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成功实践] 马克思主义宗观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2-23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摘要】本文从办报指导思想分析《广州日报》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因为坚持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并践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方针,尊重新闻价值规律,依靠群众办报,将党报办成了读者读得懂、愿意读的通俗化精英报纸。
  【关键词】广州日报 党性原则 群众办报
  
  《广州日报》作为唯一一份在全国发行的地方党委机关报,拥有日均发行量185万份的业绩。在“大报交给党,小报闯市场”的经营理念风行的当下,许多大报的读者量不及优秀小报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的尴尬处境之时,独树一帜的《广州日报》无疑是党委机关报里的排头兵,打破了目前全国其它地区只有子报、小报才能在市场中竞争生存的格局,开辟了党报走向市场的先河,为探索我国党报成为真正主流报纸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广州日报》能够经受起市场竞争的考验,是源于它把尊重新闻价值规律与充分发挥党报权威性高、覆盖面广、公信力强的优势相结合,做到扬长避短。从指导思想上来说,《广州日报》的成功是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成功实践,是对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积极探索和发展。
  
  一、坚持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马克思在《社会民主党人报》中提出的无产阶级党报思想,即党报的性质是工人政党力量的象征和标志,是党的武器和阵地,党的政治中心、组织中心、基地。使命是阐述党的政治纲领,监督党的领导,用科学原理武装工人。
  列宁在建设时期对报刊的定位是经济教育的工具,认为报刊要“少谈些政治,多谈些经济,至于那些大家都很了解、常见的、众所周知的、群众已很熟悉的政治,谈论是需要的,指出这方面的每一件新鲜事实也是必要的,但占的篇幅不要太多,不要重复,只须用几行,用电报体裁,不要用三四百行而是用一二十行就够了,要少报道些领导人的活动,多一些群众活动和劳动组织内部的公开报道,少发些知识分子的空泛议论,多刊登些生产建设的实际材料,多接近生活,多注意工农群众怎样在日常工作中建设新事物;少唱些政治高调,多注意些极平凡的但是生动的、来自生活的、被生活检验过的共产主义建设事实,多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典型来教育群众。”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是指无产阶级政党主办或领导的新闻机构和新闻媒介,均须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贯彻党的纲领和方针、政策,体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是每一个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所必须遵循的规则,它贯穿于新闻传播活动的始终。
  《广州日报》的办报实践从未游离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之外,也并不因为参与市场竞争就放弃其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己任的精英报纸的身份,相反,它正是利用了自己的党报基础,针对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人关心公共政策、公众事务的特点,以为受众提供更人性化的信息服务为目的,从民生角度而非工作角度出发,改进硬新闻的报道。例如《广州日报》要闻版对领导人报道的策略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它从未放弃时政新闻对读者的吸引力,从新闻价值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一般性的政府领导人活动,其位置一直是头版和二版的显要处,突出重点而又简明扼要,文章短小精悍,厚题薄文,力求在标题上将会议及领导人活动中最有新闻价值和最富有新意的内容简明扼要地概括出来。据统计,这类新闻每篇基本上在600字以内;对于重大题材、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广州日报》则辟出大篇幅、多个版面予以追踪报道和解读,例如十七大期间,该报派出7人采访团奔赴北京,用4个版进行大篇幅报道。在舆论导向上,《广州日报》善于用典型宣传、热点报道引导舆论,因此,它能够成为人民群众了解政治、经济、价值三方面形势的风向标,通过信息上传下达,联系了政府和群众。
  
  二、践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方针
  
  1944年2月16日《解放日报》纪念创刊1000期时发表的社论中首次提出 “全党办报”方针,其具体内容是:(一)党报是党的耳目、喉舌,党组织要领导和指导党报的工作,要善于使用党报指导各地的工作;(二)党组织和党员要关心党报,要阅读党报,要为党报写文章;(三)党组织和党员负有推销党报,扩大党报发行量的责任;(四)每个单位都要办墙报,增加报纸的数量。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社长戴玉庆曾说:“如果没有市场,没有消费者的认同,党报的喉舌功能也难以发挥。这个道理是最简单的。”一语道出了党报争夺市场的必要性。党报如何才能赢得市场?就是要尊重新闻价值规律,做到贴近受众、服务受众,把报道领导人活动的硬新闻做得好看,照顾读者的实际生活和信息需要搭配软新闻,做到新闻传播的群众性,即报道和评论的主要内容是群众的活动和群众所关心的种种问题,广大群众是新闻传播的积极参与者,新闻媒介是群众监督党和政府工作的舆论工具,新闻传播的形式为群众喜闻乐见。
  日均60个版的《广州日报》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党报厚报化或党报都市报化,其每天的内容包括时政、国内外新闻、评论、文娱、教育、财经、金融、体育、保健等受众关心的社会信息,信息超市式的报纸为读者的衣食住行提供了参考。党报走市场化的路线并不意味着庸俗和低俗。列宁曾指出,要区分庸俗和通俗,通俗作家应当引导读者去了解深刻的思想、深刻的学说,他们从最简单的、众所周知的材料出发,用简单易懂的推论或恰当的例子来说明从这些材料得出的主要结论,启发肯动脑的读者不断地去思考更深一层的问题。《广州日报》的“新闻蓝页”版专门刊登高屋建瓴式的深度报道和连续报道,探讨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吸引高端读者,办成了读者愿意读、读得懂的日报。
  在网络媒体逐渐由边缘走向主流的今天,网络的快捷和互动性、充分显示了新媒体的优势,传统媒介受到冲击。因此,报纸应当摒弃“作者写、读者读”的老方式。尊重读者,重视读者的反馈,发挥读者的参与性和创造性。《广州日报》的“每日闲情”版就完全是读者自己的声音,来自草根的力量拉近了党报与受众的距离,该版的开放性与贴近性使之成为了许多读者最爱看的版面之一。
  《广州日报》的成功证明机关报并非不具有核心竞争力,并非不能参与市场竞争,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的基础上,同时做到“群众办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清新稳健大气的党报更有优势。■
  
  参考资料
   [1]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
  [2]黄旦.新闻传播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3]任琦.党报能否面向市场赢得市场――看《广州日报》的实践与回答.新闻实践.2008(4)
  [4]王天定、汪云凤.党报要闻版的改革与创新――《广州日报》与《兰州日报》要闻版比较研究.当代传播.2006(6)
  [5]大兵.《广州日报》的“卖点”在哪里.传媒观察.2004(11)
  [6]沈庆生.论党报核心竞争力.城市党报研究. 2004(5)
  (作者: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系2006级本科生)

相关热词搜索:马克思主义 新时期 广州日报 《广州日报》: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成功实践 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解 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论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