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植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发布时间:2018-06-21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和幼儿一起通过户外活动、参观考察、种植和饲养活动,感知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以及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过程……”因此,幼儿园常常开辟出种植角或种植园地来种植各种植物,幼儿亲手种植、亲自管理、亲眼发现、亲历成长,是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幼儿园;植物生命认知;种植主题活动;自主性;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152-01
  一、幼儿园开展种植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幼儿已具备进行种植活动的能力
  幼儿拥有强烈的好奇心,热爱探究,对动植物生长变化感兴趣,喜欢模仿成人,如给植物浇水、给动物喂食等。
  2、教育环境远离自然
  目前,许多城市幼儿甚至是农村幼儿都对植物的生长变化以及周围环境变化的知识了解甚少,许多植物都不认识,缺少近距离观察研究的机会。总之,孩子们离泥土及自然越来越远,缺乏了应有的一些童年快乐和与自然亲近的体验。
  3、直观教学和感知教学的缺乏
  填鸭式讲授法在幼儿园教育中是一种普遍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在缺少相关教育资源和素材的时候,老师们只能运用口头描述、讲解灌输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最好的方式和手段也就是找寻一些相关的图片和示例。而这些图片和示例幼儿除了对它们的形象有所认识对其生活习性、生长变化、发展规律之类动态的知识不能深入了解,也不能闻到植物的味道,也不能获得相应的经验。
  二、种植活动在幼儿园的实际培育体系
  对于幼儿的植物种植能力的培养,我们应该设计一套有教育意义,实际可操作的能力培养体系,体系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幼儿自我种植、自我培育、植物养成的目标。为了达到此目标,我将该体系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教师培育植物,幼儿观察并查找相关资料
  该阶段幼儿是观察者,而教师是培育者。具体实践步骤如下:教师在教室亲自培育一定数量的植物,当植物长大到一定程度时,将这些植物的照片拍摄并发送给各位家长,由幼儿自己选择一株植物并到网上搜索相关信息,包括植物的学名、外形特点、生长周期等等,家长在幼儿上网困难的前提下给予一定的指导,但需要注意的是主要还是幼儿的自我能力的培养。
  第二阶段:幼儿分组亲自照顾植物
  在该阶段教师将幼儿按照人数分组,每组给他们分配一株植物,由各组员共同照料,每组幼儿们需要自己确定该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长环境,教师可在幼儿出现错误的培养行为时及时给予纠正。
  第三阶段:幼儿自己选种,亲自培育
  到了该阶段,让幼儿将种子带到学校种植在花盆里并放置在区域角里,由幼儿每天自己照理,教师只作为观察者不能给出任何培养意见,同时做好每一株植物的生长记录,便于最后给幼儿们做培育总结。同时,对培养行为正确的幼儿给予肯定,对出现错误的幼儿给予纠正意见。
  三、幼儿园开展种植活动对教育教学的补充意义
  陈鹤琴先生指出:“幼儿园需布置一个科学环境,尽可能地引导儿童栽培植物,布置园亭从事浇水、除草、收获种子等工作,……”幼儿园种植活动对幼儿教学的不足有很重要的补充意义。它由教师讲解上升到动手实践、发现规律的过程,无论是促进幼儿发展还是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都有显著意义。
  1、丰富幼儿经验知识
  幼儿在种植活动中,通过亲身的感官接触,认识了各种植物的外形特征、生长规律、习性等各方面的知识经验。并让幼儿初步学会研究新事物的方法。
  2、提高幼儿认知能力
  幼儿通过观察、参与事物生长的全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效促进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并掌握观察技能。
  3、突显幼儿园教育效果
  种植是一种直观、形象、互动的活动方式,可以丰富幼儿园科学活动和科学领域课程内容,增加课程资源。充分调动幼儿兴趣和各方面能动性,也大大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工作中,如能把幼兒种植活动纳入教学中去,我相信幼儿教育将会更鲜活、生动。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将会相得益彰,互为补充,让科学的种子在幼儿的心灵中萌芽、壮大。

相关热词搜索:种植 自主性 幼儿 培养 活动中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