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的两种遗憾 人的一生有两种遗憾

发布时间:2020-03-12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现在的作家进入了个全新的时期,他们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实践和尝试了各种不同的写作方法,几乎文学史上的多种流派都得到了综合实验。但是粗略看一下,又会发现两种不同的创作……不同的遗憾。
  我们常常谈到,有的作家社会责任感非常强烈,有无法消除的道德义愤,对社会的不公正现象格外敏感,对底层的苦难极为牵念,始终关注弱者
  这部分作家的精神是向上的,而不是向下的。这是一种人格力量。可是对于创作的分析,则要复杂得多。因为某些时候,那种立场、那种批判的理念,那种强大的责任感,也会把一个作家的创造力和想像力给压迫了。作家本来是必须保留广阔的感性空间的,这个空间越大,飞扬的想像就越多,千姿百态无拘无束的可能性就越大,生命的绚丽爆发才有可能。
  所以对艺术家来说,无论具有多么强烈的关怀,多么坚定的立场,多么美好的关于人类生活的愿望,也还是有一个向艺术转化的过程。忧国忧民、苦难感,这是艺术家最重要的心灵质地,但不能是全部,不能仅仅将其作为一种理念,让其压迫和局限创作的无限可能性。感觉的世界无限丰富无限开阔,一经压迫又会变得窄而又窄。在一个生活非常艰难的第三世界国家,人活得没有尊严,不同阶层斗争激烈,社会不平等现象异常严重,这样的社会,作为一个创作个体,他跟客观世界的对应性、二者之间的关系,通常是非常紧张的。只要身处这样的国度,只要还有一点良知,他的作品必然包含呼喊、反对、揭露的声音,有时难免会写出那种强有力的、像报告文学一样的小说。这种作家当然让人尊重和感动,他们有强大的动力源。但是,这种动力源也应是飞扬不羁的想像的源头,而不是相反。
  另一种作家生活在安逸的第一第二世界,虽然他们也有自己的问题,自己的痛苦。从翻译过来的很多作品中可见,他们用尽了文学探索的各种各样的技巧和办法,写得千奇百怪,形式上的追求无穷无尽,总之非常精致一但那是他们的世界。他们的生活,是由他们的生存处境决定的,而这对于艰难发展着的第三世界的不少读者来说,看了以后总觉得没有什么内容,苍白,打动不了他们的心。
  这可能就是文学写作的两极,两种遗憾。
  其实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既不是匿名信更不是表扬信,也不是批判稿……一个作家无论有多么强烈的批判意识,无论有多么强大的道德感,无论面对着多么尖锐的社会问题,无论具有多么旺盛的用文学发言的欲望,也还是面临着一个最为重大的任务,就是写出真正意义上的有魅力的文学作品。物质生活社会环境非常舒服之地,真的会有百无聊赖,真的会有杯水风波,因为身边没有什么强烈的故事刺激他,人的呼喊的欲望,反抗的欲望,也就大幅度减少下来。他们做的更多的
  件事,就是技法上的革命,就是催生令人眼花缭乱的形式主义。
  所以在第三世界,作家回归到
  个真正的文学立场之后,会出现了不起的创作。回头看拉美的文学爆炸,就是这样产生的。那些国家经济落后,贪污腐败、专制,军人统治,黑暗,毒品,一应俱全。他们一开始也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文学写作的黑夜,但毕竟走过来了。他们在艺术形式的探索方面,在勇气方面,也完全抵得上欧美的一流作家……可是他们又多出了更了不起的一些东西,即更多的道德义愤,更多的忧虑不安,更多的苦难和憎恨。
  许多人说中国作家为什么写不好,即憎恨太多道德感太强苦难意识太强。我的看法完全不同。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其实这些东西越多越好,这才是才华的真正组成部分……这些东西不但不嫌其多,相反它在作家身上永远是缺少的。问题是怎样将其转化为你的杰出的艺术,这才是问题的结症所在。
  一个作家最重要的职责,是写出好的作品。一个优秀的杰出的小说家最伟大的使命,就是写出自己最好的虚构作品。在小说家那儿,只有小说的魅力,才能够把所有的愤怒、忧虑、揭发、呼喊,更有对整个人生和社会的伦理把握,尽收其中……小说那张虚构的网,可以把一切网罗在里面,囊括在里面。
  
  编辑 张仁玉

相关热词搜索:两种 遗憾 作家 作家的两种遗憾 两个字的作家 中国作家的两个缺陷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