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看焦虑扬a阳光【阳光晒不到工资后面的焦虑】

发布时间:2020-03-02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现代人对别人工资条的好奇程度和十几年前大不相同,如果公司同事问你工资多少,你一定会像防贼一样地防着他。工资保密也作为一项薪酬管理制度被大多数单位采纳。但也许你不介意与一个从未谋面的网友分享你工资条上的秘密。正是这种微妙的心态,促成了如今一股上网“晒工资”的潮流。
  记者通过百度搜索发现,关于“工资条”的帖子已多达132万个,每个帖子后面还挂着一长串“沙发…板凳”之类的跟帖。易之易工作网总经理金辉则从晒工资的流行上看出了招聘类网站的发展前景,某位网站CEO说,晒工资可能成为招聘类网站的新业务,光各晒各的还不行,还需要专业的网站来“洗”,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分离、归类,再把其“晾”出来,实现网上的快捷搜索。没准哪天就会有www.晒工资条.com的网建立起来。
  网上由网民自发晒出的工资条已经高达170多万条。这些工资条真实性有多高?它们是不是在挑战职场潜规则?它们会不会加剧人们因贫富差距而形成的心理落差?它们能成为劳资博弈的助推器吗?
  工资的对比则直接拉动了部分在职人员跳槽的欲望。据国内最权威的网络教育机构新东方在线产品部陈经理介绍,从2月初以来,新东方在线与职场有关的一些非应试类课程,销售明显抬升,与同期相比有了超过100%的增长。“晒工资”的突然火爆则起到了始料未及的催化剂的作用,更明确的涨工资目的成了许多人提前充电准备跳槽的原动力。除一些不易进入的垄断行业外,其他领域的外资企业工资福利待遇等往往都要超过本土企业,因此跳槽去外企成了许多人的首要目标,商务英语课程和口语等课程也就成了最为抢手的跳槽充电课程。猎头顾问张先生的话印证了这种说法。最新调查显示,加薪作为职场人士跳槽的诱因比例超过40%,远远胜于升值和发展空间等因素。
  “晒工资”的大规模出现始于去年9月,北大副教授阿忆在其博客上率先公开了自己的工资条,由此引发了公众的热烈讨论。搜狐财经频道还专门制作了“全国各行业工资大全”,搜集整理了全国上百条工资信息,其中不乏姚明、张艺谋等大腕明星的工资条。
  在本次调查中,47.5%的人上网看过工资条;49.7%的人觉得,晒工资是为了让工资更透明;45.1%的人认为贫富差距加大,晒工资能帮助大家认清自己的社会地位。
  
  不堪承受的沉重
  
  晒收藏晒宝贝的晒客们号称有荣辱不惊的心,随时记录的心,永不厌烦的心,热爱生活的心。继博客、播客、换客、彩客后出现的晒工资客们是否具有这颗荣辱不惊的心呢?
  小刘在一个大型国企上班,是和劳务公司签的合同,不算单位的正式员工,每个月干得辛辛苦苦到了月底能领800块钱在手里。单位里富得流油,而小刘他连个油花都沾不到,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正式职工一个个腰包鼓鼓。
  小刘呆的部门一共5个人属于这种性质的,小刘已经干了两年多了,论工作能力也独当一面,读过两年大专,思想上也有积极向上的想法,看着正式员工能力并不如自己,却拿着多自己几倍的工资,心里很不平衡。
  一年过去了,没有动静。两年过去了,还是没有动静。
  这个月工资发下来了,长长的工资条就摆在财务室窗口的台子上,小刘这一看不要紧,把心都看碎了――菜主任工资单上7250块,副主任5325块,其他正式员12580块,他们5个人是800块。小刘的心当时就闷得喘不过气来,他把单子一扔,跨上自行车回家去了。
  像小刘这样不禁晒工资的人多半是低收入阶层。一个有趣现象是网上的炫富者并不多见,自行现身的占少数,多数是被其他人推向前台遛晒,他们甚至表现出极大的同情心。一位网友在看到从事消防工作的武警菲薄收入后回帖说:账号多少?我有钱,我是外资企业高管,我一个人没什么大的开支,留着钱也没用,且我不想要太多的钱。
  而工资低者参加的数不胜数。有人还借机留下电话号码,有的是招创业伙伴,有的是想得到向国外输出劳工的机会。
  
  北大教授也愁生计
  
  晒工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合理以及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健全;包含了一部分老百姓对现实不满的无奈宣泄;也是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种特殊产物。
  2006年9月,阿忆在博客上发表的《无脑人,请你给俺指条出路,让俺们都照着去走》将自己在北大做副教授所得收入一一列出,共计4786元,流水账似的将每月支出一一列出,最后居然为人不敷出。
  他的好友、同事孔庆东说:“社会上动不动就说北大、清华拿了国家多少钱,我给你们算算。国家允诺给北大、清华各18个亿,这18个亿分3年给,每年6个亿。北大师生员工总有3万人吧?一年6个亿,3万人,平均1人只有2万,摊到12个月,每月只有不到2000。这里面还要包括北大的水电费、卫生费、粉笔钱、黑板钱吧?不过,说话总要客观,我想阿忆跟我一样,我们不恨北大。我们的物质生活我们自己去改善好了。”
  认识其他北大教师的人愤愤举证,北大教师穷不了,都在外面兼两三个职。但这恰恰证明了北大教师也要凭借灰色收入才能招架相对体面的生活。
  我国现行的工资体系是隐性与公开结合的一种分配方式。城市的公职人员很大一部分收入来自灰色收入,甚至黑色收入。这种现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正逐步得到规范。比如账户实名制,手机电信等实名体系的出现,就是在放活的同时将其纳入社会管理当中。随着社会信用记录和公共管理的健全,过去模糊的灰色地带将日渐清晰。在这种变迁过程中,成千上万有公职的城市人开始感到了压力。而“晒工资”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部分人表面风光(社会地位不低),事实上却捉襟见肘(实际收入不高)的尴尬处境和内心不平衡。
  人们对收入差距的不满主要是对不正当收入的不满,而不是对基于职能和岗位绩效的不满。所以正常的收入分配原则是让有经验和技能的人获得较高的工资。即使在工资分配相对不合理的企业里,所有工资条代表的分配方式具有天然的合理性。其中体现的差异是一种职业选择和岗位的差异,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收入分配差距的源头。
  工资条背后的确有民生的焦虑,有人们对收入公平的期许,其中人们对体制内收入不尽合理差距的不满尤甚。而且即便同在一种体制下,不同岗位的工资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如公交系统,过去这个系统是真穷,但现在政府为了社会安定和谐,在很多公共管理领域加大了投入,于是过去一些财政吃紧的系统变得“阔绰”起来。但真正享受到这种扶持和补贴的往往是一些调度人员、管理人员。这种差距并非技能、业绩所带来的合理 差距,所以人们有不满情绪是自然的。
  国外的网络也很发达,但他们的工资似乎是高度隐私,没有产生类似国内的“晒工资”现象。是因为他们对自己薪酬的满意度更高,还是另有原因?
  有三点原因值得关注。首先,国外的职业教育很发达,许多人在很小的时候就有基本的薪酬教育和相应的理念。其次,在西方社会,人们对隐私的尊重是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一旦被列入隐私之列,就会得到大家的普遍理解和尊重。但我们的文化中似乎缺少这样的基因,不少人酷爱了解他人的隐私,这也使得“晒工资”有了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基础。第三,国外有相应的组织机构提供权威的岗位薪酬信息,一些国家的劳工部门每年都会公布相应岗位的薪酬,但我国这方面的基础信息建设还很欠缺,缺少可信服的参考信息。于是一种民间的非正式的自助方式便应运而生了。
  
  “晒工资”背后的浮躁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专家、同康心理工作室的刘宝锋认为,人的一大特点是社会化,无论做什么都希望能给自己一个群体性的心理定位。因此,人们往往希望通过与旁人的比较得出结论,看自己处于“哪个点”,劳动所得是否合理。
  “工资往往代表着社会地位,”上海知音心理咨询师培训和心理咨询机构总督导王裕如表示,人们发布或者关注“晒工资”的帖子,一是为了了解他人,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面是安抚或者炫耀自己。记者注意到,相关帖子中,发帖的大部分是中等或低收入者,一年几十万的比例很小,上百万的几乎绝迹。可以说,“炫耀型”占的比例很少。对此,王裕如很干脆地指出:“高收入者往往不会有这样的举动。”在她看来,一些人“晒工资”是觉得收入偏低,需要拿出来进行评估,情绪上也能够得到暂时的发泄。同时,发帖人往往会从其他人那里得到安慰。这样一来,心理上也会更好过一些。
  各个行业、地区之间工资的比较,能反映出很多深层的民生问题。
  2月12日,一位自称“上海电力系统员工”的网友“晒”出工资单,称自己2007年1月份的工资单上开出的工资、补贴工资、双薪工资、员工奖金之和达到2万多元。工资单里的项目让人眼花缭乱:“补贴工资”包括通讯补贴、伙食补贴等;“双薪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等;“员工奖金”包括年终迎检嘉奖、综合效益奖励金、电费回收岗位责任金奖、电费回收管理过程奖、安全风险金奖、安全管理过程奖和线损考核奖。
  虽然上海电力公司随即表示,两万块这个数字“高得离谱”!而且该工资单有明显“漏洞”。但是,网络上晒工资已然成为网上点击率最高、网友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
  
  晒出一些阴暗面
  
  公务员的工资被翻捡得烂熟。最“腐败”的是某县级市地税局普通科员2007年1月份的工资条。此工资条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计税工资就是13610元,扣除所得税后实发金额9856.23元;第二部分让好多网友惊得合不拢嘴:双薪13110;年终奖30000;计生奖4500春节津贴18300;开年红包2800,合计68710;扣税额9242.04,实发金额59467.96。这样算下来,这个小小科员开年的第一个月就已经入账近7万元。这还不算完,据说每个季度还有近万元的购物卡,每年还有两三次的旅游,上个月单位还帮他存了7200元的手机话费等等。
  在晒工资的过程中,网友们激烈的言词往往集中于工资的上涨赶不上物价上涨的脚步及收入的不均衡。有经济学家认为,机会不平等使得当前贫富差距拉得更大,而造成机会不平等的原因是腐败和垄断。相关学术研究报告也指出,我国收入增长最快的群体大都是与权力相关。因此,从表面上看,“晒工资”晒出了不同个体的收入状况、不同个体的欢愉和悲辛,实质上,则晒出了现实中的分配秩序,晒出了垄断行业的霸道,更晒出了某些滥权者侵吞公共财富的现实。
  有网友甚至举出了种种猫腻某铁路局的职工月工资现金1100元,但曾被逼着在月收入1700、2100及3000多元的工资条上签字;有人曾每年某几个月里工资卡上多打了几千元,每次第二天都被告知错发,得上交,成了企业新偷税漏税方法的工具。
  有网友将自己十余年来的收支情况统计了一下:工资年年上涨,支出更是节节攀高。其中有人跟帖说:“每次涨工资,都有一种上当的感觉,工资刚涨,赖以生存的米、面、油、菜价钱就都跟着涨了,涨幅比工资还高。还没来得及庆祝,就开始叹息了。”
  据网络调查统计,教育、石油石化、邮政、公务员、银行职员等五类职业的工资条最受网民关注。记者发现,从“晒”在网上的工资条来看,石油、电力、电讯等大型国企的员工收入,普遍比军人、教师的收入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
  面对这样的巨大差异,调查中31.9%的人惊呼:“职业、城市之间的收入差距居然这么大”! 27.5%的人感叹“某些职业工资高得让人无法接受”。
  本次调查表明,11.5%的人坚持认为,工资是个人隐私,不该在网上公开;49.7%的人觉得,晒工资是为了让工资更透明;45.1%的人认为贫富差距加大,晒工资能帮助大家认清自己的社会地位。晒一晒平常心
  有人说“晒工资”有益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发泄积压在心底的一种情绪。通过比较让自己更清楚自己的价值和自己在这个社会所处的位置,从而给自己更多的动力,更好地调整规划,实现自己的理想。
  有人说“晒工资”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通过比较给自己的信心带来冲击,对工作的价值失去原有的认同,心情沮丧等等,还会造成职业规划中不必要的失误,盲目地跳槽,选择并不适合自己的职位。
  “晒工资”现象也是社会物质文明发展后,人们对精神需求的一种心理表现,从精神层面来讲就是对“公平”的需要。“不怕多、不怕少,就怕不公平”,大到国家之间、国家内部各行各业。
  有网友想以晒出的工资为证据,要求老板加薪。这可行吗?专家的回答惊人地一致:不能!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科学研究中心咨询师胡邓表示,对于“晒工资”的流行,大家最好抱着一个平静的心态,当成生活的调味剂就好。作为专业的薪酬调查公司,外企太和顾问公司的顾问李磊认为,晒工资的好处在于市场信息的透明化,但缺点在于单纯比数字没有太大意义。即使是同一职位,一个100人规模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与万人规模的同等职位的薪酬也能相去甚远。专业的薪酬调查是要建立在同一尺度之下的。
  工资是衡量一个职业人自身价值的最大标准,每个人都希望了解自身收入的合理性。但企业看到的往往是工资“泄露”后的弊端,害怕由此而生的攀比,所以很多企业并不愿意与员工开诚布公地沟通。我们在长期的管理咨询实践中发现,职业人的一个特点在于,他们真正无法忍受的并非待遇低的事实,而是需要一个能让自己信服和平衡的说法,一个对未来的预期。
  “晒工资”现象的出现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从积极的角度看,人们可以坦诚地公开秘密了。今年的人大代表的提案中就有关于重新考虑垄断行业资源占有问题,从税收上采用不同标准的提议、到降低垄断行业人员工资的提案。“晒工资”对这些变化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促进作用。
  从另一个角度讲,在“晒工资”的现象中也出现了很多虚假、浮夸的收入单,也是人们一种嫉妒、浮躁的情绪体现。有些人看到这些会感觉极大的“不公”,出现不合时宜的跳槽、愤愤不平,严重的甚至产生仇恨社会的情绪。
  其实,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抱着一颗平常心来看待就好了。相信不合理的事情总会调整,虚假的东西也会去伪存真,而且相信人们的辨别能力。很多人从开始惊异,到怀疑,到吸收对自己有用的,到一笑了之,依然正常地生活,只当开阔了一下眼界。工作还要继续,生活还要继续,放下包袱,快乐地去生活、去工作。
  
  编辑
  冯 岚

相关热词搜索:焦虑 工资 不到 阳光晒不到工资后面的焦虑 公务员阳光工资政策分析 浅谈公务员阳光工资制doc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