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感恩教育

发布时间:2017-02-13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中学感恩教育篇一:中学生感恩教育演讲稿

学会感恩 孝敬父母,感恩老师 回报社会

总口中学 陈新好

生活中,总会有许多事情影响着我们的情绪,或喜,或忧,于是,选择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也就选择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感恩,是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感恩,并不局限于铭记别人的好处,而是延伸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平时,我们是否会受喜怒哀乐所左右生活?喜的时候是否会欢天喜地欣喜若狂?怒的时候是否会大发雷霆暴跳如雷?哀的时候是否会惆怅万分失落无比?乐的时候是否会手舞足蹈得意忘形?要怎样做到对喜怒哀乐处之泰然?要如何保持平静的心灵?

答案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就当喜,是对我们善待生活所得到的回报;就当怒,是培养我们耐性的时机;就当哀,是天将降大任于自己的先兆所以必先苦我心志;就当乐,是生活对我的泰然处世还以的笑容。如此,还会有什么再影响到自己平静的心绪呢?别人对自己不好,是生活在暗示我们自身有所缺陷所以我们必须积极改进;别人对自己好,是生活在告诉我们要让更多的人喜欢自己就必须再接再厉更进一步。事业的成败也是如此。

感恩,是一种积极的处世方式!学会感恩,不要去记恨对你不好的人。作家余杰说过一句话:恨一个人对自己的伤害,远远比对对方的伤害更大。学会感恩,懂得知恩图报不忘恩负义,滴水之恩要以涌泉相报。学会感恩,懂得给别人机会就是给自己机会,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今天拉人一把明天陷入困境也会有人拉自己一把。生活是面镜子,学会感恩,对生活时时保持微笑的心情,生活也会还你以微笑。

怀感恩的心,行报恩之举,应当成为公民的行为准则,树立知恩图报的社会典范,让这个世界充满友爱、实现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三大和谐,进而升华为我们的人格魅力,辉煌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享受着生活,生活给予我们太多的恩赐。所以学会感恩吧!学会感恩你的生活将会更加幸福与快乐!

感恩父母吧,从只会在襁褓中哇哇啼哭,到我们喃喃学语叫出第一声爸妈,到第一次踩着小脚丫跌跌撞撞地走路。第一次背着书包走向学校,第一次拿回考试成绩??也许你从没注意到在这无数次的第一次中,在这漫长的成长道路上父母付出了多少心血倾注了多少爱。你的每一次微笑,每一次成功,甚至是每一次失败,每一次犯错误父母都会牢牢记在心头,陪在你身边,给予你默默的支持??

我们从哪里来?听到这个问题,大家肯定都会说,是父母把我们带到世界上来的。是啊,十几年前的一天,我们的父母用泪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们的到来。从我们来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们又多了一项繁重的工作——照顾我们。尽管这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父母们花去了多少的心血与汗水,父母们却毫无怨言。

小的时候,或许你把父母对自己的爱当作天经地义,因为你不了解,也不知道父母的辛苦。现在,长大了,你知道该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去体谅父母,应该担当起,照顾、孝敬父母的责任。可是又有多少人是把父母放在第一位的呢?有的人总是不断地报怨自己的父母这样不好,那样不对,对父母的行为和做法挑三拣四,横加指责,甚至于直接与父母顶撞!有些人不知道自己父母身体的健康状况,不记得自己父母的生日,有的连自己父母的工作单位在哪都不知道,想想看,父母为我们付出那么多精力和心血啊!

当我们遇到困难,能倾注所有一切来帮助我们的人,是父母。

当我们受到委屈,能耐心听我们哭诉的人,是父母。

当我们犯错误时,能毫不犹豫地原谅我们的人,是父母。

当我们取得成功,会衷心为我们庆祝,与我们分享喜悦的,是父母。 而现在我们在学校学习,依然牵挂着我们的还是父母。

生活并非想象中那样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们无法体会的,我们虽不能与父母分担生活的艰辛、创业的艰难,但我们在生活上可以少让父母为自己操心。当父母生病时,我们是否应担起责任,照顾父母?要知道,哪怕一句关心的话语,哪怕一碗自己泡好的方便面,都会慰藉父母的心灵。

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生活便是美好的。生命犹如一张白纸,有了感恩的心,这纸上便会出现绚烂的色彩。

感恩老师吧,从咿呀学语的孩童到蒙学初开的小学生,从求知若渴的少年到展翅高飞的成人,从门外汉到专业人才,教师的作用时时刻刻贯穿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整个过程。正像人们所共识的那样:社会的发展依靠教育,教育的发展依靠教师。教师的默默辛劳换来了人类文明的勃勃生机。

还记得老师在你生病时对你的无微不至的照顾,使你很快就恢复了健康,又和同学们一起在操场上快乐的玩耍;还记得你骄傲时老师对你的严肃批评,使你压下了小尾巴,才有了今天的好成绩;还记得在你上课玩耍时老师的一句“玩物丧志”,使你认真听讲,终于从学习中找回了自我。

不论你遇到了什么,老师都会与你一同面对。老师,在你的眼里是神奇的。

你应该发自内心地感谢老师,“感恩您,我的老师,感恩您为我所做的一切!”感恩老师,并不需要我们去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它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课堂上,一道坚定的目光,一个轻轻的点头,证明了你的全身心地投入,你在专心地听课,这便是感恩;

下课后,在走廊里看到了老师,一抹淡淡的微笑,一声礼貌的“老师好”,这也是感恩;

当然还有很多是值得我们感恩的,你在学校上学,初中学生免除学费,免教科书费,部分住宿生还得到了生活补助,高中学生有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我们需要感恩社会、回报社会。有一个人做的好,梁希森小的时候家里很穷,要过饭,村里的人大多资助过他,长大后,他经过自己的努力,办企业,最后做房地产生意,成了富翁,他首先想到的是回报乡亲,为村里的每家盖起了一栋楼房。他懂得感恩,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也要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回报社会。

感恩,需要行动,更重要的是需要做到真心实意。发自内心的感激

感恩我们的父母吧,是他们给了我们如此美好的生命,让我们成为万物之首的人!

感恩我们的兄弟姐妹吧,是他们给了我们亲情,让我们感受到冬天里一把火的温暖!

感恩我们的师长吧,是他们给了我们知识,启迪了我们的智慧,让我们人生有了精彩创意!

感恩我们的朋友吧,是他们在困难的时候给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为我们排解忧难,渡过难关!

学会感恩,让我们心中有爱,胸中有情,永怀善意,永远快乐!

中学感恩教育篇二:浅谈中学生的感恩教育

感恩理论篇

感恩的内涵与由来

感恩是对他人的帮助和恩惠由衷地表示感激,是人性的自然流露。从狭义来讲, 感恩是指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 但是从广义来讲, 感恩应是对自然、对社会、对他人给予我们的一切恩惠和方便表示由衷的认可和真诚的回报。而在传统文化中呢,也记载着不计其数的感恩故事,从最早期的文学作品《诗经》中就有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这样的记载,对于古人而言,感恩是一种情感,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处世哲学,更是一种人生境界。比如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此君子也。”忘恩负义,以怨报德,此小人也。”所以我觉得在新时代,我们呢,对于感恩,依然是我们应该继承并超越的一种优秀文化,感恩应该被继续发扬光大。

感恩节源自美国,据说,感恩节的设立,最早是用来感谢北美印地安人的。感恩,在西方应该算是有比较长的历史了。在我国,自古就有“羊跪乳,鸦反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古训。 “感恩”的解释:“对别人所施的恩惠表示感激。”人们是因为得到他人的帮助受了恩惠而由衷表示感激,是出自对人类共通的一种本性的感激之心,是人性的自然流露,是一种自发行动。它既是一个系列的心理过程,又是一个行为过程,就是意识到今天自己获得的一切,不是凭空而来,除了自己的努力,还有许多人在背后的创造和奉献。感恩绝

非“感恩戴德”的臣民心理,因为从人格上来说,感恩者和被感恩者 是平等的,只不过出于各种原因前者产生某种匮缺需要后者援助。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天生就是和贪婪,吝啬,冷漠对立。

感恩教育 势在必行

我们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古代二十四孝、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古训流传至今。由此可见感恩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别让中国现在的孩子成为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只知索取的冷漠一代。”这是某政协委员在两会上的观点,建议中国设立自己的感恩节。的确,我们身边的有些现象不得不令人担忧,面对这样的局势,“感恩教育”应势而生。具体通俗一点说,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感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 一种道德教育,和一种以人性唤醒人性的人性教育。尼采曾经说过,感恩是一个人灵魂上的健康,一个人只有灵魂健康了,他才能够生活得快乐自在。所以我们生活当中常常见到这样的一些人,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琐事有所抱怨,那么他们不快乐的原因就在于他们不知道用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生活,不会去感恩生命的难能可贵,不会去感恩这个世界的美好,相反的,你有一颗感恩之心,那么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好,你会去坦然接受一切你无法逆转的事情,所以从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上来讲呢,感恩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也许算是一个尝试,也使人们对年轻一代“多点人情味”有了些许希望。这不仅仅要求社会的警惕,也警告包括教育者、父母们在内的一群人,别再对孩子们的道德滑坡

视而不见,因为孩子们关系到的是整个民族的未来。

初中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

1.漠视生命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把我们带到这个神奇的世界,我们应该对生命感到敬畏和感激,体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是最起码的感恩。

当今的中学生,他们为没有一个明确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而困惑,整天抱怨“活着有什么意思”;在当前教育体制的作用下,中学生的目标和理想就是中考和高考,沉重的课业负担让他们无法正确看待生命的五彩缤纷和多姿多彩,无法理解生命本身的存在及其意义,看不到自己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所在,因而缺乏自信心和自主意识,经常沉溺于网络、暴力游戏等,更有甚者,不尊重自己的生命,更不爱惜自己的生命,为了逃避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而自杀。

2.迷失自我

我们常听到中学生说“不长大该多好啊,长大太无聊太可怕了”,这是他们的心声。他们可能因为缺乏信仰而担忧前途的渺茫,他们可能因为受现实中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盲目而机械地追求成人化、世俗化的“理想”,他们可能迷失在网络和暴力游戏的虚幻世界里。缺乏足够生命关怀的他们正在忘却追求人生的远大理想,正在忘记建筑神圣的精神家园,迷失在自我价值的泥潭中。

3.冷漠恩人

人是社会中的人,每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每个人都与社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人际关系,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反之,一个缺乏感恩的社会必然是冷漠的、相互猜忌的、人际关系紧张的社会。所以我们要珍惜他人的关心和帮助,尊重他们,报答他们,但是当前的部分中学生不懂得感恩,冷漠恩人,甚至是恩将仇报。

对父母:大多数中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愿意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部分中学生是家里的“太上皇”,稍不顺心就与父母吵架,只知道无限制地向父母索取,却从不懂得关心父母;一些中学生盲目追风,挑吃拣穿,相互攀比,不懂得体贴父母的艰辛,甚至抱怨父母无能。

对老师:一些学生受商品经

中学感恩教育

济的影响,把美好的师生感情变成了简单的“商品关系”,认为老师付出劳动是应该的,是自己花钱买来的,所以不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认为老师的提问和改错惩罚都是故意刁难自己,和自己过不去的行径;部分学生在校园遇到老师,就像不认识一样,课堂上更是无视老师的存在;不少学生把取得成绩全部归结为自己的努力,稍一退步就是老师的责任,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老师的工作。

对同学朋友:中学生自我意识增强,更多时候表现为自私自利,自

我中心,好的经验和参考资料不能与同学分享;只重索取,不求贡献,在需要朋友的时候一个样子,不需要的时候什么都不是;物化朋友之间的友谊,认为什么都是可以用金钱来购买和衡量的;锱铢必较,不能宽容别人,甚至想找机会报复。

感恩的意义 感恩的意义:

一、感恩使人知足。俗语说,知足常乐。老子说,知足者富。知恩,感恩,谢恩,才会懂得知足。

二、感恩使人与环境融洽和谐。感人之恩,必不与人争。感人之恩,必与人为善。一个知恩感恩的人,他的生活环境必定是完美的,使他幸福平安的。否则的话,一个人一生不会有安生的日子过。

三、感恩使人成长。感恩是一种学习态度。从别人所做的“一切”(注意是一切,绝不只是某些或某一部分)当中去体验和学习做人之道,处事之道,从而不断地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完美。俗话说,没有最美,只有更美。人生的使命,就是使自己不断变得更完美。

四、感恩是对社会和谐的一种贡献,他使被感恩的人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进而以人为本,与人为善,共同营造出一个完美的现实。 由上可知,感恩最大的受益人首先是感恩者自己。被感恩的人也受益,前提是自己先受益。如果感恩者并不觉得受益,他人的受益也只是表面现象,很可能会是明益暗害。

从长远来讲呢,感恩也是一个国家的需要,一个民族的需要,北宋的范仲淹就曾经说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清的思想家顾炎武也曾说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打开历史的长卷,我们可以看到精忠报国的岳飞,可以看到振兴中华的孙中山,看

中学感恩教育篇三:中学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研究

中学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研究

要增强中学生的感恩意识,提高中学生德育的实效性,需要从感恩父母、感恩师生、感恩社会、感恩自然四个层面入手进行感恩教育。

一、中学生感恩意识现状及成因

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的中学生攀比心理不断增强,对社会与家长的要求越来越高,“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占据主导地位,而对社会、对父母的感恩意识正在逐渐淡化,甚至濒临泯灭的边缘。现在的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更是祖国二十一世纪的生力军,培养中学生的感恩意识,是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中学生感恩缺失的主要表现

1.缺乏对父母的感恩之心。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基本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普遍缺乏“饮水思源、羊羔跪乳”的思想意识,大多数中学生说话做事都不同程度地影射着“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认为父母给予自己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陷入攀比吃穿、讲究名牌、追求享受的消费怪圈,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果实的传统美德不断被中学生遗弃在内心的荒漠,甚至在自己个别要求得不到充分的满足时,还在埋怨父母给予的太少,攀比心理日趋严重。

2.缺乏对教师的感恩之情。中学生正处于性格和习惯的养成时期,他们对社会、对人生初步形成自己的见解,而且大多数学生听不进去别人对自己哪怕是正面的任何批评、指正。面对教师对自己的忠言、诤言,不但不能迷途知返,而且把教师放在与自己对立的位置,试图通过逃课、旷课、沉迷网络游戏,甚至谩骂教师,给教师搞“恶作剧”,在错误的道路上寻找像吸食鸦片一样所得到的那种暂时性的自我麻醉。

3.缺乏对国家的感恩之情。面对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中学生人生观受到来自社会的各种不良思想如拜金论的不断冲击,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把自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对国家、对社会的奉献精神消失殆尽,甚至有严重的“崇洋”思想,以至

于是非观念单薄,爱国之情淡化。

我们所列举的事例绝非个例,而且呈现一种不断恶化的发展态势。

(二)中学生感恩缺失的主要原因

总体而言,中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成因可以分为社会、家庭、学校三个方面,其中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占据着主导地位。

今天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及长辈对孩子是百依百顺、大包大揽,过度地娇惯和宠爱,久而久之,这些中学生在家雄踞“皇帝”“公主”之宝座,家长、长辈成为身边的“侍从”,呼来换去,威风八面,缺乏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一些家长受自身文化程度、道德修养的影响,缺乏对孩子开展必要的感恩教育、道德教育;另一方面,受应试教育遗留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以文化为主线,对学生的品德教育缺乏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手段,部分学校的德育仍处于起步阶段。

二、学校实施中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感恩之心并非与生俱来,它依赖于我们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教育的合力。育人德为首,感恩当为先。在对中学生的感恩教育中,可以从以下四个层次入手,把一味枯燥的说教改为行之有效的行为教育法。

(一)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作为中学生来说,首先我们的“身体发肤”皆来自于父母,是父母赐予我们生命,是父母把我们养育长大。“百善孝为先”,感恩教育首先倡导感恩父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作为儿女,我们中学生首先应感谢父母的生养之恩,感谢父母的辛勤操劳,感谢父母对自己的一切给予。感恩其实很简单,平时生活中的一个细节,一个微小的举动,都可以来感谢父母。例如:父母辛勤操劳后为他们端上一杯热茶,陪在父母身边时为父母捶捶背、揉揉腰,为父母做做饭、洗洗衣服;父亲节、母亲节以及父母生日的特殊日子里,特意为父母献上的一张贺卡;不在父母身边时对父母的一声问候,都不失为感恩父母的极好方式。

学校可以召开“感恩亲子”主题班会,邀请学生家长参加,学生上台讲述父母的艰辛,家长上台讲述孩子的不易,亲子共鸣,感情交融。学校还可以开展“我最感动的父爱和母爱”评选活动,充分理解这份平凡中的伟大,进一步使感恩父母之情得到强化。

(二)感恩师生——感谢恩师、感谢同学

感恩教师是立德之本。实施感谢恩师,可以开展一系列感恩的活动来体现和加强:教师生病时为老师献上的一束鲜花,教师节为老师献上的一张贺卡,以表达对教师的感激之情。另外,班级应该培养同学之间的深情厚谊,倡导“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感恩之情,困难时伸向自己的温暖之手,无助时同学的热情相助,低落时同学的热心鼓励,把这种感激化作行动,让爱心传递,让“活雷锋”永存。学校也可以召开“感谢恩师”、“我们这个班集体的大家庭真温暖”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提升师生的情感,深化师生的感激之情。

(三)感恩社会——感谢关爱、立志报国

感恩社会和祖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促进中学生感恩教育的主要环节。学校经常组织开展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真情永驻”为题目的征文比赛、“学雷锋”、“少先队志愿者”等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懂得励志图强、报效祖国。同时积极教育学生时刻有一颗真挚的心,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培养“牺牲你的享受,享受你的牺牲”的奉献精神,让爱心代代传,“雷锋”处处见。

(四)感恩自然——感谢自然、环保卫士

感激自然、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感恩教育的归宿。地球是我们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在合理开发、积极利用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爱护地球、节约能源、循环利用,坚持走可持续发展战略,让人类文明开出更加绚丽的花朵。

总之,开展感恩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在开展过程中重视感恩教育的连续性、开放性,整合家长、社会、学校各方面的力量,感染学生、感召学生、感化学生,建立感恩认同,培养感恩情感,形成感恩意识,化成感恩行动,促进中学生道德水平的全线提升。

相关热词搜索:感恩 中学 教育 中学感恩教育活动方案 感恩教育手抄报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