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昔【心里战今昔】

发布时间:2020-03-13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何谓心理战      心理作战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古老的“武器”之一,是通过向敌人传达精心挑选的信息和暗示,对他们的情绪、士气、思维能力产生影响,最终左右团队和个人的行为。其“非致命性”更是现代战争必不可少的一环。
  心理战是一场精神战役,你的武器就是对方的“视”与“听”。面对面地交谈、视频方式(电视),音频方式(收音机或扩音器)以及任何可视媒体(传单、报纸、书籍、杂志或标语等)都是可以利用的手段。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如何传送这些信息,而在于信息的内容以及如何作用于接收方。
   人们常说“笔利于剑”,如果运用巧妙,笔端的文字足以触动人们的灵魂。为了确保心理战达到预期目的,必须周密计划整个行动。首先,应深入了解敌人,摸透他们的信仰,要避免掉入自以为是的陷阱。比如在伊拉克侵略科威特事件发生后,老布什总统马上指责萨达姆如同当年的“希特勒”,虽然对于美国和大多数欧洲民众来说,希特勒是恶魔的代言人,但是伊拉克士兵一提起希特勒就会联想到要消灭所有犹太人。希特勒曾将英国和法国殖民军队赶出中东,把萨达姆描述成“希特勒”,对于伊拉克人民来说这恰是一种称赞而不是指责。
  那么该如何达到“知彼”呢?情报侦察,区域研究,民间调查,审问变节者、当地人、甚至包括敌方的战俘都是敌方信息的重要来源。美军在“沙漠风暴”行动中印制的传单,在散发前都经过了肯合作的敌方战俘的审阅。这些战俘的建议有:去掉传单上所有的红色,对于伊拉克人来说这是危险的信号;传单上的盟军士兵照片下巴上应留有胡须,而不是一张刮得干干净净的脸,因为在伊拉克文化中胡须象征着信任和手足情谊。还有,应该在传单上的果盘里加上香蕉来诱降伊拉克士兵,因为香蕉在伊拉克是难得的美味,等等。
  战时,心理战并不是一种战斗样式,而是在血腥的环境中使用非暴力手段来提高战斗力的一种手段。
  
  历史渊源
  
  在历史的长河中,心理战在许多战争中都曾起到过巨大的作用。不过,只有那些英明的统帅们才切实意识到心理作战的重大意义。历史上成功运用心理战的实例不胜枚举。最早运用心理战的人当数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在他统治下,马其顿王国几乎征服了世界上大部分已知的疆域。亚历山大每征服一块土地,就会留下一些士兵控制这块土地。这样一来,他的军队就被分得七零八落。在意识到这种危险之后,亚历山大决定撤退并重新部署军队,但是这可能会促使敌人追堵并打败他手中较弱的军队。为了威慑敌人,他命令工匠们连夜赶制超大号的盔甲,这种盔甲只有身高2.1米到2.4米高的“巨人”才能穿。夜里偷偷撤退时亚历山大故意让人将盔甲丢在驻扎过的军营里。于是这些超大号的盔甲和道听途说关于亚历山大军队野蛮行径的消息,使得敌人担心将与恐怖的巨人作战而放弃追击亚历山大的军队。
  中国军事思想家孙子也提倡运用心理战术,他说:“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认为“胜兵先胜而求战”是战争的最高境界,为了成为这样一个英明的指挥者,必须在作战计划和执行中优先考虑心理作战。成功运用心理战术可以比其他任何手段都能更快地结束战斗,减少伤亡。
  成吉思汗曾率铁骑踏过俄国,突入欧洲大陆,其能征善战,举世皆知。同时,他也是一个心理战的高手,非常善于欺骗、迷惑对方,扰乱敌人心智。他常常宣传蒙古军队是如何骁勇凶残,并且常常快速调动部队,致使对方高估了它的兵力数量。同时他还拥有一支号称“箭骑兵”的骑兵部队,专门负责加强各部队指挥员之间的联系,并设法切断敌军内部的联络。所有这一切使得蒙古军队威震四方,所向披靡。但直到二战时期,心理战才真正被人们普遍接受为一种有效的武器。
  
  二战中广泛应用
  
  二战时期,参战各国广泛实施了心理战。希特勒蛊惑人心的的演讲几乎蒙蔽了所有德意志民众。那时,无线广播是对敌方实施心理战的主要方式。日本有“东京玫瑰”,德国有“轴心莎丽”,而收获最大的当属英国广播公司BBC。在1940年5月到9月德国即将侵略英国之际,BBC电台每天都在德军经常收听的节目中播放英语学习节目。德国人学到的都是这样一些短句:“船正在下沉”、“水很冷”、“我被烧着了”、“他们被烧着了”。
  这种办法虽然简单,却十分奏效。因为英国早就散布谣言,声称希特勒从哪段海峡侵入,英国就会在哪里放火,虽然这并不能令人十分信服,但由于计划周密,散布巧妙,德国的一些高级将领和许多德国人还真的相信英国会在英吉利海峡放火。
  诺曼底登陆前,盟军在加莱海峡的英国海港设置了大量的假登陆艇和假物资器材堆积场,建立了假的登陆司令部,发射了大量的假无线电信息,以此迷惑德军。在加莱地区,盟军投掷炸弹的吨数比诺曼底地区多两倍,而且还有部分兵力在加莱地区频繁调动。欺骗措施非常成功,甚至在盟军登陆诺曼底之后,希特勒仍然认为诺曼底行动不过是个掩护,加莱才是真正的主战场,以致第15装甲军在加莱空守了七个星期之久。五星上将奥马尔?布莱德利在战后称其为“最大的战争骗局”。
  心理战的另一个目的,是如何提高自身的凝聚力,以及如何获得绝大多数国内人民甚至敌国人民的同情与支持。1941年德军对苏实施闪电战,斯大林意识到,自古以来军队和宗教在俄罗斯民族心中就有神圣和重要的地位。因此,他打出了“神圣俄罗斯”和“俄罗斯母亲”的旗号,并且大力建设教堂,军队享有了前所未有的荣耀,教堂也恢复了革命前的显赫。就连苏共官方报纸《真理报》也抛弃了其座右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而代之以国家民族主义宣言“消灭德国侵略者”。这场战争在苏联历史上被称为“伟大的卫国战争”。
  
  局部战争的心理战
  
  在越南战争中“河内汉娜”与二战中的“东京玫瑰”一样,每天在广播中播放音乐以及散布对美军不利的消息。当然美方也使用广播和传单来对付他们。在越南,美军对军事目标以及一些战略目标进行空袭希望震慑敌人,以便按美方意愿进行谈判尽快结束战争。但是美军的行动并未如愿以偿。
  入侵巴拿马之前,在巴拿马有一所军营是由美军和巴拿马国防军共同驻防的。由于为了掩盖战斗企图,进攻前不能有撤离家眷的行动。因此入侵后美军迅速占领该营地,为了避免由于巴拿马国防军抵抗而伤及美军家属,美军第四心理战大队一营的高音喇叭小组便“英雄有用武之地”了。该小组先是大力宣传将确保非战斗人员的安全。到了晚间,指挥官发现这些安慰性的宣传并无效果,便转而威胁巴拿马军队,不要做无谓的抵抗,并大肆渲染美军攻无不克的战例,以及手中各式各样的先进武器。在美军强大的宣传攻势下,巴拿马军队终于缴械投降。
  第一次真正采用多媒体心理战手段的战争是海湾战争,电视、电台、传单还有扩音器一起上阵,盟军的空中力量以及伊拉克所处的孤立绝境,使伊方士兵闻风丧胆,溃不成军。最有效的战术心理战当数向敌作战部队投放传单,勒令他们在24小时内投降否则将面临轰炸。据统计,在四个星期的时间里,共投放了14个不同版本的290万份传单,伊军30万军队中有98%的人收到了传单。从1991年1月19日起,美军第四心理战大队就设立了“海湾之声”广播电台,每天播音18个小时,持续40天,为了保证无线电广播的效果,美军还向伊拉克人空投了9000多个半导体收音机。
   当然,伊拉克也没有坐以待毙,和历次战争一样他们也启用女播音员设立“巴格达贝蒂”电台,但不幸的是,他们没有专业心理专家的指导,也不明白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所以“巴格达贝蒂”的第一次播音居然是警告美国士兵“你们在沙漠里战斗,你们的女人却正与汤姆?克鲁斯、汤姆?史莱克、巴特?辛普森上床”。这简直太荒谬了,由于对美国文化的无知,“巴格达贝蒂”失去了任何令美军相信的可能。
   在“沙漠风暴”行动中,美军第四心理作战大队设立了71个战地高音喇叭小组,每组都配有沙特、埃及或科威特的语言专家随时播报最新消息。在海湾战争期间,高音喇叭小组战功赫赫,在菲拉卡岛,由于高音喇叭小组的出色表现,盟军没费一枪一炮就让1405名伊拉克军人、包括一名将军缴械投降。“沙漠风暴”中美军心理战非常成功,8.7万投降的伊拉克士兵,大多手持或贴身收藏有传单。这就是心理战成功运用的最好明证。
  
  如何认识和对待心理战
  
  随着时代的进步,心理战也在不断发展。但心理战长期以来并未发挥其巨大潜能。虽然几个世纪以来众多军事指挥员都利用了心理战,但是直到近来随着行为科学和大众传播工具的发展,心理战才真正成为一个富有潜力的有效武器系统。此外,人们对待心理战的态度也阻碍了心理战的发展。有人认为,它只是在政府控制下使用大众传媒工具向人们灌输政府的思想。另有一些人认为,它让人想起满口“弥天大谎”的戈倍尔,更有一些人把心理战看作是一种“精神控制”,甚至是神秘的“洗脑”。
  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心理战绝不是什么欺骗、“精神控制”或“洗脑”。与此相反,心理战同我们每天在各种媒体上所接触的大众广告一样,虽然有人负面地认为心理战就是“阻止人们认识事情的真相”,但每个人都知道,无论做多少广告,如果你卖的不是好产品,人们就不会继续购买它。心理战也同此理,所以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它的巨大作用。
  尤其在近些年,人们对局部冲突的分析表明,心理战在战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军界开始普遍接受心理战是一个特殊的战斗武器这个事实,并认为每个军事指挥官都必须认真考虑如何实施心理战和反心理战,除非他不想以最小的损失来获取胜利。
   摘自《新军事》第4期 世界知识出版社编辑出版
  

相关热词搜索:今昔 心里战今昔 心里战教案 心里学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