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环境报道中人文关怀的误区及对策]环境整改人文关怀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摘要】环境新闻报道只有加入人文关怀的元素,才能获得持久的竞争力,媒体才能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和使用价值,人们的环保意识才能得以加强。本文试通过指出当下我国环境报道在人文关怀方面的几个突出的误区表现,针对人文关怀的缺失作一些思考。
  【关键字】环境报道 人文缺失 人文关怀
  
  一、环境报道与人文关怀
  
  在各类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越来越成为新闻从业人员及媒体的关注点。对于“人文关怀”一词,俞金吾先生是这样阐述的:“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简单来说,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人文关怀就是强调以人为本的传播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爱护人性,尊重人权。
  环境报道作为环保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闻报道与环境事实两者交融的产物,旨在关注自然、珍爱生命、引导绿色生活方式,从而推进人与自然的融合。因此,媒介的环境报道必须以人为核心要素,不仅要关注并尊重环境事件中的当事人以及受到相关影响的群众,还须具有受众意识,以受众为本位,并力图在两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
  
  二、当下我国环境报道在人文关怀方面的误区表现
  
  1、从报道对象的角度来看
  首先,在人文精神方面存在广度和力度上的矛盾问题。尽管近阶段我国环境报道内容已逐渐由单一走向多样,主题涉及面由最初的“环境卫生”、“三废”(“废水、废渣、废气”)走向整个生态系统,报道主线从污染治理逐渐升华到环境与政策、法制、文化等层面,但许多新闻在扩大报道面的同时,人文关怀厚度也出现不足,报道视角上的狭隘导致人本深度的无力。
  比如在做2011年“地球一小时”活动的专题报道时,我国各大门户网站提供的多是“明星承诺倡导、各地熄灯响应、全国一片称赞”这类流于表面的信息,同质化现象严重,而极少有如南方都市报提出的关于“放大‘地球一小时’象征意义”一类的反思,广大公民对于“地球一小时”的真实想法更是无法见于门户网站页面,更枉论见诸报端。如此,整体而言,报道的人文厚度和力度尚且欠缺,环境报道公益性、倡导性的特质带来了媒体的话语霸权,话语霸权下广度优先的原则导致报道深度的不足。
  其次,在公民权利方面,存在受众的知情权、话语权与被报道对象人格权双方失去平衡的问题。很多新闻报道盲目追求受众知情权,往往不惜牺牲被报道对象的一部分个人隐私权、名誉权,严重时还会诉诸法律。我国环境报道大体上已经由以揭露和曝光污染现象为主,发展到既有对污染的抨击,又有对美好环境的颂扬。但是,环境报道的现实针对性决定了其势必要发挥舆论监督的功能,隐性采访和批评报道成为提升环境报道深度和可读性的常用手段,由此也容易对一些报道对象带来感情伤害,甚至促使各类新闻侵权行为的高频发生。
  2、从受众角度来看
  其一,在精英化与平民化之间无法把握好一个度。报道要么从领导部门的角度观察问题,从企业的立场捕捉信息、提出问题,过多地关注那些具有重要性、显著性的大事,忽视环保传播公共性的特点;要么在关注的题材上越来越琐碎,在事件的立意上越来越市井,在功能的取向上越来越娱乐,在监督的指向上越来越模糊。过分的精英化角度、宣传者语态,导致环境报道的僵化、无人问津;而过分的平民化,则导致环境新闻的“庸俗化”、“娱乐化”,这都是不可取的。
  其二,环境报道的视角过于陈旧僵化,内容上缺少创新。环境问题关乎千家万户,大气、阳光、水质等的变化情况皆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由于如今的环境报道从业人员的人文素质及相关专业素质偏低,环境报道往往忽视了那些大众感受最深、最易引起人们共鸣的环境现象和生活;一些预测性的、能够以小见大的环境现象也常常被忽视,这样就易与报道的创新元素失之交臂,人们读来、观来也乏善可陈。
  其三,形式过于生硬,报道风格单一,可读性不强。随着大众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起环境信息和环保事业,面对此时的受众,仅仅是数字堆砌、程式化、例行公事的报道是不够的;回避问题和矛盾,单纯的上情下达式的成就性报道很难令人信服,空洞的、冷冰冰的客观公正也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宣传效果。我国环境报道在写作和编排形式上往往采用模式化的手法呈现,缺乏生动传神、幽默感这类引人入胜的元素,令人观之无味。
  
  三、对我国环境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思考及对策
  
  首先,要重视对于新闻报道对象的人性化关怀。通常环境报道对于报道对象有两方面的显性伤害,一是基于法律层面的伤害,记者在未经当事人同意下侵犯了对方的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使之社会生活状态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二是基于道德层面的伤害,通常出现在环境问题报道中,记者不顾新闻当事人在恶性环境事件中已经受到的各类伤害,而揭露对方伤疤,造成新的创伤。记者应明确媒介的定位和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强化自身的法律意识和道德判断。本着人性化的原则,设身处地从新闻当事人角度考虑,注意当事人的情感和感受;在隐性采访中把握好什么该曝光什么不该曝光;对那些违反公共道德的行为进行采访时,应以警醒人为主,记者应本着人性化的原则,为每一个采访对象着想,用全景、远景、背面角度拍摄,否则可能影响到其正常生活状态;即使是那些违法犯罪人员,记者都应该为他们留下改头换面的机会。这也是一个媒体文明和成熟的重要标志。
  其次,报道角度的选取上把握好“度”。要注意报道广度和深度的兼顾,精英化和平民化的有机结合,有意识地调整报道思路和写作方式。尤其在深度环境报道中,应注意拓宽人文视角,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历史环境变迁、社会价值取向等深层的问题;同时正确理解环保传播公众性、倡导性、公益性的特质,警惕媒介的话语霸权,警惕环境报道的“娱乐化”、“庸俗化”倾向,而应选取人们感受最深、最易理解的角度,来反映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现象和生活,与之共鸣。
  最后,报道的呈现方式上注意富有人情味的采写和编排。这主要表现在通俗化的表达形式和平民化的报道方式上。人性化的报道和写作要求记者在进行环境报道的采访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进行深入的实地调查、细致的观察分析,比如在报道沙尘暴时,不仅要反映受害最严重的地区,还要追溯至沙尘暴的源头及此处人们的生存状况。此外,在写作方面,可采用直接引语和故事性的叙述,增加现场感、真实感,而由一个人的“故事”反映一个群体的生存空间则更能令读者感同身受,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内容新奇的报道固然“食之有味”,写作文风上的创新也能获得同样效果,环境报道的记者肩负着将大量专业性、技术性强的信息转化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大众化信息,这就需要换位思考,不妨加入一些修辞手法和具有张力的语言,将生硬的东西写得生动形象,富有文采和特色。在环境报道的编排上,要注意标题的制作,这是吸引读者能否看下去的关键。同时,环境新闻的图片应取舍得当,特别是恶性环境事件,既要反映实际情况,又应注意读者的心理承受力。
  总之,环境报道从业人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包括新闻专业主义涵养、环境科学相关的知识储备、敏锐的观察力、社会责任感、正义感和良知。要从普通大众的立场出发捕捉信息,关心大众关注的热点环保话题,如污水处理厂的选址、建设与处理率、废旧物品的回收再利用等,力图使大众得到解惑,使问题得到切实解决。环境新闻报道只有加入人文关怀的元素,才能获得长久的竞争力和魅力,从而媒体才能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和使用价值,人们的环保意识才能得以进步,我国环保事业才能取得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①王莉丽:《绿媒体:中国环保传播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②张隽波,《人性化:环境报道的新视角》,山西新闻网,http://www.省略/sxjjrb/sanban/425434.html
  ③焦卫华,《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新闻传播》,2010(12)
  ④马玉洁,《浅说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http://www.省略/paper/
  pp1804.html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本科生)
  责编:周蕾

相关热词搜索:浅析 误区 对策 浅析环境报道中人文关怀的误区及对策 浅谈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环境报道问题分析及对策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