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老人与儿孙和谐【自我和谐 朗润老人】

发布时间:2020-03-02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2006年8月6日,季羡林老人95岁华诞。温家宝总理到医院去探望老人并祝寿。谈话中提到“和谐社会”,老人指出,除了讲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应该讲人的自我和谐。总理说:“先生,您讲得对。” 季老对“自我和谐”的含义作了精要的诠释。季老所提出的“自我和谐”在今天真是一个“唯此唯大”的文化命题。它被写进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文件,将成为经典话语融入历史。
  听到这个消息,我这个如沧海一粟的小人物深深被感动了。因为我想:季老本人正是一个“自我和谐”的优秀典范。我认为人的自我和谐一定跟“大”与“小”的统一密切相关。季老学问大,成就大,被誉为“文化大师”,如总理敬称他为“人中麟凤”。他的品格的基质在于江海不择细流,“有容乃大”。我是地道的小人物,有自知之明乃至带点自卑,但是在我将近“知天命”的时候,天赐机缘,有幸接触季羡林老人,受到他的帮助、鼓励。我多次去朗润园拜望季老,聆听教诲。我可以用自身体验证明:老人家提出的“自我和谐”命题,必定含蕴着“大”与“小”之间既极深奥又极单纯的哲理关系。
  想想,小小的我身上也包含“大”的因素,那就是我泯然大众也,即大众的组成部分。所以我想把小人物从大师受教益的经历讲讲,与诸君共享。
  
  缘起文事
  
  过来人才知道,时间真是叫人尴尬、无奈的东西,你分不清漫长还是迅疾。我最初接触季老是二十多年前的事。而从诵读的作品中知道季羡林这个名字,则更要再往前跨二十载,已悠悠烟尘四十载矣。
  我们年轻时不料赶上一场全国大饥馑,当时并不知道这场痛苦基本是人祸造成。那阵子的舆论导向在于发扬革命传统,渡过难关。我们尽管饥肠辘辘却热衷孜孜阅读。报刊上多了一些口号味渐寡,人情味颇浓的散文。一篇题为《一双长满老茧的手》的文章吸引了我,反复读了好几遍。那时正在教书,便又向学生推荐,他们读了也很感动。公共汽车上一位陌生农村老太太粗糙的手,不仅吸住作者的眼光,而且引起他“心的震动”,原来老人这双长满老茧的手揭开他记忆帷幕,他恍惚回到童年,看到庄稼地里干活的母亲的手,也看到照顾自己长大的仆人王妈的手。细情小事的精致描绘中饱含真挚朴素的感情,对劳动及养育我们的劳动者的赞美之情,跃然纸上,无任何造作。初次阅读,我便深深记住了作者的名字:季羡林。
  果然,由于文章情深意挚,表达的功力又堪称典范,他的作品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如《夹竹桃》,他的名字广为人知了。
  不料,神州祸从天降,大革文化命造孽十年,不知今世何世。动乱熬过,性命侥幸没有被革去的文化人,大致有一种赶紧做点事情的心愿。我和朋友商量,为精神饥渴的少年做点事,选取著名作家记述童年生活的散文随笔编本书,以有益有趣为宗旨,希望隔代人得以神交。这个设想得到认可,我们编了一册《天窗》,后再编了一册《启明星》。文章按作家生年排序,前册首篇是鲁迅的《五猖会》,后册首篇是季羡林的《一双长满老茧的手》。
  名人效应总是无可厚非吧。我们也考虑到这一层,几经掂度,终于怀着奢望,鼓足勇气,给完全没有交往的季羡林先生写了一封信,请求先生为《启明星》赐一篇序文。我们把编书意图和目录报告了老人家,也恳切表达了少年读者的期望。
  上世纪80年代初,季先生已成为学界瞩目的忙人,我们的请求被搁置以至推掉,心里是有准备的。然而过了没几天,我们便收到了季老的信,一纸短函之外,是一篇用秀雅楷字抄在400字稿纸上的序文,整整六页。我们感动与感激的心情无以言表。
  反复诵读,我们仿佛聆听到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用慈爱甚至疼爱的口吻,与少年语重心长地交谈。他引用了辛稼轩“少年不识愁滋味”词句,融通解释,告诉少年读者可以从书里的文章“照见你们和我们的不同,过去和现在的不同”,从比较与鉴别中认识社会,体验人生。饱蕴在字里行间的,是老人家真挚厚重的情怀,而他认为自己与少年完全能够“心心相通”的事情,便是爱国主义。他坦诚地说:
  “我头脑里有时候也有一些畅想曲。我曾经想,有朝一日,如果在祖国和个人生命之间非得有所抉择的话,我究竟选择什么?我的回答简单而又坚决:祖国。即使把我烧成了灰,我的每一个分子,也是热爱祖国,决不变节的。”
  是惯常的大话空话么?决不是。老人家的经历与关键时刻的品格节操可以凿凿为证。他的一腔衷情和坚定信念,表现为他后来爱说的一句话:“爱国没商量。”在序文结尾,季老语气昂奋,讲到今天“祖国在克服了灾难之后,正大踏步前进,相信前途越来越光明”,于是照应开头,他改了辛词的下阕:
  “而今尝尽喜滋味,欲罢不能,欲罢不能,频说喜事千万重。”
  
  初次拜晤
  
  这期间,我读到季先生两本散文集《天竺心影》和《朗润集》,著名学者、教授,兼治如此温馨清美文情并茂的散文,不免激励我“读其文,想见其为人”的愿望,排除原有的种种顾虑,决意去拜访季老。
  绕过燕园有名的未名湖,找到紧北面一幢向阳楼房,这里是季老寓居多年的朗润园。草木葱茏中一泓池塘,蓝天空阔,日光杲杲,释出一个朗字;被水分滋润的茂密植被又坐实了润字。季先生深爱这环境,曾经用十六个字形容:“水木明瑟,曲径通幽,绿树蓊郁,红荷映日”。他出版散文,声称“就以朗润名吾集”。在这生趣盎然的幽雅庐舍中孜孜劳作的老人――不妨称他为朗润老人,究竟是怎样一位贤哲呢?
  叩开房门,拜谒主人,我第一感觉是惊异:迎面的老人是学贯中西,誉满天下的大学者吗?怎么形貌这么普通,像一位老农、老圃,或街道退休的工人师傅?忽然记起一件传闻逸事,说一名新生报到,在校园碰见个穿旧衣服布鞋的老头,说:老同志,帮忙看看行李。听答应声“行”,他就放心去办理报到手续。这些程序走完,花了一上午的时间,回来后老人还在毫无怨言地帮他看行李。直到开学典礼,听校领导介绍“这位,副校长,东语系主任季羡林”,新生才恍然惊愕,良久不敢相信。
  我自报家门,抱歉打扰,感谢老人家百忙中撰写序文。季老如叙家常,静静地说:“当教师的,熟悉学生,平常给他们写点编点东西,是好事。我也这么做的。”我喜欢他的散文,也钦服他倡导的创作宗旨。季老讲他打念中学起就爱读爱写散文,尤其热衷抒情散文。他舒缓的语气、蔼然的神情,消融了我的拘谨与顾虑,不觉身心朗润,如坐春风。
  初次拜晤,不便耽搁,离开窗明几净的朗润书房,季老的音容仍久久驻留心间,温煦如秋阳。楔形面庞上的温厚笑容,总含蕴着一种慰藉人心的东西。他的知心老朋友张中行先生说,季老“一身而具有三种难能:一是学问精深,二是为人朴厚,三是有深情。”他更认为“朴厚”二字凝练了季先生的精神,是他独具魅力之处。在跟季老不多的接触中,我对“文如其人”这成语不免发生疑问:文如此厚重丰腴,人则清癯羸弱;文这样热情洋溢,意趣盎然,人却恬淡冷静;词语华美,文采粲然的作者,竟是一位泥土般朴素的老人家。
  
  再度谈心
  
  第二年春末,我带着刚上高中的儿子,骑自行车到北大朗润园,拜望季老。这里隐了一点私心,觉得在孩子初涉世事思考人生阶段,接触接触风范卓异的长辈,对他们学会做人必有益处。事前作了点准备,叫他读了些季老写的及写季老的文章,特别告诉他,老人说过自己“年龄增加一岁,对青少年的感情就增加一分”的话,你可以好好向老爷爷请教。到底是初生牛犊,少有怯对名人的矜持心态。一见面,老人兴致很好,脸上绽放菊花,那是对隔代人疼爱的微笑。交谈一阵,孩子回答了季老关切的问话,忽然提了一个我也没料到的问题:“季爷爷,我从一篇文章看到,说您在文化大革命时候,挨批挨斗,仍然偷偷搞学问,那,那您是怎么做的呢?”
  孩子动乱年代出生,拨乱反正时刚懂事,成年人痛定思痛,不愿那些惨绝人寰的事情让子女知道,以免侵害他们纯洁的心灵。孩子们也本能地拒绝悲剧,倒是对绝境里的抗争,炼狱中的良知圣火极有兴趣。
  对孩子的提问,季老沉吟一下,用平静语调,缓缓叙述:
  “那时候运动搞了四五年,我在‘牛棚’呆了八个月,放出来叫做‘半解放’。这是个什么状况呢?介于人与非人之间,人民与非人民之间,党员与非党员之间,革命与反革命之间,这种‘中间人物’算我们的创造发明吧,可能跟印度神话里的陀商古稍有类似。”老人见孩子对这个名字生疏,就用铅笔写了“陀商古”,一边说:“印度种姓里的贱民,有‘不可接触者’称号。这种滋味你们年轻人当然难以体会,我倒希望谁都永远不过那样的日子。”
  季老说他被派到学生宿舍楼当门房,每天上班除了分报纸,送信,空余时间挺多。利用这点难得的自由做点什么事呢?他决定索性干一项倾心多年的工程,翻译印度伟大典籍、巨型史诗《摩罗衍那》。
  “这部巨著有八大卷,八万多行诗。我晚上回家仔细阅读梵文精校本原文,先译成散文写在小纸条上,装在口袋里。坐在传达室,我在那儿琢磨,推敲,把原诗句译成口语的韵文。晚上回去再把这汉语诗句抄下来。”
  试想,当时在惑乱中主动或被动折腾的人们,偶尔瞥见一个老头,面容瘦削,神情木讷,枯坐门房,他们哪里想得到,这位老人家,旷代学者,正在以超凡毅力完成一座文化大桥,将印度文明宝库运载到中华民族来。十多年以后,八大卷熠熠闪光的《摩罗衍那》问世,如丰碑屹立,有谁知道这部史诗典籍是在怎样特殊的境地完成的呢?
  听季老叙述那阵,无论孩子和我,都并不真正了解他那工作的重要意义。当时,《牛棚杂忆》还没有出版,我们也不知道老人在浩劫中受了那么多惨苦的磨难,面对疯狂卑劣的人群,他产生过痛苦的生死抉择。我们只是直觉地接触到一种人格魅力,仿佛三春煦煦阳光朗照,丝丝好雨滋润。一直处于激动状态的我恍然记起,连忙拿起相机,给一老一少照了一张相。
  惜别朗润园,我们沉浸在兴奋中,一路无语。一副慈蔼又刚毅、睿智而谦和的面容,衬着春光鲜活地映现在心田。啊,朗润老人。
  
  祝福期寿
  
  今天,时光疾驰已近二十载。可幸季羡林老人身心俱健,繁忙事务中,他又撰写了不少传世美文。他以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为己任,主编了相当于《四库全书》的中华典籍《传世藏书》。世人祝愿老人高寿再高寿。在怀念老师和朋友冯友兰先生的文章里,他援引一句友人自信的话:“何止于米,相期以茶”。古话“米寿”指88岁,这道年龄门槛季老早以跨过。“茶寿”呢,指108岁。国人,包括芸芸众生中亲历过老人教诲的笔者,正对朗润老人这样挚切期盼着呢。
  编辑/任 娟

相关热词搜索:老人 自我 和谐 自我和谐 朗润老人 自我和谐 朗润老人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