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发布时间:2018-06-21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摘 要:纵观现阶段我国农村语文教学现状,课堂教学效率低,虽然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对教学体制做了改进,但大多徒有形式。本文结合农村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分析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具体措施,为广大教研人员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新课改;农村;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244-01
  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语文教师和研究工作者积极参与、勇于探索,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变化,走进语文课堂,我们能真正地感受到新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的生机和活力。但是,由于对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理解不到位,导致种种实践行为的偏差,使语文课堂教学走入了新的误区,从而出现了语文课堂教学无效和低效的现象。因此,如何走出这些教学误区,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目前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在农村,学生受家庭、地域、文化氛围等因素的局限,决定了其生活视野与城市学生的差异,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就必须提高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在课堂内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一、农村初级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1、课堂的主阵地作用没有被调动起来
  有许多教师,一上课就是解题,介绍时代背景,划分层次,归纳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一节课讲完了就布置一大堆思考和练习,然后下课。而学生呢?带着一双耳朵,从头听到尾,疲惫不堪,昏昏欲睡,有些学生能动笔记一记,有些干脆懒得记。这样,教师只顾在黑板上讲,讲台下面的情况不得而知。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恹恹欲睡,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由于教师唱独角戏,学生成了听众看客,学而未学,动而未动,练而未练,思而未思,学习的主体成了“空壳”,动脑、动手、动口的“读、写、听、说、思”全面训练就只有一听了之。教师脱离了学生主体,“做功”甚微。
  2、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面面俱到
  课堂上,教学内容无针对性,随心所欲。在课改以前,由于教学目标多、重难点多,每节课、每篇课文,教师生怕讲漏、讲不全,课本上有什么就讲什么,从语文基础知识的字、词、句,到文章写作分析的方方面面,凡是看到的、想到的,无所不讲,以致学生忙于应付,疲于奔命,陷“题海”而难拔。这样一来,师生均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中,学生怎么能获取知识的迁移能力,而不致煮夹生饭呢?
  二、提高农村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具体措施
  1、课堂教学要强调学生的主体位置
  学生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和主角,教师则起引导和掌控节奏的作用。新课改的实施正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但并没有弱化教师的讲授。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在教师指导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大的效益。课堂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一旦这种作用被弱化,课堂教学的有序性乃至有效性将无法得到保障。只有教师合理控制和重新组合教材的容量和难易度,研究学情与教学内容的切入点,把握课堂气氛向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方向发展,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他们内在的一种需求和渴望,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预定的目标。
  2、科学的教学评价与效果反馈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行为表现要进行实时的学习效果考核与评价。具体地说,就是注重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态度,学生搜集资料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处理资料的表现,學生探索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对“临时问题”的态度及处理方法,学生开展活动的深入角度和体验程度,学生知识与能力综合运用的程度,学生在活动中的“交流”表现与成果的质量等方面。做到既重活动的成果,又重活动的过程。重在参与,指出优点,肯定成绩,对不足之处则委婉点出。这样做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又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3、注重教学实施环节
  教学实施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这一环节是教师指导学生有效学习,实现课堂教学主体参与的关键,也是决定课堂教学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要切实提高教学实施环节的效益,必须把握以下“三性”。
  (1)整体性
  教学必须遵循“整体感知,了解内容(写了什么)→重点突破,理解内容(怎样写的)→整体回归,领悟写法(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一整体性教学原则是符合学生学习语文的一般规律的。其次,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之间的联系,使所选用的教学方法尽量与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合拍、统一。
  (2)层次性
  注重教学活动的层次性,以学习的实际学习效率为标准。逐步开展生词讲解→文章阅读→分段讲解→课文背诵→作业布置→教学效果反馈→课内外师生交流→课堂知识延伸,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层次。
  (3)取舍性
  从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来看,不少教师为了应付考试,面面俱到地讲,机械重复地练,面对学生课堂上的质疑,不分主次和深浅,一概组织讨论,结果一篇课文教完,学生应该掌握的重点内容却没有掌握,真可谓“抓了芝麻,丢了西瓜”。为此,我们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有辩证法思想,要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重点,披沙拣金,合理取舍。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较强的调控能力。

相关热词搜索:课堂教学 新课改 初中语文 效率 农村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