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台湾蓝绿版图_岛内县市长选举牵动蓝绿版图变化

发布时间:2020-03-14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曲线夺权”有先例,县市长选举谁都有点输不起;胜负难料,岛内政局最大的变数是不可测性。   今年年底台湾又将进入选举季。尽管是一次地方性的县市长选举,但却是国民党重新上台与民进党失去政权之后的一次地方权力争夺战。这次选举结果尤其是指标性的北台湾的台北县与南台湾的台南县选举结果,将牵动蓝绿政治版图变化与2012年大选战略布局,对国民党与民进党均是一场新的考验。
  
  “地方包围中央”的“天王山”之役
   地方县市选举对蓝绿地方政治版图与“总统”大选影响十分重要,是实现“地方包围中央”与权力争夺的最好途径。1997年县市长选举,民进党一举获得13个县市执政权,获得历史上第一次大胜。进而在次年“立委”选举中乘胜追击,为2000年民进党夺权执政奠定了重要基础。这是民进党“地方包围中央”、夺取政权的完美体现。
  不过,民进党并没有珍惜得来不易的执政权,在陈水扁贪污腐败,不断“蛮干”挑衅两岸关系的情况下逐渐失去民心,给了原本让外界认为可能分裂或垮掉的国民党“东山再起”的机会。国民党在2005年县市长选举中获得大胜,拿下2/3的县市执政权(取得23席中的17席),尤其是收复了多个曾丢失的县市政权。紧接着国民党在2008年获得“立法委员”选举大捷,为马英九的上台与国民党重新掌权创造了条件。曾陷入困境的国民党“依样画葫芦”,同样以“地方包围中央”的形式重夺政权。这也就是为何年底这次县市长选举显得格外重要的原因所在。
  这次地方选举,对两党来说都输不起。国民党输,将重挫马英九执政,影响马的连任布局;民进党输,则会陷入更大的危机,蔡英文的主席大位将岌岌可危。为打好这次选举战,国民党以执政势力主打“资源牌”与“政绩牌”。民进党则拉高选举层次,主打“批马攻中牌”,民进党以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形势恶化与失业率上升问题攻马英九执政无能、施政无方,同时以EFCA(“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攻马英九“亲中卖台”,牺牲弱势与南部民众利益,以凝聚绿营选民士气。
  尽管一般认为这次地方县市长选举结果不会使国、民两党执政的县市总量有太大变化,但关键的台北县与台南县两个县市选举结果的政治影响却十分巨大,成为影响整个评判胜否的关键所在。若民进党保住台南县,又赢得台北县,则民进党大赢,国民党大输,可能对三年后马英九的连任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若民进党输掉了台北县,又没保住台南县,则民进党大输,国民党大赢,民进党将陷入更大危机,甚至不排除“小分裂”的可能,有利马英九三年后的连任。若民进党输了台南县,赢了台北县,或国民党赢了台南县,输了台北县,国、民两党打成平手,但对国民党的警讯更大一点。
  
  南北两个焦点的战略意义
  
  “北蓝南绿”是台湾岛内政治格局的典型地域特征。台北市与高雄市是南北两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分别是蓝绿两大阵营的重镇,但属直辖市,不在这次选举之列。这次地方选举的两大关键性指标则是北台湾的台北县与南台湾的台南县。
  台北县是台湾最大的县市,人口达360多万人,占岛内人口的1/6,是台湾领导人选举的最大票仓。台北县人口结构是“蓝大于绿”,但蓝中浅蓝居多,中间选民比例比较大,选举中的蓝绿选票移动大。台北县早期一直是国民党执政的天下,后被迅速上升的民进党攻陷达16年之久,直到2005年选举才获得“光复”。然而,国民党执政四年表现平平,争取连任危机四伏。如果说,过去国民党候选人尚有马英九的政治光环可恃的话,如今马英九执政表现不佳,民调不高,批评之声四起,很难起到更大的加分作用。目前,国民党内部矛盾重重,迟迟决定不了合适的人选,使台北县选举结果充满变数。一旦民进党获胜,将在“北台湾蓝天下”出现一抹绿,可能成为民进党2012年打败马英九的桥头堡。
  国民党在台北县选情形势严峻,而民进党在台南县的选情则因内讧出现变数。台南县是陈水扁的故乡,是绿营重镇,具有很重要的地域象征意义,因此民进党非胜不可。但陈水扁与民进党中央矛盾突出,陷于严重的内斗之中。国民党在台南县有近45%的实力,若民进党最后关头无法整合成功,加之国民党推出具有实力的人选,国民党胜出并非不可能。若这一结果出现,对民进党则是一次沉重打击,即使赢了台北县也无法弥补这一重挫。
  
  蔡英文、民进党前途系于此役
  
  这次县市长选举对民进党与新主席蔡英文都是一大考验。蔡英文出任党主席后,就开始部署这次县市长选举,不仅很早就成立了“选举策略小组”,而且对党内初选制度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放弃过去的党内初选机制(民调与党员投票加权办法决定人选),而是采取综合评价的“协调机制”,即由党中央依据选举形势进行政治协商确定人选。完全是基于胜选的考虑。
  两种机制各有利弊。民调方式,公平民主,输者服从,但会造成内斗;后者则会加大人为因素,协调难度大,争议多,易造成不公平现象。蔡英文能否立得住?民进党能否走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很大程度取决于这次选举结果。关键在于,蔡英文与民进党仍坚持强硬的“台独路线”,未明确清算陈水扁,因此能否在选举中实现“保六争九”的目标存在很大疑问。
  
  国、民两党困境所在
  
  台北县与台南县选情突显了国、民两党的不同困境。国民党号称有百万党员,有50余年的执政经验,原本应有充足的优秀人才,但事实并非如此。民调显示,台北县现任县长周金锡与民进党的苏贞昌有很大差距,即使党内最具威望的朱立伦、胡志强、吴敦义等人出马,结果只有胡志强小赢,其他人均输给苏贞昌。这对国民党是一个严重警讯。
  台南县的选举也突显了民进党地方政治势力小,资源有限,只能在深绿集中的极少数县市进行权力争夺,不敢积极到国民党执政县市打拼,开拓疆土。
  
  2012年“大选”变数增大
  
  岛内政局尤其是选举最大的变数就是不可预测性。国民党在接连获得三次重大选举胜利后,不仅重新获得执政权,而且控制了3/4的议会席位与2/3的地方政权,将民进党压在西南一隅。在这种权力结构下,原本人们会认为国民党将会长期执政,民进党在较长时期内难以再翻身(民进党前大老沈富雄曾预言,民进党20年内难以执政)。然而,马英九执政仅一年时间,再也没有人敢预言国民党会长期执政或民进党在短期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2012年“大选”的一个重大变数,不在于民进党有多大改进,而是国民党执政政绩不张,民众大失所望,让台湾大选的不变定律可能再次发挥作用――即过去三次台湾政权轮替,不是在野党有多大改变与进步,完全是执政党政绩不佳让人民失望造成的。
  2012年“大选”还有一个更大的变数,即第三势力加入搅局,重演民进党“以巧取胜”的历史。著仅国民党与民进党两党对决,马英九虽然执政不佳。但仅靠民进党还难以撼动。然而,一直不被看好的第三势力一直未放弃努力,岛内不断传出王永庆长子王文洋、施明德、李登辉等有意重整第三势力,不排除未来整合成功,加入战局的可能性。一旦第三势力代表人物加入战局,因其不可能分流泛绿阵营的选票,只会分流泛蓝阵营的选票,对马英九杀伤力极大。在岛内现行相对多数决定选举结果的制度下,民进党就有胜选机会。
  就技术层面看,民进党得票率稳定在45%左右,即使在2008年选情最艰难的情况下谢长廷仍有如此高的得票数。马英九尽管得到57%的选票,一旦有中间势力加入,流失一百万选票,或者投票率明显下降,民进党不用增加选票,就有胜选的可能。这就是台湾选举。一旦出现这样的结局,两岸关系将会重回动荡时代。

相关热词搜索:蓝绿 岛内 版图 岛内县市长选举牵动蓝绿版图变化 圈占土地开发区将降撤 中朝俄三国交界地图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