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字教育的趋势和对策【报刊汉字使用常见错误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俗话说“无错不成报”。在我们每天校对的报纸版面中,因形近字、同音字造成的错误经常出现。除此之外,随着时代进步,语言也在不断更新,新生词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基于此,与时俱进、及时学习掌握汉字使用的新标准、新要求成为校对工作的要点。结合从事报纸校对工作中在稿件中经常发现的一些易错、易混、易误用的字、词作为实例列举一二,以期给予读者及同行一些启示及帮助。
  
  一、常见字词错误分析
  
  1、音形相似,混淆致误
  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它们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每个字都有其独特含义,并且随着语境的变化意义也有所不同,这非常容易造成混淆。第一类是比较容易混用的字及词。如:“二”、“两”与“俩”之间的区别。读数目字只用“二”不用“两”,如“一、二、三”等;小数和分数只用“二”不用“两”,如:三分之二,零点二;序数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如:两本书、两个半月、两辆车、两万年、两亿等。
  “俩”,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有两层意思,一为表示两个,如“你俩,我俩,他俩”;二为表示概数“不多、几个”的意思,如“就这么俩人”,“有俩钱”……但“俩”字后不能 加“个”字或其他量词。如:他俩人的精彩表演得到了大家长久的掌声,此处的“俩”应为“两”,因“俩”字后面不能跟量词;抑或删掉“人”字这个量词,改为“他俩的精彩表演……”。
  “侦查”和“侦察”之间的区别。“侦查”是指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检察机关在刑事案件中,为了确定犯罪事实和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确定有罪而进行调查及采取有关的强制措施;而“侦察”是指为了弄清敌情、地形及其他有关作战的情况而进行活动,二者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
  “截止”和“截至”之间的区别。“截止”为“停止”之意。如“活动已于昨日截止”。“截至”为“截止到”之意,如“截至本月底”。在使用上,或说“截至本月底”,或说“截止到本月底”,不能说“截至到本月底”、“截止本月底”。这在字典中有明确的解释,正规出版物皆如是使用。
  “其间”和“期间”的区别。两词在使用时应结合上下文。“期间”指在某个时期里面,如“春节期间”、“抗战期间”。“其间”是方位词,指“其中”、“某一段时间”,如“其间多次出入某场所”,一般用在句首,或单独使用。
  第二类是在地名上常见的错误。如“菏泽”和“荷泽”。稿件上经常会把山东菏泽写成“荷泽”,“菏”为地名专用字,只用在“菏泽”一地。
  “株洲”和“株州”。株洲在湖南省。因湘江此段多沙洲而得名,但常错写成“株州’,此地名并非沿袭古代“州”的行政区划而来。
  亳州,在安徽省。“亳”读Bo(伯)二声,常错写成“毫州”,两字字形相近,但“亳州”下面是“乇”,而不是“毛”。
  “雨花区”和“雨花台区”。雨花区,在湖南长沙,因辖区内的“雨花亭”得名。雨花台区,在江苏南京,因“雨花台”得名。来稿中经常把江苏南京的“雨花台区”错写成“雨花区”,这可能和口语化有关。
  2、误解词义,随意乱用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和短语,许多成语都有自己的来源和典故,如果不懂成语的来源和典故意思,单从字面上望文成义,就会出笑话。
  某报在评论一部电视剧引起轰动,人们一到点就回家看电视时说,“在电视剧播映时,万人空巷”。“万人空巷”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和欢迎的盛况。人们都坐在家里看电视,街上没人了,怎么能称之为“万人空巷”呢?还有将“瑕不掩瑜”错成“瑕不掩玉”,“明日黄花”错成“昨日黄花”,这样的差错在报刊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
  3、常识差错、逻辑混乱
  “倍”的含义是数的本身,许多报刊常提到“降低一倍”、“减少十倍”,这是不可能的事。计量单位使用不规范也是一个常见现象。如“平方米”用成了“平米”或“平方”。“商品房建筑面积80平米”应表述为“商品房建筑面积80平方米”。
  再如许多文章中写记者采访时使用 “镁光灯”,采访现场“镁光灯频闪”,这是缺乏摄影常识的典型例子。“镁光灯”作为摄影照明器材,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产物,因其污染环境,使用中噪音过大,严重干扰新闻采访现场的气氛,所以镁光灯早已被淘汰。现在使用的新闻摄影照明灯具是小巧轻便、应用自如的电子闪光灯。经常把“镁光灯”挂在嘴上、印上报端,既说明编辑记者无知,也造成新闻报道失实。还有标点符号的不规范,法定计量单位的误用,网络语言的混杂泛滥,外文翻译用字的随意……凡此种种,千奇百怪的差错随着报刊的编辑出版来到了读者面前。
  
  二、严格流程提升编校质量
  
  掌握了一定的出错规律和挑错技巧,就可能避免许多差错的出现,就能在校对、检查、审核几道关口上及时消灭差错,防患未然,提高文字质量。
  首先,从采访源头上防止差错,首先要新闻事实无差错
  这是第一关,也是最关键、最原始、最重要的一关。编辑不在现场,不可能亲眼目睹新闻发生的过程,了解新闻发生的背景和原因,不是采访新闻的“创造者”和参与者。而记者则不同,他们就在现场,什么都可以采、可以问,不懂的可以随时请教。一定要做到采深采透、问清问明问彻底,确保稿件无语言、技术、数字、姓名、地址、提法等差错后再发回报社,给编辑提供一个尽量无差错,尤其不能有让编辑无法辨别的高级差错的稿件。
  第二,严格执行审稿规定
  良好的工作作风是需要周密的制度来保证的。报纸出版规定三审三校程序,如果严格按照流程操作,差错将会减至最少。在这方面,《咬文嚼字》编辑部就在编校工作上近乎苛刻。比如,编辑部规定,重要的稿件不得留疑点。曾有一篇《话说鸽乳》谈赵忠祥用错了“鸽乳”――鸽子并非哺乳动物,何来乳汁?该稿已经排版,但有人提出听说过“鸽乳”的说法。到底有没有“鸽乳”?工具书中找不到答案,编辑部就请教信鸽协会。信鸽专家说鸽乳是一种从成鸽嘴里吐出的乳白色液体,养鸽子的人称它为鸽乳。鸽乳并非真乳,但这名称却存在。这份没有号准脉的诊断书,不能开给病家,在付印前被撤了下来。
  第三、努力提高编校人员自身修养
  报刊的编校工作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创造性劳动,编辑校对人员不仅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还应具备相当的职业文化素质,除了基本的理论修养、扎实的专业训练、开阔的知识视野之外,还应具有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在此基础上,善于研究和掌握经常出现的差错产生规律,对症下药,提高查错、挑错、堵错、纠错的敏锐眼光和能动意识。要常翻工具书,积累更多的相关常识,善于思考、善于推敲、善于咬文嚼字,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作者和编辑共同对稿件负责,软件校对和人工校对并用,总编审核和第一读者把好关口,再加上对出现差错实施严厉的批评和惩戒措施,将报刊的文字差错控制在额定的最低范围之内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情。■
  (作者单位:江苏法制报社)
  责编:姚少宝

相关热词搜索:汉字 报刊 对策 报刊汉字使用常见错误及对策 汉字的错误使用 汉字的正确使用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