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 “捡漏”成就大收藏|马未都最大的捡漏

发布时间:2020-03-20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马未都,1955年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荣成,曾从事文学创作及编辑工作,上世纪80年代从收陶起步而成为收藏专家,并开办了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观复博物馆”,拥有陶瓷、古家具、玉器古玩、当代艺术品等藏品。马未都被誉为“京城四大玩家”之一,从2007年开始,他亮相央视《百家讲坛》,又有了大批追随者,被称为“马扎”。
  
  
  满雕龙纹高束腰三弯腿大画桌、雕西番莲三弯腿太师椅、黄花梨百宝嵌龙纹罗汉床、黄花梨嵌青花瓷官帽椅……走进观复博物馆的展厅,其中的明清家具特藏,数量之丰、品类之盛,实令参观者震惊。许多藏品虽历经数百年,却依旧如新,仿若就在昨天,它们还身处庙堂庭院、还被人们使用。
  这些价值连城的文物就是被凝固了的历史和文化,它们与收藏者马未都一起讲述了一段令人艳羡的收藏故事:
  马未都早年下过乡,插过队,回城后又当了几年机床工,业余时间写写小说。1981年,《中国青年报》用一个整版发表了他的小说《今夜月儿圆》,马未都不仅因此收到了“一麻袋的来信”,还被中国青年出版社的领导看上,成为《青年文学》的编辑。随后,他和王朔、刘震云等人一起组建了“海马影视创作室”,创作了颇有影响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很是火了一阵。如今,马未都是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的馆长,成了中国古玩收藏圈子里如雷贯耳的人物。
  
  生在一个千载难逢的夹缝中
  
  对别人给予的“大玩家”称谓,马未都立即谦逊起来:“我觉得在所有收藏者中,我是徒有虚名,我所有的优势就一个‘早’字,早于别人在20多年前进入一个没人涉足的领域,对别人怎么称谓,我不太计较,但是如果‘大玩家’是带有一种北京人的幽默感,我也能接受。我不敢称自己为收藏家。像国外一些人集一百年的实力去做一件事,那是真正的收藏家,我们中国在这一领域才不过20年。”
  马未都说,自己入行时间特别早,从官窑值两块钱时开始买直到它值20万,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赶上了机遇。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国家开始向民间收购古玩,当时北京天桥福长街、玉渊潭、官园、后海都出现了“文化大革命”后北京最早的自发古董文物交易市场,但最早的应该是潘家园。“清康雍乾三代的官窑碗10元钱一个,雍正青花大盘才卖16元,一对清红木椅子比商店里的电镀折叠椅子还便宜”。潘家园成了马未都眼中的“富矿区”。用他的工资加上写小说的稿费,再加上砍价的硬功夫,收了不少藏品。看得多了,经验也积累起来了。别人“不留神”时,他已经艰苦地完成了“资本积累”,挣下了收藏上的“第一桶金”,到1988年,藏品初具规模,扎扎实实地成了后起的“京城玩家”。
  “如果《文物法》在1949年建国后就迅速颁布,那就没我什么事了,我只剩下看的份儿了,但我恰恰生在文物法制定前三十年,这样才给了我一个夹缝,这也是千载难逢的。”
  马未都说,因为中国的好多文物,比如成化斗彩杯,它从明朝中叶就开始值钱,一直历经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经过清朝晚期的同治、光绪到民国时期,都特别值钱。但是到新中国成立后,它就突然不值钱了,这在中国的收藏史上是从未有过的,什么东西都不值钱,恰好机会自己赶上了。马未都此时也开始收藏红木家具。当时,他是北京的几家信托商店的常客。那时京城有不少家庭的家具更新换代,老红木家具被人们淘汰,送到了信托商店。那时一对红木太师椅才卖30多元,而当时在家具店销售的电镀折叠椅的价格是38元。他收藏的许多古典家具都是在信托商店买的。据马未都透露,一个红木长条案当时才8元。
  “当时有趣的现象――谁买东西谁就是大爷,都追着你卖。当时我认识的许多人,把家里最值钱的东西拿出来,无非就是想换一个冰箱、一台彩电,现在一想,人家卖的东西可以把一个冰箱厂给买下来,这主要是所有人当时都看不到前景,我是因为喜欢才买的,我那时也没有看到前景,都不知道它以后会值多少钱,只是觉得它太有意思了。对我的最大挑战是――你不可能知道它的全部,你只能知道它的一部分,这会让你对它产生极大的兴趣。”
  
  我也上过不少当
  
  马未都说他很幸运能成为一个收藏家,并且赶上了好时候,“我的年龄段卡得可丁可卯,1980年我25岁,25岁到35岁是我狂收暴敛的10年。这10年古董价格长时间是谷底,没有什么起伏,持续的时间特别长。”
  “我也上过不少当。”马未都笑着说。有一次,他买下一件农民的瓷器后,见那人一副落魄样,就请回家做饭招待。那人吃饱后特别激动,说:“您对我太好了,这是我离家后吃的最好的一顿饭,酒有点喝多了,实在不好意思骗您。刚才卖给您的瓷器是假的。”说完撒腿就跑了。
  鉴定古董要具备一些刑事侦查学常识。有一次马未都去一个人家里看东西,一进门就觉得不对劲儿,感觉这不是他们家,房子是租的。租的房子都是给自己留后路的,卖完你就找不到他了。“一个人的家庭信息,你临时凑有时候凑不上来。”那次马未都看的是一个缸,他一看就发现是个真的。“我上手一摸,说刚修过,那人就愣了。冬天,屋子里暖气不足,比较凉,过去修理都是树脂的,它有温差,我是刚从外面进来的,一摸就摸出来了,但只能摸一次,摸第二次就找不到那感觉了。最后他承认修过了。其实如果它是在一个正常的家里,我就很容易忽视这个事情。”
  “1996年有一位女士找到我,我不认识,她说有两件瓷器,孩子要出国,想卖了。两个胭脂红的小碗,雍正的,我就在找这东西呢,怎么就来了。我心里就给拟了一个价钱,这东西最多12万元。那天还特别巧,有一个电视台给我拍节目,这事儿就被拍到镜头里了,但拍的时候她就特紧张,一开始我是认为她不好意思。完了之后问多少钱,她说12万元,我想,怎么跟我想的一样?我让她留个联系方式,她说没电话,也没BP机。这话对我来说是断后的事儿,我第一反应就是这里面有诈。给她一张纸,她就给我写了个电话。然后那电视台就开始给我拍节目,这一岔,那位女士就走了。我太想要那东西了,后来拿画册在灯光底下一照,电话号码特清楚。但我一下就觉得那电话号码熟,想来想去,是我认识的一个人的电话,一打是那个人的老婆接的,她说他出差了,电话就挂了。我所有的信息,我的需求、我的心理状态、我想要什么、我价格的承受力这人全知道,他们做了这么一个局。”
  
  博物馆改制
  
  1992年,马未都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办过一个展览,虽然反响不错,但展览在一两个月后就关掉了。马未都后来想:如果这个展览能够长期地办下去,就有很多机会跟人沟通,因此也就产生了办博物馆的念头。1997年1月18日,马未都的“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正式开放,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家私立博物馆。“观复”两字则取自老子《道德经》:“万物并坐,无以观复”一句。
  博物馆建立起来后,运营理念是个关键问题,如何更好地经营下去,在巨大的开支面前,怎样更好地筹措资金都是马未都探索的问题。几经考察,马未都决定借鉴西方大学的校董制,将私人博物馆改成理事制度,“即使个人不在,但是整个制度还是能使博物馆延续下去”。
  同时,所需资金也得到了有效保证。“我们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三块,一是来自董事会,由为数不多的几个成功企业家组成,每年拨一定的款出来;二是来自理事会,这部分人不用承担博物馆的社会责任,拥有荣誉头衔,在国外,能做博物馆的理事那是相当高的荣誉,是用钱也买不到的,现在国内也有相当成功的人士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的理事对博物馆有不定期的赞助;第三,建立了博物馆会员制,每年1000元的会费,享受诸多的优惠政策,目前这方面发展得很好。”
  马未都说,他不会把博物馆留给子孙,而要把它完整地留给社会。“这些古董会变成一种力量,会改变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现状。”

相关热词搜索:捡漏 成就 收藏 马未都 “捡漏”成就大收藏 马未都最大的捡漏 捡漏成就大收藏家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