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之路观后感 地方戏的复兴之路

发布时间:2020-03-11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胡琴咿呀、铜锣响亮,带着泥土味的唱腔千回百转而出:“家住在直隶涿州郡,梁平县大宋庄上有俺的家门。我公爹苏少保为国忠臣,婆母娘吃长斋永不动荤。他二老并不是儿女成群,只生下我丈夫兄弟二人。小叔子名叫苏雨,我的丈夫他名叫苏云……”对于年过半百的老青岛人来说,这唱段曾经相当熟悉
  它就是茂腔《罗衫记》的经典选段。过去红红火火的茂腔,如今只能偶尔地在僻静公园演上一段。
  曾有民谣这样称赞茂腔:“茂腔一唱,饼子贴在锅沿上,锄头锄到庄稼上,花针扎在指头上。”茂腔被戏称是“拴老婆撅子戏”,意思是只要茂腔唱起来,男女老幼就都走不动了。许多人都听过这样一个笑话说有一个媳妇抱着刚出月子的孩子摸黑去看戏,因为着急在冬瓜地里摔了一跤,等看完戏要回家时才发现怀里抱的不是孩子,而是个冬瓜,于是她急忙回瓜地找啊找,竟找到了自家枕头,慌忙跑回家一看,孩子正在炕上睡得香呢!据说这笑话的原型,就是一个赶夜场看茂腔的胶东媳妇,可见,听茂腔多么令人入迷。
  茂腔被誉为“胶东之花”,曲调质朴自然,唱腔委婉柔怨,通俗易懂,尤以女腔发达,给人以悲凉哀怨之感。茂腔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与人民生活密不可分。直到现在,茂腔戏迷遍布在胶州、高密、胶南、诸城等地。然而,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科技的发展,茂腔的发展和传承成为十分严峻的问题,而她的姊妹――柳腔,也面临着同样的局面。
  现代生活方式及艺术欣赏观念的变化,让带有浓郁胶东色彩的地方戏曲,渐渐失色,虽然在乡村还有雄厚的群众基础,但茂腔和柳腔,对于年轻人特别是城市人而言却是陌生的,市场萧条的同时,就连专业演出队伍也日渐萎缩一自从茂腔的首代传承人曾金凤老师退出舞台后,与她同龄的茂腔表演者也已经退休,名角越来越少,而年轻的传承者承受着“生存”和“传承”双重压力。
  作为原生态的民问艺术,柳腔、茂腔这样的地方戏曲,既是语言艺术,也是民间智慧,它耗费了许多民问艺人的终生心血,是宝贵的民族精神财富。人们渐渐意识到,即使没有市场也需要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2006年5月20日,茂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古老的地方戏得到各方扶持,渐渐焕发出新的光彩。这厢边是胶州市政府出钱出力帮助茂腔剧团改善了演出条件一一不仅购置专业流动演出舞台,还配备设施齐全的演出车辆,演员们似乎看到了复兴的曙光,演出更加积极起来,那厢边是即墨文化局从当地中小学六至八年级学生中选拔爱好戏曲的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柳腔的传承积极储备人才一学生们进入烟台艺术学校的即墨柳腔专业班学习,除了全日制教学的必修文化课程,还上唱腔、乐理、基本功等专业课程:此外,青岛茂腔剧团今年也进行了第三次“招兵买马”,由政府出钱,经过考试选拔了20名学习茂腔和20名学习胶州秧歌的学生,在职业中专进行三年培训、学习,毕业后将进入剧团实习、就业,成为茂腔剧团的新鲜血液……而《柳、茂腔传统剧目集》的出版,可谓是地方戏复兴之路上的又一关键。
  也许你想象不到,学习地方戏有多难。在过去,茂腔、柳腔的戏文是没剧本的,全凭脑子记,而且整出戏的所有角色都要一一熟背下来,学一出戏得几个月。在国家推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的举措后,各地开始了抢救被列为“非遗”名录的地方戏。青岛市艺术研究所所长迟涛告诉记者,为使柳腔、茂腔这两个青岛地区的传统艺术更好地发展,青岛市艺术研究所对现存的百余部茂腔、柳腔传统剧目剧本进行挖掘整理。在翻阅整理上世纪50年代的手稿过程中,经常会看到上面写着“安丘老艺人李荣贵口述”等字样,可以想见当年整理者的艰辛。也正是有前人深入农村基层、走访老艺人,历时数载,对唱词、唱腔进行了抢救性的挖掘整理,才得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一柳腔、茂腔以原生态的形式保存了下来。“虽然我们是从今年年初开始的整理校订工作,但这次课题的顺利完成凝结了几代文艺工作者的心血,可以说是‘历经六十载、激情三代人’。”迟涛表示。此次出版这套上下两辑的《柳、茂腔传统剧目集》就是在前辈挖掘整理的一百余出剧目中去芜存菁,在保留柳、茂腔代表剧目“四大京、八大记”外,将一些没有整理出版过的剧目做了认真地整理和筛选,以期更大地丰富两腔传统剧目的数量。
  我们相信,《柳、茂腔传统剧目集》的出版和柳、茂腔艺术保护与发展研讨会的召开,会让茂腔和柳腔的未来之路一片光明。
  
  链接:
  
  茂腔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主要活跃在山东东部的青岛、烟台、日照、潍坊等地区的几十个县市,被誉为“胶东之花”,曾有“肘鼓子”、“周姑子”、“轴棍子”、“正歌子”等名称,发展到后期被称为本肘鼓、冒肘鼓、茂肘鼓等。早期茂腔的唱词完全口语化唱腔单纯易学,伴奏乐器简单,易被市民、农民所接受。茂腔共有140多个剧目,较完整的有10 个,代表剧目有“四大京”(《东京》、《西京》、《南京》、《北京》)、“八大记”(《罗衫记》、《绣鞋记》、《火龙记》、《金刀记》、《丝兰记》、《玉杯记》、《风筝记》)等传统剧目,久演不衰,深受群众喜爱。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茂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柳腔是青岛地区的地方剧种,产生于清代中期的即圣西部,由民间说唱“本肘鼓”演变而成。乾隆年间,“肘鼓子”传入即圣后,与当地民间小调、秧歌相互融合,逐渐由说唱变为演唱,虽然形式简单、表演朴实,但因乡音浓郁、生动有趣而颇受欢迎。约在百余年前,又固受莱阳县四弦小调的影响,开始用四弦胡琴伴奏,并配以哨呐帮腔。初用四胡伴奏时,因无定式曲谱,琴师与演员不能完全协调,只能配合着往上溜,故称“溜腔”,后因溜字不雅,改为“柳腔”,即墨也因之称为“柳腔之乡”。后流行于胶东一带,并传入青岛市区。2010年9月,由山东省文化厅、青岛市文广新局主办的柳、茂腔艺术保护与发展研讨会暨《柳、茂腔传统剧目集》赠书仪式在青岛举行。

相关热词搜索:地方戏 之路 复兴 地方戏的复兴之路 复兴路 复兴之路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