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山:文风政道一奇峰】文风是政风

发布时间:2020-03-12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孟子曾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里的东山即指峄山。峄山位于山东邹城市南10公里处,海拔高度580多米,是当今世界上距海洋最远的海蚀岩型山。遍布于峄山的巨岩、洞穴的形成是地球岩浆冷却后的产物,因积石相连,络绎如丝,故名绎山,又称峄山。
  千年笔法留峄山
  峄山的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诗经?鲁颂》有“保有凫绎”的记载,《书-禹贡》有“峄阳孤桐”的记述。《左传》、《史记》、《汉书》、《水经注》等都对峄山有所记载。
  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记》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郡县,过峄山。与鲁诸生议刻石,颂其功德,遂由丞相李斯篆文镌刻,立于峄山书门。
  北魏时期拓拔焘率军南侵,途经峄山时,命将士将其推倒损坏。因李斯小篆名闻于世,碑虽倒毁,仍有不少人慕名前来摹拓。东汉的蔡邕、唐代的李冰阳都学习过秦峄山刻石上的小篆书体。后刻石被火毁坏。唐朝时有枣木版刻流于世。可能与原文有些失真。唐朝诗人杜甫有《李潮八分小篆歌》诗曰:“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五代南唐书法家徐铉曾摹写峄山刻石。北宋苏东坡曾有诗句云:“峄山传刻典型在,干载笔法留阳冰。”淳化四年(公元993年)郑文宝以徐铉摹本重刻于长安,今存西安碑林。宋元祜八年(公元1093年),邹县令张文仲在北海王君向处获得李斯小篆的拓本,遂刻碑于县衙署内(今已佚)。今孟庙所存,为元代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摹刻。邹县县尹宋德等叹宋代碑刻残缺,恐至泯灭,又请石工精刻一石立于邹县县衙大堂。民国初年该石刻被移入孟庙致敬门内,1973年移入启圣殿内保存。
  自秦始皇以后,刘邦、刘秀、曹操、宋真宗、元世祖、清乾隆皇帝等都曾登临峄山,一些文人墨客更是纷至沓来,探胜寻幽,为峄山增添了奇异的人文色彩,其中最具影响的是郑寒台。
  在峄山五华峰西侧,有一处历史遗址叫郑寒台,是为纪念汉代名士郑均而命名。郑均是东汉任城(今山东济宁)人。郑均的兄长是一名县吏,为人蛮横狡诈,常常接受贿赂,郑均苦苦相劝,其兄长却置若罔闻。郑均无奈毅然出走,替别人做佣工。一年后,郑均回家,把做佣工获得的工钱交给他的兄长,并声泪俱下地向兄长说:“金钱财物用完了,还可以获取,如果为吏贪赃犯了王法,就会终身被抛弃。”郑均的兄长被其感动,后来以廉洁奉公闻名。郑均的兄长去世后,撇下孤儿寡母,郑均又承担起照顾嫂子和抚养侄子的义务。郑均还同妻子从家中搬到别处居住,以便让祖上留下的房产全部由侄儿继承。朝廷多次征诏郑均当官,都被他婉拒。建初六年(公元81年),朝廷再次诏郑均为尚书。后来又以身体不好为由请求退休,拜为议郎,告归乡里。
  郑均离京乡居,安贫乐道,时常周济当地百姓。元和元年(公元84年),皇帝向东平相询问郑均的情况,东平相说,“郑议郎行为端正,安贫乐道,虽疾病缠身,仍做善事,不断周济百姓。”皇帝赐给郑均千斛粮食,并令郡县的官员每年8月派人去看望郑均。次年,皇帝亲自到郑均家,见郑均家室萧条,为之落泪,特下令让郑均按尚书领取俸禄。郑均将大部分禄俸接济百姓,自己仍过着清寒的生活,人们敬称他为“寒尚书”。一日,郑均登游峄山,在五华峰西侧的寒台远眺,感慨万千,痛惜人生短暂,自己得到的太多,而奉献得太少。也许是悲感过度,他竟在寒台与世诀别,并嘱子孙将其葬在台旁。从此,人们把寒台称为“郑寒台”。
  孔子登山小鲁国
  “何年天星下天宫,坠地化作青芙蓉”是元代书画家赵孟?赞美峄山奇景的诗句。峄山与其它名山相比,不高不险。它之所以自古以来令人神往,除其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外,还有一个“奇”字。
  一是石头奇。峄山如石堆成,怪石万迭,积石相连。阔者里许,高者数丈,小者如大屋,大者如小山。形态各异的怪石,可让游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尽情地去遐想联翩。
  二是洞穴奇。峄山的怪石下有许多天然洞穴,大如广庭,小如虎穴,或纵横通达,有窦连接;或深邃莫测,不知端倪:或四处涌泉,清澈甘甜;或有历代名人的题字镌刻,内容丰富。洞府玲珑,岩窦崎峭,千态万姿,令人称奇。
  奇石、奇洞组成的景点,是峄山之奇突出体现。八卦石和小鲁台是峄山独具特色的两个奇观。
  八卦石位于峄山白云宫戏楼西侧,原有8块大石,石面的断纹,酷似八卦之形。八卦,最初是上古人记事的符号,各代表一定属性的事物。用“一”代表阳,用“一一”代表阴,用3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八卦为乾、坤、坎、离、震、艮、巽、兑。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据峄山旧志记载,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修奎星阁,八卦石遭到毁坏。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拓建戏楼,彻底毁掉了其中的5块巨石,如今只能看到乾、坎、艮三卦了。八卦石虽遭到破坏,但风韵犹存。
  小鲁台为孔子登临峄山的遗迹之一,位于峄山的东山。《孟子?尽心上》记载:“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太山即今之泰山,东山即峄山的东山。当年,孔夫子登上峄山,视野开阔,鲁国的天地就显得小了。因“小鲁台”是孔夫子到过的地方,所以名胜古迹甚多,可惜多毁于战乱,现在保存下来的石刻,如榜书“登东山而小鲁”,“孔子登临处”等,多出自明清文人的手笔。
  峄山的自然景色壮观绮丽,清代雍正年间邹县县令王尔鉴,曾诗咏峄山24景。
  邾国轶事传美名
  邾国乃春秋著名方国之一,周武王封其苗裔为附庸。齐桓公称霸时,邾文公把国家迁到了今峄山一带。邾国自文公迁绎,至楚顷襄王十八年(公元前281年)前后被楚所灭,邾国都此333年,留下了许多轶事,为峄山增添了许多光彩。
  邾文公是邾国比较有作为的国君之一。邾文公时期,正值大国争霸之际,邾国是小国,夹在齐、楚、宋、鲁诸国大国之间,随时都有被大国兼并的危险、邾文公为了改变被动局面,曾与宋、鄯等国结盟,甚至敢于和当时的大国鲁国抗争。邾曾出兵伐鲁,鲁为大国,鄙视邾国,不设武备,结果被邾国打败。邾国士兵把缴获的鲁僖公的头盔悬于城门之上,惹恼了鲁国。邾文公晚年,邾国受到鲁国的严重威胁。鲁文公十三年(公元前615年)邾文公决定迁都于峄。迁都前曾进行占卜,占卜的结果是迁都有利于百姓而不利于国君。有人劝文公放弃迁都的计划。邾文公说:“只要对百姓有利,就是对我有利。上天造化万民而又为万民设立君主,就是让君主为百姓谋取利益的。既然迁都有利于百姓,其中就包含有我的利益。”邾文公左右的大臣又说:“迁都对君主生命长短会发生影响,怎么办呢?”邾文公说“君主生命是由他的百姓所决定的。生命的长短,只是时间问题。百姓的利益,却是长久的 利益。迁都有利于百姓,就是最大的吉利。”于是邾国迁都于峄。当年5月,邾文公病死。邾国百姓为了纪念邾文公的功德在峄阳建祠,以崇其德。
  邾国迁峄后,避开了鲁国的威胁,至邾穆公时,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社会安定祥和。西汉贾谊在他的《新书》中记载了邾穆公爱民摒妾的故事。
  邾穆公时,国人喜欢喂养凫燕,每年要耗费许多粮食。邾穆公对此十分心痛,便下令喂养凫燕不许用粟米,只能用秕谷。由于喂养凫燕的人多,秕谷价格猛增,一些达官贵人为了喂养凫燕,只好用两石粟米向农夫换取一石秕谷。于是,有官吏向邾穆公说:“用秕谷喂养凫燕是为了减少浪费粟米。如今用两石粟米才能换一石秕谷,浪费的粟米更多了,请允许用粟米喂养凫燕。”
  邾穆公说:“这不是你能明白的道理。农夫天不亮就赶着牛去耕地,冒着酷暑耕耘,勤苦劳作而不敢有丝毫怠惰,难道是为鸟兽生产粮食吗?粟米是人最好的粮食,怎么能养鸟呢?你只知道计算小利而不明白大道理。国君,是百姓的父母,粟米存在国家仓库中还是存在百姓手中,你怎么选择啊?”由于邾穆公坚持让达官贵人用粟米换百姓的秕谷喂凫燕,邾国的农夫积贮了许多粮食。
  随着邾国一天天富足起来,引起了楚国的不安。楚王便企图用女色使邾穆公淫乱,便以友好的姿态向邾国穆公赠送了4名美女为妾。穆公明知其意,便把楚国美女拒之宫外,不久又下令让楚国美女下嫁邾国百姓,成为良妇。邾穆公受到了百姓的拥护和爱戴。邾穆公去世时,举国哀掉。
  邾国自文公迁绎,至楚顷襄王十八年(公元前281年)前后灭于楚,都此333年。秦置邹县,属薛郡,汉属鲁国,历经晋、刘宋、北魏,直至北齐年间,迁邹县于铁山之阳,故城逐渐沦为废墟。
  邾国都城遗址位于邹县峄山镇纪王城村周围。故城构筑利用山间高地,具有战略防御特点。北以峄山为屏障,南以廓山为掩映,两侧城墙高大,极利于战略防守。其总体近似正方形,城周约10公里。古城内中部偏北有一处高地,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250米,俗称“皇台”,地面暴露有大量陶片、建筑瓦片,断崖上发现夯土层,间有少量础石、陶排水管道等,可能是宫殿区所在。故城内东北角,地形高低悬殊,多为黄土断崖,且多土冢。在金家?堆等处曾发现古墓并出土过战国铜器。据此推测,邾国贵族的墓葬区可能在此。故城西南张家庄附近,发现多处陶窑、陶制工具和大量陶制残片,应是邾国制陶手工业中心。此外,在故城外东北方向有两个周长10米左右的土台,俗称“炮台”。台上及周围发现少量西周至汉代的陶片,这两处台基当与邾国防御设施有关。
  新中国建立以来,在故城出土了大批文物,重要的有秦陶量、春秋“弗敏父”铜鼎及各类铜器100余件,尤其东周陶文出土数量达2000余件,居全国一地出土陶文数量之冠。
  秦陶量指邾国故城内出土的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的量器。该陶量为泥质夹砂灰陶,直口,平沿,腹壁斜直,平底。陶质坚硬,制作规整。高9.2厘米,口径20.5厘米。腹部外侧戳印秦诏文38字:“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不壹,歉疑者,明壹之。”内底戳印两枚“驺”字,表明该陶量系邹地窑厂制造。口沿戳印“马”字,可能是“邹”字的一半,也可能是工匠的姓名。诏文中“廿六年”即公元前211年,证明这件陶量距今2200多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翦灭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起统一的秦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秦始皇采取了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重大改革措施,这件秦诏文陶量就是统一度量衡制度的见证。

相关热词搜索:文风 奇峰 峄山 峄山:文风政道一奇峰 文风政道一奇峰 政道一万句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