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问题难题 [退休年龄之争背后的难题]

发布时间:2020-02-28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国新办9月10日发布《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称,2035年,我国2名纳税人供养1名养老金领取者。人保部社保研究所所长何平随后称,“相关部门正在酝酿条件成熟时延长法定退休年龄,有可能女职工从2010年开始,男职工从2015年开始,采取‘小步渐进’的方式,每3年延迟1岁,逐步将法定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
  早在几年前,关于是否推迟退休年龄就曾引发过争论。眼下,“延退”再一次被提起,立刻成为各大网站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退休“铁板”弊端明显
  1999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至今该规定仍是铁板一块。
  养老保险金支付压力巨大,成为延迟退休的首要动因。但国内多位知名社保问题研究专家分析认为,深层次原因远不止此。其他原因还包括,我国现在实行退休制度刚性十足,这对于从事体力劳动、效益不好的企业职工来说,无疑是利好消息。但对一些特殊行业,如教师、科研工作者等高技能人才来说,在退休年龄上“一刀切”甚至男女有别,弊端却非常明显,近年来“调整”的呼声很高。几乎每年全国两会期间都有人大代表建议推迟退休。
  此外,我国退休年龄的划定标准有不合理之处:一位普通的体力劳动者可能在16岁就进入了劳动力市场,如果在60岁退休,则工作44年,而一个博士30岁毕业参加工作,如果也60岁退休,则只工作30年。让这两类人在同一年龄退休,显然不公平,也是不科学的。对退休年龄进行调整,也是当务之急。
  
  推迟退休年龄目前不现实
  第一,别光拿年龄说事
  中国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龄为男60岁,女55岁(干部)或50岁(工人)。而在欧美国家普遍的退休年龄都为65岁,美国为67岁,日本为男65岁,女60岁。
  所以一些人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进步,人们的寿命不断提高,延迟退休年龄似乎是必然趋势,而且在很多岗位上也需要这些有经验的老人继续发光发热。
  但问题是,欧洲经济70%以上是服务业而非制造业,在私营和公共服务机构中,很多工作都要基于从实践中获取的知识。所以说,越老越吃香,而且脑力劳动当然比体力劳动对人的体力要求要小很多。
  反观中国,产业结构仍然是以制造业为主,因此,在很多的行业里,老年人的确会感到力不从心,也更需要年轻人的加盟。
  
  第二,延退不是解决养老金亏空、缓解养老压力的根本出路
  从养老金诞生那天开始,就伴随着空账。根据今年最新的数据,中国现在的养老金空账大约为1.3万亿元。所以有人说,假若这些人到了60岁还继续工作的话,那么他们不仅不会领取养老金,还会继续缴纳养老金。有专家也算过一笔账,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我国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约200亿元。
  这种看法是只看其一未看其二。养老金空账要想靠着提高退休年龄是很难弥补的。造成养老资金严重亏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单位职工提前退休。据估算:以一个职工提前5年退休为例,按基本养老金450元/月计算(尚未考虑今后养老金的增长),需要多支付基本养老金2.7万元,再加上退休之后不需要再缴的7000元基本养老保险费,这一增一减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影响就是3.4万元。如果全国有100万名职工提前5年退休,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影响就是340亿元,这对基金支付造成巨大的压力。而2008年的一组数据显示,中国的实际退休年龄为51.2岁。
  另外,养老金空账其实是历史遗留问题,在1997年养老保险制度确立前的职工,向他们支付的养老金由后来缴费者负担,于是就有一个“历史债”在里边。用推迟退休年龄的办法来补偿这个历史债,毫无可能,也有悖公平。
  
  第三,会增加就业压力
  在腾讯网相关新闻的回帖中,绝大部分的网友都表示反对,而他们提到最多的就是就业问题。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张车伟副所长曾指出,目前中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超过1.1亿人,每年大约有300万左右的人退休,占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3%。但中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只有1000万左右,如果提高退休年龄,就占去机会的30%。这个比例相当惊人。
  
  第四,对中低收入劳动者不公平
  在热门回帖中有一条是这样的,“其实现在人的压力很大,中低层工作者的工资往往除了扣除社保金及所纳税金,拿到手中的实际工资,所剩不多,这所剩不多的工资还要用来生活、还房贷、供养老人以及教育子女等等,其实真的应该考虑把人员的退休年龄提前10年,女性45岁,男性50岁,这是最好的抉择”。而另外,还有为数不少的下岗职工,他们都四五十岁,因为种种原因,很难再就业,就盼着能够到法定退休年龄可以拿退休金,政策一旦调整,他们无疑将会遭到巨大的打击。
  
  第五,“有命交社保,没命拿社保。”
  2009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为73岁。因此,假若将退休年龄推迟到65岁的话,那么平均下来就只能拿8年的养老金,而此前,已经交了几十年的养老金,因此也让许多人大呼不公平。
  
  延迟退休对谁最有利?
  一是某些专家在推波助澜。他们打着延迟退休是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弥补养老金亏空、缓解压力的幌子,实质是替既得利益阶层呐喊。
  二是部分官员是最有力、最坚定的支持者、导演者。对他们来说,一旦到站退了下来,会风光不再。倘若延迟几年,当然是求之不得,甚至半夜都会笑醒。
  三是技术人员、职业经理人渴望“终身工作”。对某些技术类或管理层人士来说,姜是越老越辣。可遗憾的是,当他们的经验和资历都达到高水平的时候,退休也如期而至,高工资、高福利、高“灰色收入”也就不能再拿了。
  四是部分在职的公务员和事业干部。很多网友都指出来,最希望延长退休年龄的应该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因为他们的工作相对轻松。公务员在退休后拿的退休金也是普通企业工人的3倍甚至更多。但是,他们是不用缴纳养老金的,他们的养老金是由专门的财政来拨付,跟养老统筹基金没有半点关系。所以,在目前两套养老金系统的情况下,贸然推迟退休年龄,确实对企业退休人员不公平。
  
  弹性退休也许是目前最好办法
  财政部有关官员表示,我国将在明确最低退休年龄的基础上,研究建立弹性退休制度,建立养老金水平与退休年龄密切挂钩的计发办法,遏制不合理的提前退休现象。而这一做法也得到了多数专家们的支持,认为这是平衡养老与就业问题的“中间路线”,具有可操作性。
  此前,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姚裕群教授就曾表示,退休年龄应灵活掌握,可以给人更多的选择权。市场经济体制下只要有一个进入劳动第一线的保护年龄(国家规定的劳动年龄是16岁)就可以了,最好不要规定上限,退休年龄可灵活掌握,因为现在铁饭碗已经被打破了,大多数人都进入了市场就业,是否决定退休应让市场决定,也可以由劳动者本人决定,这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位专家昨日也表示,延迟退休除了考虑养老金收支问题外,还要综合考虑到就业、人均寿命、工种、性别、工龄等因素,甚至可对退休的标准进行适当调整,如将过去单纯以年龄为门槛的标准改为“为社会工作满30~35年即可退休”,“弹性退休”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目前,国内已有部分城市开始尝试把延长退休年龄作为激励高技能人才的措施。如,2006年起,上海在增加退休人员养老金时,向高技能人才倾斜,具备高级技师资格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可多200元。而延迟退休也是上海正研究推出的一系列高技能人才激励措施之一。
  
  退休年龄之争背后反映的养老难问题
  目前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有约1.69亿。预计205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占三成,达31%。
  现在的中国是9个劳动年龄人口对应1个65岁以上老年人口,实际上只有城市4000多万老人享受养老金,但是养老金缺口仍很大。
  更值得注意的是,养老难问题在农村更为严峻,更加无解。
  城市绝大部分老人都有退休金,工人一般是1000元左右,干部更高。退休金覆盖意味着有三险,特别是有医疗保险。城市在资金保障和体系覆盖上强于农村。农村是8000~9000万60岁以上农民,除了新农合覆盖一些外,养老金方面还是差,新农保推进试点周期过长,难以全面覆盖,一些农村地区80岁以上老人生活相当困难。
  传统理念是养儿防老、家庭赡养,缺乏很多公共设施(包括公共福利制度)。目前情况是一方面很多年轻人到外面打工,在城市又没有受到正规城市人的基本福利,比如住房、医疗等。另一方面,5000万留守儿童还得留给老年人照顾。老年人承担了照料孙辈的责任,负担比城市老人要重。现实制度安排无形中转嫁了负担。“城市繁荣是由70、80岁农村老人肩上扛着的”。
  如何改变家庭赡养、自我赡养的格局?已经有了新农保,但试点进度太慢,10年时间可能造成新的不平等。当务之急,社会福利政策要实行重大调整。两大方面的格局需要形成。一方面基本取得共识的是福利津贴制度,1800万80岁以上老人除了得到新农保和其他照料,还能享受高龄津贴,金额参照低保标准。
  另一方面抓紧开展照料型服务,保健、医疗、日常生活、应急等,大量兴办托老所和养老院。最保守统计,全国有900多万老人失能,不能自理生活。加上2000多万老人生活半自理,行为不方便,一共是3000多万人需要照料。
  如此看来,养老问题应当主要通过社会化服务解决。从根本上讲,养老应当靠国家,靠完善的社会化服务,子女起辅助作用。比如养老金,应当由国家负责提供。现在这个问题事实上已经开始得到解决了。从今年开始,国家将在更大范围内在农村推行养老保险制度,力争在3~5年普及。
  在子女辅助方面,由于今后一段时间内会大量存在“2个孩子赡养4个老人”的问题,再加上年轻人的生存压力、城市化进程中造成的家人异地分居等诸多问题,家庭养老恐怕越来越难以实现。对于年轻人来说,更好的办法是支付一些费用把父母放到专业的、安全的养老机构去养老,比把父母丢在家里没人照料反倒是更加负责和“孝”的态度。所以,当年轻人不能亲力亲为照顾父母养老,而通过购买养老机构所提供的专业的养老护理和服务,这就是一种正常的社会化途径,现实状况造成了养老的社会化趋势。
  
  【链接】解决养老金的问题可学习国外机制
  纳税人上交的专项税金是欧美一些国家的基本养老金保障系统的主要资金来源,那么,到了65岁的法定退休年龄的时候,纳税人能得到多少退休金? 在欧美国家和地区,90%以上的退休者不单纯依靠领取政府发放的那些基本养老金来养老。这些国家还有一个非常发达的保障老有所养的辅助网络。比如,美国在税 收政策上实行间接的财政转移,支持养老金制度;德国则是每年要拿出几百亿欧元支撑其庞大的养老保障系统运转。
  而退休金的来源,各国有许多不同之处。在美国,雇主和雇员各拿出工资收入6.2%的税收,形成专用“社安金”。其中85%用于支付养老金,15%则用来支付残疾金、遗属遗孤抚恤金等其它社会保障基金。在法国,基本养老金由雇主交8.2%,雇员交6.55%;法国对遗属遗孤补助的资金来源于由雇主按雇员收入的5.4%交纳,作为困难家庭补助金。退休工资有差别,很多国家的退休职工领取的退休金并没有一个固定额,要视退休年龄、工作年薪和年限、供职岗位等情况的不同。少者,领不到原工资的50%;多者,可以领到原工资的100%以上。
  瑞典的养老金分成两块,一部分是基本养老金收入,另一部分是“养老附加金”,这是瑞典特有的。“养老附加金”据退休前的收入状况和纳税情况而定,工龄越长,工资越高,“养老附加金”积累的就越多,退休后就能领到越多的退休金。
  而在法国,情况就不一样了。法国是世界上公认的实施社会福利比较“慷慨”的国家。一般职工退休后可以领取原工资50%的退休金,公务员则按退休前工资的75%计算。法国法律规定,必须交满160个季度的养老保险金并满65周岁以后申请退休,才能全额按比例享受退休金。
  法国对一般退休者原工资收入的计算基数是由当事人收入中最佳25年的平均值构成。比如,某人一生中最好时期的月收入达4000(约4万元人民币)欧元,最差时期的月收入仅1000欧元,而最佳的25年的月收入平均为2500欧元,那么他能领取的退休金就是1250欧元。对于年龄到了65周岁但没有交足养老金的人来说,退休金要按比例扣减。比如,假设一个到了65周岁但只交了90个季度的养老金,25年的月收入平均值为2000欧元,他就只能领取562.5欧元的退休金(90÷160×2000欧元×50% )。看来,缴纳养老金的年限对退休金收入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相关热词搜索:之争 难题 退休年龄 退休年龄之争背后的难题 退休年龄之争背后的真问题 延迟退休四大难题谁来解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