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时尚的社会因素:浅谈人才对企业发展的因素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摘要】时尚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还体现着一种社会的权力关系。时尚塑造的背后,其实蕴含着一整套社会机制。在文化记忆所显现的“时尚”的历史轨迹中,笔者发现,推动时尚的,至少有政治意识、资本逻辑以及人的心理因素这三种主要力量。
  【关键词】时尚 政治意识 资本逻辑 社会机制
  
  时尚是一种很有趣的文化现象。时尚的变迁,构成了我们文化记忆的一个部分。我们通过时尚中保存的文化记忆,可以回眸那个时代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承。时装是体现时尚的标志物之一。那么,时装之中到底保存着什么秘密呢?本文以为,在人们对衣服的选择里,至少可以看到:(1)政治意识和时代价值的影子;(2)资本逻辑和消费主义的影子;(3)人的身体政治和身体消费的影子。
  
  一、意识形态与价值引领
  
  时装里包含着审美理念,但是,时装并不仅仅是审美。我们所谓的“时装”,并不是展现在橱窗里或T形台上的单个的衣服,而是一个时代或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标志性”服装样式。那么,一种服装样式就代表了特定时代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引领。
  早在“胡服骑射”的故事中,服饰的政治意义就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战国时期赵国的赵武灵王为了抵御北方胡人的侵略,力排众议,尤其是回击了赵国公子等“易古之道,逆人之心”的反对之声,实行了“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改革的中心内容是穿胡人的服装,学习胡人骑马射箭的作战方法。在这个故事中,作为一种新的服装样式,“胡服”在赵国的推广是以赵武灵王的权力及其政策为后盾和依托的。“胡服”在这里就不仅是一种对衣服的“审美”了,而是与“骑射”紧密结合的一种政治、军事机制。而当“胡服”最后从一种“军队的制服”推而广之到民间,变成一种民间的时尚时,他事实上把“胡服”的这种优点推广到了每一个“潜在的士兵”即每一个老百姓的身上了。
  同样,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旗袍、马褂、西服等服装样式也从生活中消失,人们剪去了烫发,以造型简单,风格朴素的列宁装、工装裤和齐耳的短发为时髦的装束。服饰的实用性和意识形态特征被放大了。同时,由于意识形态的影响,社会掀起了视精致妆扮为“资产阶级”情调的风气,于是,工人阶级的制服与穿着方式成为一种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的审美标准。
  从此,我们可以看出,作为文化形式之一的服饰,其引进、推广并最终成为一种时尚,体现着一种社会权力关系的变化。这种变化,决定了人们的价值观念(核心价值观),并进一步决定了人们的“审美”取向。
  
  二、资本逻辑与时尚塑造
  
  1978年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迹象在服装上则表现为从单一化的、比较固定的样式向多样化转变。的确良、喇叭裤、健美裤、背带裤等服装样式,以及裙装、短裤、丝袜等等,都走马灯似的流行起来。服饰文化的多样化,透露着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对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资本的控制进一步突现了出来。那么,政治的退场,是否意味着政治的“不在场”呢?答案是否定的。资本的置换,以一种新的隐蔽的“在场”方式,抒写着社会权力格局和结构的改变,这本身就是一种政治。
  对衣服的选择权作为一种“权利”被充分地释放了出来。如果把穿什么衣服的自由看做一种人的基本权利的话,那么,我们将会看到:在封建社会中,臣子和奴仆根本没有资格和“权利”穿“龙袍”;而在今天,服装已经不是权力的绝对标志了。它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无论是“能”选择什么还是“不能”选择什么,这都是一种“不在场”的政治。
  那么,在现代社会,我们在穿衣服上的“自由选择”,是否意味着选择的自由呢?答案是否定的。从根本上说,我们选择“穿什么”,是由工业塑造的;而选择“怎么穿”,则是被“时尚”引导的。也就是说,无论在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我们都身穿着资本的逻辑。
  消费社会就是一个由资本逻辑外化的“时尚”形成机制。在这样的社会里,“大量广告的狂轰滥炸,影视讲述一个个痴男怨女的廉价恋情,城市之夜诉说着无尽的欲望,人们购买琳琅满目的商品,并且在消费中彰显与夸示自身的社会位置。”①人们在一种“伪主体”的消费狂欢中畅想着自由的乐趣。而实际上,这只是资本逻辑的一种表象形式。
  在这里,“时尚”是被纳入“生产-流通-交换-消费”商品链条的一个劝服机制,它的直接目的,并不是要创造美,而是要促进消费,创造利润。通过媒体,尤其是广告的劝服作用,人的欲望和消费的倾向都具有了可控性。于是,“自由人”成了被资本逻辑附体的活傀儡。我们所穿的衣服,背后是生产与消费的资本逻辑;而我们对时装、时尚的选择,则是这种逻辑的演绎。
  
  三、符号编码与身体政治
  
  如何穿衣服?穿什么样式的衣服?这就是时尚的本质。在现代社会,这个任务是由媒体完成的。
  广告是一个无言的“训导主任”。在现代传媒条件下,要考察文化的变迁,就得对媒介的政治、经济背景进行“考古”。在政治和资本的规训下,我们把身体政治化了,也把身体当做是一种消费品。我们看似自由地消费着衣服,而实质上是在消费者我们的身体。在广告里,我们可以考古出资本的语言,也可以考古出政治的话语。一种时尚的变迁是如此,文化的交往和传承,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中国旧社会的缠足,是对人的身体进行规驯的一种恶毒方式。这一陋习来自于古代部份人的审美意识,后来演变成一种时尚,并慢慢为很多人所接受,到后来竟成了风俗和习气了,最后更成了社会对女性的一种标准要求了。缠足的习俗,到了明清时代,被认为是对一个良家妇女审美的起码标准,因此不缠足的女性在婚嫁上常有困难。缠足作为标识女性特点的重要一环,以缠足来强化男女有别的传统规范。缠足也使得女性因行走的困难而不易自行活动外出,即使外出也多需要乘车或乘轿,强化了当时男外女内的空间区划。
  今天,我们说起缠足的时候,人们可能深恶痛绝,然而,人们却对广告对人的身体规驯习焉不察。事实上,在现代社会,广告对身体的控制,并不比旧时代的缠足更为宽松。如果说,缠足是父权社会的一种身体政治技术,那么,广告以及广告中的时尚,就是现代商业社会中的一种性别歧视的表现。它通过对“丰胸”、“美腿”、“翘臀”、“玉足”以及“苗条”、“性感”、“骨感”等身体观念的引导,塑造出了符合男性视觉标准的身体形态。如果说“整容”手术是显性的身体技术,那么,广告机制则是隐性的身体技术。甚至可以说,身体制造是当代社会的热门“制造业”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女性成为“被看”的主角。“看与被看的关系意味着什么?看是一种享乐,被看仅仅是快乐的制造者;看是主体的权利,被看则意味着被贬低为对象和客体。”②“看是男性的权利,男性是欲望的主体。”③从这个角度去审视所谓的时尚和所谓的文化的时候,我们发现,原来我们的“文化”实际上都是被社会机器的“看不见的手”在控制着;而我们作为文化的承载者,则一直被一种强大的社会机器在生产着。总而言之,时尚体现着一种社会的权力关系。
  
  参考文献
  ①尤游、戴元光,《影视文化社会身份刍议》,《图像时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07
  ②③金惠敏,汪金安著编:《身体的文化政治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226、228
  (作者:均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9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

相关热词搜索:浅谈 因素 影响 浅谈影响时尚的社会因素 影响时尚的因素 影响时尚的几个因素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