人文关怀需要、合理的心理需要三个角度,对灾难性新闻报道如何满足受众需要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受众 灾难新闻 汶川地震 知情权 人文关怀
  
  受众是大众传播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其主体是报纸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视的观众和互联网的网民。[1]受众需要,即受众对信息、知识的不满足感和必要感。灾难新闻,是指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灾难的事件的报道,一般分天灾和人祸两种。灾难新闻报道中的灾难性事件因其意外爆发而具有突发性,又因其后果严重、影响广泛而深远,所以备受社会的关注。2008年我国发生多起突发灾难事件,如雪灾、3?14西藏藏独骚乱、胶济铁路火车相撞、四川汶川地震等。本文以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我国传媒的报道为分析重点,试图总结满足受众需要的几点经验,以期指导相关业务实践。
  
  一、满足受众合理的知情权需要
  
  知情权又称知晓权、了解权、获知权等。受众知情权是指受众享有通过新闻传媒了解其欲知、应知而未知事实的法定权利。[2]《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对突发事件的信息公开作出了明确规定,特别是在2007年6月24日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审的《草案》,删除了有关新闻媒体不得“违规擅自发布”突发事件信息和政府“对新闻媒体相关报道进行管理”的规定,同时新增了有关规定,禁止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的虚假信息,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与好评。[3]
  作为受众,在灾难性事件发生之后,他们急切想了解灾难造成的破坏程度、伤亡人数、影响范围,以及灾难事件引发的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救助行为和防范灾情的扩大及再次发生,灾区尽快得到救助等内容。新闻媒体应该在遵循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满足受众这种知情权需要。表现在具体的新闻报道中,便是要准确、及时报道相关信息,以便使受众能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到欲知信息。四川汶川地震中,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我国新闻媒体本着对人民负责的高度敬业精神,尽最大可能地播报相关信息,千方百计满足受众知情权需要。他们对地震进行新闻报道时,从灾区受损的整体信息,到各方统计的人员死亡、失踪、受伤数字及救灾物资的情况,都无一遗漏,且能做到及时更新。正如央视主持人赵普所说的,“这次我们有一个特别明显的感受,当灾情发生后,信息无比通畅,无论是通过电视台、电台,还是网络、手机,都能在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灾情状况。我们正处在一个互动立体的媒体网络之中。”
  地震发生后,中央电视台高层紧急开会,在15点20分实现央视1套和新闻频道并机直播,100多小时不间断的 《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四川灾情直播专题,创历史记录。到14日,已有113个国家和地区的298家电视机构转播或部分使用了央视的直播信号,其中包括BBC、CNN等境外著名新闻机构。为保证节目“无间断延续”,央视安排了海霞、康辉、白岩松、敬一丹、赵普等约十位主播轮流直播。在播出内容上,一方面与成都、德阳、绵阳、绵竹等当地电视台记者以及湖南、重庆等周边省市的电视台联合作战,第一时间传回灾情信息;另一方面,央视派出自己的记者奔赴灾区前线,获得第一手新闻。据央视新闻中心负责人表示,13日央视就派出了58位前方记者,后来增加到145人。此外,央视还首次采用直升机、滑翔伞等较危险的航拍,对地面无法到达的灾区中心进行直播。专题节目播出以后,资深互联网评论家方兴东在博客中表示,“我自己第一主看CCTV,其次才是凤凰卫视等。”
  在全世界华人内享有盛誉的凤凰卫视,其资讯台也启动直播服务,实时跟进地震发生后的各方面信息,与央视直播形成很好的互补,尤其对港澳台三地和其他国家华人起到很好的传播作用,将全球华人的心紧密联结到一起。
  
  二、满足受众的人文关怀需要
  
  人文关怀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关心人、爱护人和尊重人。在新闻传播中,人文关怀表现为两个层面上的意义:其一,通过具体的新闻事件或反复强化某些领域的某些题材来履行媒介的规范和批判功能,以外力嵌入的方式来限定社会伦理观念,提升社会的品格,优化人的生存环境;其二,媒介通过和受众个体或受众个人之间的对话、沟通、调节,传达一种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对象的思想,体现出对人的本质和精神的关注,使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力量得以现实展开并提升到现代化的程度。 [4]我国传媒对四川汶川地震进行的新闻报道,体现了满足受众人文关怀需要,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这种人文关怀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媒体对受灾人群高度关注,将人文关怀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在四川汶川地震中,社会各界人士都非常关注、迫切希望得到相关的准确消息,满足他们的这一需要是新闻报道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媒体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其次,媒体对党和国家的救援行为充分报道,将人文关怀作为报道的立足点。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对于广大受众来说,除了准确了解灾情之外,他们最关心的救援进展情况。在灾难面前,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社会群体的救援行为,他们给予受灾群众的无私救助和深情关怀,令人感受到了国家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对于这些,媒体通过新闻报道,全方位地反映了这些感人事实,唤起了社会各界的更多关爱和大力救助。
  第三,媒体记者不顾安危,深入灾区实地采访,将人文关怀作为职业的源动力。四川地震发生后,许多新闻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深入灾区实地拍摄、采访。他们的报道极力表现人在非常情境下的坚强心态,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团结和最难能可贵的奉献、牺牲精神,这些报道突出了人性的伟大,彰显了人文关怀。
  为配合5月19日至21日的全国集中哀悼活动,各大媒体除了做好抗震救灾报道外,还第一时间将报刊版面、电视画面调整为黑白色调,表达哀悼之情。5月19日,登录各大网站可发现,原本五彩缤纷的网页陡然间变成了黑白色调。腾讯、搜狐、网易、新浪、TOM在线、21CN等各大网站,有不少都将网页LOGO变成了黑色,网易的娱乐、女人频道甚至全部被哀悼专题覆盖。国内最大的即时通讯工具QQ也第一次变成了黑白色的登录图片,上书“深切悼念四川地震遇难同胞”。[5]
  
  三 、满足受众合理的心理需要
  
  马斯洛在《调动人民积极性》一书中,最先指出需求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类行为是由动机引起的,而动机又起源于需要。这反映在新闻活动中,便是受众接受新闻信息,是由各种不同的动机引发的,而动机则又缘于各个层次的心理需要。传播学者E?卡兹等人曾将各种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要满足”的过程。[6]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时有一些普遍的心理动机与需要,如求真、求新、求快、求近、求实等,新闻报道应该致力于满足受众上述各种心理需要。在灾难性报道中,更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来报道灾情。
  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国各网络新闻站点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传播手段,通过声光影、讲爱心故事等
  形式,对灾情及其救援进行了充分报道。中央电视台等电视媒介,广泛运用连线报道等手段,全天24小时直播地震灾情,以此来增强受众的现场感,不断激发受众积极、主动参与到救灾行动中来,从而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中央电视台又及时举行了题为“爱的奉献――2008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直播活动,在满足受众心理需要的基础上,使演艺界明星、企业、社会团体纷纷参与到该活动当中来,为灾区人民奉献爱心。同时,也使电视机前的广大观众通过电话参与到整个活动当中,为灾区人民进行募捐。媒体以其良知、责任,为抗震救灾能在最短、最快的时间内取得胜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在四川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行动中,我国新闻报道满足了受众知情权需要、人文关怀需要、心理需要,报道非常成功,秘诀在于,它给受众提供了充足、有效的信息,体现出政府和媒介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做到相关信息的“四个公开”,即事件过程公开、处置措施公开、事故原因公开和责任承担公开。同时,其报道方式也做到了三贴近――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因而,受众乐于接受,新闻媒介的作用由此彰显。■
  
  参考文献
   [1]李良荣.新闻学导论(修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63页
  [2]沈正赋.灾难新闻报道方法及其对受众知情权的影响――从我国传媒对美国“9?11”事件报道谈起[J].声屏世界,2002年第5期
  [3]曹劲松.政府新闻必须维护公众的知情权――兼论政府新闻学的新闻知情原则[J].当代传播,2007年第5期
  [4]向才志.人文关怀:当代大众传播的时代使命[J].当代传播,1999第5期
  [5]曾春光.全国哀悼日:媒体尽显人文关怀,金羊网,http://www.省略/sp/2008-05/21/content_1893949.htm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84页
  (作者单位:广东省增城市广播电视台新闻部)

相关热词搜索:受众 新闻报道 灾难 从灾难新闻报道看如何满足受众需要 灾难新闻报道的原则 近期灾难新闻报道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