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米勒和《推销员之死》 推销员之死在线观看

发布时间:2020-03-13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阿瑟?米勒辞世后,孟京辉说:“那出戏(指《推销员之死》)带给我的震撼超出了我的想像。我很感动,也很受震动,我开始想做一名导演,排演戏剧。”   2月10日,迎接2005年春节的爆竹声余响尚存,大洋彼岸却传来美国著名剧作家阿瑟?米勒辞世的消息。这位中国观众熟悉的《推销员之死》的剧作者死于充血性心力衰竭,享年90岁。按中国人的说法,高龄离世,应是“喜丧”,值得纪念。阿瑟?米勒生前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感情,在中国旧历新年热闹的鞭炮烟花中魂归天国,相信他的在天之灵会感到欣慰。
  
  他扭转美国戏剧的颓势
  
  阿瑟?米勒1915年生于纽约。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他家境窘迫,米勒靠着打零工才挣得进大学的费用。在密执安大学读书时,为应付捉襟见肘的窘境,他花四天时间写了剧本《黎明的荣誉》,获得了专门奖励新人的霍普伍德奖。他因此受到鼓舞,走上了戏剧创作道路。大学毕业后,他加入联邦戏剧创作计划,十多年里写了不少戏,但都没有引起什么反响。直到1947年,剧本《都是我儿子》上演,他的处境才得到改善。这部戏风靡一时,保持了连续上演一年的记录,并被拍成了电影,米勒一跃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剧作家之一。
  阿瑟?米勒对当代美国戏剧贡献卓越。他埋头创作的40年代,美国戏剧并不景气。在日渐昌隆的电影冲击下,戏剧观众越来越少。普通市民宁愿把时光消磨在电影院里,也不愿在剧院里观看庸俗无聊的表演。40年代末,由于阿瑟?米勒和田纳西?威廉斯(他的名剧《玻璃动物园》和《欲望号街车》同样为中国观众所熟悉)的创作,美国戏剧才迎来了自尤金?奥尼尔后的第二个高峰。他们的创作不仅把观众重新拉回了剧院,而且直接促成50年代戏剧创作的繁荣。
  1949年,米勒再接再厉,创作了名剧《推销员之死》。该剧上演后,盛况空前,连续上演742场。这时的米勒,意气风发,佳作不断,正处于创作的黄金时期。50年代初,他的《萨勒姆的女巫》、《两个星期一的回忆》和《桥头眺望》等剧作先后问世,其中,《萨勒姆的女巫》因影射嚣张一时的非美活动委员会那些臭名昭著的麦卡锡主义者对无辜人士的迫害,一度受到当局的非难。1957年,他被控蔑视非美活动委员会,被迫沉默多年。
  
  他被梦露的名气遮盖
  
  这时,他的私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56年,他迎娶了著名女演员玛丽莲?梦露,声名更盛。然而声名带给他更多的是麻烦。米勒晚年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五年的婚姻生活里,他把所有精力和注意力都集中在帮她解决问题上,因而自己没有取得多少成就。梦露的名气遮挡了公众的眼睛,遮住了米勒作为著名剧作家的身份。即便是米勒再婚、梦露自杀后,这种影响还阴魂不散。
  沉默九年后,米勒以剧本《堕落之后》(1964)重返百老汇。因为这部制作中有自传的成分,新闻界依旧捕风捉影地在其中联想米勒与梦露的关系,反而轻视了剧本本身的价值,这让米勒感到很苦恼。
  70年代后的米勒笔耕不辍,但创作势头显然不比从前。他写了少量的小说和电影剧本,但影响都不敌著名的《推销员之死》。
  
  他如何解释《推销员之死》
  
  《推销员之死》是阿瑟?米勒的代表作。1949年2月在纽约摩洛斯科剧院首演,盛况空前。观众和评论家都被剧本强烈的激情和悲壮的结局震撼了,大幕降落后仍久久不愿离开。当时的报纸纷纷发表剧评,认为这是一部不同凡响的戏剧。的确如此,事实证明,《推销员之死》不仅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而且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为二战以来美国的最佳戏剧。
  一个底层的小人物何以打动各个阶层观众的心呢?
  年事已高的旅行推销员威利?洛曼先生,提着两只特大号的样品箱,筋疲力尽地走进了舞台中央的家。穿过厨房,放下箱子,然后他感叹地说:“我累死了,我干不了了,简直干不了了。”第一幕刚开始,一个神情恍惚的推销员就展现在观众面前。他的事业正在崩溃,他脑子里满是对往昔生活的回忆。他是个望子成龙的好父亲,然而儿子们如今却一事无成。各种往事、各种声音在舞台上交错,反映出他急功近利的一生。他不去教育孩子们要具备诚实和埋头苦干的品质,却时时把自己不切实际的梦想灌输给他们。
  儿子毕夫和哈比打算贷款开一家运动器材商店,幻想着一夜之间发家致富。威利也打算在纽约谋一份不用出门的工作。结果他们都无功而返,毫无作为。老子被解雇,儿子没有借到钱。失望中的威利在听到儿子对他不切实际梦想的指责后,深感内疚,竟然撞车骗保,希望用这种方法得到那笔可观的人寿保险金给儿子去经商。
  威利?洛曼死了,死在梦想、悔恨和内疚中。这是一个令人悲悯的主人公。他渺小,卑微,又不切实际。他向往成功,就连判断一个人的价值,也完全是根据其商业上的成功与否。那么,到底是谁在他的头脑里灌输了这样的观念呢?答案见仁见智。有人认为是罪恶的资本主义社会,有人认为是威利有缺陷的性格,有人认为一切都是命运。阿瑟?米勒本人则认为:“在《推销员之死》里最正派的人就是资本家查利,他的目标和威利?洛曼的目标没有什么两样,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不是个狂热者。不管怎样,他学会了如何不抱有激情去生活,他没有威利的那种至死都在追求的心醉神迷的精神。”他自称创作此剧的主要动机是“想维护个人的自尊感”,“我认为,威利?洛曼在追求一种已被文明社会剥夺了的人生欢乐。他在寻找自我,寻找他的不朽灵魂”。至于他寻找的这种不朽的灵魂是否有意义,米勒不做回答。他没有肯定这种精神,也没有否定这种精神,他似乎只是力图要跳出社会剧的框架而使作品升华为真正的悲剧。
  
  他指定英若城主演
  
  阿瑟?米勒和中国有着不解之缘。他的创作最初受到上世纪30年代美国左翼戏剧的影响,成名后更以创作社会问题剧闻名。1962年,梅绍武先生就翻译过他的剧本。现实生活中的米勒,富有正义感,同情劳工阶层。在战后的冷战岁月中,他一度受到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的审查。1954年,他申请到中国访问,由于美国当局的阻扰而未能成行。但他一直没有放弃这个心愿。
  改革开放后,中美关系由冷转热。米勒于1978年携夫人访华,著名演员和戏剧翻译家英若诚与时任北京人艺院长的曹禺会见了他,曹禺当时就建议在中国上演米勒的作品。次年,米勒与妻子合著《中国的邂逅》一书。中国方面也开始上演他的剧作。1981年9月,米勒的名剧《萨勒姆的女巫》在上海首次被我国著名戏剧家兼话剧演员黄佐临搬上舞台,剧本由梅绍武先生翻译。
  说到米勒最著名的剧本《推销员之死》在中国上演的过程,英若诚和阿瑟?米勒之间还有一段交往佳话。1982年,英若诚赴美讲学,再次见到米勒。他邀请米勒来华执导《推销员之死》。米勒同意了,但提出剧中的主要人物威利?洛曼一定要由英若诚来扮演。英若诚爽快地答应了。
  英若诚对这部戏感情很深。1949年,他在清华外文系读书时就看过剧本,并很受感动,幻想着将来能否有机会演这出戏。现在,这个心愿终于可以满足了,而且还是大师本人指定他表演男主角。英若诚很快就译好了剧本。米勒来华,亲自指导剧组人员排练。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排练,1983年5月,《推销员之死》在首都剧场上演,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日后成为著名导演的孟京辉当时还是大学二年级的学生,英若诚主演的《推销员之死》是他生平第一次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看的戏,他在米勒辞世后说:“那出戏带给我的震撼超出了我的想像。我很感动,也很受震动,我开始想做一名导演,排演戏剧。”
  如今,米勒和英若诚都已辞世。然而,他们对戏剧的共同热爱却促成他们完成了各自的心愿。1992年,英若诚最后一次在首都剧场扮演了威利?洛曼,那年他63岁,和剧本里的威利?洛曼恰好同岁。

相关热词搜索:米勒 推销员 之死 阿瑟.米勒和《推销员之死》 推销员之死在线阅读 推销员之死英文版txt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