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树新,创意摆平“微公益”】大学创意素描
发布时间:2020-03-22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一群素未谋面的环保爱秀分子,在一辆广州地铁车厢里,褪去他们外面的长裤,旨在提高人们可持续消费的意识。面对围观乘客的震惊和娱乐的表情,这20余半裸男女淡定地坐在座位上继续他们的将近40分钟的旅程,或读书,或听音乐。”英国《卫报》这样报道2010年初发生在广州的“不穿裤搭地铁”来提倡低碳的公益活动。
这场活动的策划者就是梁树新。此举受到了英美等国类似行为艺术的启发。作为广州极为活跃的公益活动设计者,2008年初南方大雪灾,他曾发起为滞留旅客捐送物资的“融雪行动”,筹集到200万元的救灾物资,自此介入了互联网公益事务。
2010年可谓是中国的“微博元年”,微博用户人数爆炸性增长。一直从事新媒体观察,意识到微博强大公益潜能的梁树新,开始了他的一系列“微公益”实验:
2010年1月12日,他参与组织了营救铊中毒护士郭丽娟的爱心行动,此后“不穿裤搭地铁”、“铅笔换校舍”、“关机一小时”、“声援落榜生李盟盟”、“免费爱心午餐”……创意源源不断。他将这一系列行动核心提炼为“微公益”――门槛成本低、人人可参与、互动性强、效率高。普通人得以从身边最简单的小事情做公益,这彻底颠覆了以往企业和有钱人大笔捐款做公益的模式。
铅笔换校舍
“你相信一支铅笔会换来一座崭新的校舍吗?微小之力积攒起来就会形成巨大的力量。”
36岁的粱树新,少时家境贫寒。靠着父母辛苦筹来的学费,终于考取大学。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自己曾就读过的广西昭平县走马乡佛丁村小学校舍近年破败不堪,他便将国外“别针换别墅”的创意引入到微博公益中来,发起了一个名为“铅笔换校舍”的行动。
“我们将用一支佛丁村小学学生用过的铅笔来和网友交换任何物品,直到交换到价值12万的物品为止。终极物品将进行爱心拍卖,所得款项全部用于援建佛丁村小学校舍。”设想很大胆,但究竟行不行得通,他自己也没底。
没想到微博发出去不到半个小时,一个网友便主动与他联系,用一块巧克力换走了铅笔。第二个网友用电饭锅交换巧克力,然后电饭锅又被换成打印机、球衣。短短两天内,这条信息的转发量就达到了两万次。直到换成了一套人物写真套餐时,活动出现了短时间的“卡壳”――普通网友的财力已经不足以支持下去。这时粱树新改变思路,开始尝试用“名人拍卖”效应将计划延续下去。曾子墨的化妆品、姚展的道具烟斗、李念的道具红马甲……名人的参与打破了财力上的瓶颈。并引发了更为广泛的关注互动,极快地推动了事件进程。仅用了不到一个月。一根普通铅笔经过层层交换就换来了一笔十多万的筹款。
“铅笔换校舍”的奇迹从此成为了“微公益”最著名的佳话之一,一支铅笔圆了一群孩子的梦,这让梁树新的信心更加增强。
重拾大学梦
“李盟盟,21岁,今年高考885分。因县招办失职把她的志愿申请锁在桓子里忘记提交,造成任何大学都上不成。河南省高招办回应,此事不予处理。你的一次转发也许就能帮她改变命运!试试能否创造奇迹!”2010年8月,看到了女孩亲戚上网发的信息后,梁树新发出了这样一则微博。
盟盟的父亲工伤摔断了腿。妹妹辍学供着盟盟上学读书――梁树新很明白能够改变命运的大学梦对于这样一个家庭到底有多重要。尽管分数过线,可全家拼命力争后,仍被告知“此事不予处理”,陷入了绝望和悲伤。
“转到李盟盟接到录取通知书为止”,“正义的围脖,有爱的围脖!李盟盟百分之百能上大学。”粱树新的微博被以每小时近万次的速度转发,各个媒体大幅跟进,省教育厅、高招办等单位的采访与质疑来电被打爆,却对电话源和信息源摸不着头脑。
梁树新预感到进展会有进一步的突破,便继续向上呼吁省部级领导关注此事。终于使得局势大逆转――相关责任人被停职处理,而河南的一所大学则向李盟盟家伸来了橄榄枝――他们愿意录取李盟盟。当天李盟盟自己也注册了微博,向各方的好心人致谢。不到24小时,各方终于迎来了大圆满:李盟盟被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录取,第二天,央视法制频道便播出了李盟盟因“微公益”而收到迟到了的录取通知书的故事。
让山区的孩子能吃上午饭
在贵州山区,很多孩子因为贫困而且路途遥远,只能饿着肚子上学。敏感的梁树新又及时跟进,创造了另外一个奇迹:2011年3月初发起的“贵州山区午餐计划”,以及后来成立的“微基金”,在4个月的时间里,募集资金3300多万元。其中最便捷的捐助方式是网友可以在淘宝上通过支付宝花5元“购买”一份虚拟午餐。此举让贵州贫远山区学校几千名孩子吃上了免费午餐。
传统公益的捐款捐物,捐助者将物资发出之后,便无从得知其流向和落实情况。而这正是梁树新看好“微公益”的一个重要方面:网络上公开、透明的监督和反馈使得其公信力成倍增长,而这恰恰是目前官方机构的短板。“微基金”成立了管理委员会,将收到的捐款全部逐笔在官方网站“爱心网”公示,双方共同监督支出的每笔账目,确保善款落实。作为“微基金”发起人兼执行主席,每隔一段时间,他也要前去实地考察网友的捐款是否落实。微基金本身则实行零管理费,确保公募而来物资全部用在孩子们身上。
“我们能聚集起来的每一个100万,都是由成千上万的网友从一分钱几块钱这样聚沙成塔。也正是因为‘阳光下的透明’,我们能得到普通人的信任,大家都愿意参与进来,毕竟慈善从来不是富人的专利。”
悲情牌一去不返了
从2008年到现在,能让粱树新在“微公益”上一路坚持下来的原因很多,除了爱心和责任感而外,他更像一个孩子一样对公益形式的设计保持着热情和好奇。
“我认为微公益要有两个内在基因:创意和快乐,这也是微公益不同于传统公益最明显的地方。传统的悲情牌、发催泪弹的公益方式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做公益一定要快乐,快乐公益,如果你抱有快速苦行僧的心态是不可持续的。没有创意的公益组织形式,仅仅靠自发的爱心是不能在短时间内聚集更多的力量的。创意可以推动你的公益,有趣的形式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让理念走得更远。”这从他一系列尝试的标题就可以看出来,“铅笔换校舍”、“不穿裤搭地铁”,哪个不是让人耳目一新,第一时间激发起浓厚兴趣的?
如今的他,又成了“广州微博竞选人大代表第一人”,正在利用微博平台与线下结合,准备参加今年9月开始的基层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他所要面对的不是办公室同事,而是居住区的广大居民。无论成功与否,这种崭新理念指导下的竞选尝试,都是一次难得的系统“公民训练”。而从广义上讲,这无疑也是“微公益”领域延伸的一个重要部分。
相关热词搜索:创意 摆平 公益 梁树新 创意摆平“微公益” 梁树新 微基金梁树新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