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的理念

发布时间:2017-02-12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感恩的理念篇一:感恩总结

以“感恩教育”构建校园主体文化的探索与研究

海盐妇联 发布于 2009-3-9 17:00:01

我校自1997年6月创办至今,虽已进入十二个年头,但仍可以说是一所新校,文化底蕴不够深厚,尤其是独具特色的个性文化还未形成。基于此,我校在“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下,提出“以‘感恩教育’构建校园主体文化”的工作思路,并以课题的形式确立下来加以探索和研究。旨在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新时期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途径和规律,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感恩教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乃至教师懂得了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别人的付出和关爱,离不开社会的帮助与扶持;懂得了人与人之间要相互扶持,对别人为自己的付出知道感恩;懂得了对师长、朋友、他人、学校、家乡、祖国、自然甚至对手的感恩之情,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是一种成熟的精神境界。从而让每一位师生都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并最终内化为学习和工作的热情和动力。

一、“感恩教育”的背景

1、情感淡薄已成为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潜在危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花钱大手大脚,一味向父母索取,盲目攀比,成绩滑坡而无愧色。体会不到来自父母慷慨无私的爱。不知道“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一丝一缕,物力维艰。”不懂得感恩,失去了爱父母的感情基础。二是学生生活条件优越,学习动力越来越不足,厌学情绪越来越突出,违纪现象越来越多,对老师越来越不尊重,极容易和老师产生对立情绪,理解不到老师的良苦用心。三是对社会漠不关心。学生从小被过度溺爱,只学会索取,不懂得回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和照顾他人;不在乎社会规范,只追求快乐,缺乏容忍力,人际关系疏远,玩世不恭。

2、传统德育存在着许多弊端:一是重灌输,轻践行。在德育过程中,传统的德育模式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片面强调德育知识的灌输,重在教化,忽视了德育的生活化和实践性。二是重规范,轻人格。在德育实施过程中,许多规章制度缺乏人文关怀。我们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整体划一,将他们赶进事先设计好的框子中去,而未能注重学生的个体特征,未能深入学生的灵魂深处,无法触动心灵的琴弦,也就很难收到德育效果。三是重校内,轻校外。传统的德育模式注重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忽视了德育的延伸面和长效机制的构建,而今天学生信息渠道宽广,家庭、社会,特别是网络等多种媒体的信息传播,现代学校德育应与家庭以及社会的各个层面相结合,否则只能是“5<2”,学校5天教育不及社会上的2天影响。四是重结果,轻过程。传统的德育模式在德育评价过程中,注重追求德育的终极目标,忽视了德育过程的科学性、程序性,肢解了德育的完整性。其实德育是一个复杂、精细的工程,没有过程只求结果,就好比寻找“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3、学校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需要创新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在深入剖析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和传统德育模式的诟病后,我校用睿智的思维,前瞻的目光,努力探索学校德育教育的入口,“众里寻她千百度”,一个最鲜活的德育载体——“感恩教育”应运而生。我们说,任何一种教育形式的生命力不在于它是一个“盆景”,而是要形成一道“风景”,用鲜活的载体让它生根、开花、结果。“感恩教育”正是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德育载体的创新。学会感恩,就是让学生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使其心灵深处受到感动,懂得理解、宽容、体贴、关爱,懂得孝敬父母是为人之本,懂得感恩是快乐生活之源,让每个学生的心中充满爱心,让他们的学习更有动力,让他们的生活更有意义。学会感恩,就是让学生们懂得

自己所享受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都来自他人的创造。当每个人细细品味别人为自己付出的辛劳时,一些不满就可能消弭,幸福之感便会油然而生。而对于家庭养育之情、社会培育之恩的回报之愿,正是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之心产生的沃土,正是构建和谐社会之基。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修养,是每个学生人生的必修课。

二、“感恩教育”的主要做法

1、以“环境”构建感恩文化,营造感恩氛围。良好的“环境”能够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无论是“硬环境”还是“软环境”,都能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得到熏陶。一是从校园布置着手,大到一幢教学楼,小到一条标语、一张图片,都紧紧围绕“感恩”这个主题精心设置。综合楼门厅巨幅画“做感恩的实中人”,校园内百米画廊是学生创作的感恩诗、感恩画,上下课铃声音乐是感恩歌曲等等,让师生一进校门感受感恩的校园文化。二是充分利用一切宣传阵地(班会课、校会、国旗下讲话、校园之声、宣传橱窗、楼道标语、黑板报、校报等)进行宣传动员,并学习《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含有感恩教育内容的文件和精神。三是营造感恩氛围,增强他们对感恩教育的认识,识恩知恩,报恩施恩,积极倡导从“谢谢”开始,从细节抓起,从身边抓起,包括倾心抚养自己的父母,精心培养自己的老师,给自己提供了很多帮助的同学、朋友,身边各种各样为你提供服务和方便的人。四是社区、家长联手,营造感恩氛围。由学校统一印发一封学校致家长倡议开展“感恩教育”的信,鼓励家长言传身教,作好表率。组织感恩志愿者服务社区,关爱弱势群体,组织学生参观德育基地,让学生接触社会,关爱社会,回报社会。

2、以“活动”构建感恩文化,体验感恩心灵。一是结合节日渗透感恩意识。例如结合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父母,懂得回报;结合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结合教师节,感激老师的培育之恩;结合国庆节,感激祖国之恩;结合学雷锋活动,感恩社会,服务他人。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分享体验和收获,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学会帮助、学会关怀、学会接纳、学会感恩,让爱的旋律在心中唱响。活动内容包括“感恩教育”研讨会、社会实践活动、征文、演讲、歌咏比赛、文艺汇演、主题班会、报告会、观看影片、参观、扫墓等等。三是开展“五个感恩”活动。即: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恩、感激同学的相助之恩、感恩自然的赐予之恩以及感恩社会的关爱之恩。

3、以“课程”构建感恩文化,渗透感恩教育。在课程中渗透“感恩”意识,从而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一是编写感恩校本教材:将各项活动的成果汇编成“感恩教育校本课程”,并纳入到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资源中,以教材的形式为“感恩”校园文化的形成添砖加瓦。“感恩教育校本课程”教材中包括感恩的故事、典故、古诗、成语、格言、名人名言、心得体会、征文、歌曲、主题班会设计方案、书画作品、演讲稿、活动剪影等。二是学科中渗透。语文、思想政治、历史与社会、音乐、美术等学科教材中,都蕴涵着丰富的“感恩教育”内容,因此充分运用现有的教材,挖掘文本中可融入的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进行提示和讲解,从而达到在学科教育中有机地、不露痕迹地进行渗透“感恩”思想。

4、以“制度”构建感恩文化,形成感恩特色,用制度的形式加以规范制约,为“感恩”校园文化的形成提供制度支持和保障。一是健全组织: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党支部书记和分管德育工作的领导为副组长、各处室主任、班主任和部分学生家长为成员的“感恩教育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感恩教育”的计划制定、活动的开展、部门协调及过程的评估。二是课题引领:为进一步实施“感恩教育”,精心培育学校的“感恩文化”,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我校申报了省级课题《以“感恩教育”构建校园主体文化的探索与研究》,把学校的感恩教育向纵深方向推进。三是分工保障:各部门、各组室分工落实、明确职责等。四是制度规范:明确规定我校师生在言行举止上的明确要求。例如凡是我校的师生,必须会唱哪几首“感恩”歌曲,必须参加学校或年级组织的有关活动、会议,必须规范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等。

三、“感恩教育”的实施

我们在开展“感恩教育”时,做到“五个结合”:

1、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相结合。把“感恩教育”与当前开展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结合起来,以“知荣辱,懂感恩,会做人”为主题,教育学生要以“辛勤劳动、艰苦奋斗”为荣、以“好逸恶劳、骄奢淫逸”为耻,孝敬父母,勤俭节约,帮做家务,答谢父母养育之恩;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爱祖国河山,爱祖国人民,爱祖国文化,感悟祖国培育之恩;要“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尊敬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听从老师的教导,勤奋学习,不忘师恩,感激老师教导之恩;要以“服务人民、团结互助、诚实守信”为荣,以“背离人民、损人利己、见利忘义”为耻,团结友爱,和谐相处,助人为乐,服务他人,诚实守信,感谢他人帮助之恩。

2、与开展德育活动、读书活动相结合。实施感恩教育是我校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根据德育工作总体安排,切实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精心培育“感恩文化”,认真组织实施相关活动。比如:举办“感恩教育”的主题征文活动或演讲比赛;观看“感恩教育”的影片;听“感恩教育”的讲座或报告;写感恩日记或感恩信;讲感恩故事;唱感恩歌曲;征集感恩的格言。

3、与新课程实验、校本课程的开发相结合。学校有计划地开发“感恩”校本课程,音乐组收集整理感恩歌曲,编写《感恩歌曲》校本教材,规定初中阶段必须学会的感恩歌曲;整理各班开展的“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编写《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教案集》;社会组收集整理领袖、历史名人和身边的感恩故事,编写《感恩故事》校本教材;语文组收集有关感恩的古诗、成语、格言、名人名言等,编写《感恩教育辅助读本》等。

4、与课堂教育有机结合。以“感恩”为依托,将感恩教育引入课堂,只有依托课堂这一德育主阵地,感恩教育才能长期、有效地进行。而且,感恩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的有机结合,既可充入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内涵,又能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比如,音乐课我们可以教会学生几首感恩歌曲;思想品德课上我们可以让学生寻找一些感恩的故事进行交流;语文课上可以让学生吟诵感恩诗歌、感恩教育征文比赛;班会课上召开“感恩教育”主题班会等。

5、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力度,在校园内外创设浓厚的孝心教育、感恩教育活动氛围。从青年成才的角度来看,校园文化赋予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修养、品质,而是影响一生的一种精神。当学生们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时,通过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互动,能切实体验并不断强化对感恩内涵的理解,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感恩意识,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学校不断营造感恩教育的氛围,大到校报、宣传橱窗、校园之声广播、校园网,小到每一条标语、每一张图片、每一次活动都紧紧围绕“感恩”这个主题精心设置。

四、“感恩教育”的实效

1、找到了一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经。开展“感恩教育”,构建“感恩教育”校园主体文化,是培养师生道德品质的一种有效方法和手段,是对师生的人文教育,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继续和升华,更是新形势下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2、唤醒了学生的感恩意识,并成功转化为感恩行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感恩教育的效果,正在学生身上从唤回亲情,转变学风,提升品质,促使发展等方面充分体现出来。它使学生明白了感恩的内涵和意义,丰富了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了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使他们懂得了感恩不是简单(转 载于:wWw.zhAoQT.neT 蒲公 英文摘:感恩的理念)的回报父母,而是回报整个社会,对社会的感恩就是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了基本的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感。感恩教育还提升了学生的精神品位,增强了他们之间的良性互动,以此带动了学生人格的和谐发展。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感悟到,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和道德准则,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懂得付出,有了感恩之心,才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回报社会,对自己所做的

事负责。

3、形成了学校德育工作的特色。实施“感恩教育”为我校带来了和谐共生的喜人局面,近几年,学校没有发生一起打架斗殴事件,没有出现一起违法违纪案件,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学校获得了“嘉兴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嘉兴市文明单位”、“浙江省示范初中”等荣誉;实施“感恩教育”铸就了我校办学史上又一辉煌,今年中考我校名列同类学校前列;我校开展“感恩教育”,以“感恩教育”构建校园主体文化的经验多次在全县德育工作会议上交流,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五、几点启示

1、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能墨守成规,要创新形式。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系统工程,创新也要符合其运行规律,符合其实际情况,不仅管理体制要创新,而且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也要创新。我校充分把握学生思想道德的实际,积极筹备,开展的“感恩教育”抓住了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创造出了适合自身特点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新方法。

2、感恩教育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社会化的工程。 爱心需要爱心来唤醒,诚信需要诚信加以教育,良好的习惯需要良好的习惯来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需要家长、教师以及社会的氛围来引领,我们应该给予感恩教育更多的社会关注,形成合力,努力形成一个校内外协调一致,点面结合,纵横交错的多层次、多侧面、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工作网络模式,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给学生营造情感教育的良好环境。

3、学校的德育要遵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规律。实施感恩教育必须遵循德育工作的规律,及时了解教育对象的特点,了解学生对感恩的认识和期待,分析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对感恩教育的内容选择要合理而且要有震撼力,对感恩教育方式的选择也要适合学生年龄的特征,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而不是一味灌输如何重要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实施感恩教育应以正面教育为主,坚持知与行相统一、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思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以培养学生“五个感恩”为主要内容。

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感恩教育,对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我们将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推进“感恩教育”活动的不断深入,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为培养有感恩之心的健全的人才而不懈努力!

感恩的理念篇二:感恩

感恩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感恩的心理和行为。然而,要认真追问一下,我们为什么要感恩?我们的社会为什么需要感恩?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自觉的认识。在构建和谐社会,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一番思考。

所谓“感恩”,指“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社会成员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品德,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学会感恩,不仅是善待他人,更是善待自己,是提升主体幸福感的重要途径。就人类整体而言,感恩是人的本质的规定性之一,或者说,人只要存在着,就不能没有感恩。感恩是人的思想行为之一,这种思想行为不是从外边强加给人的,而是内在于人的生存方式之中的。

德国哲学家、教育家卢道夫史坦纳指出:人类为了使自己更为富足,便从外在环境取用各种东西加入自己的生活中。但若不能对由外来的东西心怀感谢、尊敬,便无法真正使外来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这不管是对形成身体养分的食物,或头脑中运作的知识都是相同的道理。感谢,或敬畏,是人类与外面世界取得关联的重要感情。缺少对外在物的感情,仅仅把实践理解为征服和改造的自然的活动,不仅难以与自然界达到真正的和谐,而且会遭到自然界的惩罚和报复。

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同学对我们有帮助之恩,同事对我们有协助之恩,邻居对我们有照顾之恩,领导对我们有服务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军队对我们有保卫之恩,祖国对

我们有呵护之恩,亲情,友情,乡情,爱情,哪一种感情不意味着别人的付出和奉献?哪一种感情不需要我们深深地感恩和回报?古人云:因缘不可思议。血缘,地缘,业缘,情缘,哪一种因缘不需要我们格外地珍惜和感激不需要我们用真情感恩与回报?

净慧法师在谈到佛法的感恩时,结合社会的实际,举了一个例子,谈得很好。他说,譬如,我们每天都要吃饭,也许有人会说,我出了钱,所以我们应当吃这顿饭。这话不能算错。但是,它却掩盖了这顿饭所蕴涵的无限深邃的令人感动的社会内涵。为了这顿饭,有无数人在烈日下耕种,有无数的人把它加工成大米,有无数人把它运进城里,还有人把它做熟,经过一长串的旅行,然后它才能出现在我们的饭桌上。这中间要经过很多环节,有很多人参与其中。没有这些人的共同劳动,没有国家的稳定,没有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这一能量流动的过程将不得不中止。那时,你有钱,又能怎么样?就算你能干,你一个人能完成这所有的环节上的工作吗?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一个不能用金钱交易掩盖的充满人性的事实。

但是很多人忽视了人的社会性这一事实,忽视了人是需要相互感恩的这一事实,一味地强调自我价值、自我奋斗。好像是自己养活了自己,自己创造了自己的幸福生活。有的人说:我为什么要感恩?因为我出了钱!我是纳税人,我就应该得到服务!其实,人的感恩与是否出钱、是否纳税,关系不大。出钱也好,纳税也好,都应尊重别人的劳动,都应爱护公共财物,都应该具有节俭的美德。

人不仅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还有精神属性。这一属性不仅是感恩的重要根据,而且使感恩成为可能。如果说感恩是一种思想和行为的话,这种思想和行为必须是被人感觉和认识的,感恩是人的一种自觉的行为,而不是一种本能的或盲目的行为。人的自主性表现为人的活动具有自由自觉的性质,这不仅表现在人具有对象意识,可以支配和改造自然界,而且更突出地表现在人具有自我意识,能够控制自己,把自己的活动本身作为自己认识的对象。

康德指出,人能够具有关于自己的我的那种情况,使他比地球上其他一切动物在本质上无比优越。黑格尔也说:动物就不能说出一个我字,只有人才能说我。德国学者米夏埃尔兰德曼在哲学人类学中说:帕斯卡把自我意识看做是人的伟大性的真正核心。他在评论圣经中的诗篇时说:人是如此孱弱和渺小,以致一滴水都能将他杀死。但是,他又比杀死他的西高贵。因为他知道他的死亡,他知道宇宙比他更强大。宇宙无论有多少壮丽的景色,但它对自己的壮观却一无所知,因此,即使人的认识仅仅是关于他的渺小孱弱的认识,但他凭借这种认识也始终胜过宇宙。马克思在创造自己新哲学的时候,虽然批判了黑格尔把自我和我意识看做是脱离人体而独立的精神实体的唯心主义错误,但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否认人具有自我意识。他说,人和动物不同,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人则是自己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人不仅像在意识中所发生的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

有无自我意识是人能否成为主体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标志。有了自

我意识才有了主体和客体的分化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和改造,人类对自身的认识能力越高,对自身调节控制的能力越强,人类的主体性也就越大。在感恩的问题上,人的精神(自我意识)起了巨大的作用。一方面,人需要向自然界感恩,是因为人们认识到人只有和自然界和谐相处,才能有人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人需要感恩社会、感恩他人,是因为人们认识到只有人和人之间的和谐,才能使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才能更加幸福美满。既然感恩是人的本质特征,那么,要实现人的本质,实现人的价值,就必须树立感恩的理念,把握感恩的本质:感恩就是关爱世界,感恩就是回报社会,感恩就是奉献人生。

感恩文化一旦被广泛的传播和运用,其效用是不可估量的:感恩用于政治,就能使社会和谐,政通人和;感恩用于企业,就能使企业获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感恩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感恩用于家庭,就是和谐美满的家庭生活。反过来说,将感恩文化的理念落实在家庭生活中,就会父慈子孝,家庭和睦,事业兴旺;将感恩文化的理念落实在单位中,同事之间就会和谐相处,相互帮助,团结进步;将感恩文化的理念落实在社会生活中,人心就会向善,社会就会和谐,经济就会快速发展,人民就会安居乐业,国家就会繁荣强盛。

和谐社会,从心开始。如果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人人都能做到在感恩中奉献,在奉献中感恩,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我们的生活必然更加幸福,我们的明天必定更加美好!

感恩的理念篇三:“感恩”的心理机制及哲学意义

[内容摘要]感恩是一种良性的生存状态,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体验,更是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本文从生理、心理和思维等多角度对“感恩”的生理机理、心理机制及精神动力等向度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探讨,探索出感恩教育的哲学意义。

[关键词]识恩;知恩;感恩;报恩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感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懂得感恩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感恩是一种良性的生存状态,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体验,更是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心存感恩的人,才会朝气蓬勃,豁达睿智,好运常在,远离烦恼;心存感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和生活快乐。

一、感恩是一种良性的生存状态

从遗传学的认识上来分析,所有高等生命的产生和延续都是以遗传物质――基因为链条,即以一种被称之为dna的脱氧核糖核酸的蛋白质分子为基础,形成各种类型不同而本质和内容却相同或相近的呈不断进化和发展着的生命现象。研究表明,生物体中有些大分子例如核酸分子就具有信息源的统计特征。遗传信息是存储在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结构中的,即dna是一种遗传语言。而生命系统中处理遗传信息机制的可靠程序就与dna分子组成方面的有序程度有关。经过几十亿年的漫长进化历程,作为dna这种至关重要的生命物质,从最为难以捕捉和确定的无限变化序列中,浓缩成为集中表现为智能生命活动特征的由父本和母本的遗传物质共同组成的“先天根据”。所以,作为人类,在他的感性和理性成熟的那一天起,就本能地认定他的生身父母(生命物质源),是他心存“回报之情”的直接原因和内在根据。 从熵变理论的角度看,诺贝尔奖获得者薛定锷(e.schrodinger)曾认为:生物“要摆脱死亡,就是说要活着,唯一的办法就是从环境中不断地吸取负熵。有机体就是赖负熵为生的。或者更确切地说,新陈代谢中本质的东西,乃是使有机体成功地消除了当它自身活着的时候不得不产生的全部的熵。”从生命存在的内在需求――营养、吸收的意义上看,阳光、空气、水和食物等一切可使生命持续存在和感觉良好的客观条件,也都成为人类生命在形成完善机能和发展能力过程中由dna印记而认定的“第二父母”。因此,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也是人类感恩的根源。

在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过程中,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腺体活动都会处在最佳的状态:呼吸保持在17-20次/分;心跳正常,血管舒张;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增加,消化与吸收旺盛。懂得感恩的人必将反应敏捷、动作灵活、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这充分体现了感恩的生理学基础。

二、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体验

感恩与心理活动关系密切。人的心理健康形成系统,是一个能量运动系统。在这一系统中,个体与外部社会环境之间及其各自子系统内部,都在进行着精神能量的产生、交换和转移,并产生心理熵或心理负熵。心理熵,指与人类真善美目的相悖的精神污染,如负性的思想观念、知识信息、方式方法、情绪情感和言行举止等。心理负熵,指可用的积极的活性精神能量,即有利于人心理健康形成的所有知识信息、情绪情感、言行举止和方式方法等。 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体验,感谢别人意味着自己得到快乐。个体或群体间互动过程能产生心理负熵,心存感恩,知足惜福,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才会变得和谐和亲切,我们自身也会因此变得愉快、充实而又充满幸福,这充分体现了感恩的心理学基础。

三、感恩是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

生命是相互依存的。人自有生命的那刻起,便沉浸在恩惠的海洋里,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处处享受着来自各方面的“恩赐”。人的一生,无论成败,都得到了多方面的帮助,如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侮、配偶的关爱、朋友的帮助、大自然的恩赐和时代的赋予等。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有人指点;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有人帮助。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度过一

个个难关,一步步走向成功,创造并享受美好生活。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告诉我们应该感谢大自然的恩惠;“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丝一缕,应知物力维艰”告诉我们应该感谢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告诉我们要珍惜友谊,乐于奉献。

一个懂得感恩并知恩图报的人,才是天下最富有的人。一个人,懂得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老师的教侮,感恩友人的相助,感恩大自然的恩赐,感恩食之香甜,感恩衣之温暖,感恩花草鱼虫,感恩苦难逆境,感恩自己的对手,必将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常怀感恩的人在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社会熵必将是最少的,在事业、家庭和社会交往中能左右逢源,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即使暂时处于逆境之中,也能有贵人相助,化险为夷。感恩理念的实施需个体有毫不动摇的坚强信念,持之以恒的毅力,高尚的情操,博大的胸怀。因为感恩一次、两次容易,感恩一生则难;感恩施恩者容易,感恩索取者不容易;感恩赞美者容易,感恩抱怨者不容易。与其说感恩是一种行动,倒不如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人生理念,一种目标追求,一种崇高精神境界,这是感恩的哲学基础。

相关热词搜索:感恩 理念 企业感恩理念 感恩教育理念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