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那些旧事儿:帮还信用卡

发布时间:2020-03-18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1949年的一天,美国人弗兰克•麦克纳马拉在纽约一家饭店招待客人,酒酣饭饱之后突然发现,自己忘带钱包了。一时间宾主双方都很尴尬。后来,麦克纳马拉的妻子专程赶来付账,才算解了围。
  这起看上去毫不起眼的生活琐事,却催生了世界上第一张信用卡。
  
  大莱卡的故事
  酒店里的尴尬,为麦克纳马拉带来一个问题:能不能建立一个赊账网络,来解决必须随身携带大量现金的烦恼呢?
  当时,麦克纳马拉是美国一家信贷公司的总裁,对消费和信贷有着超乎常人的敏感。他注意到早在1915年就存在的现象:有些餐馆、百货店和汽油公司向老主顾们发放一种信用筹码,这些筹码或是金属徽章,或是塑料卡片,但功能都一样,就是作为一种签章工具,供那些具有一定商业信用的顾客用作临时赊销。
  但每家餐馆都发放各自的“赊购牌”,不但造成了浪费,食客们携带起来也十分不方便。为什么不把它们统一成固定的样式,交给专门的机构来运行、打理呢?
  1950年春天,麦克纳马拉开始行动了。他和两个朋友筹集1万美元,在纽约建了一个“大莱俱乐部”,然后奔走于帝国大厦一带,说服了14家餐馆成为会员。随后,他们在帝国大厦里卖力推销大莱卡,同时对卡片申领人做一定的身份过滤。最后,俱乐部向14家成员餐馆索取中介服务佣金。
  这种看上去并不十分复杂的做法,就是信用卡运作发展的基本模式。
  不过,大莱卡运行第一年,即损失了约30万美元,麦克纳马拉退出。之后,又经过一年半的艰苦努力,大莱公司才扭亏为盈,这时候,才陆续有银行愿意贷款给他们,俱乐部的业务则逐渐由餐饮业向宾馆、零售商店等其他行业延伸。
  到50年代末时,大莱俱乐部已经在美国各大城市都设有了办公点,到1971年,大莱共实现了长达18年的盈利。
  大莱卡也在不知不觉中走向了国际化。一开始,是一位在美演讲的英国商人最先被吸引,他特意跑到大莱公司询问,“俱乐部能否在英国开业?”大莱负责人同意了他的意见。于是英国很快诞生了另一个大莱俱乐部。几年之后,英国大莱被美国大莱控股。
  大莱卡的成功很快迎来了大批模仿者。1951年至1955年,先后有国民信用卡公司、旅行签账公司、富兰克林国民银行等上百家公司开展类似业务。1958年,美国运通公司进入这一领域,并重点推出主要面向旅行高端客户的“运通卡”,大莱卡的垄断地位开始受到威胁。
  美国运通公司原本是一家以旅游服务为主要特色的企业,为发行运通卡,他们充分调动旗下掌握的旅游服务资源,将全美4500家旅馆和17000多家商店发展成自己的联盟成员。如此强大的服务能力迅速吸引大量持卡者加入,红极一时的歌手猫王就是首批持有运通卡的顾客之一。
  面对竞争,大莱俱乐部于1971年后开始出现严重亏损。1980年12月,大莱被花旗银行收购。大莱卡的市场空间,很快被后起之秀VISA卡、万事达卡和运通卡赶超。
  双寡头之争
  如今跟中国银联闹得不可开交的国际信用卡巨头VISA,最开始时只不过是大莱卡的百余家追随者之一。
  它于1958年由美国排名第一的美洲银行(2002年后其在中国大陆的注册名改为“美国银行”)所创办,当时叫做“美银卡”。那时,不同的银行之间还没有实现业务互联,各发卡行的势力范围也大都局限在固定的区域。
  1966年,美洲银行率先站出来,与加州之外的一些银行签订合同,也准许他们同步发行美银卡。1970年,美洲银行又将美银卡业务分离出来,成立了独立运营的国家美银卡公司,在此基础上,一个覆盖全国性的“美银卡体系”逐渐形成。
  与此同时,被美洲银行排除在合作范围之外的一些银行也开始走向联合。富兰克林国民银行、克罗克银行和加州银行,这几家原本就是美洲银行的老对头,它们牵头组建了一个叫做“银行间信用卡协会”的组织,希图借此与“美银卡体系”相抗衡。1970年,各会员银行开始发行统一设计的万事达消费卡,“万事达卡体系”就这样登上了世界舞台。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信用卡进入发展的“疯狂岁月”,很多银行为抢夺市场,到处邮寄未经申请的信用卡,最夸张的时候,连几岁的小孩子和家里的狗都能收到银行寄来的信用卡。
  两大信用卡体系之间的竞争也相当激烈,他们都与自己的会员银行签订了排他性协议,规定旗下的银行只能发行自己体系的信用卡。1971年4月,沃尔森银行就此发起反垄断诉讼,诉称两大信用卡体系应准许会员银行同时发行两种信用卡。这一诉讼得到了美国法院的支持。当年7月,沃尔森银行开始同时发行美银卡和万事达消费卡,其他银行竞相效仿。甚至到1972年10月时,连美洲银行也申请了万事达消费卡的会员资格。
  1974年,美银卡体系开始与西欧一些银行合作,成立了国际性的信用卡公司。但由于越南战争,欧洲民众怀有反美情绪,带有强烈美国味儿的“美银卡”受到很大阻力。1977年,美银卡公司将卡名统一更改为“VISA卡”(即“签证”,暗含“畅通无阻”之意),公司也随即更名为“VISA卡国际组织”。
  万事达体系也没闲着,它先后与墨西哥、欧洲、日本、加拿大、英国、南非、澳洲的一些银行达成合作。1979年,“银行间信用卡协会”正式更名为“万事达卡国际组织”,发行的信用卡则统一改为更简洁的“万事达卡”(Master Card)。
  进入1980年代后期,发行VISA卡的银行数量已远超万事达体系。有资料统计说,当时前者大约比后者多了三分之一。
  如今,VISA和万事达,已经编织成了遍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巨大服务网络。在地球上旅行,几乎每到一地,都能顺利找到刷VISA或万事达卡的地方。
  
  新竞争格局
  其实,很多消费者并不知晓,VISA卡和万事达卡长期以“非营利机构”自居。因为它们的收入跟消费者交多少年费,没有必然联系,它们可以做的就是尽可能多地吸纳会员银行。
  但是,随着它们相继改制上市,如今,两大组织已经不再讳言营利。
  2002年7月,万事达卡国际组织完成了股份公司改制,2006年5月在纽交所上市;同年10月,VISA卡国际组织也宣布了改制消息,之后于2008年3月登陆纽交所。两家国际巨头双双刷新了当年全美最大IPO 纪录。
  此后,人们纷纷猜测,VISA和万事达的商业运营模式将发生怎样的改变?消费者也在担心,日后刷卡的交易费会不会因此而提高?这些,两家公司均未给出明确的解释。
  两公司上市前后,曾先后多次遭到来自同行、商业协会和律师事务所的反垄断起诉,诉讼不仅直接表达了对上调信用卡交易费、外汇贸易收取额外费用等具体行为的不满,更严厉的指责是认为其“限制了银行间的竞争”、“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不过,现在,参与信用卡市场竞争的角色越来越多。
  美国运通公司自不必说,它一直是这个舞台上的重要一员,多年来,它保持的是“富人卡”的形象,走的是独立发卡之路,但从1996年开始,也逐渐向其他金融机构开放网络,1997年成立环球网络服务部,允许合作伙伴发行运通卡。
  国际型的信用卡组织也并不光是美国人的专利。在日本,上世纪60年代就崛起了JCB信用卡,80年代开始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在中国,银联成为后起之秀,并且开始构成对既有信用卡国际巨头的潜在“威胁”。
  那位信用卡的“发明者”――弗兰克•麦克纳马拉,在投身此事业不到一年就匆忙离去,这的确很可惜,他哪能想到,一张小小的塑料卡片,竟在日后衍生出这么多的公司和故事,而且,这样的故事,还有更多无法猜透的续集。

相关热词搜索:信用卡 事儿 信用卡那些旧事儿 摆范儿信用卡 广发摆范儿信用卡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