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港事件的三个教训:珍珠港事件

发布时间:2020-03-24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今年是太平洋战争开战70周年。   当得知日本的机动部队突然袭击了夏威夷珍珠港的美国太平洋舰队时,日本国民沸腾了。小说家伊藤整说:“这样就可以了!这样的话就没问题了!”演员德川梦声说:“我高兴得浑身肌肉不觉紧绷起来。”殊不知那只是3年零8个月后日本全面战败的开始。
  有关珍珠港事件的说法林林总总。是什么原因让日本对占有绝对优势的美国挑起了那场鲁莽之战?是因为军部为所欲为?还是因为日本政局混乱?或是因为受媒体鼓动而狂热起来的国民呼声?
  按照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战争咨文演讲,那天是美国的“耻辱之日”,珍珠港事件作为美国轻视对手的恶果被口口相传。以此为鉴,美国在冷战时期对苏联保持高度戒备。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事件被认为是新的“珍珠港事件”。
  国际秩序的断裂点
  对同一段历史,不同时代的人都有不同的认知。如今,欧洲的金融危机不断蔓延,民主主义的前途风雨飘摇,珍珠港事件又有怎样的意义呢?
  一种观点认为,不应仅把珍珠港事件作为日本政府的一次判断失误或者日美对立的产物,还要把历史视野再放宽一些。
  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让国际秩序日益混乱,而珍珠港事件可以说是国际秩序在亚太地区崩溃的断裂点吧。
  当时,各国列强为维护各自权益而纷纷构筑了以本国为中心的经济集团,进而导致战争爆发。
  与当年相比,如今世界拥有八国集团(G8)、二十国集团(G20)等多种国际合作机制。各国意识到有必要在多领域进行政策协调。
  但另一方面,世界贸易组织(WTO)进退两难,稍不慎重就会让各国走上集团经济的道路。互联网时代,危机能瞬间席卷全球,任何国家都无处可逃。
  历史不会上演一模一样的剧目。但事实上,历史会重复相似的错误。那是因为人类经常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政治权力和技术能力。
  内外稳定相辅相成
  近代日本的发展告诉我们国内稳定和国际和平是相辅相成的。大正民主(注:指1912至1926年日本大正年间所推行的符合现代民主的政治体制与政策)和19世纪20年代的协调外交,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形势。二战后的繁荣则是以冷战时期美国强大的主导力量为基础,日本充分享受了和平的成果。
  反过来说,国际关系一旦掀起波澜,日本就会变得不稳定。加之当时国内政治动荡不安、内外危机共振引发了珍珠港事件。
  目前的日本,国内的政权交替没能实现政治革新,让国民日渐失望;对外又由于美国的影响力降低和中国的崛起,不得不直面亚洲的不稳定局势。
  正是因为当前内外混乱的局面,我们应该从导致珍珠港事件的历史中吸取教训。教训有三。
  首先,在危机时代不能急于求成。战前,政党政治迷失前进方向,最终陷于军部的独裁政治。那时国民试图从武力政治寻找出路。
  从小泉首相时代到现在,使用坚定果断的语言以获得舆论支持的“剧场型”政治占据上风。但对于利害关系错综复杂的问题,不能草率下决定。必须牢记周密准备和不屈不挠执行力的重要性。
  拥有对方视角
  其次,在危机时代更要尊重意见的多样化。以前谁提出异议就会被贴上“叛徒”的标签。这剥夺了人们言论自由的社会空间。
  要倾听他人的意见,不能封杀不同言论。这样才能对煽动仇恨的民族主义保持警惕,因为少数派的意见能扩大选择范围。
  最后,当我们把目光投向世界的时候,也要站在他人角度来审视自我。
  “在日本,最大的束缚是在国际问题中无法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日本的眼中只有自己的立场。”战前、战时记者清泽洌在批评视野狭窄的日本外交讨论时这样说。
  对中国民族主义的轻视、对美国意图的错误解读,使日本陷入了战争。从这一角度考虑,清泽洌的话很有分量。
  而现在,如何看清日渐强大的中国的意图,如何跟美国重新构建关系,是决定日本未来的关键。
  在被美国历史学家莫里森称为“战略性愚蠢行为”的珍珠港事件70周年之际,让我们铭记这三个教训。

相关热词搜索:珍珠港 教训 事件 珍珠港事件的三个教训 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反击 珍珠港事件电影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