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顺之:驳《就业难题源于大学“产能过剩”》

发布时间:2020-06-15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今日,沈彬的一篇《就业难题源于大学“产能过剩”》的文章传遍网上,他在文章中列举了“教学质量严重下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研究生泡沫化,学风浮夸和学术造假……”等问题,因此他提出“减少大学的‘产能’,是保就业的一个重要方法,”得出的结论就是“大学需要减招,需要“压锭”。对于这种方向性错误的观点,本来不值得一驳,但是持这种观点的不止他一个人,因此觉得很有必要说几句。

  “教学质量严重下降”是因为大学扩招之后,相应教学管理水平没有跟上的缘故,是扩招之后如何管理的问题,要做的是尽快提高大学的民主管理水平,而不是简单懒惰的倒退回到过去的状态。至于“研究生泡沫化,学风浮夸和学术造假”,熟知国情的人都知道,这是社会风气的问题,和扩招没有任何关系。

  至于“是保就业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更加谬误,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即便大学不扩招,这些大学生不上大学也不会从社会上消失,同样需要就业,只不过他们已经成了“农民工”,更加难以找工作。作者列举“1990年代中国棉纺织行业曾出现过产能过剩,利润下降情况,通过收缩产能,1997年起三年内淘汰1000万锭棉纺锭,使整个行业获得了健康发展的动力。”因此,作者提出:既然就业难源于大学“产能过剩”,那就“压锭”!的确,剥夺了一部分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力,可能会增加另一些受了高等教育人的工作机会。然而,人毕竟不是“棉纺锭”,学习是人类发展的内在动力,受教育权是人的基本权利,高校扩招给了农村孩子、特别是困难群体子女更多上学机会,使知识改变他们命运的愿望得以实现,现在如果要减招,是一种社会进步还是倒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让更多的人能够有机会上大学,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根本。从大学生绝对数来说,我国很多,而相对比例,则远低于发达国家80%左右的水平。美国著名学者、高等教育史学家马丁•特罗在总结了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等教育“精英—大众化—普及”三个发展阶段理论。“第一,英才教育阶段,即高等院校仅能容约15%以内的适龄青年。第二,大众化教育阶段,即高校能容约15%到50%的适龄青年。第三,普及阶段,即高校能容纳约50%以上的适龄青年”。因此,现在中国的大学不是应该减招,更应该扩招,进一步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来拉动内需,用巨额的外汇储备来为中国培养更多人才。

  这些年来,有同样思想方法的人有很多,共同之处就是“遇到创新事物产生的问题,不是深入分析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简单的加以否定,开历史倒车”。创新就意味着不完善,不能因为这种不完善就否定创新。如果可以肯定我们的大学扩招的方向是对的,那么就没有任何退回来的理由!

相关热词搜索:产能过剩 难题 源于 就业 大学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