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坪上的歌声:草坪

发布时间:2020-03-18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最令人向往的,是时不时从礼堂传来的悦耳的音乐声。可能是大提琴或者钢琴,也可能是笛子或者小号;如果是在下午的课后,却往往是管弦乐或者军乐合奏,在夜晚又常常有唱片机放出来的优美音乐。”
  这是已故音乐家张肖虎对上个世纪30年代清华校园里浓郁音乐氛围的回忆,当时,他在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就读。
  若干年后,高晓松在一场清华西阶的演出上,从台上一跃而起,冲到第一排,抱着从厦门带来的女友,狠狠亲了一口。这是1994年,他博得了清华人的满堂彩。
  “如果不上清华,我肯定不能成为一名歌手。”以一首《传奇》走红乐坛的李健告诉《中国周刊》记者。他是清华电子系94级的学生。
  
  “露天古典音乐堂”
  清华建校初期就成立了业余音乐社团――唱歌团。社团由一位美籍教师主持,每年定期在大礼堂举行音乐会,有时也会去校外演出。
  上个世纪30年代,清华成立了音乐部。分为中乐西乐,请来的教师大部分是来自前苏联和德国的音乐名师。这一时期的清华校园,音乐不断,设有军乐队,管弦乐队,钢琴班,提琴班,歌咏团,国乐班等。每天晚上,大礼堂都会传来悠扬的琴声和合唱音。
  音乐家张肖虎曾回忆:每逢节日或者校庆,以军乐队为主,都需要举办音乐会。每年三次,每次要合奏六七支乐曲,再组织独奏重奏等节目。乐队还经常进城公演,曾分别开过莫扎特、海顿、舒伯特作品的专场音乐会。
  抗战时,清华转移到云南合并成立西南联大,依然弦歌不辍。时任校长的梅贻琦曾叮嘱已成为音乐室助教的张肖虎将乐器、设备转移,妥善保管,可能的话用于音乐教育。
  复校后,清华把从日本手中接下来的“灰楼”开辟成“音乐教室”。这一时期,清华诞生出一批杰出的音乐家,如著名作曲家黄自、男中音歌唱家应尚能。
  清华学子对“古典音乐”的热爱一直延续到1980年代。1979级无线电系何华这样描述:每天傍晚,清华音乐室二楼边上的窗口都会有古典音乐定时播出,莫扎特、贝多芬、肖邦、海顿、维瓦尔蒂、柴科夫斯基……这时,马路边上总聚集着一些人,他们或站或倚在树旁,或坐或骑在自行车上,也有情侣拉着手、或相互偎依。有的在这里伫立良久,有的在这里只停稍许,也有的仅仅是经过时放慢些脚步或减低点骑车的速度――这里,被称之为清华园的“露天古典音乐堂”。
  
  “同桌的你”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清华校园开始流行吉他。最著名的吉他教程名叫“小蓝本”,里面全是中文和英文老歌。现在华纳唱片公司的音乐总监宋柯毕业于清华,他最早的吉他教材就是“小蓝本”。宋柯的第一首原创歌曲是看到清华校刊上有一首诗,于是谱曲。后来,宋柯成为清华大学早期校园歌曲的创作者之一。他写的《一走了之》几乎成为那个时代清华的毕业歌。
  那时,由于受到台湾校园民谣的影响,北京的各大高校陆续出现一批原创校园歌手,清华大学的音乐阵地也从传统的琴房转移到东操场和大草坪。高晓松形容那是一个“白衣胜雪、诗社遍地”的时代,清华学子们读着海子的诗,唱着罗大佑的歌,一夜一夜,通宵达旦。 而在所有的草坪歌手中,公认最有才气的是高晓松。
  高晓松回忆:清华流行音乐之风鼎盛时期是1989和1990年。每个星期五,清华东大操场有数十个来自北京各学校的学生。通常是前半段大家唱新作,中间一段是点唱每个人的经典,最后一段是翻唱别人的歌曲。其实这是一种中国传统文人的聚会方式,还经常即兴命题写歌,比如当时以“阳伞”为题,每个人写一首歌,写的角度都不一样。
  1991年夏季,校园里出现了一块宣传板:
  两把老吉他
  三个好朋友
  四杯冰啤酒
  和许多许多好听的歌
  这是清华“校园歌曲协会”成立时的招新宣传 ,后来,又诞生了“首届清华自创歌曲演唱会”的征集通知。这些散落在草坪的歌手们开始隔三差五地聚在一起:写和声,编曲,配吉他华彩。
  1994年,第一盒校园民谣推出,高晓松做词做曲的《同桌的你》从清华校园传到大街小巷,这个自动化系男生闻名遐迩,成为中国“校园民谣”的代表人物之一。
  很快,和高晓松、宋柯一起在清华草坪上弹琴的人散了,上班、经商、养家糊口……他们或许记不得,毕业后再度回到校园的那些巡演会对师弟师妹们产生怎样的影响。
  “水木年华”的成员之一,当时还在清华念建筑系的卢庚戌看过一场宋柯的演出后,立志学习吉他,成为歌手;电子系的李健在大一时买过高晓松的两盘专辑。
  他向《中国周刊》记者回忆:“1994年,高晓松回清华演出,就在大礼堂,当时《同桌的你》刚刚流行,那天天很热,我还穿着一件很厚的绿衣服。我当时很激动,特别羡慕。”
  
  理性思维与音乐
  为什么清华会出现那么多音乐人和歌手?也许各个时代的清华学子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早期清华的音乐传统来自于建校初期确立的“德智体美……诸育并进的教育方针”。出身清华的音乐家张肖虎先生曾回忆:“早期参加音乐活动的同学,文、法、理、工科都有。理工科的同学并不少于文法科。至于大家为什么喜欢音乐活动,每个人都有各自想法。这些同学,经过了‘听’和‘演奏’的艺术实践,确实在自己的精神领域培育出一片世界或中国的优秀音乐艺术的‘审美园地’。”
  1990年代初,清华成为校园民谣的阵地也并不是“机缘巧合”。高晓松在一档电视节目中曾说:“当年清华男女的比例是7:1,也就是说,你要追到一个女生必须打败六个。那时,女孩喜欢能弹琴会踢球爱打架的男孩,宋柯三样全占了。所以在清华特别受欢迎。”
  卢庚戌曾加入过清华文学社、诗歌社,最后发现“对女孩来说,什么社团都不如去草坪弹琴功效大”。
  当然,更像一个玩笑。宋柯分析:“很多人认为音乐是感性思维决定,但其实,音乐是跟非常准确的理性思维有关的,所以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清华人热爱音乐。”
  歌手李健自小是文艺骨干,考上清华后参加了清华合唱团,大二时,开始辅修古典音乐课程。作为一所理工科学校,清华的很多辅修课却以人文方向居多。李健辅修的古典音乐课程由中国音乐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的专业老师教授。
  李健说:“那一年,我开始系统学习音乐。从视唱练耳、基础乐理到曲式分析。选修了两年。后来,我因为电子系的功课实在是太重了,不得不放弃这门课。但在清华学的这些古典音乐,对我很有帮助的。”也是在这一时期,李健创作出了《传奇》、《风吹稻浪》等歌曲雏形。
  那个时期的清华人文气质一点不弱,再加上因为圆明园画家村紧邻清华,一些流浪诗人和画家经常来学校转悠。李健说:“我经常在草坪上看到他们,于是走过去聊聊。也是从那时开始,我有一些去创作的冲动。我看到了他们的诗歌和油画作品后,发现原来还有另一种思维方式的存在。如果不来到清华,我可能不会做一个歌手。恰恰是这样一个理工科院校,当它的人文气息出现的时候,会特别吸引人。”
  
  “清华牌”音乐人
  毕业后,李健去一家国企工作,月薪丰厚,后来辞职,当了一名歌手;和他经历相似的还有卢庚戌,他之前在北京某一建筑公司工作,后来辞职,在清华附近租了一间民房,天天练歌;和李健卢庚戌同时期的另一个清华民谣歌手缪杰本来在IBM做高级白领,后来在卢庚戌的“忽悠”下,走上了歌手的道路。
  再往前,宋柯从清华毕业后,在美国学习了六年的环境工程,最初回国做的是珠宝买卖。某日,在高晓松的拜访后,他毅然投身到音乐圈。高晓松的经历也颇为离奇,从清华电子工程系退学,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预备班学习电影。而后成为了著名音乐人。
  为什么只有一墙之隔,北大的音乐人就没有清华多?
  北大校友池永强分析:“北大的东西比较直露,什么话题都敢说,没有那么多掩饰的东西。另外北大的思想比较杂,清华是理工科学校,它产生的东西相对比较纯粹。为什么风花雪月产生在清华而不是北大,也有这个原因。”
  当年北大的校园歌手之一、资深媒体人许秋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说:“北大人希望能拿出最好的作品,在北大人眼里,只有做到最好才愿意拿出来,所以越想做到最好就发现自己要学的东西越多。而清华人只会那么几个和弦,就敢拿出来。在清华人看来,他们作品是简单,但是对于想表达的东西足够了,这件事情做出来,就很高兴。清华人是很实在的,北大人好像眼高手低,总想做出最好的。现在我比较钦佩清华人的务实,这是一件实实在在的事,你把这件事做成了就是成功。”
  著名的音乐商人宋柯谈及清华对他个性的影响时说:“我本身是一个有小聪明、做事比较浮的人,假设上学风比较自由、开放的学校的话,我的人生路会改变非常多。恰恰上了清华把我的性格改掉了。在清华的教育,即使你考六七十分都需要付出非常大的努力,需要真的去上自习、上课、记笔记……这让我养成一个比较严密的理性思维,让我知道做事不是高呼口号、三步并两步出来的。”
  歌手卢庚戌的经历也许更能代表清华人的个性。他三十岁才成名,成名前,每每遇到熟人,都会让对方听自己的最新创作,然后拿一个小本子认认真真地记意见。高晓松这样评价师弟:“在中国乐坛,小卢是硬靠‘努力’成名的。”
  这所中国顶尖的高校诞生过数不清的政治家、科学家、学者,也出品过诸多才华四溢的音乐家、艺术家。在高晓松的笔下,清华是一所四周充满了才气和风情、彪悍和温暖的大学,直到现在,他也无法准确地描绘自己的母校,只记得“那些书包里的诗集,校园的诗社,还有女生们收集的写满小诗的书签”。
  “我很少想那段日子,当时是怎么样的一种心境,在我的歌里相信人们会读得到,那是太丰富也太充实的一段时光,如果真要回忆,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并且还会有眼泪,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很简单,那么就是青春。只有年少痴狂,对于一切有着傻乎乎的热情,才会有的那些东西。”

相关热词搜索:草坪 歌声 草坪上的歌声 草坪上看图写话 草坪上的标语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