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共同体的构建研究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成果

发布时间:2020-03-10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摘要]认为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共同体是旨在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种社群组织模式。研究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构建知识共同体的意义,并在界定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共同体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从知识整合的角度,就知识共同体的构成要素、组织原则和框架模型,提出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构建知识共同体的策略。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 知识共同体 知识整合
  [分类号]G302
  
  1.引言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成果转化率低则难以实现科技成果效用的最大化。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实质上是“持续创新活动与知识流动的耦合过程,在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中,相伴而生的是多元化的原理知识、工艺知识、管理知识、时间知识、市场知识等的耦合和创新”。可见,促进知识整合是推动科技成果成功转化的必要条件。本文从知识整合的角度,提出了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构建知识共同体的策略,旨在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
  
  2.科技成果转化中构建知识共同体的意义
  
  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需要整合各种来源、各种领域的相关知识,因此,“任何个人或单位都很难独立承担成果转化项目”,大多数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都需要来自科研机构、政府、企业等多方的协作。而参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各方如果形成一种虚拟组织,就更便于进行知识的共享与整合。因此,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构建知识共同体具有重要的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知识共同体可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
  科技成果转化中需要整合多种知识,而这些知识的整合仅仅依靠承担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组织很难完成,因为“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类型和层次的知识需求,虽然有些知识需求恰好是互补的,但是拥有这种互补知识需求的主体之间相互并不知晓。而知识共同体的出现可以很好地实现不同层次知识需求者的联系,可以将各种知识方便地集成在一起,从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
  
  2.2知识共同体可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
  在知识共同体中,每个成员都可以向其他成员学习,并可与其他成员进行探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各种交流都可以在知识共同体中积累和沉淀下来,这对于承担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组织来说是一种知识的总结与梳理。“通过知识总结的方式,将个人知识、团队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可以实现知识的升级共享”,从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
  
  2.3知识共同体可以拓展科技成果转化的功能
  知识共同体中参与知识交流的人不是某几个组织内有限的人,而是世界范围内的各种组织和个人。这样就避免了有限组织机构中知识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因此,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知识共同体成为了一个超大规模的、便于使用的、没有时空限制的知识中心。而这个知识中心中共享的知识是经过筛选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仅对科技成果转化有价值,还有利于促进新的科技成果的诞生。
  
  3.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共同体的界定与内涵
  
  3.1知识共同体的界定
  知识共同体是建立在社群基础之上的概念,不同领域的学者对知识共同体有着不同的认识。Lee和Cole认为知识创造共同体是一系列规则和资源的结合,即嵌入在产品开发实践过程中的关于知识创造的规范与形式的组合。罗珉认为知识共同体是一个由行为个体组成的知识创造和知识积累的网络,是由各种不同背景的个人或组织基于共同专业兴趣所组成的非正式群体。王雎等认为知识共同体是一个包括供应商、制造者、合伙人、投资者、顾客、专家以及科研机构等创新者的延伸网络。本文将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共同体界定为旨在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种社群组织模式,它以科技成果为核心,以科技成果转化组织为领导者,聚合来自于科研机构、高校、政府、企业等领域的若干参与者,通过其特有的组织规则作用于成员个体行为,从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也就是说,当各方参与者围绕同一个科技成果进行交流沟通时,这些主体就形成了一个知识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是一个同心圆的结构,圆点即讨论的科技成果,核心部分是承担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组织,而外围部分则是由参与度不同的各个领域的主体组成的虚拟社群,如图1所示。
  
  
  3.2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共同体的内涵
  由于各种主体在交流传播知识时,不只是对知识被动地接收,同时也会被接收的知识激发,因此知识共同体的成员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获取知识的同时,其思想也在不知不觉中被“拽出”,从而汇入到他最初介入的知识资源中。也即,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既有的知识资源不是作为一种固定的实体,而是作为知识的催生剂动态存在的,知识在被共享和整合的过程中会不断得到优化和升华。因此建立和维护一个知识共同体,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前提条件。知识共同体与一般组织的知识团队有所不同,知识团队的成员一般都是在一定范围内选择的,而且一经建立便内外有别,在相当程度上是固定不变的。而知识共同体的成员是因为共同关心某一科技成果而聚集在一起的,是在全世界范围内自由参与形成的,成员可随时加入,没有规模的限制,因此,知识共同体是一种虚拟的、在结构上有高度弹性的知识群体。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共同体的高度弹性可以不断扩大知识共同体的范围,并催生众多的知识化合作用,从而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可以说,知识共同体是网络技术发展中形成的一种适合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新型的虚拟组织机制,这种组织机制具有开放性、自组织性和自我优化的特点。
  
  4.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共同体的构建策略
  
  4.1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共同体的构成要素
  网络条件下创建共同体的基本策略包括以下几点:①明确定义共同体的目的;②创建共同体的虚拟空间;③从共同体中产生而导入角色;④制定共同体的规则和行为准则;⑤分配或由内部产生一系列的成员角色;⑥在共同体内部建立小组;⑦由成员自己解决内部产生的分歧。根据创建共同体的基本策略,本文认为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共同体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共同的目标、群体内聚力、共同的行为、共同的交流空间、共享的知识资源,如图2所示:
  
  4.1.1共同的目标 目标是知识共同体建立的出发点和归宿之一。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共同体是各成员基于某一科技成果自发形成的,这些成员的共同目标就是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有了共同目标的存在,知识共同体中就会产生实现共同目标的内在动力,这使得知识共同体中的成员能够围绕共同的目标展开行动,例如进行积极的交流。共同目标的形成和行动的开展会引起大量相关主体的关注,也就增加了相对高水平的专家加入的可能性,从而使得知识共同体进入了更高的层次,更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   4.1.2群体内聚力 内聚力是指各成员对知识共同体的内部认同感、责任感以及使命感。知识共同体的内聚力主要基于成员间的信任,在有内聚力的知识共同体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的,他们会不断地相互熟悉,并往往能够克服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各种困难。而内聚力较弱的共同体则会因为种种问题而解敞。领导者应在知识共同体中建立共同的愿景继而形成群体文化,以增强知识共同体的内聚力。
  4.1.3共同的行为 科技成果的转化需要将大量的知识应用到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中,再将实践中获取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提炼为新的知识,并继续用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循环过程中,直至科技成果成功转化。为了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这一共同的目的,知识共同体中的成员需要通过参与共同的知识交流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形成合作的关系。可以说,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共同体是在知识交流行为中产生并逐渐形成的,共同体成员间交流行为的频繁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
  4.1.4共同的交流空间 知识共同体中的成员通过交流不仅可以交换大量的知识,而且可以建立彼此间的信任与联系。因此,应该利用网络技术和各种协作技术构建一个交流空间,以保证各个成员间即时、透明的交流。该交流空间还应该提供组织和保存交流内容的功能,以及提供保存描述各主体特征文档的功能。因为描述各主体特征的文档能够使每位成员了解其他成员的背景与技能,所以这些文档应作为促进成员交流的重要内容予以管理。
  4.1.5共享的知识资源 充足的知识资源是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效果。在知识共同体中,成员间通过共享他们的知识和经验,共同解决问题,共同承担科技成果转化的任务。在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中,知识共同体内的知识资源也将逐渐发展成一个高质量的、可随时访问的公共知识库,为科技成果转化任务的完成以及其他相关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开展提供支持与帮助。
  
  4.2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共同体的组织规则
  组织规则是社会结构中规范结构的主要体现,通常描述了对于给定的情况,应该做什么,并由谁来做。本文所构建的知识共同体,着眼于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知识共享与整合,致力于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为了达到目标,在构建知识共同体时必须建立一定的组织规则。这些组织规则应能将不同背景的成员聚集起来,并促进成员间的知识交流,且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消解成员问的利益矛盾。鉴于此,本文认为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共同体的组织规则应包括以下几条:
  4.2.1角色规则 在知识共同体中,成员可分为两种角色,一种是知识的贡献者,一种是知识的整合者:贡献者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推动力,政府工作人员、企业工程师、科研机构或高校的专家学者都可能以贡献者的角色出现。这些贡献者往往具有专业技能或知识,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不仅能贡献自己的知以,而且能在出现问题时做出自己的判断甚至是决策。整合者则主要由科技成果转化组织担任,其主要作用是引导贡献者和实现共同体价值的最大化。因此,整合者的工作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贡献者可能难以认识自己的知识优势,故而需要整合者进行引导,例如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应阐述科技成果转化的流程、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等。另一方面,整合者需要对知识共同体内的知识进行整合筛选,将各种来源的知识进行有效组合,降低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风险,实现知识共同体价值的最大化。角色规则能让知识共同体内的成员以不同于职业身份的新角色嵌入到知识共同体中。
  4.2.2交互规则 知识共同体必须在成员间建立一个交互的路径来实现知识的流动,知识的整合与科技成果的转化才能高效进行。从交互关系上来说,应在知识共同体内设置单中心的双向交互规则,即所有成员都应围绕待转化的科技成果进行知识交互,且互动关系应建立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参与者之间。在实行这一交互规则时应注意,在知识交互过程中,对于出现的偏离中心议题的交互行为,知识共同体的领导者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由于知识共同体的成员来自不同的组织甚至是不同的地区,成员间的陌生会给知识交互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知识共同体建立初期领导者应引导成员积极沟通,在彼此之间建立起密切而信任的关系,并且在整个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借助技术力量推动知识共同体中的交互。E-mail、Blog、Wiki、BBS和各种群件技术都可以用于知识共同体的交互路径构建。同时,还应注意电话会议、远程电视、语音邮件等技术的应用,这些技术不仅可以克服一定的信息交流障碍,而且由于可以为交互者构建类似于“面对面”交流的环境从而更有利于隐性知识的交互传递。
  4.2.3共享规则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知识共同体能够形成和发展的最大挑战来自于共同体成员同他人分享知识的意愿。这是由于个体容易产生坐享他人成果的想法,因此,知识共同体成员的共享行为并不会自然得以保持并发展,而是需要建立一定的共享规则。制定共享规则应以各种信息交流技术为基础,旨在营造一种鼓励知识共享的环境。知识共同体成员贡献知识主要是期望也能够从其他成员那里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因此应在知识共同体内制定信誉评价规则和成员的奖励规则。信誉评价可由知识共同体内的成员互相评分或由领导者评分完成。而成员的奖励可由共同体的领导者根据成员贡献知识的数量和质量来酌情实施,奖励方法可以选择积分奖励,或是提升成员的权限,或是定期公布成员贡献排行榜等。适当的奖励规则可以提升共同体中成员的满足感,激励成员进行知识的交流与共享。当然,为了促进知识共同体内的知识共享,不仅需要制定有效的共享规则,还需要在知识共同体内建立起信任、公平、协作的良好文化氛围。
  
  4.3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共同体的框架模型
  知识整合可以产生知识的集聚和涌现效应,能够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知识基础,而知识共同体则是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知识共享与整合的“场地”。因此,知识整合与知识共同体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知识整合的角度来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共同体的框架模型,能够促进共同体未来的良性发展。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整合的过程“是在择优弃冗、组织忘却、互补相容、沉淀净化多种复合知识选择机制作用下,转化组织通过有效融合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原有知识和新增知识、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构建动态有序的知识体系”的过程。从知识整合角度来看,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共同体的核心是待转化的成果,知识共同体中的客体是在知识共同体中流动的知识,而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知识共同体中的各种知识相互融合的过程。本文借鉴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整合的机理,针对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共同体的内涵,构建了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共同体的框架模型,如图3所示: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知识共同体中会存在着 大量的知识,这些知识是由不同来源、不同形态的知识融合而成的。在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的融合过程中,一方面个人知识在知识共同体中会被迅速转化为共同体共有的组织知识;另一方面,知识共同体中的组织知识又能够被个人吸收并应用于实践。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融合主要表现为两类知识的不断转化,例如知识共同体成员可将自己的经验、技能等隐性知识外部化,转化为知识共同体中共享的显性知识,而知识共同体中的显性知识又会被不同成员吸收并转化为自己的观点、看法等隐性知识。内部知识与外部知识的融合是指科技成果转化组织与外部的企业、政府等组织机构或个人进行的知识交流和互动过程,该过程可以将外部知识不断转化为组织内部的知识资源,形成知识的积累。原有知识与新增知识的融合过程是将原有知识与新技术、新技能相结合的过程。信息时代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将新知识融入原有知识体系,不仅能完善知识共同体的知识结构,更有利于知识创新成果的形成。
  在本文构建的知识共同体框架模型中,作为知识共同体的领导者,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应通过多种知识选择机制将共同体中大量处于松散状态的知识加以整合,从而确保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顺利实施。知识共同体中的知识选择机制主要包括:①择优弃冗机制,该机制主要是要对各种知识进行分析、比较,从大量知识资源中筛选出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摒弃与科技成果转化不相父的知识和重复冗余的知识,从而优化知识共同体中的知识体系;②组织忘却机制,当科技成果转化组织的外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应遗忘对适应新环境形成障碍的知识,该机制主要用于促进知识的更新换代;③互补相容机制,该机制主要门j于在知识共同体中按照学科分类、功能作用、形态、层面等吸收和补充知识,以便于补充知识与原有知识间的协调兼容,保证知识共同体中知识体系的完整;④沉淀净化机制,随着知识共同体中知识存量的不断扩张,沉淀净化机制能够随着知识流的动态发展,帮助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将旧有知识沉淀下来,最终遗忘与摒弃,而自动选择对科技成果转化有价值的新知识,从而净化知识共同体中的知识体系。
  
  5.结语
  
  知识共同体是网络环境下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形成的一种虚拟社群组织,该虚拟组织在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构建知识共同体的意义,并在界定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共同体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共同体的构成要素,组织原则和框架模型,为科技成果转化领域的知识管理研究提供了一个方向性的参考,为企业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关热词搜索:共同体 成果转化 构建 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共同体的构建研究 科技成果转化的意义 科技成果转化的国家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