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杂技的翅膀(十二)]中国杂技家协会

发布时间:2020-03-02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2010年,中国杂技团建团60周年。作为送给团庆的献礼,为期1个月的“老干部书画摄影展”产生了良好的效果。9月28日,演艺集团和文化局的领导同事参加了开幕式。在中国杂技团的发展史上,此次书画摄影展的规模是前所未有的。展出作品包括40幅书画作品和30余幅摄影作品。
  书画展得以举办,其中的辛苦只有中杂人自己知道。准确地说,老干部处的办公人员只有一个半人,却要照顾200多名离退休老同志。因为老干部处长李杰要同时奔走在团内和老干部活动站两处,而真正全职在老干部活动站的只有一个人。在人手紧缺的情况下,他们还是鼓足干劲,准备筹划一次精彩的展出。
  杨小偏,退休前负责老干部处工作,用老同志的话说:“他是最了解我们的人。”
  “这次的书画摄影和老照片展览表达了中杂老同志多年奉献热爱杂技的感情,同时也向新生代展示了杂技元老们的艺术风采。”杨小偏虽然不画画,但是他喜欢画,也懂得鉴赏。在中杂的半路“画家”中很受尊重。这次画展得以顺利举行,杨小偏绝对是幕后功臣。
  在筹备书画展前期,活动筹备组成员在讨论会上各抒己见,杨小偏提出了以老同志的书画、摄影作品为展出内容,得到大家的附议。
  
  刘昱:书画班的“魂”
  说起中杂老同志的绘画水平,今时今日已不可小觑。他们的功力增进,离不开一个重要的人――刘昱。
  刘昱原负责中国杂技团舞美设计。40年代,他就读于北京京华美术学院西画系。刘昱习得西画,但自幼年开始便对国画产生了深厚的兴趣。祖父、父亲热衷收藏名画,刘昱的艺术品位受到很深的影响。
  刘昱师从郭百川,后从院长邱石冥习中国花鸟画,擅长山水。他作画用笔形式果断强悍,笔意拗铁折钗,追求雄健、刚直、老辣、生涩等特点。他喜用泼墨,间用焦墨,设色不囿于自然。
  刘昱不仅热衷作画,还擅长拉小提琴。他是中国杂技团出名的“多面手”。1988年,刘昱退休赋闲,经文化局老干部站吴站长邀请,到文化局组织的老干部活动站讲授国画课。1992年,老干部书画研习班成立。学员包括文化局相关单位的离退休老同志,而中杂的老同志自然名列其中。
  “必须讲一讲书画对于老年养生有什么好处。”86岁的刘昱精神矍铄,目光炯炯。他说这归功于勤学爱画。“所以,第一课我讲了庄子的《南华经》,告诉老同志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画画是怎么延缓衰老,提高精神面貌的。”老干部活动站讲授中国画,多数绘画爱好者都是从白描、写意、工笔开始练起。而刘昱独具匠心,同时为老同志讲解《美学》《中国画发展简史》等,他认为个人修养和审美观对于作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一周不画,手会生。好像杂技,几天不练,就回范儿。”现在学员的水平普遍提高了,山水花鸟,根据自己的喜爱作画。起初,刘昱在家画好画稿,复印多份,在课堂上分给学员作为临摹的作业。渐渐地,学员开始临摹名画。这些被临摹的名画可不是顺手拈来,而是刘昱根据学员的水平特别甄选的。“辅导大家,对我也有益处,使我觉得自己没有脱离社会。老同志都是安心学习,踏踏实实。书画班里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很和谐,精神上的享受也是收获之一。”
  直到2004年,刘昱79岁。他从书画班的老师身份转变成顾问,这样就可以量力而行,不必每个周四都赶到活动站,但6年的教学已经成了刘昱生活的一部分。他依然经常出现在书画班,无偿地给学生评点。他还时不时地亲自画上几笔。老同志在绘画上的任何一件小事儿,都是刘昱眼中的大事。
  
  许秀芝:研习班里的“大名人”
  许秀芝是在书画班成立的第二年加入的,是根正苗红的老学员。许秀芝在中国杂技团任文职,退休后学习书画似乎是水到渠成的。其实在她接触国画前,仅是欣赏,心中就产生了难以名状的喜爱之情。带着这份热情,她成了刘昱最得意的学生之一。
  许秀芝的作品曾多次参展,获金银奖及清代国宝皇帝玉玺奖等,作品同时入选在《北京老年书画联谊会书画集》《洞庭杯书画集》《观音阁碑林》等多种书刊上。
  2007年,由于绘画作品在老干部圈内广受好评,她受邀参加了北京市老年大学。去年,还出了一本个人画册。
  据说许秀芝的老伴擅长书法。家乡人都知道这老两口男会书法女会画,特别请他们回去参加了山西省万荣县的老年书画展,鞭炮迎宾。后来,老伴建议许秀芝出个画册,也不枉费平日里爱画勤画。
  “画画,水墨很要紧,总掌握不好。年纪大了,手不由己了。”受到称赞,总让许秀芝有点不好意思,可提起画画的好处,她总是滔滔不绝:“画画养生,哪儿不舒服画会儿画就好了,难受也忘了。在画画过程中,同学之间还彼此提醒、帮助。”说着说着,许秀芝拿出了前一天在家画的3张扇面,满面春风。
  
  刘家杰:越来越热爱
  在中杂工作的几十年里,刘家杰是一名优秀的演奏员。谈及书法绘画,他最大的感受是“隔行如隔山”,接着又补充道:“但书画与音乐又密切相关,都属于艺术范畴,都需要激情、灵感。”虽然未接受专业培训,但刘家杰对书画的热爱却丝毫不减,从1996年便开始有所涉猎。得到中杂举办“第二届杂技团老干部书画、摄影展”的消息后,作为中杂退休党支部书记,刘家杰一马当先,积极筹备起来。
  “主要是临摹,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他不但临摹了徐悲鸿的骏马和公鸡,而且依照报纸上的小样画出了一幅壮观的万里长城。
  为了与建团60周年的主题紧密贴合,刘家杰打算“抓”一幅杂技演员表演花盘的精彩瞬间。依据老剧照,刘家杰挑选了一组“滚毛下”。两名杂技演员四手旋转花盘,倒立的尖儿从底座头上翻滚落地。相较山水花鸟,人物更难把握。刘家杰曾经在工厂工作过,画过不少机械图纸,心中比较自信,“敢走笔,下手准”。在运笔着墨上,刘家杰下足了功夫,尽力把握人物的神态和动作。最终的作品因立意新颖、形象生动,博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但也有演员细心地指出了画面上的瑕疵:“有点毛病,头跟头的位置不对。”刘家杰虚心接受,“逃不过专业人士的眼睛,下次改进!”
  由于家住密云,刘家杰无法参加每周四举办的书画摄影课程,颇感遗憾。但他仍保持着勤奋的状态,绘画的过程对他来说绝对是一种享受。“净化心灵、开阔胸怀、陶冶情操,平时说的美词儿都能体会到。”老伴对刘家杰的爱好非常支持,常常嘱咐:“你什么活儿也甭管了,一会儿叫你吃饭。”刘家杰笑称这不失为逃避家务劳动的一个好借口。
  刘家杰对中国杂技团始终怀着深厚的情谊和感恩的心情,“我的成长过程和杂技团分不开,使我有勇气和信心投入这份工作。”
  
  郭峻:在书画中聆听心灵的声音
  退休前,郭峻担任中国杂技团教育培训处副处长一职,曾经的一批批学生如今已成为中杂的中流砥柱。2002年,经刘昱老师介绍,她开始进入北京市文化局老干部活动站中国书画研习班学习书画。
  郭峻曾是体操运动员,又与杂技打了几十年交道,如今投入书画艺术的殿堂,她笑言自己是“弃武从文”。生活为她带来了新的惊喜,在书画的世界里,郭峻发现了另一种美丽和震撼。“从一无所知到深深迷恋,我越来越感受到书画艺术的魅力。周围都是良师益友,在他们的指点下,我从最基础的点线面学习,一点点进入了这个全新的领域。”
  郭峻最爱画梅。梅花“清雅俊逸”“冰肌玉骨”“凌寒留香”的性格令她赞赏。郭峻尝试用多种手法来表现梅的高洁,她画遍了各种各样的梅,怒放的红梅、傲立的白梅、清雅的雪梅……
  为了更好地刻画花朵的神韵,郭峻常常拿着照相机游走于京城各大花卉展,并一发不可收地爱上了摄影。无论是书画还是摄影,都需要对艺术的审美和鉴赏力。郭峻乐此不疲地观察、拍摄、绘画,用心灵体会着大自然的神奇。
  老伴和孩子给了郭峻莫大的支持,每当她铺纸研磨摆开阵仗要作画时,孩子便体贴地为她播放一支古筝曲,丈夫也在一旁鼓励道:“你好好画,画完了我给你题字。”
  在郭峻研习绘画的道路上,刘昱老师无私的帮助和指导是她前进的动力。无论是作画的基本技巧,还是艺术领悟力,郭峻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进步。8年过去了,郭峻在艺术的殿堂里乐此不疲地行走着,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画融天下”。
  位于中山公园的老干部活动站成了郭峻的第二个家,这里不但是老年朋友社交的平台,而且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精神状态也为之改变。“这里环境优雅,是老年人心灵交流的文化沙龙,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大家每次都是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值得一提的是,中杂老干部处很贴心地为大家订阅了《大众摄影》和《中国美术》两本杂志,细节之处方见用心良苦。
  正值中杂建团60年之际,老干部们都有心为杂技团做点什么,“也应该给60周年添点彩”。大家在与刘昱老师交谈的过程中,彼此碰撞出许多灵感,一致认为办画展无疑是最能表达大伙儿心声的方式。这一想法得到了团领导的大力支持,在筹备组的积极准备下,众人拾柴火焰高,画展得以顺利开幕。9月28日的开幕仪式上,中国杂技团总经理张红出席并代表讲话,对画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称画展是中杂60周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养生,书画延年,在创作的过程中,郭峻的心态异常平和。在由艺术搭建的美妙世界里,郭峻聆听着心灵深处最纯净的声音。
  
  郭振声:信奉书画养生
  许多年前,郭振声最早接触的书法是“刷在黑板上的艺术字”,他经常用蘸了漆的刷子写下一段段毛主席语录。2004年,郭振声跟随刘昱、于民两位老师学习书画之后,才真正体会到书画带来的妙处。
  郭振声和刘昱曾在中国杂技团艺术处共事,刘昱负责设计道具图纸,郭振声依照图纸进行制作。一次意外中,郭振声出了工伤,颈椎、胸椎、腰椎共12个关节压缩。病退之后,郭振声的情绪非常低落,在家中养病的日子伴随着愁云惨雾。
  走进书画的世界后,郭振声的生活仿佛打开了一扇天窗,往日的阴霾逐渐消散。他沐浴在阳光之中,完全换了一种活法。“每当我精心写字、作画的时候,疼痛便消失了,跟入了定似的。”郭振声感叹道。
  6年来,郭振声的身体一点点康复了,心情也一片明朗。他更加信奉“书画养生之道”,笔耕不辍,进步飞快。2008年奥运会时,郭振声的作品在东城区街道的书画展中小有斩获,这份肯定让他在开心之余收获了巨大的成就感。
  得知团里举办书画摄影展的消息后,郭振声非常投入地创作了《国色天香》《孔雀》等作品。每一幅精心勾勒的画卷,都包含着他对生活质朴的热爱。
  
  付环:优游于书法之中
  付环曾经是一名杂技演员,主攻爬杆、举刀拉弓。动极思静,1991年,在徐叔坚团长的影响和启蒙下,付环开始练习书法,临习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等名家的碑帖。在杂技上倾注了一生心血的他,陶醉在书法的天地之中。早年,杂技演员文化程度并不是很高,付环在“文”上很难自信起来。随着练习的不断深入,他渐渐重新认识自己,心灵上也走过了一条探索之路。
  “最初很艰难。就拿王羲之的《兰亭序》来说,天下第一行书,我前前后后临摹了三四百遍,却一直不满意。”付环对自我的要求非常高,他将杂技演员的毅力和执着运用到书法当中。这份不知疲倦的练习为付环的书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3年,付环参加了北京市文化局老干部活动站书法研习班,在于民老师指导下研习书法美学创作,多次参加市委组织部、市文化局、三里屯街道组织的书画展并获奖。在杂技团走过了风风雨雨的岁月,最终回归到书法艺术的静谧,付环体味了两重截然不同的艺术。每周四,付环都会准时来到活动站,与老朋友谈笑风生,交流书画心得,自有一番快乐。
  每当心浮气躁的时候,付环便铺开一张宣纸,笔走龙蛇,恣意挥洒。这一刻,付环的心便神奇般地沉静下来,似乎有一股气流运行于五脏六腑。忘我,是一种美好的境界。付环深谙此道,优游于书法之中,得大自在也。
  
  老干部书画、摄影展览是中国杂技团建团60周年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活跃了老同志的文化生活,而且对外展示了中杂老同志的书画艺术成果。
  中国杂技团是具有60年光荣历史的文艺团体,全团共有离退休干部205人。长期以来,离退休干部在杂技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注重学习、加强沟通、真诚关怀,打造了一支永葆青春、乐于奉献的老干部队伍。中杂将不遗余力地为老同志“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教”创造良好氛围。
  正是在这种良好氛围的鼓舞和感召下,一群鹤发童颜的老人,离开工作岗位后又去学书法、学绘画、学摄影,在大自然中陶冶情操,给自己给家庭带来欢乐,给他人送去祝福和温暖,怡然自得,享受着晚年美好的人生。
  (特别感谢文化局老干部活动站站长陈霞为书画摄影展提供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编辑/麻 雯mawen214@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杂技 中国 翅膀 中国杂技的翅膀(十二) 十二只翅膀 十二星座翅膀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