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中国外交关键词_中国外交历史发展变化

发布时间:2020-03-13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刚刚过去的2005年,中国外交不仅异彩纷呈、成效显著,而且在理念、形式、内容上都有创新,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中国政府在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多边几个主要外交层面上积极开展活动,致力于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为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创造了良好的国际条件。新年伊始,我们请外交学院副院长曲星对2005年的中国外交进行一番梳理。他认为,这一年中国外交最富有内涵的应该是这样六个关键词:和谐、合作、对话、发展、文化、救援。――编者手记
  
  第一关键词:和谐
  和谐世界是对理想社会追求的新的描述,是对新时期中国外交“和平、发展、合作”目标的新的诠释。它既体现了中国几千年“和”文化的丰富底蕴,又击中了目前国际社会不和谐现象的要害,浓缩了新中国几十年来所坚持的“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和平、发展、合作”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精华。
  2005年,中国政府把建立和谐社会这个中国国内政治的理念推向世界,提出了建立和谐世界的目标。这是对理想社会追求的一种新的描述,是对新时期中国外交“和平、发展、合作”目标的一种新的诠释。它既体现了中国几千年“和”文化的丰富底蕴,又击中了目前国际社会不和谐现象的要害,而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的思路。它浓缩了新中国几十年来所坚持的“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和平、发展、合作”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精华,又易于被人理解,因为和谐世界是这样美好,任何人都无法对它表示反对。这是2005年中国外交理念的最大亮点,也是理解2005年中国外交的第一个关键词。
  2005年4月,胡锦涛主席在纪念万隆会议50周年亚非首脑雅加达会议讲话时,首次呼吁亚非国家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9月,胡主席在出席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时,又以《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题发表专题讲话,在更大的范围、以更隆重的方式推出了和谐世界的理念,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12月31日,胡主席发表的新年贺词,也以《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题。和谐世界理念内涵丰富,可以用“政治多边、经济平衡、文化多元”来概括。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目前影响和平与发展趋势的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是冷战思维、单边主义、轻易使用武力、削弱联合国的权威。因此,胡主席在联合国强调,要建立和谐世界,首先就要摈弃冷战思维,坚持多边主义,和平解决争端,加强联合国的权威。在经济领域内,目前影响世界稳定的最大问题是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因此,中国强调和谐世界应该有一个平衡的经济基础,各国要加强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要推动建立健全开放、公平、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发达国家要为全球的普遍、协调、均衡发展承担更多责任。在文化范畴内,目前妨碍国际社会成为和谐世界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包容精神,似乎一种价值观、一套文化标准应该成为衡量各国高低优劣的尺度。因此,中国强调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主张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
  中国提出建立和谐世界,不仅限于在国际会议上的呼吁,而且还以自己的行动来体现。为了让世界对中国有更多的了解,中国以更坦然的心态来面对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不同看法,以更透明的政策来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疑虑。2005年,中国发表了两份过去从来没有发表过的政策文件:《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和《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这两份白皮书的发表是中国重视国际民意、与国际舆论积极互动的成熟心态的体现,对于澄清“中国威胁论”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二关键词:合作
  2005年,中国重要的外交官员穿梭于各方之间,终于使已休会一年多的朝核问题六方会谈重新开始,与会各方达成了六方会谈开始以来的首份共同文件。中菲越在海洋能源勘探开发问题上迈出了历史性、实质性的一步。中美、中欧就纺织品问题达成了协议,妥善处理了纺织品配额解除以后中国纺织品出口欧美市场中出现的问题。
  理解2005年中国外交的第二个关键词是“合作”。在国际合作领域,2005年中国外交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给国际社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国采取与朝核危机有关各方积极合作的态度,使六方会谈机制转危为安,推动六方会谈达成了原则性协议。2005年初,美国第二届布什政府组成,保守主义色彩更加浓烈,新任国务卿赖斯上台伊始就把朝鲜宣布为“暴政前哨”。朝鲜政府则以此为由,于2月10日宣布无限期中止参加六方会谈,宣称已经拥有了核武器,并将进一步扩充核武库。在六方会谈机制危在旦夕、朝核问题激化有可能失控的关键时刻,中国重要的外交官员穿梭于各方之间,积极斡旋,弥合立场,终于使已休会一年多的六方会谈于2005年7月重新开始,中国推动朝美双方在多边的框架内进行双边直接谈判,终于在9月达成了六方会谈开始以来的首份共同文件,为最终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确立了框架。朝鲜承诺放弃所有核武器,美国则确认无意以核武器或常规武器攻击或入侵朝鲜。国际社会和媒体普遍认为,“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协议,是一个与会各方共赢的结局,是中国外交的胜利”。
  2005年,中国在南海能源合作开发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中国在坚持“主权属我”的前提下,长期以来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在刚刚过去的2005年,这一主张终于得到了部分国家的积极响应。3月14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菲律宾国家石油公司以及越南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签署了为期三年的《在南中国海协议区三方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正如三家石油公司就此联合发表的新闻公告所说的那样,这意味着“中菲越在海洋能源勘探开发问题上迈出了历史性、实质性的一步”。
  在这一年中,中国在国际合作方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动作还有:中美、中欧就纺织品问题达成了协议,妥善处理了纺织品配额解除以后中国纺织品出口欧美市场中出现的问题;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就能源合作问题达成新协议;中国参加东亚首脑会议;中国加强与南亚国家关系的机制化建设,成为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观察员;中国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合作领域的进一步扩大和深入;在中国吉林省某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江水中的污染物有可能流到邻国俄罗斯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决定通过正式外交途径、由李肇星部长向俄罗斯驻华大使当面进行实事求是的通报,温家宝总理还直接致信俄罗斯总理,介绍了中方已经并正在采取的措施,表示中方对此次污染持负责任的态度,重申愿与俄方进一步加强合作,消除灾害后果,中国政府向俄罗斯紧急提供了仪器设备和活性碳等消除污染的物资,获得了俄罗斯政府和人民的理解。
  
  第三关键词:对话
  2005年,中美开始了首次战略对话,这是推进中美关系朝着“建设性合作关系”方向进一步发展的具体措施;中国与俄罗斯进行了首次国家安全磋商;中国与印度举行了两国关系史上的首次战略对话;中国与欧盟也举行了首轮中欧战略对话。
  2005年,中国与若干大国进行了引人注目的战略对话。外交对话年年都有,但仔细研究这一年的对话,人们会发现,原来2005年中国外交中的对话竟然开创了这么多的“首次”。因此,理解2005年中国外交的第三个关键词当然应该是“对话”。
  中美2005年开始了首次战略对话。这一对话有狭义和广义两个维度。从狭义上讲,2005年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和美国常务副国务卿佐利克进行了被称为“战略对话”的两轮磋商,而且已经形成了机制。这种对话不是双方为了解决双边关系的某一特定问题而进行的“务实”型谈判,而是就两国关系和国际政治全局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务虚”型沟通,是推进中美关系朝着“建设性合作关系”方向进一步发展的具体措施。这一年美国高层人士频繁访问中国。美国总统布什、国务卿赖斯、副国务卿佐利克、财长斯诺、农业部长维尼曼、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太平洋舰队司令法伦、证券交易会主席考克斯、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等,接踵比肩、纷至沓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拉姆斯菲尔德,这位众所周知的美国“鹰派”代表人物、对中美恢复军事交往曾一直持抵触态度的国防部长,终于踏上了访问中国的路程,这标志着中美自2001年“撞机事件”后停止的军事交往得到了恢复。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9月21日,佐利克发表了他那篇颇有新意的对华政策演说,称中国早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名重要成员,中国从现行国际体制中获得了许多好处,希望中国做“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这是多年来美国官方发表的语气相对说来最为缓和的对华政策声明。
  中国与俄罗斯进行了首次国家安全磋商。2005年2月,国务委员唐家璇访问莫斯科,与俄罗斯总统、总理、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等磋商,建立并启动了中俄国家安全磋商机制。两国进行了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在能源合作方面取得了新的共识,两国议会批准了两国边界的协议,使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得到进一步深化。
  中国与印度在2005年1月举行了两国关系史上的首次战略对话。印度外交部长辛格对率团参加战略对话的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表示:“亚洲需要和平和发展,那些还带着‘实力制衡’以及‘利益冲突’等旧脑筋的人,已经跟不上如今快速变化的时代了。”4月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度时,两国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国总理还就解决边界问题的基本原则达成了协议,为两国边界问题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得到全面解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国与欧盟也举行了首轮中欧战略对话。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2005年12月20日在伦敦与欧盟轮值主席国英国外交兼贸工国务大臣皮尔逊等欧盟“三驾马车”高官进行了对话,双方认为首轮战略对话富有成果,应继续进行下去。
  就是与日本,在两国关系因小泉坚持参拜靖国神社而异常复杂,两国在东海大陆架、日本“入常”等问题上分歧明显的背景下,两国政府在2005年也建立了前所未有的战略对话机制。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与日本外务省事务次官谷内正太郎于5月进行了中日关系历史上的首次战略对话,而且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连续进行了三轮。这一对话机制的建立,为加强两国政府沟通、保持两国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合作、防止两国关系失控提供了可能。
  
  第四关键词:发展
  2005年4月,胡锦涛主席在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强调:“发展是亚非国家最为紧迫的任务。亚非两大洲,地域占世界的一半,人口占世界的四分之三。没有亚非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就没有世界的发展。”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宣布五项援助非洲发展的措施,这已经成为中国与非洲关系的又一个里程碑。
  发展是当今世界尚未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发展之所以成为问题,关键是目前国际社会的发展不均衡,国家之间贫富悬殊加大,而如果占世界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不发展起来,发达国家的发展也是不能持久的,世界的长期稳定也是不可能的。中国利用国际性纪念会议的场合,反复强调发展问题的重要性。对发展中国家,中国强调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对发达国家,中国强调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应尽的义务。中国还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对世界均衡发展作出贡献,因此,点击“发展”这个关键词,我们会发现2005年中国外交在促进发展方面内容是多么地丰富。
  2005年4月,100多个亚非国家领导人和国际组织代表齐聚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纪念万隆会议召开50周年。胡锦涛在会上强调:“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已成为时代潮流。但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着不少困难和矛盾。”“发展是亚非国家最为紧迫的任务。亚非两大洲,地域占世界的一半,人口占世界的四分之三。没有亚非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就没有世界的发展。”在强调了发展问题的紧迫性之后,胡锦涛指出了亚非国家依靠自力更生解决发展问题的思路,以及“中国将始终同广大发展中国家风雨同舟、和衷共济”的愿望。与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那篇精彩的“求同存异”演说一样,胡锦涛主席这篇题为《与时俱进,继往开来,构筑亚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讲话,也引起了轰动。
  7月,胡锦涛代表中国在苏格兰鹰谷参加了五个发展中国家与G8集团的对话。胡锦涛在会上提出,“我们应该共同承诺采取切实有效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世界经济均衡、持续发展”,还表示“中国也将继续为支持和帮助非洲国家发展作出自己的努力”。
  在9月参加联合国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时,胡锦涛特别强调了非洲的发展问题,呼吁国际社会“重视非洲关切,重申对非洲的承诺,加大安理会投入,让亿万非洲人民切实感受到国际大家庭的关心和支持”。为了促使国际社会加大对非洲的投入,尽管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自身发展的任务非常重,但中国仍然作出了促进均衡发展的具体贡献。胡主席在联合国首脑会议发展筹资高级别会议上宣布了促进非洲发展的五项措施,这已经成为中国与非洲关系的又一个里程碑。
  
  第五关键词:文化
  2005年11月11日,文化部副部长孟晓驷在《人民日报》发表研究文化外交的专题文章。可以认为,2005年是中国文化外交“理论化”的重要一年。也是在2005年,中国在美国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中国文化节”。这一年也是中国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的重要一年。
  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文化的基本特点是和风细雨、润物无声。世界主要大国都把文化作为自己国家外交的重要补充手段。
  中国政府对文化交流一直非常重视,但从文化外交的高度加以认识还是近年的事。这是因为,中国高速发展引起全球关注,中国的文化外交有了更加广阔的天地,而一些国际势力渲染“中国威胁论”,又使中国的文化外交有了更重要的作用。2005年,中国的文化外交从理念到形式都有了重要发展。因此,把“文化”作为2005年中国外交的关键词是非常贴切的。
  从理念上,文化外交在国家总体外交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一年多以前,胡锦涛主席在外交部第十次驻外使节会议上讲话时,在总结了过去几年的政治外交之后,特别指出,“要加强经济外交和文化外交,推动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深入开展对外宣传和对外文化交流”,把文化外交提到了与政治外交、经济外交同等重要的高度。此后不久,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求是》杂志发表文章,指出“文化外交已经成为我国继经济、政治外交之后的第三大支柱”。2005年11月11日,文化部副部长孟晓驷在《人民日报》发表研究文化外交的专题文章,从定义、内涵、衡量标准、历史演变、功效使命等角度探讨文化外交问题。文章将文化外交“定义为围绕国家对外关系的工作格局与部署,为达到特定目的,以文化表现形式为载体或手段,在特定时期、针对特定对象开展的国家或国际间公关活动”,提出“文化外交的突出使命就是在推动国家关系发展的进程中,发挥锦上添花或雪中送炭的作用”的命题,并针对不同国家提出了进行文化外交的不同思路。可以认为,2005年是中国文化外交“理论化”的重要一年。
  由于理念上有了重要发展,2005年中国文化外交在内容和形式上自然是异常活跃,丰富多彩。首先应该提到的当然是2005年在中国举行的“法国文化年”。在活动期间,北京的正阳门打上了法国国旗鲜艳的蓝、白、红三色,长城上摆开了法国美食的盛宴,颐和园见证了“法兰西之夜”金秋游园的狂欢,法兰西民族的创造性、想像力、音乐美术、服饰美食、浪漫风情在“法国文化年”中得到了尽情的展现。“中法文化年”启发了许多其他国家的思路,不少国家提出了要与中国互办文化年。目前已经确定,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文化年”和“意大利文化年”,2007年举办“西班牙文化年”。
  也是在2005年,中国在美国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中国文化节”。文化节吸引了美国《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进行积极报道,它们称“中国艺术家们的表演给人们呈现了一个更为完整的关于中国的画面”,“既反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能让观众领略当代中国的风采”。
  还值得特别一提的是,2005年是中国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的重要一年。用“孔子”给中国在海外的文化交流机构命名,是一个非常巧妙的创意,也是中国文化外交的一个重要举措。2004年11月21日,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挂牌。2005年,“孔子学院”像雨后春笋一般在世界各地出现,如美国、法国、瑞典、德国、肯尼亚、新加坡、澳大利亚、英国、葡萄牙、乌兹别克斯坦等。
  除了上述影响巨大的活动外,许多“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交流活动也在活跃地展开。至于中国文化外交的成果,外国人的感受最有说服力。瑞中友好协会负责人斯蒂格?卡尔森在参加完一次中国文化活动后说:“我们不久前对中国还很陌生,但经过这些年的文化交流,许多瑞典人包括我自己,都已经相当熟悉中国了。”
  
  第六关键词:救援
  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中国政府立即宣布提供总额为2163万元人民币的人道主义紧急救灾援助,同时,中国国内出现了向海啸灾区国家人民捐款的热潮。巴基斯坦10月8日发生百年不遇的地震后,中国政府10月9日就派出了由49人组成的携带大批救援物资的专业救援队。中国第一个伸出援助之手。
  2005年国际形势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自然灾害频发。在这自然灾害之年,中国政府和人民迅速行动,慷慨解囊,频频伸出援助之手,世界感受到了中国负责任的态度和回馈国际社会的风范。因此,“救援”自然也成了理解2005年中国外交的一个关键词。
  2004年底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中国政府立即宣布提供总额为2163万元人民币的人道主义紧急救灾援助。随着灾情严重性的逐步显现,中国又先后追加5亿元人民币的援助和2000万美元的捐助。同时,中国国内出现了向海啸灾区国家人民捐款的热潮,中国的各级红十字会和人道主义救援机构迅速行动,高效组织,募集到了民间捐助5.76亿元人民币,加上中国政府的6.86亿元人民币,两项相加,此次中国向印度洋海啸灾区提供了共12.62亿元人民币的捐款,这是中国历史上为一次自然灾害受难国提供的最大数额的捐款,也是中国为发生在外国的自然灾害而在国内发起的最大规模的国民赈灾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温家宝总理去雅加达参加东盟地震和海啸灾后问题领导人特别会议时,随专机带去了16吨救灾物资。为此温总理专门要求随行人员减少随身行李,以便空出专机机舱空间,为灾区人民运去更多的急需物资。
  巴基斯坦10月8日发生百年不遇地震后,中国第一个伸出援助之手。中国政府10月9日就派出了由49人组成的携带大批救援物资的专业救援队。其后,中国政府先后三次向巴基斯坦共提供了2050万美元的现汇和物资援助,又派出了41人组成的第二批救援队。在救援过程中,中国救援队住处成为了国际救援活动的协调中心,各国的救援队和国际组织在这里开会,分析情况、协调行动、发布信息。
  当美国发生飓风灾害后,中国政府迅速向美国提供了500万美元的救灾款项,并另外提供了一批救灾物资,中国政府还表示,如果美方需要,中国将随时派出医疗、防疫等救援人员,与美国人民共同抗灾并重建家园。对美国这样一个世界首富的超级大国来说,500万美元也许不是一个大数目,但与中国遭受水灾等自然灾害时美国向中国捐款的数额相比,却又是一个巨大的数额。这一系列救援外交行动从又一个侧面表明,中国是负责任的国家,发展起来的中国对世界是有益的,而不是威胁。
  伴随突发性灾难的还有贯穿全年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为防治禽流感,中国全力以赴与东盟和亚洲各国开展了合作。
  综观2005年的中国外交,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这一年提出了“和谐世界”的理念,促进了国际合作的进展,建立了新的对话机制,作出了援助发展中国家的具体承诺,加大了文化外交的力度,在灾害之年通过不同寻常的救援行动显现了中国与世界同呼吸共命运。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将“和谐、合作、对话、发展、文化、救援”这12个字作为2005年中国外交的关键词,这也正是2005年中国外交的精彩之所在。

相关热词搜索:关键词 中国外交 2005:中国外交关键词 2006感动中国颁奖词 感动中国颁奖词邓稼先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