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想看看你的脸_去看看农村,多想想农民

发布时间:2020-03-15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农民负担为何减不轻?      我是一个在广州读书的大学生,也是一个农家子弟。春节回家,经常看到全副武装的公安人员,手拿电警棍,腰别手枪和手铐,骑着摩托车,穿梭在村前村后,来往于各家各户,一打听,才知是来收税的。
  奇怪,收税要公安来干嘛?
  在一家夏天受到特大洪水洗礼、几乎颗粒无收、确实无法交清各种各样税收的农户家中,我见到主人求情道:"行行好吧,我家真的没有钱交啊,明年再交行吗?"女主人的声音更凄婉,"好干部啊,我的两个孩子上学要钱,来年收成好再交,行吗?"来人说:"这个嘛
  ?求我没有用,我要完成这个任务,你不交,我怎么向上级交代?税是国家的,不交就是犯法,"这时他眼睛瞧了瞧旁边的公安," 这个你们总清楚吧!至于今年受灾,明年交,难道明年肯定不受灾吗?要是每年都受灾,岂不是就永远都不要交了?至于你家的孩子要上学,那么国家办学校不用钱?况且这是你家中的事,总不能因小家而忘了国家吧?你家孩子上不上学,关我什么事,我们管不了许多,反正国家的税收你一定要交,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交,不然……"这时旁边的公安们将武装带拨了一拨,发出了铁与铁的撞击声。
  我冥思苦想,税收,是应该交纳的,但总该符合实际,总该有个度吧?总不能"苛捐杂税猛于虎",逼着农民上山捕蛇吧?!农民的负担之重,党和政府早就说应该减轻,江总书记多次视察农村,关切之情溢于言表,为什么到了下面就减不轻呢?说是市场经济,各种税费款在涨价,化肥农药等农用必需品更是涨得离谱,市场物价也在飚升。可几十年来,农民一直按照远低于价值的"定购价"交售"爱国粮",用大量的无偿劳动支援国家的各项建设,得到的却是什么呢?现在不是在大讲市场经济吗?怎么农村中有人高价收购粮食,却要大力打击呢?说这是犯罪!可是农民将粮食送到收购粮站,为什么又要拒收呢?收了,为什么又要打白条呢?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据国家审计署审计,全国粮食系统6年竟然亏空了2140亿元,平均每天一个亿化成了水……这些令人无法相信的事实却都真真实实地发生在中国的农村,正常吗?!
  
  田纪云的警告
  
  1995年4月初,《中国市场经济报》曾发表对田纪云同志的访谈录,强调农业方面目前出现的问题,是没有按市场规律办事,是因为工业产品价格放开农产品收购价格却按住不动的结果;警告再不能用牺牲农村的办法保城市;呼吁关注中国还有2700万人吃不饱肚皮的社会现实。
  一边是农村许多孩子失学、辍学,学校教育设施破旧,教育水平低下,学生在危房中接受教育,甚至一个学校中几个不同年级的学生只能挤在同一个课室、听同一个老师讲不同的课,"希望工程"搞得火火热热;而另一边是"你家孩子上不上学关我什么事,读不起就别读了,好尽快交税,让我好交差"!农民手中积攒了多年、仅存的一点、还是节衣缩食省下来准备给孩子交学费的血汗钱,就这样被"某种"所谓的正当理由"抢"走了……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写进了我国的法律,但我家乡那么多只有十四五岁的初中毕业或未毕业的未成年人,已经永远地离开了像他们的父母一样,修整着地球,做着奢望下一代比自己过得更好的梦。而地方政府却大谈"普九"已经普及,任务已经完成了。曾有人精辟地说:中国的新闻媒体是精英们的喉舌,不可能是群众,特别是劳苦大众的喉舌。精英们不是说"斯是陋室""往来无白丁"吗?对白丁们的事情就更不屑一顾了。报刊上充斥版面的是某某歌星与某某影星要离婚了,"婚外情"了,精英们乐此不疲,像我们这些大众们或白丁们只好私下里不满而已!而对于关乎国计民生的事情,精英们或漠然或熟视无睹,而激不起一点热情。比如,不少大城市动不动准备花十几亿来建一幢什么馆作为其标志,而当地农村却仍有许多学生在危房中上课(对此没有人说"不"),精英们极力吹捧说是建成国际化大都市的必然,我不知道学生在危房中上课,是不是也是国际化大都市所必需的!精英们,白丁们也有话要说,能否关注一下他们的命运呢?
  农民的收入甚微,负担却繁重,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作一年,子女却因为没有钱而上不了学!这不值得关注吗?况且洪水来时,他们必须放弃家园、背井离乡,为的是保卫自己只听说过名字的某些城市不被洪水淹没,这难道不是高尚?!他们的心声难道不值得倾听吗?
  
  要负担的"父母官"太多
  
  农民的生活艰难困苦,我想一个主要原因应是农民要负担的"父母官"太多了。朱?基总理在接见"让人民满意公务员"代表时,列数干部问题时就曾说过:"第一是跑官……第二是享受,有些什么书记、什么长,汽车换了四次还嫌不够。他那个地方很困难,整天却吃吃喝喝嘴不停。第三是扰民,不断地收费。现在许多县乡政府都是高楼大厦,哪来的钱,乱摊派来的。第四是瞎指挥……"
  关于反映农民负担过重问题,广大农村已流传种种顺口溜或歌谣。如:"头税轻,二税重,三税是个无底洞。"头税,指国家明文规定的税种;二税,指各地自行规定的税种;三税,指强压在农民头上的各种名目繁多的摊派。又如:"这达标,那达标,都要农民掏腰包;这大办,那大办,不管农民怎么办。"上面经常有人下来检查,什么"乡镇企业产值达标",什么"希望工程"达标,什么"卫生达标",什么"普九达标"等等。下面的干部为表现"政绩",不管农民的口袋是否已经洞穿,也不管农民卖鸡卖粮是否能负担,都强行摊派要实现"达标"。此外还有大办交通,大办教育,大办水利,大办乡镇企业等等"大办"项目,听起来冠冕堂皇,都可以讲出一大堆重要性和必要性,却都是不顾老百姓的承受可能。再如:"身上三把刀,镰刀犁刀和税刀;头上三个霸,村霸乡霸和镇霸。"林林总总,不一而举。
  一句"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顺口溜,让联产承包责任制一下子红遍大江南北。可是发展到现在,却是国家的交足了,甚至交得太多了,朱?基总理对着中外记者都讲:"我可以负责地说,中国再遭两年大灾,自然的灾害,中国的粮食也不会缺乏。"邓小平同志也讲过:"全国农民不劳作,打开粮仓也够全国人吃上几年!"既然粮食多了,导致库存积压浪费,为何不能放开粮食系统呢?为什么还要交战争年代的备战粮,建国恢复时期的备荒粮呢?粮站装不下粮食,许多粮仓因管理不善,浪费掉多少"粒粒皆辛苦"的粮食!这些粮食本来应到达它更应该去的地方,绝不是到达耗子肚中、或作为霉变细菌的寄生体、甚至被洪水猛火所侵吞(我家乡每年洪水都要冲走几个粮仓,而粮仓失火也时有所闻)!民间高价收购粮食就可以证明有需要粮食的地方!
  现在全国都在大力提倡消费、刺激消费,各大媒体都在极力鼓吹贷款消费(好像勤俭节约无人问津了)。可是为何市场仍然启动不了呢?仍然是买方市场,价格战一打再打。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就包括以下这一点: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只拥有少数财富,他们有钱消费吗?而他们的潜在市场最大!他们生活用品简单破旧,消费品几乎没有。而城市最有钱的富人家中耐用消费品早已齐全,他们的消费像以往一样不会有多大起伏,只有另外一些中产阶层的城市居民的消费市场可能变动。在这样的市场格局下,当今的消费是高收入者没啥买,中等收入者不想买,低收入者没钱买。持续这种情况,消费水平能上去吗?经济能增长吗?不改变农民的收入,经济增长,刺激消费,我个人认为只能是一句空话!长虹去年屯积彩管(尤其是21英寸彩管),说是为农村市场的启动准备,结果是农村市场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大,长虹自己却被套了进去。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来自农村的呐喊
  
  经常看到这样几种情景:学校快开学了,农民们将自己唯一的产品全部送到收购处,却因为太少,只能领回一张尚欠多少某某费的欠条,而家中只剩一家人的口粮了,子女要上学,怎么办?现在又没当铺,就是有当铺,也没有可当之物啊,结果子女因无钱而辍学!
  要么,就只能借用收成较好、完成了各种税费款的农户的粮折去卖粮,这样就不会被扣钱了,可以换回子女入学的学费(不要以为这是农民不遵规守矩,这是被逼的,已是公开的秘密)。可是,欠的账还在啊,这钱还没放暖口袋,本文开头收税的那一幕就在家中上演了!钱不能给,子女一定要上学,再也不能像父母一样穷在山沟里还受气。于是,税官与公安们就强行装走家中剩下的粮食充税!这可是全家人青黄交接的口粮啊?!装走了,一家人吃什么啊?于是种大米的人没米饭吃,只能喝粥充饥!可是多数农家装完粮食仍不足以交清税费款,于是又搬走家中仅有的电视等稍为值钱的东西,拉走家中养的猪、牛等牲畜,抬走家中的大柜子,甚至桌子、椅子等也不放过,有时还扬言要拆房子!看到他们完全不顾家徒四壁的农民将如何生活却兴高采烈地运粮食、拉牲畜、抬柜子、拆房子(因为又完成了一项任务);看到农民无可奈何地倚在门框上惆怅或蹲在门口紧锁着愁眉,低头抽着旱烟,我心一阵紧缩,或同情、或怜悯、或可气、或可叹、或兼而有之。
  要是天公作美,风调雨顺一年,收成好,家家多收三五斗,又会怎样呢?粮站以种种理由拒收,而且只收定购任务的30%,另外的以没地方放为由不收了,而且所收的粮食领款时,领到的却不是花花绿绿的钞票,而是"白纸黑字加红章的白条"!哎,家中刚燃起的希望又像美丽的肥皂泡一样破灭了。没钱,女儿吵着要了多年的新衣也就让她再吵几年吧,孩子破得不能再用的书包就补补再用吧,学习用的文具有支铅笔就行了,橡皮就算了吧,用手指醮点口水就这么擦字,作业脏点,"哎,孩子,别管那么多了,能上学就不错了"。
  这时候,卖粮是辛苦的,是气人的,是易使人暴怒的,农民们早上挑着、推着、拉着千把斤粮食,走上几里的山路,高高兴兴地送到粮站,见到的却是粮山人海,等了许久,终于等来的粮检人员却漫不经心地说,将这些粮风一下,有秕谷;风了之后,又说不干,再晒一天明天再来;或是称了之后,说不收这么多,只收任务的30%。傍晚,卖粮的人又空着肚子挑着这么沉重的谷子回到家中,并还被告之不准卖给上门收粮的粮贩子们!这怎能不令人气愤、暴怒!去年夏天,我家乡的粮站就因为这件事,卖粮的农民与收粮的官们发生了冲突,结果,一名粮官被愤怒的人们用木棒打死,更多的人被送进了医院或监狱!
  是党和政府中"居庙堂之高"的高官们不知道"处江湖之远"的农民们疾苦吗?否也。毛泽东早就说过:在中国谁不注意农民问题,谁注定会失败!邓小平 90年代初就曾说过:"如果90年代出问题,那就很可能出在农民身上。"可见,当时中国农村问题已经很严重,已经被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所察觉。田纪云同志在当国务院副总理时,也曾批评过政府在农业政策上的失误,指出中国的农村制度极不合理;曾经就农村收购农产品不兑现金、只打白条的情况向有关部门提出过警告。"十四大"以后,他仍表示要在分管农业的副总理最后几个月的任期内,多为农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民们说几句公道话。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管"者们欺下瞒上,层层掩盖,农村被他们粉饰得一片太平,装扮得繁荣稳定。
  请尽快调整农村的政策,改变农村的现状!---这是来自农村的呐喊!□(摄影:史利)

相关热词搜索:多想 农民 农村 去看看农村,多想想农民 看看就知道农村人有多辛苦 我去农村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