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跟法国人较真】 凡事别太较真的格言

发布时间:2020-03-14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车耳商旅滋味● 系列之十五      初次见到外国人就被邀请吃饭,可能会有这么几种情况:如果碰到的是德国人,他们会在见面后再和你约定时间,然后按部就班地和你约会;如果碰到的是美国人,他们可能当时就定下吃饭的时间,不多罗嗦;如果碰到的是法国人,无论他们显得多么诚恳,又说了多少肺腑之言,你都要相信我的话:请你吃饭这件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说请客,千万不要当真
  
  经过多年的实践体会,我才知道法国人说请吃饭基本上是客气之意。他们当时可能是真想,也可能并不是真想,总之,“请你吃饭”这句话他们会很轻易地说出口,只是你不知道是哪一天,也可能永远都不会。只有听到同一个人多次说出类似的话,你才可能真正被邀请。
  一个月前我去巴黎出差,临行前与在法国的朋友以电邮方式进行了联系。结果,有两拨法国人都说要请我吃饭,他们都是在法国的大公司里工作并且可以使用公款,其中一个还是我认识多年的朋友。看到他们都很认真地邀请,我就把在法国逗留的日期告诉了他们。认识多年的那位法国朋友回电并大致定了日期,但到那天却杳无音信;另一拨法国人则根本不理我,就好像没这回事儿。
  有意思的是,在回国的飞机上,我又遇到了这个约我吃饭的法国朋友。他在通道上很热情地拦住我,劈头就问我是不是没给他打电话。我告诉他到了法国后确实没给他打电话。根据法国人的习惯,他要是真想请你吃饭的话,是不用你追着给他打电话的,用电邮方式确定约会时间和地点是件非常方便的事情,而且我去巴黎前已经给他们留下了我的联系电话。
  明确告诉没有打电话给他,法国人就比较心安理得,就会觉得责任不在他,以后再想找我的时候也会比较自然。法国人这样做并非完全不愿意花钱,他可能是不愿意花时间,尤其是在岁末年初他们神圣度假的前后。这时要让法国人放弃假期来请外国客户吃饭,是一种很大的牺牲,他们宁愿在工作日把这种应酬打发掉。
  处理这种事情,一凭经验,二凭感觉。我知道法国人有这个毛病,凭当时的感觉就知道这两拨法国人可能都不舍得放弃他们岁末的假期,跑回巴黎来见我,所以就先用电邮将我的行程和联系方式传过去。如果对方回信比较快,还在电邮里定好了时间甚至地点,那就是真的想请你;如果回信慢,又不确定的话,那你最好安排其他的事,别在这方面浪费时间了。
  
  说约会,一定不要早到
  
  即使和法国人白纸黑字定好的约会,他们也可能爽约,而且不把爽约当成一件非常不礼貌的事。那真是让你气不打一处来。
  我这次是去见两家法国银行的人。和第一家银行的人白纸黑字地写明下午一点半在他的办公室见。到了银行,大门却上着锁,让我十分吃惊,因为银行中午一般是不关门的。绕了一圈,我才注意到玻璃门里面贴着一个A4纸那么大的通知,上面写着新年期间因特殊原因,银行中午要关门一小时。
  
  和法国人打交道多年,我已学会了从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心想,一定是在三周前定约会的时候这个经理还不知道他们银行会关门,所以也不能怨他。我只好在附近转悠了半个小时,然后上楼去见那位法国经理,顺便提了一下银行锁门的事。我虽然是以开玩笑的口吻说的,但也要清楚地向他表明我的不悦,毕竟我大老远从中国来,飞行了八千多公里。
  但他听后却很吃惊地问我:“我们定的时间是一点半吗?”这个回答让我很无奈,我们定好的时间他居然都忘了,我还以为被“铁将军”拦住是他无意的失误呢。
  无独有偶,见另一家银行的人,也是这样的遭遇。那是法国的巴黎国民银行。三周前定好的约会是上午九点,我八点多钟从家出来后就有点后悔,因为乘地铁可能会提前几分钟到达,这对法国人来讲是不合适的。在法国,人们约会时往往会拖后十几分钟到。想起这个特点后,我真想回房间待一会儿再出来,只是走出来已经很远了,回去待十几分钟再出来不值得,只好硬着头皮去赴约。到了银行门口,不仅大门紧锁,就连防盗的铁帘都拉了下来。我只好在冷风中等候了十分钟,到点后银行居然没有准时开门,推迟了差不多五分钟的时间。前台小姐开门的时候一脸的无所谓,慢吞吞的样子,根本不把在门外等候的顾客放在心上。在法国,不仅个人,就连机构工作起来都是慢一拍。如果全部银行都是这样的话,你又能把他们怎样呢?
  
  说来,可能不来
  
  那天我是第一个进银行的。报上我的姓名和约见的法国经理名字后,小姐又看电脑又打电话,就是不告诉我何时可以见他,凭经验我知道肯定又出岔了。再三追问后,小姐才跟我说和我约会的那人没来,正在休假。我没有像以前那样表现出多大的恼火,只是无奈地看着眼前这些衣着光鲜的法国俊男美女,不知道该说他们什么才好。当然,他们会另找一个人来接待我,但和临时找来的人谈话不会深入,以后办事的时候容易出问题。
  和法国银行打了二十多年交道,我已经被他们磨得没什么脾气了。记得就是这家银行,上次和他们打交道时,和我约会的那位女士也是这样爽约,说好要办的事基本上都没办。后来见我离开了法国,她连电邮都懒得回了,而当时和我谈话的时候却信誓旦旦,说讲好的事她都会做的。当时看着她那认真的表情,我特想说一句话:“我才不相信你呢!”
  这不是为了出气,而是一种特想说的冲动,还掺有经验和怨气的一种直觉,我真希望他们对待客户能够真诚一些。这位信口开河的女士后来被解雇了,她的同事告诉我,解雇的原因是她得罪了太多的客户,许多人都向银行领导反映了她的行为。而在我看来,这依然是一种法国式的悲哀。因为只有在得罪了太多的客户以后,才有被解雇的可能,而这种工作态度却仍然没有受到惩罚,所以到了今天,法国人还是以散漫、不准时、没有纪律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
  法国新任总统萨科齐曾经身体力行,想在这方面做个好的表率,让法国人克服这个毛病,他曾经在主持会议的时候记下每个迟到的部长的名字。但是,要改变全体法国人的习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为这是一个开会时部长
  敢比总统晚到的民族!
  
  说当天,意味着第二天
  
  在国内,电子转账是即时的,跨行转账几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同一支行内部转账立即可达,可这在信息发达又是世界七强之一的法国却不行。在那里,同分行内部转账需要一天时间,即便是同一个客户,又是同一账户,只是将活期储蓄转入另一个活期支票户也是如此。法国人明白地告诉我当天就可以到账,自以为法语很好的我盯问了三遍:当天是指下午还是几个小时之内?他们的回答却让我一头雾水――竟然是第二天的意思!
  去西方国家出差旅行的国人都有时差的概念,目的国不同,时差从几个小时到十几个小时不等。由于北京比纽约早12小时,一般是当天飞当天到,但是飞回北京就要增加一天,比如2号飞3号才能到,航空公司习惯上称此为“当天日期+1”。而法国式的时差,是不用出国就会产生的,并且总是+1,而非-1,加出来的时间也就是浪费掉的时间,肯定是你的而不是他的。他们无论干什么都慢一拍,大白天呆在办公室里都能制造出时差来!
  所以,和法国人打交道,真的不能较真,和他们较真只能把你自己气个半死,还不解决任何问题,因为那也是个官官相护的国家。就像法国银行那个被解雇的客户经理一样,她在多年中得罪了无数的人,才得到如此下场,我敢说假如她只是怠慢了十个以内的顾客的话,决不会遭到被解雇的命运。
  较真的人办事认真,作风严谨,举止行为有纪律,在这点上德国人是表率。而法国人既不认真也不严谨,他们尤其没有纪律,还不把纪律当回事。有一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这两个毗邻又多次发生战争的民族之间的深刻差异:
  有人在德国做了一项实验,在相邻的两个电话亭分别贴上男用和女用的标记,然后躲在一边看效果。男用电话亭不久就排起了队,而女用电话亭没人用,毕竟打电话做业务的还是男人多。这种情况下,做事刻板的德国人依然坚守在队伍中等待。最后,男人队伍中终于有个人排不下去了,跑到女用电话亭打电话。果然,这是个法国人。采访的人问他为什么要到女士电话亭去,法国人大大咧咧地说,电话亭又不是厕所,分什么男女啊?!而依旧排队的德国人却说,既然电话亭分了男女,就肯定有它的道理!
  
  说有,可能没有
  
  回北京的飞机上,看着法国空服人员慢吞吞地给大家上菜,我就开始构思这篇文章。在我这一侧的那个空服人员是位年轻力壮又高大英俊的法国小伙子,他服务左右两边四个人,每个人差不多需要半分钟到一分钟的时间。我坐在最后,计算着他走到我面前至少需要半个小时,尽管这中间只有不到十步的距离。
  要是美国人的话,需要二十分钟;换上中国国航的航班,上菜不过是十分钟的事。不过,中国飞机上的服务尽管速度快,但不体贴,上饮料和上饭的次序还经常颠倒。法国人可是太讲究了,空服人员先送主餐餐盘,倒上饮料后还要用篮子再递上面包,对每个人都要重复同样的动作。如果有人提问,那又得加上一两分钟。我想,等他走到我面前的时候,饭肯定凉了。
  法航在飞机起飞后,会先给客人送上一个巴掌大小、制作精美的菜单。飞中国航线的就会有法餐和中餐两种选择,在上菜的时候他们也会问你要中式的还是法式的。我在回程的时候要了法餐,结果却上了中餐,周围的十几个人都是如此。在飞机上,要的餐吃不到是常有的事,但问题是法国人事先给了那张精美的菜谱,就让人产生了遐想,可就是吃不到。我旁边的女士坚持要法餐,因为事先跟空服人员说过,但是没有了就是没有了。中餐上来后,她气鼓鼓的,最后还是自己饿肚子。
  
  我的朋友薛夫人留学期间饱受法国人的折磨,最后归化为法国人,还在银行工作,并且说不定也开始以法国式的时差来折磨正宗的法国人了。她坐在辛苦多年后才享受到的大办公室里,很耐心地倾听我对法国人的控诉。听我总结不能跟他们较真的事之后,很认真地对我说:“应该是说别和生活较真啊!”
  细想后我觉得她说的挺有道理,因为人们的性格会有不同,每个民族的生活习惯也不同,我们必须学会随和,与不同的人相处。如果和德国人打交道,你就可以和他较真;如果和法国人打交道,就学着和他们一样浪漫一点,干嘛非得让自己气得半死呢?
  
  敬请关注下期系列之十六:
  复古的巴黎

相关热词搜索:较真 法国人 别跟法国人较真 人过四十别太较真 人过五十 别太较真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