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采访提问的技巧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摘要】采访是记者工作的核心和基础,高水平的采访不仅能体现记者的水准,也能展现记者的个性魅力。笔者对创造性采访中的提问技巧进行了分析,认为只有在新闻采访实践中,不断积累、丰富自己的提问技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采访风格,记者才能在新闻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创造性采访 提问 技巧
  
  采访是记者工作的核心和基础,在采访过程中不只是信息的传递,也是一个思想交锋和心灵碰撞的过程。高水平的采访不仅能体现记者的水准,也能展现记者的个性魅力。
  让笔者记忆深刻的是,多年前,有一次出差去阜南,笔者所面对的采访对象是一对农村大爷大妈,他们为了附近的孩子有学上,在自己家办起了一所公益学校。而当笔者绞尽脑汁地问了一上午问题之后,大爷抹了一把头上的汗说:“你怎么像审犯人一样的审俺呢!”
  顿时间,笔者感到无法形容的羞愧。虽然时隔多年,笔者早已不像当年那样稚嫩,可每每想起大爷的这句话,都对笔者是一种警示,它时时在采访中提醒笔者注意,自己学会提问了吗?十年记者生涯,接触最多的是普通百姓,努力要做的是掌握创造性的采访,因此就有了这样一些想法和心得。
  所谓创造性采访是指代表背后的观众,双方以对话的形式来交换信息,以达到任何一方都无法独自达到的知晓程度。它包括两点:首先,它要以思想和信息的交换来促成较高程度的知晓,因此采访不是简单的我问你答,而是沟通和交流,使双方都可以在谈话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只有这样的采访才有可能深入;其次,是在采访中追求人性化和戏剧化的成分,只有这样,所获得的新闻才是独一无二的,创造性的。
  在实际采访过程中,记者们常常抱怨在采访中“不知道该问些什么”。那么,到底该问些什么样的问题呢?这很简单,就是利用人类的好奇心。刺激采访者做出回答的往往不是问题本身,而是提问者的好奇心,提问仅仅是导火线,好奇才是它的燃料库。比如面对一位见义勇为,勇斗持刀歹徒的出租车司机,我们姑且称他为“王师傅”吧,你难道不想多了解一些有关他的情况吗?为什么他可以在危急的情况下那么勇敢?他在平时的生活中又是什么样的?他有过害怕的时候吗?小时候的他是不是很胆小?他有过逃避躲开的时候吗?
  提问是一把多么神奇的钥匙啊!它打开了心灵的大门。当你了解到“英雄王师傅”小时候是个特别胆小的孩子,曾经因为害怕一个人在屋里睡觉而尿床时,你肯定会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所以只要你肯问,对方就会把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告诉你,甚至是他们曾经经历过的尴尬。
  既然好奇心是问题背后的驱动力,现在我们就来谈谈问题本身吧。
  一、首先提问的语言要简单明了
  提问要做到直接、明了,而且不带个人偏见,同时也要避免把问题描述得太复杂。举例:面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你想过放弃吗?
  二、开放式的问题和封闭式的问题
  问题的类型有两种:开放式的问题和封闭式的问题。开放式的问题是比较宽泛的问题,为答案留有足够的余地。而封闭式问题通常都很具体,当然也需要对方的回答足够具体。请看下面的例子:
  开放式的问题:请你把事情的整个经过介绍一下好吗?
   封闭式的问题:事情发生的时候,你在现场吗?当时你听到几声爆炸声?
  以上的例子表明,这两种提问方式在新闻采访中都占有一席之地。有时,一些经验欠缺的记者在向封闭式问题的过渡过程中表现得过于急切。比如记者在采访交通事故中的一名目击者,他的提问是:“肇事汽车里的司机是不是喝醉了?”这样的提问不但隐藏了记者的一种倾向,而且问题的本身已经得出了一个目击者无法得出的结论。因为即使司机从车内爬出来步履蹒跚,像是喝醉了,但也还会有其他的可能,比如受伤了。所以,此处比较客观的提问应该是:“请你将你所看到的一切告诉我,好吗?”
  三、提问的顺序:漏斗式
  典型的提问顺序有两种,一种是从具体到一般,另一种是从一般到具体,被访者在回答一般问题时发表的言论自然会使采访者产生获得更为具体信息的需求,人们称之为漏斗式提问。反之亦然。
  四、使用采访开始的提问
  采访开始时准备的某些提问在后来可能要被删去,很多记者认为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本次采访的顺利进行。其实它也能帮助采访很快进入正轨。想象一下电视采访的某个画面,善谈但有些紧张的嘉宾在回答第一个意料之外的问题时显得有些结结巴巴。这证明嘉宾其实很紧张。删除一两个无关痛痒的问题总比放弃整个采访要好得多。使采访开始的提问有两类,一类用于打破僵局,另一类帮助迈出采访的第一步。
  其实记者第一次与采访对象会面时可以使用一些打破僵局的技巧。比如聊聊办公室的背景、双方共同的熟人、两人都感兴趣的话题:如昨天晚上火箭对小牛的那场比赛。因为他可能是一个狂热的球迷,先让他心醉神迷的聊一会儿,然后马上转入正题:“谈到篮球比赛,能跟我们讲讲你小时候的梦想吗?
  因此不管第一个严肃的问题是什么,它必须具备四个特性:
  1、比较好回答,电视采访更应如此。2、能增强采访对象的自尊心,敏感的问题稍后再问。3、显示采访者为此已经做出的充分准备4、在逻辑上符合采访者已经阐明的采访目的。
  五、过滤型问题
  记者通常借一些过滤型问题来判断对方是否具备回答你提问的资格。例如,在事故现场,记者的提问是:“这里发生了什么”采访对象给你做了许多细节描述,但事后你发现,他当时根本就不在现场。而当时如果问了一个简单的过滤型问题――“大楼起火的时候,你在哪儿?”或许这些努力就不会付之一炬。
  过滤型问题在采访身份不明的人时的作用更明显。你想做一个家庭暴力方面的报道,而你又不认识那个即将接受你采访的警官,你就提个过滤型的问题吧:“请问您与家庭暴力案件接触多吗?
  向高素质的被访者提出过滤型问题能增强谈话的和谐度,但如果被访者的素质较低,谈话的和谐度将会被降低。如果你在提问时把采访对象当成了权威,他的自我意识就会得到提高。
  总之,采访中提问的技巧有很多,只要在具体工作中,慢慢积累,反复揣摩,就一定会不断进步。因此,只有在新闻采访实践中,不断积累、丰富自己的提问技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采访风格,才能在新闻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①王利芬:《面对面的交流》
  ②何名申:《创新思维修炼》,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2002年4月
  ③[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社教中心)
  责编:周蕾

相关热词搜索:浅谈 提问 技巧 浅谈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的技巧 历史课堂提问的技巧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