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市民社会形成中的媒体作用_市民社会的形成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摘要】市民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以西方国家为代表的言论自由的土壤与摇篮,更是理性主体地位发挥的空间。市民社会的存在,将抵制国家政治权利和经济商业势力对媒体的双重封建化。研究市民社会在西方的演变过程,对探讨我国文化上层建筑,尤其是媒体在市民社会形成中的作用,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市民社会 公共领域 媒体
  
  一、市民社会的当代定义
  对于市民社会,西方学者进行了大量论述。目前来说,较为公认的是指国家与个人之间,存在的有众多的自愿结合的社会组织,这些组织将单个公民动员起来,结成利益共同体,阻止国家权力的过分扩张和对个人权利的侵犯,同时在政府功能薄弱的公共领域起到补充和协调的作用。
  从定义可以了解,国家、个人、公共领域构成了市民社会的几个关键要素。首先,原来隶属于国家的部分权力发生分流,国家权力专注于保护和促进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而市民社会分享了国家权力,关注于社会各个特殊群体的特殊利益。市民社会的形成又是个人集合在一定的社会核心下,形成的有关公共领域内的言论的集合。因此,市民社会是对个人权利的整合,且专门针对国家权力所不及的私域空间。
  有相关的理论将市民社会描述为“传送带”①,它代表社会团体利益在公共领域内形成舆论,作用于国家权力机构。新闻媒体作为舆论的主要载体和表现形式,理清国家、个人、公共领域的关系,将有助于推动新闻媒介了解自身作用和地位,树立正确的新闻观念。
  二、市民社会定义的演变
  市民社会不是一陈不变的,古希腊时期就有市民社会的雏形,经过时代的变迁和发展,新的阶级形态和生产关系出现,市民社会的概念由抽象变得具体,有了存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作为古典市民社会理论的代表,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人之为公民,不是由他的处所来决定,而是由他享有的权利来决定,首要的就是参与城邦政治活动的权利……包括议事、司法、行政”②按照一般的理解,亚里士多德关于市民社会的观点应该是一个纯粹的政治概念,而透过20世纪中期政治学家汉娜?阿伦特的分析表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将经济范畴也纳入了市民社会。此外,亚里士多德的市民社会概念还包括了文明、道德等思想上层建筑范畴。即市民社会覆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和道德领域,从国家的权力和私域中脱离,成为一种新的存在空间。
  在后世的归纳中,古典市民社会的总体特征可以分为三点:第一,大部分古典市民社会理论都将市民社会定义在政治范畴,将之理解为政治社会、政治共同体或政治国家;第二,区别于文明以前的野蛮社会,市民社会具有高度的文明和道德理念;第三,市民社会指公民社会,充分体现了公民的权利。
  从古典到黑格尔和马克思
  在对古典理论的研究和完善下,黑格尔和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思考又将其推进了一大步。现代市民社会的核心观念是将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两者分离,黑格尔将国家作为权利的核心,作为维护公共利益的主体,市民社会从属于国家;而马克思则认为国家隶属于市民社会。同时,对市民社会的内容规定上,两者也有区别。马克思将“物质交往的关系”规定为市民社会产生的基础。在其所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指出市民社会就是一切非政治的社会生活领域,是物质的生活关系总和,鲜明地表明市民社会与国家政治权利的对立。③
  葛兰西与哈贝马斯
  而与马克思相比,葛兰西则将市民社会的范畴细分到了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不再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此,学界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葛兰西的观点削弱了经济领域对市民社会的意义,使对市民社会的理解欠缺全面和完整;而更有甚者,认为葛兰西是唯心史观的代表。无论如何争议,葛兰西的理论启发了20世纪对市民社会的广泛讨论,并将之抽象到文化层面。
  哈贝马斯从葛兰西、霍克海默和阿多诺那里继承并发扬了市民社会理念,他将公共领域首先引入到市民社会的讨论范畴,从而在全新意义上划分出公私领域,从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形成、结构以及功能进行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他认为,市民社会是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而形成的,独立于政治国家的私人自主领域。包括市场体系和公共领域,是一个社会文化体系,而对公共领域,哈贝马斯认为阅读公众催生了某种独立于政府的社会实体,与媒介一起构成了全新的公共领域,即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公共领域既是市民社会产生的基础和摇篮,又代表市民社会发挥社会言论,直接作用于政治领域。
  于是市民社会的定义演变成了前文所述的,“国家与个人之间,存在的有众多的自愿结合,阻止国家权力的过分扩张和对个人权利的侵犯,同时在政府功能薄弱的公共领域起到补充和协调的作用的社会组织。”
  综上所述,市民社会的定义经历了从政治领域到非政治的社会生活领域,再到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然后过渡到公共领域明确化的历程,并最终确立了以社会文化体系为主体的内容。
  三、对中国式市民社会的思考
  1、西方有关市民社会的模式能否成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唯一标准
  从西方学者对于市民社会的存在发展与转变的研究,提出了以资产阶级为代表的组织、社团形成的文化领域的交流和讨论的空间的存在。然而,如果以此研究框架作为对我国市民社会的考察是否具有普适性呢?在西方研究市民社会存在的基础时将“民主政治”作为市民社会存在的基础,同时市民社会的存在为民主政治提供保障。在此机制下,对公民理性和素养的要求也提升到一定高度。
  然而民主政治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抽象概念,对不同国家、不同政治体制的内涵显然是不一致的。一味以西方民主作为标准衡量我国的实际情况不但不利于对市民社会的辩证思考,也没有太多实际意义。
  从历史的发展规律来看,许多在当时未被接受的观念都会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明晰。邓正来在总结西方汉学家对中国市民社会的研究时提出“在清代,随着地方士绅或地方精英日益卷入公共事务以及市民社会团体的逐渐扩张,各种地方势力业已呈现出某种独立于国家而维护社会的自主性,到了民初则更为明显……”④也就是说,从中国独特的文化土壤出发,有学者研究发现了近代中国曾经有过的市民社会萌芽,而这种状态与西方的市民社会不尽相同,发展方向带上了更多中国烙印。
  2、当代中国是否具有公共领域存在的土壤
  按照以往对中国近代社会的研究,尽管中国出现了市民社会的萌芽,但随着社会形态的演变,与西方市民社会的形成机制相比,中国缺乏能够将市民凝聚在一起的社会核心,例如宗教、哲学、社团、非盈利组织等。尽管有来自民间的行业协会或团体,这些却更多的是自上而下的集合体,由利益关系组织而成,缺乏核心凝聚力。甚至一旦形成规模,这些组织自身就与行政机构无异。尽管法制、民主已经成为了国家建设的重要议程,但依据社会现实的经验看来,在更多与民主相关的议题,例如社会舆论的表达、公民相关权益维护和信息透明化等方面,民主还有很大一步路要迈进。公共领域存在的现实土壤不容乐观。
  3 、SNS网站、bbs能否推动市民社会在网络空间萌芽
  与传统媒介不同,网络作为商业媒体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受众市场的检验,具有独立的先天优势,如自下而上地汇集网民言论,形成个人信息的发表渠道等。在网络上,各种形式的意见共同体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形成网络舆论,反作用于传统媒介议程,或直接影响政府决策。例如周老虎事件、南京官员抽高级香烟事件等。代表市民阶层的利益监督政府权力机构,行使批判和监督权,正是市民社会存在的表现。
  从市民社会形成的机制看,公民的细分核心正在成形。QQ社区、bbs、sns、豆瓣……通过对共同爱好、地缘、行业、态度等的细分,以某种网络平台为依托,凝聚了大批意见共同体,对特定内容或事件进行讨论,如“爱枣报”、“饭否”。然而,来自新媒体的先天优势能否继续保持,从而推动市民社会的发展,很难做出判断。
  从前面的论述可以发现,中国的市民社会存在基础十分薄弱,发展缓慢且受到诸多限制。业界的探索与努力仍局限在业务层面的改善,媒体在仅存的空间内寻求市民社会发展的脚步并没有停息。娱乐、信息提供、社会监督功能的完善,让媒体人和受众对媒体的未来寄予了更多期望。在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推动下,市民社会最终将不仅停留在文本上,它会随着民主进程、社会信息透明化、公开化越来越清晰,最终成为社会的缓冲地带。■
  
  参考文献
  ①李佃来:《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
  ②吴鹏寿 译:《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
  ③王东、丰子义、聂锦芳:《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当代阐释》,北京大学出版社
  ④高红:《城市整合,社团政府和市民社会》,东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
  责编:姚少宝

相关热词搜索:市民 作用 我国 我国市民社会形成中的媒体作用 形成中的媒体市民社会 中国公民社会的形成因素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