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之光 王者之光与他的另一面

发布时间:2020-03-24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他本善良,却在音乐中揭露了一个个暴力的世界;他心性温柔,却用一首首固若金汤的歌乔装着自己的灵魂;他爱憎分明,却渴望通过一次次整容改变自己的本质;他热爱世界,却试图用豪华的梦幻城堡粉饰太平。在一首首传世金曲里,他一次次痛彻心扉地尖叫,但他内心的伤口一直没有痊愈。
  
  1968年,5岁的梅艳芳和姐姐一起,在母亲开的梨园班登台,后来成为一代舞台艺术大师。同样以稚龄登台的,还有大洋彼岸的迈克尔?杰克逊。在那梦幻的舞台上,他们引我们心醉的除了难以忘怀的歌声,当然还有无懈可击的舞台表演。
  可是,5岁――还没到读书的年龄,却已开始一位艺人表演生涯的苦苦修炼了。原因很简单,为了养家糊口。
  首先,他们是迫于生计,才会被逼到了艺术的星光大道上,才会被逼成傲视群雄的一代王者。如果他们从小是生在官宦豪绅之家,他们会被我们知道吗?当我们在台下为他们的表演如痴如醉时,不知道他们当时在台上真实的内心是怎样的?
  的确永远不会知道了。此时,我们只有重温一个个温热甚至不太温暖的细节来触摸。
  迈克尔?杰克逊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青涩出道,七十年代潜心修炼,八十年代攀向顶峰,九十年代世人皆知,21世纪渐被淡忘。对于中国六七十年代生人来说,要想在1983年之前知道迈克尔?杰克逊乃何方神圣,几近天方夜谭。迈克尔?杰克逊出生时,中国在闹三年自然灾害;迈克尔?杰克逊娃娃兵闯荡江湖时,中国掀起了“文革”;迈克尔?杰克逊即将震撼世界时,中国动乱刚刚结束。20世纪下半叶,中国对世界的理解和接受,是从七十年代末开始缓缓启幕的。中国人像海绵一样,近乎失控地吸收来自各种途径的氧气和营养。无从选择,无人选择,也没有时间选择。在这里,任何一种初来乍到的新鲜玩意,都有可能在瞬间化作最强有力的精神风向标。七十年代末,在沿海城市,注重家庭娱乐的市民已经可以买到走私的录音机和翻录的磁带。这一“不太合法”的家电标志着一部分人逐渐开始摆脱国家机构统一发放的休闲娱乐传播方式――单位高音喇叭的定时定点播放。而老百姓“偷听敌台”这一顽固的历史传统也在调频短波的神秘夜空中继续向坚硬的现实挺进。西方流行歌曲就从那时开始偷偷入境了(迈克尔?杰克逊模糊却又魔幻的歌声也许就混迹于这股偷渡潮中),连同以邓丽君为首的“靡靡之音”迅速席卷全国,这一与国家主导文化形式相对立而极不和谐的“不良现象”终于引起相关人士与有关部门的密切关注。1982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名为《怎样鉴别黄色歌曲》的书。到了1983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被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当时实行“有所引进、有所抵制”和“排污不排外”方针。快到八十年代中期时,录音机在中国大量普及,使得中国人民热烈欢迎迈克尔?杰克逊的步伐又快了一步。
  迈克尔?杰克逊神奇的歌声具体在哪一年登陆中国,已经难以考察。1986年,我读中专时,班主任有一盘迈克尔?杰克逊《颤栗》的翻录带。用这盘带子,我和我终日无所事事的同学们又翻录了无数盘子带、孙带和曾孙带。记得当时那盘伟大的假Sony带连歌词都没有,当然更不知道迈克尔?杰克逊长什么样,但正因为如此,歌声更显神秘。虽然是翻录了不知多少回的带子,可立体声效果仍然异常震撼,尤其是在夜里播放时,那强烈的电流在人的心底激荡和产生冲动。它的歌名更是刻骨铭心:《想做点什么》、《宝贝是我的》、《颤栗》、《我生命中的女士》……它们和中国歌迷在电台里长年累月听到的热门歌曲――《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青春啊青春》、《我们的明天比蜜甜》《心上人啊,快给我力量》――有多么不同。
  后来我查阅各种资料才得知,当我和我的同学们为迈克尔?杰克逊的歌声欣喜若狂时,《颤栗》当时已经在全世界销量已超过5000万张。至2008年,它在世界范围内销售了超过一亿张。2008年3月,当它的25周年纪念版全球发行时,这张专辑终于顺利通过了中国文化部的审查,被引进了中国。
  1987年夏天,通过上海电台每周三下午半小时“美国热门歌曲排行榜”(当年,国内还不流行叫“音乐”)的节目,我听到了迈克尔?杰克逊的新歌。“美国热门歌曲排行榜”,这几个字代表着一种无法抗拒的魔力。它是潮流,它意味着我可以不用再经过每周三中午12点半安徽人民广播电台的“听众点播”,就能知道当今世界的最新潮流了。《真棒》冠军,《我的另一半》冠军,《镜子里的男人》冠军,《肮脏的戴安娜》冠军。这些歌让当时还是少年的我下定决心,想办法离开沉闷的内地,去资讯开放的沿海地区发展。
  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里无处不充斥着性的冲突、挣扎和盛开。它们浓烈的色彩,隐藏在一个个独特的生命故事里。在普通的流行歌曲中,性只是挑逗、调动和卖弄的廉价工具,没有更多的创作者愿意花更深沉的情感去捕捉它压抑的呼吸、悲愤的控诉和绝望的嘶喊。性的不平等、权利的不平等、性权利的不平等,性与权力的分离,都在甜腻的歌舞升平中隔离为一个个孤岛。当少年的迈克尔?杰克逊成长在黑人人权运动激荡的六十年代时,这些尖锐的议题一定深深刻入了迈克尔?杰克逊稚嫩的心中,他才会在成年之后,用一张张令世界《颤栗》的专辑让人们正视这片人性的荒漠。
  他本善良,却在音乐中揭露了一个个暴力的世界;他心性温柔,却用一首首固若金汤的歌乔装着自己的灵魂;他爱憎分明,却渴望通过一次次整容改变自己的本质;他热爱世界,却试图用豪华的梦幻城堡粉饰太平。在一首首传世金曲里,他一次次痛彻心扉的尖叫,但他内心地伤口一直没有痊愈。所以在迈克尔?杰克逊1972年发表的专辑《一定要到达那儿》中的一首歌《In Our Small Way》(《用我们小小的方式》)里,我们会在歌曲结尾处发现,他独自呢喃的歌声更像一个小孩在嘤嘤轻声哭泣。
  迈克尔?杰克逊生前也到过亚洲一些地区和第三世界国家举行演唱会,日本、韩国首尔、中国台湾、泰国、墨西哥甚至罗马尼亚。从物理距离上看,迈克尔?杰克逊离中国大陆最近的两次演唱会,是在台湾举行的,一次是1993年9月,一次是1996年10月。令中国大量歌迷扼腕不已的是,迈克尔?杰克逊在16年前举行“危险”世界巡演时,已计划来中国举行演唱会,但最后的商谈只是由于一个硬件原因而造成流产:迈克尔?杰克逊对中国演出主办方提出保证用卫星向世界同步转播的要求,这在当时看来是无法实现的。这个遗憾,让“传奇”二字更只可意会了。
  迈克尔?杰克逊在全世界不但有无数歌迷,还有大量舞迷。在那个乱世出英雄的年代,一步登天的太空步曾经干掉了不可一世的霹雳舞。有一种说法是:如果你的声音比较像迈克尔?杰克逊并能模仿他跳月球漫步的话,你也许就能以此谋生了。

相关热词搜索:之光 王者 王者之光与他的另一面 王者之光手游 王者之光风刃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