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怎样感恩

发布时间:2017-02-12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学生怎样感恩篇一:如何让学生学会感恩

如何让学生学会感恩

一提到“感恩”,人们总是想到“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亲友”等,这无疑是对的、是应该的、是必要的。但是,在当今的学校,“感恩”应该上升到更高层次,不只需感恩父母,更要感恩国家,感恩社会。我以为学校里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全社会都要注重感恩教育。使感恩教育与日常生活、学习有机结合,并且要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我以为应从以下多个方面加以引导与培育。

一、教师以身作则是感恩教育的实施基本

感恩教育活动是一种养成性教育。让高中生养成好的习性,让他们终身得到益处。所以,在往常活动中,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必需自己做好典范作用。如:在教育学生讲文明、讲礼貌活动中,教师最先要对学生有礼貌,学生问教师好,教师必需用亲切的语气回答“同学好!”遇见陌生人或观赏的家长,教师应热情与之交谈、打招呼,无形之中便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典范作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遭到良好的品德教育。

当好的习性构成后,对中学生的终身都有益处。我在学校常常可以听到,高一(11)班的学生自觉地运用礼貌用语,当“谢谢,不用谢,对不起,没联系,请”等入耳的话成了学生们的日常用语时,做教师的我心里有一份由衷的愉快。人之初,性本善。以情感为主线,展开各种方式的感恩教育,在班中构成良好的人文风气,使高中生学会感恩,拥有一颗仁慈的心,等等这些,都是咱们所想的,也是咱们想要做到的。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

二、学会礼仪、尊重赏析他人是感恩教育的基本

对一个体来说,礼仪是一个体的思想品德水平、文明涵养、交际才干的外在表现。在人际交往进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感恩教育应留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准绳上举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其基本的礼仪准绳:一是敬人的准绳;二是自律的准绳,就是在交往进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自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比较,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无法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适度的准绳,适度得体,掌握分寸;四是真诚的准绳,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不逢场作戏,言行不一。

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因而,学生应具有的礼仪知识是感恩教育主要的一局部。学生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在与教师和同学相处进程中都要恪守必需的礼仪。

1、课堂礼仪:恪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2、服饰仪表:其基本要求是:合体;适时;整洁;大气;考究场所。

3、尊师礼仪:学生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梯与教师相遇时,应自意向教师行礼问好。学生进教师的办公室时或宿舍,应先敲门,经教师准许后方可进入。在教师的工作、生活场所,无法随意翻动教师的物品。学生对教师的容颜和穿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要尊重教师的习性和人格。

4、同学间礼仪:同学之间的深沉友谊是生活中的一种友善友爱的力气。留意同学之间的礼仪礼貌,是你获得良好同学联系的基本要求。

5、集会礼仪:集会在学校是常常举行的活动。普通在操场或礼堂举行,由于参与者人数众多,又是正轨场所,因而要格外留意集会中的礼仪。

6、校内公共场所礼仪:应该自觉坚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

三、营建感恩教育的大环境是感恩教育的顺利保证

为了进一步加强高中生的感恩教育工作,针对现在高中生感恩认识淡化的状况,结合本校实践,2011学年开端,咱们育强中学展开了一场声势浩荡的感恩教育活动,使全校师生得到一次深入的具有特征的感恩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品德涵养、人文素养和社会顺应才干,促进个体的自身成长,加强社会责任感。这个学年我担任高二(4)班的班主任,我积极照应学校召唤,在班上展开了感恩教育的活动。让学生从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感恩行为中获取感恩认知,展开以发作在自己身边的亲情故事为首要内容的感恩班会活动。

在展开好“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活动的基本上,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展开搜寻亲情感悟生活的“四对话”活动。

一与父母对话。学生爱听故事是天性,请父母讲述长辈孝敬的故事,从质朴的言语中去领略“感恩”的内涵;

二与教师对话。明白“感恩”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特征,知晓应该弘扬什么,摒弃什么;

三与同学对话。各自交流生活中是如何孝敬长者的故事,明白“感恩”在彼此生活中的真实写照;

四与书本对话。请学生走进图书馆、阅览室,并以感恩周记的方式记载下自己的感恩感悟。

如我班石鑫同学由于去年刚刚失去了父亲,她三次讲故事时都无法控制心情而泪洗满面,这给同学们的思想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小品、相声、课本剧等,将文明艺术融入“感恩”活动中。如我班的王维与邹鹏同学扮演了小品《雨中情》。在浓浓亲情的小品中让同学们身临其境,亲身体会一番,从中遭到熏陶。同时营建了浓重的感恩氛围,让学生在不一样的场景,以各自的方式施展才气,使“感恩”教育展开的有声有色,进一步激起学生“学孝、知孝、行孝”的热情,使学生以主人翁的姿势参与到“感恩”的活动中去,去亲身体验,去感悟人生,去领悟真理。还要求学生发觉自己父母对自己的体恤与关爱,在此基本上提出了三项感恩作业:

用一句话向父母示意感恩;

用一个举动为父母消弭疲劳;

当一天“家长”为父母分担家务。同时要写好感恩周记,用心完成感恩作业,表达自己在感恩活动中的点滴体会。能重建家园尽咱们的微薄之力。家长们把孩子在家中的感恩举动记载在家校联络卡中反应给学校,这样重复联络,使感恩教育愈加深化人心。

在我班亲情故事会上,共有52位同学要求登台向同学们讲授自己的亲情故事,有故事讲标明他们以前认识到父母之爱教师之恩,标明“爱”与“恩”的种子以前在学生心中发芽。大约有43名同学被感动得流泪或抽泣。登台讲述的同学自己声泪俱下,其他同学包括去听课的教师和别班的同学都被感动得流泪了。

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当咱们把感恩教育切入实践生活之时,当孩子们把感恩之心化为感恩举动之时,咱们的教育目标应该是初见成效了。

四、多方位举行感恩认识的培育是感恩教育的成功途径

“感恩”是一种元气境界、是一种传统美德、是一种自我行为,反映了高中生的一种责随认识、自立认识及自尊认识,更是高中生社会责任感的一种写照。对高中生举行感恩教育,要让学生心灵上自我体会、自我体验、自我举动。因而,

它是一个多方位的、多方式的、多场所的正面教育、事迹感染、氛围影响的一种融合体。这种教育假设单靠班主任、辅导员等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的同志举行教育,显然是无法达到满意的成效。

比如,前一会我在班上要让学生算算自己每天的破费,由此来体会父母挣钱的艰苦。这是有必需成效的。但这种教育仅仅是一种传统的感恩行为。有人做过调查:有80%左右的青少年以前把诸如“为国家作贡献”、“加强事业责任心”等扫除在自己的工作动力以外,他们基本上都将与个体利益有关的要素视作工作的首要动力。咱们应该将“感恩”教育进一步引导到“感恩祖国”、“报答社会”这一层面上去,激起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感,全力为国家作贡献。内地矿业大学维护学院朱学义教授在给学生讲授《财务分析》课程时,增设了“智力投资分析”内容,引导大学生每人算了三笔账:一是父母对学生自己的智力投资;二是国家社会对学生的人均教育投资;三是学生由于学习而失去就业时机所耗损的效果——教育时机本钱。学生议决查数据、讯问家长举行自我算账,一组数据让他们大为震惊:一个1982年出生、1984年进幼儿园到2003年22岁大学毕业的学生,其家庭教育投资、国家社会人均教育投资和教育时机本钱的数据区分为6.5万元、7.2万元、9.0万元。计算结果标明,国家社会人均教育投资是家庭教育投资的1.1倍(7.2/6.5)。现实胜于雄辩,他们从数据中慨叹地说:“咱们不只需感激父母,更应感激国家和社会,由于国家和社会对咱们的投入比咱们父母的投入更多。”由此可见,对高中生举行“感恩教育”更有实践成效。母是最最少的要求,是做人的品德底线,假设一个体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又怎样能够爱同学、爱社会。拥有一颗感恩的心,高中生才懂得去尊崇师长,由于教师不只赐予了知识,更是教会了学生如何做人。正是教师们春风化雨式的教书育人解开了学生生长路上的心结。拥有一颗感恩的心,高中生才懂得去关怀、协助他人,由于他们不只在每个体的旅途中陪伴着自己度过了十多个春夏秋冬,更与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相互鼓舞、相互支持、相互抚慰、在交流中获得欢乐和空虚。拥有一颗感恩的心,高中生就会拥有幸福和美好的未来。

学会感恩吧!并要把感恩的话说出来。感激父母,感谢教师,感激同学,感激清洁卫生的阿姨,感激食堂的老师,感激宿舍的教师,感激学校,感激社会,感激大自然。学会感恩,走在人生路上,你会觉得愉快无比。

学生怎样感恩篇二:如何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如何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 2007-5-24 9:02:00 | By: 美丽村姑 ]

古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心,必然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而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长辈、老师们为他们所做的一切,在他们眼中都成了理所当然的,没有一颗会感恩的心,因此,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具有感恩心是社会对他们的希望和要求,因为,只有他们学会感恩,懂得感恩才能懂得尊重他人,才能感悟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

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呢?

今年母亲节那天,我在电视上看到有的学校直接播放分娩录像来进行感恩教育,我认为这样做对学生不适宜。还有的学校把母亲都请到学校,让自己的子女为母亲洗脚。我想,这是否过于形式。

那么,是否可以利用: 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进行感恩教育的好机会,抓住这些契机,让学生了解老师、父母亲为自己成长所付出的艰辛,理解老师、父母亲对自己的期望,送一件自己亲手制作的贺卡;写一篇赞美老师、父母亲的文章;说一句感谢老师、父母亲的心里话;为父母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为妈妈洗一次碗,帮忙打扫房间,与父母一起做饭,唱一支歌给父母听。发奋学习,还老师、父母亲一个心愿——做一名德才兼备的好孩子。

我认为生活点滴都可进行感恩教育。天长日久,报答恩情这颗美丽的种子就会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前一段时间,我注意到学生中顶撞家长,怨恨家长,甚至逃避家庭的现象屡屡发生;也注意到一些学生对老师的帮助、教育很不耐烦,情绪对立的现象时有发生;还看到一些学生怨天忧人,颓废消极,对社会、对人生充满抱怨,总觉得人生不如意,命运太不公平。这些学生常常心浮气躁,任由精神的家园荒芜废弃,不再自信,不再宽容,不再有爱,不会感动,不会感恩。2000年马加爵事件就是这种失衡心态所致的悲剧。为此,我觉得我们教师应大力加强对学生进行感恩的教育,教学生学会感恩,懂得报恩。在我的英语教学中通常就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学生实施“学会感恩”教育。

一、带好学生过好每个具有感恩意义的“洋节”

美国中最地道、最美式的节日就是“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它是在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日。这个节日和早期美国历史最为密切相关。1620年,一些朝圣者为追求宗教自由,乘坐“五月花”船来到美国。少数人经受住严寒、饥饿和传染病的考验后,在当地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生存了下来,并于第二年获得了大丰收。为此,那些幸存者为感谢当地居民和上苍,举行了盛典。从这个节日中,我让学生懂得了:人只有活着,就是上苍对自己的恩

赐。所以,让他们要由衷地感谢阳光给予了他们的温暖;感谢雨露给人类带来了五谷丰登;感谢大地给予他们生存的机会;同时让他们懂得: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不管你是怎样热衷于单枪匹马做“孤胆英雄”,或是天马行空,独来独往,你终究摆脱不了你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你的每一项成功都是来自于社会的、自然的,种种力量的合力所致,都是在亲情、友情、爱情烘托下取得。所以,生活在这个世上,每个人都应该满怀感激之情,为祖国的培育,为母爱的无言,为朋友的支持,为自然界所恩赐的一切。

我们知道“母亲节”(Mother’s Day)和“父亲节”(Father’s Day)也是美国的两个具有感恩意义的节日,这两个特殊的日子就是要让人们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而当代中国的学生多数是在“六个星星,一个月亮”的环境中长大,在众爱的浸泡中长大,已不知道什么是父爱,什么是母爱,不愿意感谢,不会感动,只知道汲取。这些学生在家中专横、娇惯,为我独尊,一切都是自己对,对于父母给予他们的帮助,特别是指出他们的错误、弥补他们闪失的帮助,他们不仅不会在意,反而觉得这样是让他面子上过不去。所以,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时常播放一些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关心的故事片,讲解一些英文小故事,让学生知道天底下最无私、最伟大的爱就是来自于父母的爱。我还教学生制作卡片,在母亲节和父亲节时,送给他们的父母,或者叫学生送上一束花。有时候,让学生在父母生日那天送上小小的礼物,来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二、学习英美人士常用“谢谢你”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记得美国有个传说:在一个村子里,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准备吃饭,母亲端上来的却是一盆稻草,全家都很奇怪,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母亲说:“我给你们做了一辈子的饭,你们从来没有说过一句感谢的话,称赞一下饭菜的好吃,这和吃稻草有什么区别呢?”从这个传说中我们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呢?世界上最不求回报的母亲都渴望听到一点感激的回声。那么,我们对待别人给予的帮助和恩情,就更需要把感激的话说出来。那不仅仅是为了表达感谢,更是一种内心的交流,在这种交流中,我们会感到彼此会息息相通。在英美人的嘴边时常挂着“Thank you”、“No ,thanks”或者是“Thank you all the same”。他们用特别的方式表达对别人的谢意。而我们的学生在家中绝大部分从来不会对自己的父母说“谢谢你”,有的认为这是多余的,甚至难以启齿,认为这是父母应该做的。为此,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要常用“Thank you”来把自己的感恩之情表达出来。

从英语课堂中,学生了解到西方虔诚的天主教徒们在每次餐前都要向上天祷告,感谢上帝赐予他们美好的食物。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由感恩到心灵充满爱,这样的人才不会刻薄、怨恨,这样的人才不会危害社会,我们的学生不是天主教徒,他们也不相信什么前生和来世,但是,我们老师要让他们明白:每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每个人做人的基准,不管在什么社会形态下,也不管在什么样的宗教信仰下都是相同的。所以,我们要向天主教徒们那样心中总是充满爱、充满感激之情。总之,我们要让学生感激的东西太多太多:要感激生育他们的父母;要感激自己的祖国为他们提供了如此安定的生存空间;要感激社会为他们提供了衣食无忧的生活环境;要感激学校让他们充实而愉快地学习;要感激朋友为他们提供了真诚的友谊;要感激老师教给了他们知识、提高了他们的修养。

感恩,它能让学生身心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自然,它能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美化生活,它不仅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处事之道和做人的境界。 如何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2009-05-13 13:29)

? 标签: - 分类:

随着读书月活动的深入开展,近段时间,我专心阅读了由唐骏波、祖霞著的《教会孩子感恩》这本书。该书内容丰富,列举了一个个较为生动、具体的案例,在家长的层面上,较为详尽了介绍了教会孩子的感恩的方法,真让我受益匪浅。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图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知恩图报才能成就美好人生。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国绵延多少年的古老诗句,告诉我们的也是感恩。

但是不容否认,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有一些人却不懂得感恩了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在家里,吃饭时最好的菜他一人独享;电视遥控器他一人主宰;同学聚会,要设法把父母打发出去,或时不时给父母脸色,稍一不顺心就耍性子,不知体恤父母。在学校,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使用优良的教学设备,却不知感恩社会。在课堂上,老师讲课他打瞌睡,上语文课他看英语,上英语课却又看着语文,老师苦口婆心的规劝他视为耳边风,不知感恩老师。享用着大自然赐给的一切,不知感激和保护它,反而随意破坏它??这些人常常是只顾自己的利益,将父母、亲人、师长、朋友、同学的帮助视为理所当然、天经地义。这种种现象的发生,我们是不是应当深刻反思我们的教育,会不会导致这一切不正常现象的根源?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应该回归到以育人为首要目标的体系中去?毕竟,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能热爱的人,又怎么能爱他人、爱事业、爱国家呢?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又应如何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呢? 下面谈谈本人读了《教会孩子感恩》一书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和孩子一道赏析感恩美文。

感恩不仅仅是一种认同,更是一种回报。这种认同应该是发自我们的心灵里的认同。作为教师的我们,如果能经常和孩子一起来阅读以感恩为主题的文艺作品,试着帮助他们并理解那些感动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字,同时,注意收集有关亲情、感恩为主题的电影、电视,组织学生观看。慢慢地,让他们在名家名作中把握亲情的真正内涵,学会感恩。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有多方面的收获,提升了自己的精神境界。

二、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感知幸福,学会感恩。

学生已经知恩,接着还要做适当的拓展,让学生通过表达心声,把情感升华到报恩和施恩的层面。主要方法有:

(1)小练笔。唐骏波说:“感恩之情,是心灵成长的营养剂,是美德,更是一种素养。感恩,应该成为每一个人的重要一课。当孩子们细细品味父母的付出时,一些不满就会消弭,幸福之感就会油然而生。”因此,我们可以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如算一笔感恩账,即让孩子将自己一个的年费算个总帐,再把父母一年的总收入算个总帐,通过比较,体会父母为自己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写一封感恩信,即让孩子将自己的所感所想和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写成一封信寄给父母,同父母交流心声、增进感情;利用节假日,给父母做一次感恩饭,将感恩付诸行动。

(2)创设情境。感恩教育的首要目标不在于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是要创设一定的心理情境,开展极富启发意义的活动,来造成孩子内心的认知冲突,唤醒他们心灵深处潜在的情感体验,以达到实际地影响他们行为的目的。比如当小学生不能正确对待父母的误解,可设计《被妈妈误解》的活动情境;当同学们在青春期与父母摩擦增多的情况,可设计《善解父母心》活动情境。但要注意的是,对于内容的选择,应始终把握一个原则,就是要从生活逻辑和问题逻辑出发,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活动内容,找到他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3)外出活动。组织孩子到孤老、孤儿院参观,用生动的现实激发孩子热爱生活、珍惜生活的情感;通过组织孩子与贫困地区孩子结对交友、献爱心等活动,让孩子在差距中感知自己的幸福,并改变孩子的冷漠,培养其慈悲心、惜福心、感恩心,增加孩子的人情味。

三、与家长要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的感恩教育不能取得实效通常源于教育者与家长在教育观念上的分歧。许多进行感恩教育的老师时常感觉到,家长们总是显得较为急功近利,他们仍然片面强调“智育”,只要孩子考上大学就行,什么事都包办代替,在亲情教育方面,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与引导,导致亲情教育的漏洞越来越大。因此,我们教育在开展感恩教育时,尤其要注意解决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暴露的心理问题,并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的发展状况,取得家长的支持,形成教育者和家长的教育合力

班主任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2010-04-21 15:17:29)

转载

标签: 分类: 中考高考

家庭

感恩教育

班会

长辈

教育

一、利用调查反思活动,激发学生感恩意识

随着30年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我们的家庭在孩子身上的投入明显不断增大。姑且不说城市家庭,就连今天的农村家庭对于中学生的经济开支也逐渐成为家庭的主要支出。针对这种现状,不妨让中学生在每年的年末岁尾为家庭算一笔经济帐,增强他们对家庭主要经济来源、收入情况、支出情况的了解。经过算帐,他们会吃惊地发现,家庭为自己的开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在这样的事实面前,学生怎不感恩家庭,感恩父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日趋倍增。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我们家庭的功臣,调查询问他们的生活、身体状况;调查他们对生活哪些方面满意,哪些方面不满意;调查他们是否愿意和子女住在一起,如果不愿意是什么原因。同时可以利用节假日到社区养老院做调查,调查老人居住养老院的原因,他们的晚辈是否经常来看望他们;调查当老人生病卧床不起时,晚辈会带他们去医治吗?会有人去护理吗?调查老人经常有不开心的事情吗?这是为什么呢?调查老人是否有受到冷落、虐待、遗弃等不孝的情况??

经过实地实事的调查,中学生一方面走进了生活,介入了家庭;一方面贴近了父母,贴近了老人。这一幕幕真实事例的调查,会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一次次震撼。晚辈对老人的一些“不孝之举”令人深思、催人警醒。促使学生自我反思:我是怎样对待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等长辈的,有什么不孝的言行吗?假如我老了,处于被冷落、遗弃的境地,我的感受将会是怎样的呢?

学生怎样感恩篇三: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

来源:山东省汶上县次邱镇 作者:孙恒昌 发布时间:2010-03-08 14:59:28 查看次数:744 --------------------------------------------------------------------------------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做一个社会人最朴素的道德准则,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感和行为。现在相当的学生缺乏感恩思想,变得冷漠和自私。这是一个值得社会关注的问题。

我们要找回它们,不仅要通过情感心理的发展和培养逐步潜移默化,更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气氛。

学生感恩意识缺乏之因

学生们不懂得感恩根源于不良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1.父母缺乏对孩子的思想教育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禁锢着许多父母,“书中只有黄金屋”的封建意识仍浸染着许多家长,他们的教育理念还是分数决定一切,只看孩子得考试成绩,漠不关心孩子的思想变化和言行的不正确。每逢孩子得意洋洋地把得A的成绩通知书递到面前时,父母心花怒放,不管怎么做得试卷,都要给孩子买这买那,用物质激励孩子再创辉煌,有的承诺“孩子年终成绩优异,要带着她(他)旅游”,他们不惜任何代价还来孩子的用功读书,殊不知孩子们根本不知父母的良苦用心,反而认为自己的任何作为都是理所当然的,这样怎能谈得上感恩社会、感恩父母?

2.社会不良风气对孩子健康成长的亵渎

现在许多孩子受到社会上追求奢侈、虚荣和攀比不良风气的影响,同学之间盲目攀比,比吃、比穿,认为自己过上舒适的生活是父母的职责,是天经地义的。因而不顾家庭情况如何,穿要名牌,吃要时尚,文具要赶潮流,手中要拿名牌手机、照相机,如果家长无法满足其舒适的生活要求时,他们埋怨父母没有本事,以“不去上学”、“不做作业”要挟父母。有的甚至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做出一些违法的事,给家人、老师造成痛苦和精神的打击。

3.学校教育缺乏一定的感恩引导

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而却忽视了对孩子的感恩教育,缺乏对孩子感恩的正确引导教育,让智力教育与人格教育出现了倒挂现象,使孩子无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成功学家安东尼指出:“成功的第一步是先存有一颗感激之心,时时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同时要对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激。”

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的途径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反思当前的教育方式,明白亲情流失与亲情教育的失位与学生的感恩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感恩思想的培养,可以达到教育之目的。

1.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亲情熏陶

在教学中努力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教学资源,找到切入点,通过生动感人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和感恩与党的情感。像语文教材、品德与社会、历史、地方经典文化读本

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亲情赞歌,应引导学生好好赏析,引起作品与同学之间的共鸣,激发他们的人身感悟。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展示一场场激动人心的画面,感染学生,熏陶学生,净化学生的心灵。学生们阅读了《黄香凉席暖被》,《香山蜜饼》等感人肺腑的故事,必然被黄向萧敬之心所感动被白居易关爱老人、关心民生的举动所熏陶,纯洁的心灵受亲情所感染,必然迁移到学生的言行中,胜过老师空洞的说教。

2.指导学生参加感恩活动

感恩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学生的理论学习上,要渗透到社会生活中,才能达到教育人的根本目的。我们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体验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并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回报。

引导学生做亲情观察。在学生的家庭作业中,我们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用自己的双眼发现父母对子女的爱,并把这些人间真情写入日记,心得体会中去。父母饱经风霜,日益增多的白发,逐渐变粗糙的双手。匆匆上班,又匆匆地回到家洗菜做饭,擦地板的身影······将会使学生体会到父母的爱,体会到人间的温暖,激发他们的感恩情感。 互换角色,亲情体现。子女不了解父母,是因为孩子根本不了解父母到底为子女付出了多少,可以组织学生抽机会和父母互换角色,使其体会父母持家之不易,真正体会到父母之恩深似海。指导学生在周末进行一次“今天我当家”活动,让学生代替父母考虑一天的油盐柴米问题和家务(转载于:wwW.zHaoQt.NEt 蒲 公 英 文 摘:学生怎样感恩)安排,亲自去买早餐,动手做一顿饭,使学生真正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指导学生与家长做亲情沟通。可怜天下父母心,许多做父母的为了孩子能有一个理想的生活条件,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心钻到钱眼里,惧怕自己满足不了自己孩子的要求,因此很少有时间与孩子沟通,无暇顾及孩子的心理波动,这样父母与子女产生代沟。教师应有目的地拉近学生与家长的距离,让每个孩子有空闲时聆听爸爸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讲解盛洪、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借助于父母同年的经历,体会生活艰辛,理解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和对自己的关爱,引导每个学生学会感恩。

感恩教育是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缺乏任何一方的努力都会导致教育结果的走样或变异。为了让学生懂得爱与付出爱同样重要,学校和家庭配合起来,让学生学会关心、体验他人的内心世界和内心情感,懂得感谢生活、感谢父母和一切有帮助的人,使感恩变成心态、品质和艺术。

相关热词搜索:感恩 学生 学生感恩发言稿 学生感恩教育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